后世博时代提升上海市政府形象若干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世博时代提升上海市政府形象的若干思考世博会不仅是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和人类文明的盛宴,更重要的是,它也将为举办国,尤其是举办城市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虽然世博会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它对于上海发展的影响还在持续,尤其是对于上海市政府形象的提升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通过分析后世博时代上海市政府提升自身形象的有力条件,提出提升上海市政府形象的若干建议。

后世博时代世博会政府形象
一、后世博时代上海市政府提升自身形象的有利条件
1.世博会为后世博时代的政府与公民沟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世博会是一个声势浩大的系统工程,它不是单凭一个政府、几个官员就能完成的,而是要依靠千千万万的市民甚至全国人民的支持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在世博会筹办过程中,上海市政府通过与市民的积极沟通、共同协作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增进了政府与市民的合作、交流。

后世博时代上海市政府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的契机,深化市民对政府的认识,借此机会解除一些由于长期沟通不畅造成的误解,增强政府与市民的互动。

相互沟通理解是群众拥护政府、支持政府的先决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政府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2.世博会为后世博时代上海城市品牌的树立和政府形象的提升做了充分的宣传
世博会为上海市政府向世界展示其政府能力和提高政府的国际
知名度提供了平台。

上海作为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窗口城市,已经先于我国其他城市一步进入了国际世界的视野,为上海融入世界舞台提供了有力条件。

同时,也有一个现实摆在面前,就是怎样进一步开发自己,寻找城市新的具有吸引力的热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城市硬件设施迅猛发展,不管是我国的其他城市,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大中型城市都在成为上海的竞争对手。

在硬件条件逐渐缩小的同时,如果能够另辟蹊径,发展政府形象这一软实力必定能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

2010年,世博会就恰恰为后世博时代的上海市政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机,一个地区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该地区的整体状况。

比如,经济发展、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环保等等各个方面。

世博会作为一个全球的盛会,对会展所在地有一定的要求。

也正是在这种要求之下,上海在硬件设施上进行了大力度的投入和建设,建成了一批符合国际水准的基础设施。

这既为世博会的圆满召开提供了前提条件,也在后世博时代成为了上海城市文明和城市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锤炼上海市政府已经经受住了各各方面的考验,向国家和世界证明了上海是一个安全、舒适、创新、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上海市政府是一个决策力强、执行迅速的政府。

以此宣传城市品牌,吸引国际目光。

3.世博会在促进各国经济、科技交流的同时,为上海市政府与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组织的了解与认识提供了平台,为后世博时代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世博会不仅仅为经济、金融、科技的交流、合作提供平台,也是各国政府增进往来、互相了解的一个过程。

历时数月的会期,给各国的沟通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协同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政府和组织的工作作风,行为方式,政府理念相互影响渗透。

加强了上海市政府处理国际事务的经验和能力,为以后的交往与合作埋下伏笔。

世博会对于上海来讲既可以增进了解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借鉴、自我提升的宝贵机会。

世博会虽然只有短短数月,但是后世博时代就将开启上海与世界各国广泛合作的新里程。

4.世博会的先进理念渗透到后世博时代的政府行为,督促上海和上海市政府的进一步发展
经受了世博会的精神洗礼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增强了上海市政府对自身形象的再认识,为后期的再发展、再创新奠定基础。

从世博会的申办到举办这一系列的过程都使得上海市政府成为公众关
注的焦点。

世博会的举办城市是要受到层层审核和考察的。

这就无形中对上海进行了一次客观而严格的评价。

要参照国际的标准来重新审视上海的方方面面。

上海自身很难发现的一些问题在竞争对手和考察团的眼中暴露无遗,给上海发展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对于上海市政府而言是一个观察、学习的良好时机。

通过多观察,多学习为后世博会时代上海的发展埋下伏笔。

二、世博会对于后世博时代上海市政府形象提升的启发性思考
1.加强政府公务人员的现代技术培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
通过世博会,我们可以看到,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更不用说作为国家管理者的公务员了。

信息时代对新一代公务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不仅仅是电子计算机也包括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工作设备。

因此,对于公务员应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使其系统学习和掌握电子办公系统。

另外,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一方面,要面对居民;另一方面,也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友人,英语成为了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工具,这些基本工作技能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管理者应具有的先决条件。

2.树立服务政府意识,以服务的理念开展各项政府工作
世博会倡导的是一种人本的精神,是一种让科技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上海世博会更是打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政府作为每个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社会在发展,人民素质在提高,政府也要随着时代和人民的要求进步。

政府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作为人民赋予权力的最终行使者,应明确自身地位,时刻不忘服务于民。

尤其是上海市政府作为中国最先进城市的管理者更应体现尊重人民、爱护人民的公仆之风。

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得到他人的认可。

3.增强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及应对能力
世博会是一个基于千万人口城市和千万外来游客的世界盛会,巨大的人口流动带来的不仅仅是无尽的商机也潜藏着众多公共安全危机。

尤其是在恐怖主义威胁尚未消除的情况下,上海作为主办
城市在保障与会人员安全,保证盛会质量等方面担负着巨大的责任。

尤其是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更是提到了首位,在公共危机频发的背景下,如何才能保证上海世博会圆满结束是摆在上海市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也正是通过世博会这一高压、高强度的考验使得上海市政府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在原有安全保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医疗体系,防灾体系,防暴、防灾应急预案。

同时,也建立起了一整套更加完备的政府应急体系,提升了上海市政府面对突发事件的决断力和应对力。

也可以说,上海世博会对于今后上海市城市安全起到了重大的演练意义。

参考文献:
[1]任堃.试析良好政府形象的构建——以公共管理为视角.理
论与现代化,2009,(05).
[2]陈建平,雷美霞.“品牌”与“软实力”:关于政府形象问题的研究综述.福州党校学报,2009,(01).
[3]刘直.完善上海城市危机管理——从上海世博会的视角出发.长沙大学学报,2009,(01).
[4]诸大建,周建亮.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城市管理创新讨论.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