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共40分,其中1-8题为单选,每小题3分,9-12题为多选题,每题4分,多选题漏选得2分。
)1. 在飞机的发展史中有一个阶段,飞机上天后不久,机翼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后来人们经过了艰苦的探索,利用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一个配重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配重杆的主要目的是A.加大飞机的惯性B.使机体更加平衡C.使机翼更加牢固D.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C.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可能减小D.已知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则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 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无关C. 有规则外形的物体是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的物体是非晶体D. 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4. 一个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若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经过3 s时,振子第一次到达P点,又经过2 s第二次经过P点,则该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可能为A.32 s B.16 sC.8 s D.4 s5. 如图所示,在U型管的封闭端A内有一部分气体,管中标斜线部分均为水银,则A内气体的压强p应为下述关系式中是A.p=h2B.p=p0-h2C.p=p0-h1-h2D.p=p0+h1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了的功,气体的内能减少了,则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温度降低,密度减小B.温度升高,密度增大C.D.7. 甲、乙两弹簧振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A.0~0.5s内振子甲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B.两弹簧振子加速度最大值之比一定为C.振子甲速度为零时,振子乙速度最大D.振子的振动周期之比为8. 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绝热的气缸固定在地面上,绝热的活塞下方封闭着空气,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将活塞缓慢向上拉一些距离. 则缸内封闭着的气体A. 分子平均动能不变B. 单位时间内缸壁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气体分子碰撞的次数减少C. 每个分子对缸壁的冲力都会减小D. 若活塞重力不计,拉力F对活塞做的功等于缸内气体内能的改变量9. 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④到达状态e,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B.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C.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状态c、d的内能相等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分子每秒与器壁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少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空调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在不自发的条件下热传递方向性可逆D.外界对气体做功时,其内能一定会增大11.如图水银柱上面封闭一段气体,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h=72 cm,大气压强为76 cmH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管稍上提,h不变B.将管稍上提,h变大C.将管下插至管顶与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为70 cm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也是70 cmD.将管下插至C项所述位置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小于70 cm12.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它所受的回复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为正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从0到2 s时间内,弹簧振子做减速运动B.在t1=3 s和t2=5 s时,弹簧振子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t2=5 s和t3=7 s时,弹簧振子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在t从0到4 s时间内,t=2 s时刻弹簧振子所受回复力做功的功率最大第II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3. (6分)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时,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2 000 mL溶液中有纯油酸1 mL.用注射器测得1 mL上述溶液有200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油酸膜的近似轮廓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 cm,则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__mL,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 cm2.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 m.14. (10分)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用秒表测时间时为尽量减少误差,应从摆球通过___________(选填“最高点”或“最低点”)时开始计时。
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第9--12题为多项选择题,其它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不得分)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正上方附近,当导线中通有电流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如图所示。
这个实验现象说明()A.电流具有磁效应 B.电流具有热效应C.电流具有化学效应 D.电流改变了小磁针的磁极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自感线圈的电阻不计、自感系数很大,A、B是完全相同的灯泡.当开关S闭合时,下面所述情况中正确的是()A.A比B先亮,然后A熄灭B.B比A先亮,然后B逐渐变暗C.A、B一起亮,然后A熄灭D.A、B一起亮,然后B熄灭3、如图所示,闭合金属圆环用绝缘细线挂于O点,将圆环拉到磁场外由静止释放,圆环摆动过程经过水平匀强磁场区域,虚线为该磁场的竖直边界,已知磁场区域的宽度大于圆环的直径.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圆环在摆动过程中始终产生感应电流B.圆环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始终守恒C.圆环在磁场区域中摆动时,机械能守恒D.圆环最终将静止在竖直方向上4、如图所示,将长为2m的导线从正中间折成120°的角,使其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磁感应强度为2T的匀强磁场。
为使导线中产生20V的感应电动势。
