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损害赔偿中可得利益损失的认定和计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概述:
违约损害赔偿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未按照约定的方式履行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时,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其中,可得利益损失是指因违约行为而无法获得的预期收益或利益。

确定和计算可得利益损失是判断违约损害赔偿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探讨在违约损害赔偿中可得利益损失的认定和计算方法。

正文内容:
一、合同履行预期收益的认定和计算
1.合同约定的预期收益:根据合同约定,双方应当详细明确合同履行的预期收益。

2.可行和合理的预期收益: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当考虑到交易市场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的经验,对预期收益进行合理和可行的估计。

3.根据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客观条件进行预期收益的调整:如果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客观条件的变化,如市场价格的波动等,应当对预期收益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可得利益损失的认定
1.双方意图:在判断可得利益损失时,应当综合考虑双方当事人的意图,即违约方的预期行为和受损方的预期利益。

2.合同约定的损失计算方法:如果合同中有约定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方法,应当按照约定进行计算。

3.根据行业惯例和类似交易进行参考: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方法,可以参考行业惯例和类似交易的方式进行计算。

三、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方法
1.直接损失方法:直接损失方法是指直接将未实现的预期收益作为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基准。

2.替代成本方法:替代成本方法是指将违约方的损失作为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依据,即通过比较违约方履行合同和替代行为的成本差异来计算可得利益损失。

3.市场价格法:市场价格法是指根据市场行情来估计违约方的可得利益损失,即通过与类似交易的市场价格比较来计算损失。

4.损失逐项计算法:损失逐项计算法是指根据违约行为导致的具体损失进行逐项计算,包括物质损失、利润损失等。

四、可得利益损失的证明
1.证据的收集和保存:受损方应当及时收集和保存与可得利益损失相关的证据,包括交易记录、市场报价、同行业数据等。

2.专家意见的介入:如果双方对可得利益损失的认定和计算存在较大争议,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鉴定机构进行专门的评估和鉴定。

五、违约损害赔偿水平的审查
1.合同约定的限制:有些合同可能对违约损害赔偿有明确的限制,根据合同约定进行判断。

2.违约行为的严重程度:违约行为的严重程度会对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产生影响,严重违约可能导致更高的赔偿水平。

3.受损方的过失:如果受损方存在部分过失,应当根据过失程度对可得利益损失进行相应的调整。

4.公平和合理原则:应当根据公平和合理原则对违约损害赔偿水平进行审查和调整。

总结:
确定和计算可得利益损失是违约损害赔偿中的重要环节。

在认定可得利益损失时,应当综合考虑双方意图、合同约定、行业惯例等因素。

计算方法可以采用直接损失法、替代成本法、市场价格法和损失逐项计算法等。

在确定赔偿水平时,应当考虑合同约定、违约行为的严重程度、受损方过失和公平合理原则等因素。

受损方应当及时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并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和鉴
定。

通过合理的认定和计算方法,可以实现违约损害赔偿的公正、合理和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