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蟋蟀》鉴赏《蟋蟀》译文及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蟋蟀》鉴赏《蟋蟀》译文及赏析
《蟋蟀》全诗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以重章反覆抒发,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蟋蟀》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蟋蟀》
先秦:佚名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

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已大康,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蟋蟀》译文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留不住。

行乐不可太过度,本职事情莫耽误。

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多警悟。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停不住。

行乐不可太过度,分外之事也不误。

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敏事务。

天寒蟋蟀进堂屋,行役车辆也息休。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不停留。

行乐不可太过度,还有国事让人忧。

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乐悠悠。

《蟋蟀》注释
聿(yù):作语助。

莫:古“暮”字。

除:过去。

无:勿。

已:甚。

大(tài)康:过于享乐。

职:相当于口语“得”。

居:处,指所处职位。

瞿(jù)瞿:警惕瞻顾貌;一说敛也。

逝:去。

迈:义同“逝”,去,流逝。

外:本职之外的事。

蹶(jué)蹶:勤奋状。

役车:服役出差的车子。

慆(tāo):逝去。

休休:安闲自得,乐而有节貌。

《蟋蟀》鉴赏
就诗论诗,此篇劝人勤勉的意思非常明显。

此篇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感物伤时。

诗人从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天气渐渐寒凉,想到“时节忽复易”,这一年已到了岁暮。

古人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诗经·豳风·七月》写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九月在户”与此诗“蟋蟀在堂”说的当是同一时间。

《七月》用夏历,此诗则是用周历,夏历的九月为周历十一月。

此篇诗人正有感于十一月蟋蟀入室而叹惋“岁聿其莫”。

首句丰坊《诗说》以为“兴”,朱熹《诗集传》定为“赋”,理解角度不同,实际各有道理。

作为“兴”看,与《诗经》中一些含有“比”的“兴”不同,它与下文没有直接的意义联系,但在深层情感上却是密不可分的,即起情作用。

所以从“直陈其事”说则是“赋”。

从触发情感说则是“兴”。

诗的三、四句是直接导入述怀:诗人由“岁莫”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宣称要抓紧时机好好行乐,不然便是浪费了光阴。

其实这不过是欲进故退,着一虚笔罢了,后四句即针对三、四句而发。

三章诗五、六句合起来意思是说:不要过分地追求享乐,应当好好想想自己承当的工作,对分外事务也不能漠不关心,尤其是不可只顾眼前,还要想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忧患。

可见“思”字是全诗的主眼,“三戒”意味深长。

这反覆的叮嘱,包含着诗人宝贵的人生经验,是自儆也是儆人。

最后两句三章联系起来是说:喜欢玩乐,可不要荒废事业,要像贤士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奋向上。

后四句虽是说教,却很有分寸,诗人肯定“好乐”,但要求节制在限度内,即“好乐无荒”。

这一告诫,至今仍有意义。

此诗作者,有人根据“役车其休”一句遂断为农民,其实是误解,
诗人并非说自己“役车其休”,只是借所见物起情而已,因“役车休息,是农工毕无事也”(孔颖达《毛诗正义》),故借以表示时序移易,同“岁聿其莫”意思一样。

此诗作者身份难具体确定,姚际恒说:“观诗中‘良士’二字,既非君上,亦不必尽是细民,乃士大夫之诗也。

”(《诗经通论》)可备一说。

全诗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以重章反覆抒发,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

押韵与《诗经》多数篇目不同,采用一章中两韵交错,各章一、五、七句同韵;二、四、六、八句同韵,后者是规则的间句韵。

《蟋蟀》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岁末述怀诗。

《毛诗序》说:“《蟋蟀》,刺晋僖公也。

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悯)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娱)乐也。

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

”蒋立甫《诗经选注》受王质说启发,定此篇为“劝人勤勉的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