则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最小速度为()A.m/s B.10 m/s C.m/s D. m/s5、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相同的金属圆环A和B,电阻R A=2R B;虚线框内有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磁场;此磁场在圆环B内时,M、N两点间电势差大小为1.8V,则将该磁场放入A圆环内时,M、N两点间电势差大小为()A.2.7V B.1.8V C.0.9V D.0.3V6、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a,b两端电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二极管可视为理想二极管,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电阻R=10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约为6.36VB.电压表示数约为4.50VC.电流表示数约为0.90AD.电路消耗的功率为8.10W7、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abcd,bc边右侧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匀强磁场区域efg,三角形腰长为l,磁感应强度竖直向下,a、b、e、f在同一直线上,其俯视图如图所示,线框从图示位置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线框中感应电流i -t图象正确的是(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时间单位为l/v)( )8、如图是酒精测试仪的原理图,R0为定值电阻.已知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反比,如果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那么()A.传感器的电阻越大 B.电压表的示数越大C.通过传感器的电流越小 D.电路消耗总功率越小9、如图所示,矩形导线框abcd处于整直面内,直导线MN与bc边平行且与线框平面共面,并通以向上的电流i,则以下情况能使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线框以直导线MN为轴转动B.线框沿线框平面向上平移C.线框沿线框平面向右平移D.线框以ad边为轴转动10、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某种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电流表G示数不为零;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0.7V时,电流表示数为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8eVB.电子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0.7eV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变化D.当电压表示数大于0.7V时,如果把入射光的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电流表可能会有示数11、如图所示,面积为S,匝数为n的线圈内有理想的磁场边界,已知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B=B0﹣kt(k>0且为常数,但未知),当t=0时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物理试题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试题物 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必考部分【3-2】选择题,每题4分(1~4为单选,5~6为多选,漏选2分有错选0分)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磁通量变化越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C.低频扼流圈对高频电流几乎无阻碍作用D.变压器的铁芯不做成整块,而是用许多电阻率很大的硅钢片叠合而成是为了减小涡流产生2.A 、B 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电阻值恒定不变),A 通以图甲所示的方波交变电流,B 通以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流,则两电热器的电功率之比P A :P B 等于( )A.5:4B.2:5 C.1:2 D.2:1 3.如图(甲)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 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MP 之间接一阻值为R 的定值电阻,阻值为r 的金属棒bc 垂直导轨放置,其他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t =0时对棒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外力F,棒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通过R的感应电荷量q 随t 2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金属棒bc 的加速度a 、通过棒的电流I 、金属棒受到的外力F 、穿过回路cb PM 的磁通量φ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错误的是( )4.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计,电灯A 和B 与固定电阻的阻值均为R 并且恒定不变,L是自感系数很大线圈.当S 1闭合、S 2断开且电路稳定时,A 、B 亮度相同,再闭合S 2,待电路稳定后将S 1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灯将比S 2闭合稳定时更亮一些后再熄灭.B.B 灯将比S 2闭合稳定时更亮一些后再熄灭C.有电流通过A 灯,方向为a→bD.有电流通过B 灯,方向为c→d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 、PQ 与水平面成300角固定放置,导轨间距为1m,导轨所在平面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100T 、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导轨的上端M 与P 间接有电容为200μF 的电容器。
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1.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2.如图所示,平行导轨间有一矩形的匀强磁场区域,细金属棒PQ沿导轨从MN处匀速运动到M′N′的过程中,棒上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3.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的正方形线框置于有界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其边界与正方形线框的边平行.现使线框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沿四个不同方向平移出磁场,如图所示,则在移出过程中线框一边a、b两点间的电势差绝对值最大的是( )4.一演示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L是带铁芯的线圈,A是一只灯泡,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灯泡正常发光,现断开S ,灯泡过一会儿才熄灭。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最新】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B .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C .密立根最早测得电子电荷量D .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和光子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面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B .