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脉、紧脉、革脉与牢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弦脉、紧脉、革脉与牢脉
弦脉
弦脉在《内》、《难》、《伤寒》中皆为季节脉(微弦)、病的弦脉和肝的真脏脉(纯弦)。

因此大体在程度上分为三种:正常的季节脉(微弦)---“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病态的弦脉----“盈实而滑,如循长竿”;肝的真脏脉(死脉)---“急益劲,如新张弓弦”。

在所有的脉象中唯弦脉最难掌握,除季节脉和真脏脉以外,如病态的弦脉在程度上区别就很大。

如高血压者早期弦可兼实、滑、洪、数等,二、三期高血压其弦可兼沉、迟、细等;肝炎早期弦可兼数、洪、虚、散等,慢迁肝可兼散、细、虚、沉等;胆囊疾病于人迎可有弦短如豆的指感;而乳腺疾病在人迎可见弦细紧稍长进入寸的脉象;而糖尿病者早期左关可见弦兼洪、滑、实的脉象,后可见弦兼细、紧、沉、弱而无根的脉象。

弦脉的条件:按前人如弓弦、丝弦、筝弦的描述,弦脉的条件有三:
1、端直以长,长度比较长;
2、脉管端直,按之不移;
3、比常脉稍稍有力。

紧脉
紧脉为《伤寒》里重要脉象之一。

《脉诀刊误》:“《内经》曰急不曰紧,曰'来而左右弹人手’。

有紧脉之状而无紧脉之名。

至仲景曰:'紧者如转索无常’。

又'紧脉从何而来,假若亡汗若吐、以肺里寒,假令咳者,坐饮冷水,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寒’。

皆因寒而脉紧,故脉急为寒,脉紧为寒至。

王舒和《脉经》则又增加切绳状,故愚和三书所论以形容之,左右弹人手者,紧脉来之状,左右弹人手也,转索无常者,索之转动不长在一处,或紧转在左或紧转在右。

此举指而得紧脉之状也。

切绳状者,绳以两股三股纠合为徽缠,又以物切之,其展转之紧,得之于按指而见,以指按脉,犹如切绳,合此三者论之方备”。

熊猫以为构成紧脉的条件有二:
1、弦而有力的脉形;
2、脉象紧束而又不稳定,如切绳状、转索无常、左右弹人手等。

革脉
革脉是属于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是芤、弦两脉的合体脉,既具有弦的张力又有中空的情况,所以古人说是“如按鼓皮”等。

《伤寒》:“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虚寒相博,此名为革”。

《濒湖脉学》:“革脉弦而芤,如按鼓皮”。

根据历史文献及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经验体会,拟订革脉的传统形式的脉象指标为:
1、革脉属于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

2、革脉是综合弦、芤二脉的脉形所构成,它既有张力强的表面有力的一面,又有芤脉之边有力而中空,按之空虚内部不足的一面。

3、一般是用“如按鼓皮”来形容带有客观性质的指感,来体现革脉的脉形。

4、革脉亦可以与其他脉象如表现至数的迟、缓、鼓、不齐等脉形
成兼脉。

牢脉
牢脉是属于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位置在沉分,具有实、大、弦、长的条件,脉体坚实,脉位又深故有坚牢之称,绵里裹针之喻。

《脉诀刊误》:“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

《医宗必读》:“兼弦长实大之四象合为一脉也,但于沉侯取也”。

牢脉的条件上述明白无误,熊猫无须赘言。

补充:革脉如按鼓皮,其外实是假,内虚是真;牢脉的弦大实长沉是里真寒实。

《脉学辑要》说:“革者,浮紧无根之极,牢者沉坚有根之极,当以此辨之。

”虽未必全面,但已得其要领。

牢脉与革脉非如迟数、浮沉等,正正相对之脉,因为革脉的外实是假象而内虚才是真的病情。

牢脉则没有外虚的假象,主要是里寒实证的脉,故李时珍说:“寒则牢坚里有余。

”但一者外实表现于浮取者里实表现于沉部,亦还是有一定的对比性的又兼之历史上两脉纠葛的问题,故在认识上非将两者对比分析清楚,澄清误解、误会的各种问题,戡除芜言莠语是不会清楚明白的。

《诊脉三十二辨》说:“实统革牢之脉,古人多混淆莫辨,不知革浮牢沉、革虚牢实,形证各异,故革脉见于浮部。

”对牢脉的说解是:“沉甚,按之坚固有力动而不移日牢。

”虽然于牢脉的条件没有说得完全,但对革牢两脉的分析却是要言不烦颇得其义,可供参考。

再者《脉经》有革无牢是误牢为革,后人亦于著书之际或有牢无革,或有革无牢,或出于认识上的问题,或出于简化的安排,这里就不一一分析商榷了。

根据历史文献及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
实验等经验体会等,拟订革脉的传统形式的脉象指标为:
1、牢脉属于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

2、牢脉是综合沉(或伏)实、大、弦、长几种条件所构成。

3、牢脉有如弦缕,如绵裹针等比喻,有部分参考意义。

4、牢脉亦可以与迟、缓、不齐等脉综合形成兼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