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Unit 4 Earthquakes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第1期英语教师
引言
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
在高中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英语文本,能够获取新的理解和体会,扩大词汇量,增强英语语感,提高综合语言水平,从而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考英语试题中,阅读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这主要表现在除了阅读理解题目外,完形填空、单项填空、改错,甚至听力等题型都或多或少与阅读有关。
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非常重要。
然而,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过于注重传授语言知识,强调对词汇及语法知识的分析和掌握,忽视了对篇章结构、信息内容及阅读技能和策略的培养。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如何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成为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将思维导图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其理清阅读思路,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分析的思维和能力,对提高其阅读水平及阅读效率大有裨益。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Unit4 Earthquakes为例,探究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思维导图(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图像式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具有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具体而言,思维导图是一种基于图式理论的图示法,学习者在利用思维导图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综合运用左、右半脑的功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梳理,并以形象化的方式有效组织起来,使知识点之间发生链接,形成知识网络系统。
这样形成的认知图式便于理解、记忆,从而促进长期记忆的形成。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恰当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其理清文本脉络,清楚地了解阅读文本的内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本,进而逐步提高阅读技能,提高认知水平。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Unit4Earthquakes 以“地震”为中心话题,介绍了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目的是使学生对地震的起因、前兆、危害,以及如何在震中自救等形成较全面的认知。
其中,Reading部分是一篇新闻报道,记述了唐山地震的前兆、经过、危害及救援工作。
从内容来看,它包含地震的各个方面。
整篇文章语言生动,扣人心弦,能够让人感受到地震的危害性,也能感受到政府对灾区人民的关怀,表现了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以及战胜困难时体现出的集体主义精神。
同时,让学生对灾难到来时如何自救等知识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以Unit4Earthquakes为例
史
【摘要】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阐释思维导图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Unit4Earthquakes为例,探究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认为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英语教学有诸多好处,但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防止思维导图喧宾夺主。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
English Teachers
Vol.21No.1
有所了解,即对于灾难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
(二)学情
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普通班的学生,整体英语水平较差,单词识记能力不强,理解英语文本的能力较弱,尤其是欠缺自主理解、分析能力。
加之学生刚升入高中,对高中英语教学流程及教师的教学手段、习惯还不太熟悉,对于高中英语学习仍处于摸索阶段。
而且,班级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有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强,吸收和掌握知识较快,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水平很差,自控能力弱,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因此,本次教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然而,学生很熟悉地震等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灾害自救和逃生等相关背景知识,而且普遍表示对这一话题很感兴趣。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与地震等自然灾害相关的词汇,如单词:shake、smelly、pond、burst、ruin injure、destroy、useless、shock、quake、rescue、electricity、disaster、organize;短语:at an end right、away dig、out a(great)number of、give out、thousands of。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快速阅读,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
(2)深入阅读,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3.情感态度
(1)培养学生日常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促进其对地震等灾难中逃生和救生方法的了解;
(2)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Step1:Leading-in(6minutes)
教师与学生简单问候、了解后,进入正式教学。
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近期南方某地暴发洪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顺势引入自然灾害的话题。
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一张唐山大地震的图片,将学生引入文本内容的学习。
T:Here is a picture,do you know what happened? Yeah,recently,south china is affected by flood seriously. Do you know any other natural disaster?
Ss:Earthquake(地震),drought(干旱),debris flow (泥石流),landslide(滑坡).
T:Look at this pictures and tell me what that is.
Ss:Earthquake(地震).
T:Ok,as for earthquake,there are two big earth-quakes in recent years,the big earthquake in Wenchuan,Sichuan province in May,2008and the earthquake in Yushu,Qinghai province in April2010.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angshan earthquake?Ok,today we will learn something about it.
【设计说明】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教师在课前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消除他们的紧张感和陌生感,以便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其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紧跟思路。
接着,教师以两张图片导入教学话题,既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又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作好准备。
Step2:Fast reading(4minutes)
1.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本,并思考本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实现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见图1)。
【设计说明】将问题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使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清思路,简化问题,快速概括文章主旨,从而产生阅读兴趣。
2.让学生在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继续深入阅读,概括文本每一段的大意(见下页图2),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并提醒其注意首尾段。
T:Now,read the whole passage and choose the main idea for each paragraph.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irst and the la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They may be the topic
sentence.