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 .当人们感到空气很潮湿时,是因为空气的绝对湿度较大D .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3.1916年,美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密立根,完全肯定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并且测出了当时最精确的普朗克常量h 的值,从而赢得192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若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γ,作出如图乙所示的U c γ-的图象,电子电荷量19e 1.610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电极A 连接电源的正极B .普朗克常量约为346.6410Js -⨯C .该金属的遏止频率为145.010Hz ⨯D .该金属的逸出功约为196.6110J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B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已知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则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5.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B.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有可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C.重核裂变要发生质量亏损,比结合能增大,放出热量D.根据玻尔氢原子理论,电子绕核运动过程中会辐射电磁波6.用三种不同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做光电效应实验,得到的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色光A和B是颜色相同、强度不同的光B.单色光A的频率大于单色光C的频率C.单色光A的遏止电压大于单色光C的遏止电压D.A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C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7.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质量为m装有弧形槽的小车.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以v0的水平速度沿切线水平的槽口向小车滑去,不计一切摩擦,则A.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小车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B.小球离车后,可能做竖直上抛运动C.小球离车后,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D.小球离车后,小车的速度有可能大于v0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等温或等压过程ab、bc、cd、da回到原状态,其p-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对角线ac的延长线过原点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在过程ab 中气体分子碰撞器壁的平均冲力增大B .气体在状态a 时的内能大于它在状态c 时的内能C .在过程cd 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D .在过程da 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二、多选题9.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C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D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就一直减小10.如图所示为静止的原子核在磁场中发生衰变后的轨迹,衰变后两带电粒子a 、b 的半径之比为45:1,两带电粒子a 、b 回旋运动的动能之比为117: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衰变为α衰变B .小圆为α粒子运动轨迹C .两带电粒子a 、b 的回旋周期之比为13:10D .衰变方程为238234492902U Th He →+11.如图是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 =3能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群氢原子跃迁时能够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波B.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为10.2eVC.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发出的光波长最长D.这群氢原子能够吸收任意光子的能量而向更高能级跃迁12.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客观过程并不是都可以自发地进行B.知道某物质摩尔质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求出其分子体积C.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D.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三、实验题13.若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液滴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最后油酸膜的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cm,则(1)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m2;(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_____m3;(3)按以上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m.14.现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中,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后连着纸带,启动打点计时器,给小车A一初速度,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运动.实验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81kg,小车B的质量m2=0.84kg,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f=50.0 Hz.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单位cm).(1)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长木板下应垫着薄木片以平衡摩擦力B.小车A和小车B的车轮应该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C.应选用质量差不多大的两个小车D.应选用足够光滑的长木板(2)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解答题15.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分为高度相等的AB、BC两部分,AB、B C两部分中各有厚度和质量均可忽略的绝热活塞a、b,横截面积S a=2S b,活塞a上端封闭氧气,a、b间封闭氮气,活塞b下端与大气连通,气缸顶部导热,其余部分均绝热.活塞a离气缸顶的距离是AB高度的14,活塞b在BC的正中间.初始状态平衡,大气压强为p0,外界和气缸内气体温度均为7℃.(1)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求活塞b运动到气缸底部时氮气的温度;(2)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至420K,求平衡后氧气的压强.16.