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中考模拟考试卷(沪教福建版)(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模拟考试卷(沪教福建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Ca—40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
B.露天焚烧秸秆
C.用沼气作燃料
D.大量使用农药
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A.氧化钙、熟石灰、CaO
B.氢氧化钠、纯碱、NaOH
C.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
D.水、干冰、CO2
3.实验室以Zn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H2并获得ZnSO4固体。

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H2
B.收集H2
C.滤去剩余的Zn
D.制得ZnSO4
4.负离子空气净化灯通电后,其碳纤维头产生的负高压作用于空气中的氧气。

将释放出少量能消除室内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的臭氧(O3)等物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3和O2都由氧元素组成
B.O3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O3和O2具有不同的性质
D.O2转化为O3属于化学变化
5.《墨经》记载“立窑烧烟法”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瓮中收集的黑烟(主要为炭黑)可用于制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5题)
A.炭黑主要成分是碳的化合物
B.黑烟是由松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C.炉膛的进气口大小和瓮的高矮会影响炭黑产量
D.水墨画能长时间保存,体现了常温下碳的稳定性
6.消防用自动感温喷淋头结构如图所示。

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丙三醇将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6题)
A.热敏玻璃球能迅速将外界的热量传递给丙三醇
B.玻璃球胀破的原因是丙三醇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
7.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0.1~100 nm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下图为某纳米小人(C39H42O2)的结构简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
A.该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该分子中含有84个原子
C.C39H42O2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8∶7
D.研究纳米技术可实现对整个微观世界的有效控制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B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鉴别(NH4)2SO4和K2SO4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D 检验水样是否为硬水在水样中加入少量明矾,振荡
9.下列根据实验证据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A.电解烧杯中的水,两电极均产生气泡,可推测水的化学式为H2O
B.向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可推测样品已变质
C.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推测该可燃物含有氧元素
D.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银白色固体,可推测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弱
10.N2O是一种温室气体,主要由土壤中氮元素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

兴趣小组开展以下探究:在相同条件下,三个土壤培养瓶中,一个不施加任何氮肥,作为空白对比实验;另两个分别加入含相同质量氮元素的尿素[CO(NH2)2]、石灰氮(CaCN2,一种肥料)。

测定不同时间后培养瓶气体中N2O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
A.石灰氮属于复合肥料
B.含相同质量氮元素的尿素质量大于石灰氮
C.施加石灰氮可以减少土壤N2O排放
D.不施加氮肥的土壤就不会产生N2O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8题,共70分。

11.(7分)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制作口罩的核心材料是聚丙烯,聚丙烯属于。

(2)《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描述的是沼气燃烧现象。

写出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天宫二号”上使用的是铷原子钟。

工业制铷的原理为2X+Mg2Rb+MgCl2,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12.(8分)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变化观和分类观。

(1)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

如图1为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2题)
①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为。

②粉末状的铟可与水加热缓慢的作用,生成一种碱并放出一种可燃性气体,写出铟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图2所示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

这两个微粒(填“是”或“不是”)同种元素,依据是。

13.(8分)为研究化学药物发展史,学习小组查得资料:
材料1:早在宋代,轻粉(Hg2Cl2)已是我国的一种重要药物,其制作方法之一是使用古方药小还丹和食盐等物质在固体状态下共热,收集升华出的白色粉末,即为轻粉。

其中有一个反应是在加热条件下硫酸亚汞(Hg2SO4)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轻粉。

材料2:轻粉微溶于水,可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

(1)物理性质:(填一条)。

(2)化学性质:。

(3)制法:①为保证小还丹与食盐等固体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一条)。

②加热条件下,硫酸亚汞与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4)保存方法:。

(5)用途:。

14.(6分)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其燃烧后的产物为水,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制取和储存H2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1)实验室电解水制氢,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填“H2”或“O2”)。

(2)工业上一种制取H2的方法为CO+H2O CO2+H2,其生成物CO2和H2在一种新型催化剂作用下进一步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模型示意图如图1,从该示意图可以判断生成物C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

(第14题)
(3)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是一种理想的途径,某种光分解水的循环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

该循环过程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15.(9分)海水资源丰富。

工业上利用海水可以获取多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海水“晒盐”是通过(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食盐。

(2)工业以海水为原料提取镁的过程如图(假设每一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第15题)
①上述反应Ⅰ、Ⅱ、Ⅲ、Ⅳ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种。

②操作①中所得滤渣的化学式为。

③请写出反应Ⅲ的化学方程
式:。

16.(10分)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第16题)
(1)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选择的原因是。

(2)用混合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速率,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填字母),二氧化锰的作用
是。

(3)选用上述装置并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G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17.(15分)超氧化钾制氧技术主要应用于矿井事故急救、潜艇、飞机供氧及个人呼吸器等。

Ⅰ.超氧化钾产氧原理:4KO2+2H2O4KOH+3O2↑;4KO2+2CO22K2CO3+3O2。

(1)在潜艇等密闭环境中使用超氧化钾供氧的优点
是。

Ⅱ.一定量的超氧化钾在某密闭空间的产氧量与CO2吸收量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情况如图所示。

(2)由图甲可知,超氧化钾产氧量受温度影响情况
为。

(第17题图1)
(3)由图乙可知,最有利于CO2吸收的湿度是。

Ⅲ.探究超氧化钾的变质情况。

取某供氧设备中的超氧化钾样品20 g,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实验前已排尽装置内空气,使用的药品均足量;超氧化钾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2H2SO42K2SO4+3O2↑+2H2O)。

(第17题图2)
(4)A中反应停止后,需要通入N2的目的
是。

(5)为检测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需要称量获得的数据
为。

(6)实验结束后,铜网增重4.8 g,该样品中超氧化钾的质量为g。

(7)实验结果表明,A装置内还发生了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18.(7分)某天然气(含质量分数为96%的甲烷)制氢的原理为CH4+
H2O CO+3H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该方法制得3.6 kg氢气,需消耗天然气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第Ⅰ卷
1.C
2.C
3.B
4.B
5.A
6.C
7.C
8.C
9.B10.C
第Ⅱ卷
11.(1)合成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
(2)CH4+2O2点燃
CO2+2H2O(3)RbCl
12.(1)①114.8;49
②2In+6H2O△3+3H2↑
(2)不是;微粒中质子数不相等
13.(1)微溶于水(合理即可)
(2)光照下容易分解(合理即可)
(3)①将固体研磨成粉末(合理即可)
②Hg2SO4+2NaCl△Na2SO4+Hg2Cl2
(4)避光保存(合理即可)
(5)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
14.(1)H2(2)1∶1(3)H2O
15.(1)蒸发结晶(2)①三②Mg(OH)2
③Mg(OH)2+2HCl MgCl2+2H2O
16.(1)2KMnO4△K2MnO4+MnO2+O2↑;F;氧气不易溶于水
(2)AC;催化作用(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17.(1)能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并转化为氧气(或促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
(2)超氧化钾产氧量,在25℃前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5℃后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或先增大后减小)
(3)75%
(4)排净装置内残余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5)装置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
(6)14.2(7)H2SO4+2KOH K2SO4+2H2O
18.解:设需消耗甲烷的质量为x。

CH4+H2O CO+3H2 166 x 3.6kg
16 6=
3.6kg
x=9.6kg
需消耗天然气的质量:9.6kg÷96%=10kg 答:需消耗天然气的质量为10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