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新战略构想(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新战略构想(2)
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新战略构想
(2)中国出口竞争力面临多重挑战。

中国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仍处于持续上涨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不断削弱。

沿海地区出口企业用工成本在连续多年上涨后,2017年以来又上涨了10-15%,目前已相当于越南、印度、柬埔寨等周边国家的2-3倍甚至更高。

一季度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工业地价同比上涨5.3%,2017年以来累计涨幅达到17%。

受成本上涨影响,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订单和产能向周边国家转移趋势明显。

2017年,中国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占美国、欧盟、日本市场份额比2017年高峰时期下降2.8个百分点。

近年来,中国机械装备等高端制造业技术实力和出口竞争力明显提升,成为出口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但在国际营销、售后服务、融资支持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不小差距。

随着发达国家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重视和投入,中国相关出口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扩大市场份额的难度增大。

2017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小幅贬值,改变了长期以来单边升值的态势,近期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扩大,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汇率市场化进程。

但2017年至今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0%,而同期周边国家货币总体呈贬值态势。

人民币相对竞争对手货币大幅升值,后续叠加影响持续发酵,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收汇周期长的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3)对外能源依赖程度增加
对外部资源能源依赖程度快速上升,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短缺,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不足,必须依赖国际市场。

以石油为例,1993年后中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后,石油进口逐年增加,2017年中国进口原油1.45亿吨,成品油3638万吨,石油的进口依存度达到47%。

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5-5.4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届时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有可能接近60%。

对海外资源的过度依赖,无疑会导致资源安全问题,为了应对这个局面,需要增加资源战略性储备、对外投资以及建设安全的运输通道等。

在经济
全球化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高消耗、资源性的产业转移到中国,相应地加大了中国的资源消耗总量。

随着大量“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也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

比如许多国家自己不再生产或减少生产焦炭,同期,中国焦炭出口从1991年的108万吨增加到去年的1450万吨,此外,2017年中国还净出口煤炭2500多万吨,这是直接出口。

同时,中国还间接出口了不少能源资源。

2017年中国净出口粗钢3434万吨,未锻轧铝70万吨,彩电及整套散件1.04亿台,机电产品1217亿美元,这里面都包含着能源资源的消耗。

比如一吨铝耗电1.5万度,净出口70万吨铝就等于出口100多亿度电。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增加的资源能源消耗,相当一部分是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资源消耗的“替代”,是对世界能源资源供应的贡献。

英国“新经济基金会”的最新报告说,每一件在中国生产出口到英国的物品,其废气排放量比在英国生产要多三分之一。

而西方世界大量依赖中国生产的制成品,实质上是将环境压力转到了中国。

美国研究人员指出,14%的中国废气是由生产出口到美国的货品所造成的。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进口的“洋垃圾”从1990年的99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1750万吨,对中国的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危害作用。

2
(4)国内地区差异加大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积极实施赶超战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1952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68.3%,而中、西部分别只占21.3%和10.4%。

1978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比下降到59.2%,而中、西部分别上升到25.1%和15.7%。

2000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比比1978年上升了10.5个百分点,中、西部则分别下降6.3个和4.2个百分点。

2017年,东部地区占比68.9%,中部占比19.0%,西部占比12.1%。

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内涵
1、一带一路的提出
“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简称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OR;或 Belt And Road简称,BA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丝绸之路是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于西汉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在唐中期前,对外主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之后由于战乱及经济重心转移等原因,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主通道,在宋元时期已经范围覆盖大半个地球,成为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

《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新战略构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