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质量检测
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请在答题卡中把正确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

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A.清朝官员贪污腐败严重
B.中国处于贸易出超
C.鸦片泛滥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
D.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2.1838年黄爵滋上疏道光帝:“近年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

”这反映了当时清朝()
A.农业经济濒临破产B.白银外流财政拮据C.贪污盛行内政腐败D.关税协定经济受损
3.下面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颁发于()
A.虎门销烟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4.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5.要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我国文物的破坏情况,最需要重点考察的地点是)
A.广州
B.2汉口
C.北京
D.南京
6.据统计,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开办期间,销售西书83454本。

另据1878年汇编的《译书事略》,西
书主要涉及技术工程领域。

读西书、求西学的时尚新风反映了()
......运动宣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思想
B.甲午战争后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
C.洋务运动将学习西学付诸“自强”实践
D.戊戌变法在思想方面产生广泛影响
7.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如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8.在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不幸被击沉。

如图是2015年中国水下考古发现的“致远舰”的舷窗残骸。

它为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况提供了()
A.口述史料
B.文献史料
C.实物史料
D.档案文书
9.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
A.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B.推行君主立宪制C.推翻清政府D.建立近代工矿企业
10.如右图所示Y轴表示的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B.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
C.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D.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程度
11.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下表是小明制作的一张学习卡片上的内容。

据此判断,“他”
是()
A.孙中山
B.康有为
C.黄兴
D.陈独秀
12.1912年1月6日,《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元宵庆贺灯》的漫画(如右图),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

这是为了庆祝()
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成功
C.中华民国建立
D.新文化运动开始
13.某校历史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查找到两张学生文凭:一张是京师大学堂的毕业文凭,落款是“宣统元年”,另一张是京师第一蒙养院附设女子小学堂文凭,落款是“中华民国元年”。

上述纪年方式的变化反映了()
A.新式学校的出现
B.女性地位的提高
C.历史发展的潮流
D.封建制度的结束
14.下列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

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A.师夷长技
B.国家统一
C.军阀割据
D.走向共和
15.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许多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和法令,促使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中华大地出现了振兴实业、提倡国货的热潮。

材料说明()
A.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
B.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6题14分,17题15分,18题6分,共35分。

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前,清朝长期实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其贸易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顺治十二年到康熙二十二年实行严厉的海禁;康熙二十三年到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规定广东的澳门、福
建的漳州、浙江的宁波、江苏的云台山为对外贸易口岸,设置江、浙、闽、粤四个海关,管理进出口贸易;乾隆二十二年到道光二十年规定广州为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

为限制外商在华活动,在对外贸易中实行严格的公行制度,规定外国商人一切商务活动均须通过少数特许的行商(广州十三行)之手,对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实行限制。

一系列政策的施行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摘编自蒋建平《简明近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对外贸易的特点。

(4分)
材料二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英、美、法等国的商人、传教士及形形色色的投机者、冒险家大批涌入五口,逐步使五口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第一批半殖民地性质的城市。

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使之逐渐成为北方第一大商港。

中国沿海和长江下游一带地区的自然经济还是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如东南沿海一带盛产土布、土纱,而洋纱洋布的剧增使这些土货陷于困境。

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其中重庆是长江上游的重要城市,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摘编自沈年耀《论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特点》(2)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二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违背了材料二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是材料二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

(3分)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

()
B.中英《南京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入到中国腹地。

()
C.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程度不断加深。

()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4分)
材料三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

通过共建“—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

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

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

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件关系,推动共建“—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自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4)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中所怀有的世界情怀。

(2分)
(5)综上,谈谈你的感悟(1分)
17.(15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

某班历史老师以“救国.出路”为主题设计了下列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学器物---寻富强】
材料一:
图一魏源《海国图志》
图二洋务运动成就
(1)图一是清代学者魏源编撰的介绍西方国家的综合性图书,根据图片所给图书目录概括该书内容的特点。

(4分)并结合所学分析图一与图二的联系。

(2分)
【任务二学制度---探独立】
材料二:
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了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张希坡《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这一革命的胜利,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王朝时代。

……但是,革命也产生了许多不幸的后果。

革命后,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也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

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夏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

---徐中约《中国近代的奋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

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括号内填“√”;不正确,请在答题卡括号内填“×”。

(2分)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B.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

()
(3)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结果的认识(4分)
............】
材料三:
陈独秀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1907年赴法国考察硏究;他认定只有科学和民主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蔡元培
1902年赴日本考察;1907年赴德国访问;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于1916年担任
北京大学校长,着力打造“兼容并包”的学术研究氛围。

胡适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在中华大地上他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
义的旗帜。

鲁迅1902年留学日本
(4)任务三是同学们没有学习的新课内容,请你以出题者的思维给任务三起一个小标题。

(2分)结合材料三表格中人物的共同经历,分析他们对近代中国的共同影响(1分)
18.(6分)阅读下列材料:
时间事件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洋务运动
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11年辛亥革命
请选择上表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例,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

(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5CBBAC6-10CDCAA11-15ACDDB
二、非选择
16.
(1)特点:①贸易关口越来越少。

②采取措施限制外商在华活动(2分1点)
(2)0×√
(3)影响:①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且程度不断加深。

②侵略范围从沿海不断深入中国腹地。

③自然经济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2分一点,任答2点)
(4)世界情怀:中国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中国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答1点2分)
(5)感悟: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或中国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任答1点1分)
17.
(1)特点:①内容丰富。

②结构清晰或对世界区域分区较明确或系统的介绍多国情况。

③涉及国家多、地理范围广。

(2分1点,任答2点)
联系:《海国图志》为洋务运动认识世界提供了资料,为洋务运动的学习西方技术奠定了基础(2分1点)
(2)√×(2分)
认识:(双重性)
①积极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②局限性:革命结束后,(对关注民主与解决民生任务关注少,未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诸多任务未引起重视为军阀割据及夏辟帝制埋下了隐患。

(3)小标题:学思想---促解放(自由、开拓)等(有思想1分,有作用1分)
共同影响: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新思想的传播/推动近代化进程
18.
改革之路是充满艰辛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
示例1:我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之路抵制列强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中的一些开明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积极组织学会,创办报刊,传播维新变法思想。

随后开始的戊戌变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改革,以求挽救民族危亡。

综上所述,面对列强侵略,面对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我国人民积极探索不同救国之路,也推动了我国的近代化。

今天,我们也应当结合时代发展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方式。

示例3: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签订,列强获得了巨额的战争赔款,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使中国人民承受的灾难更加严重。

综上所述,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今天,我们要立足于提升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力才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强后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