图1
【设计说明】用思维导图呈现各段落大意形象、直观,且比让学生自主总结更加具有趣味性。
学生一目了然,思路清晰,对文本内容的了解更加深入。
Step 3:Careful reading (16minutes )
1.让学生在整体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标题的含义(见图3)。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Slowly ,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见图4)。
【设计说明】以上两个问题都是对文本细节内容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
而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并没有事先告诉学
生答案,而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让其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其阅读水平。
Step 4:Homework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s ,if we are 1.at home
2.in the supermarket
3.in the classroom What should we do?
【设计说明】课后为学生准备了一道半开放性问题,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学相互讨论。
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又能帮助其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同时有利于其掌握一些急救知识。
(四)教学反思
本课例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尝试总体来看比较成功,但也存在不足,现将此次教学的反思总结如下:
1.以学生为中心
素质教育的教学观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以往“重语法、轻阅读”的观念,不能简单地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而要“授之以渔”,培养其阅读能力。
教师不能仅仅设计学生不需要动脑就能直接获取知识的思维导图,
而要设计问题探究式的思维导图,从而引导其逐步思考,自主理解(关琳2018)。
(下转第136页)
图2
A.The earthquake destroyed the city of Tangshan.
B.Before the earthquake strange things began to happen but no one paid attention to them.
C.The army came to help the survivors ,bringing hope for a newlife.
D.The people were very shocked at the destruction.
Para.1
Para.2Para.3
Para .4
图4
What ’s the meaning of the last sentence
“Slowly ,
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
A.People weren ’t sad any more.
B.The life in Tangshan
began to return to normal.
C.The earthquake finally came to an end.
D.Those who were trapped were saved.
图
(上接第128页)
2.不能喧宾夺主
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时切忌追求形式而忽略内容和整体教学流程,导致阅读教学流于形式,使学生无法掌握实质性内容。
教师在讲解阅读文本时可适当在关键处或需要重点强调的地方,抑或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酌情引入思维导图,不能随意或大量运用思维导图,导致主要内容被掩盖。
结束语
以前,绝大部分教师认为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并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也就是说为学习语言而阅读。
然而,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更要让其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学习文化,同时发展一定的阅读技能和策略,为
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符合现代素质教学观的教学方法。
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仍处于摸索阶段,还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引用文献
关琳.2018.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1):
191-192.作者信息:330200,江西南昌,江西省南昌市
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April Fool ’
s Day 发散思维,通过改写、复述的形式自主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主题写作。
由于各组学生对April Fool ’s Day 的思考存在差异,教师要提供不同维度的写作支架,让学生自由发挥,写出各具特色的文章,从而进一步检验阅读教学成效。
在学生完成写作之后,教师应组织生生互评及小组互评,并最终由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教师应从知识运用、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及价值观方面加以综合评价(陈小芳2019)。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初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传统的机械式阅读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理念进行初中英语文本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文本解读是对文本的
理解、重构与探究,集中体现了深度学习的内涵,深度学习注重“联想与重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及“价值与评价”,两者具有互融性。
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中,教师应利用导入、预测、速读、略读、细读及输出打造一体化的解读模式,驱动学生在不同环节都能深化英语语言认知,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英语文化素养及阅读思维品质。
引用文献
陈小芳.2019.初中英语阅读课问题设计研究[D].宁波大学.崔丽华.2019.内容、语言、思维整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变革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11):
93-96.李明远,蔡玉环,高艳芳.2020.核心素养下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评论,(9):72-81.王学鹏.2020.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单元整合写作教学[J].教学与管理,(7):
43-45.周晶晶.2020.基于深层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改进分析[J].英语画刊(高级版),(8):
56-57.作者信息:344000,江西抚州,江西省抚州市
高新区金巢实验学校
图3:
April Fool ’s Day 的思维导图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