如图甲所示,A、B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的质量为3 kg,A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动,与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非常短),碰前A的速度变化如图乙中图线Ⅰ所示,碰后A、B的速度变化分别如图线Ⅱ、Ⅲ所示,g取10m/s2,求:(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B的质量;(3)计算说明A、B间发生的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17.如图所示,质量为M=3kg的光滑圆弧面A放在上水平面上,质量为M=3kg的长木板B放在下水平面上,长木板的上表面恰好和上水平面相平,在圆弧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1kg的滑块,滑块可看做质点,现使滑块从距长木板的上表面高h=0.6m处由静止下滑,最终滑块与长木板一起共同运动,已知滑块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上下水平面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1)最终圆弧面A运动的速度大小;(2)长木板的最短长度.参考答案1.D【详解】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故A 正确;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故B 正确;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最早用油滴实验测得电子电荷量的精确数值,故C 正确.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故D 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点睛】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密立根最早用油滴实验测得电子电荷量的精确数值,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2.D【详解】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平行于液体表面,而非与液面垂直;故A 错误;单晶体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故B 错误;我们感到空气很潮湿时,是因为这时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故C 错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知道流体表面张力的方向,单晶体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时人们会感到空气很潮湿.3.C【解析】A 、电子从K 极出来,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所以电场线的方向向右,所以A 极接电源负极,故A 错;B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k E h W ν=-,粒子在电场中做减速,由动能定理可得:0k eU E -=- , 解得:h W U e e ν=- 由题图可知,金属的极限频率等于140 5.010Hz ν=⨯ ,图像的斜率代表了h k e= ,结合数据解得:346.6110Js h -=⨯ ,故B 错误;C 对D 、金属的逸出功3414190 6.6110 5.010 3.3110W h J ν--==⨯⨯⨯=⨯ ,故D 错误;故选C4.C【详解】A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此时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力作负功,分子势能增加,A 错误B 、被分子撞击的悬浮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叫做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将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其实是由许许多多分子组成的.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不断地随机撞击悬浮微粒.当悬浮的微粒足够小的时候,由于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在某一瞬间,微粒在另一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超强的时候,致使微粒又向其它方向运动,这样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的运动,即布朗运动.B 错误C 、扩散现象是气体分子的内迁移现象.从微观上分析是大量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时,分子之间发生相互碰撞的结果.由于不同空间区域的分子密度分布不均匀,分子发生碰撞的情况也不同.这种碰撞迫使密度大的区域的分子向密度小的区域转移,最后达到均匀的密度分布.C 正确D 、知道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可以求出其摩尔体积,不能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D 错误5.C【解析】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放出的电子是由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为一个质子的同时放出的,故不是原子核外的电子,故A 错误;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故B 错误;、重核裂变释放能量,质量亏损,比结合能增大,故C 正确;根据波尔理论,电子在轨道上运动时,是稳定的,不向外辐射电磁波,故D 错误;故选C .【点睛】β射线为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变成质子而放出电子,半衰期与外界环境及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无关,重核裂变有质量亏损,向外辐射能量;掌握波尔理论中轨道量子化和能量量子化的含义.6.A【解析】由图象可知,单色光A 和单色光B 的遏止电压相同,所以它们是同一色光,相同电压时,单色光A 对应的光电流更大,说明单位时间内照射的光电子数更多,即单色光A 更强,故A 正确;根据212c m eU mv h W ν==-,可知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c U 越大,故单色光C 的频率大于单色光A 的频率,则单色光C 的最大初动能大于单色光A 的最大初动能,故BCD 错误;故选A .【点睛】对于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象判定A 、B 、C 三种单色光谁的频率大,反向截止电压大的则初动能大,初动能大的则频率高.逸出功由金属本身决定.7.C【详解】小球沿弧形槽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小球沿弧形槽下滑过程处于失重状态,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总动量不守恒,故A 错误;设小球离开小车时,小球的速度为1v ,小车的速度为2v ,整个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012mv mv mv =+,由机械能守恒得:222012111222mv mv mv =+,联立解得:1200v v v ==,,即小球与小车分离后二者交换速度;所以小球与小车分离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故BD 错误,C 正确。
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VI)

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VI)一、单项选择题(15分)1.某磁场磁感线如图所示,有铜线圈自图示A 位置落至B 位置,在下落过程中,自上向下看,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 )A .始终顺时针B .始终逆时针C .先顺时针,再逆时针D .先逆时针,再顺时针2.穿过一个单匝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保持每秒钟均匀地减少2Wb ,则( )A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每秒钟增加2VB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每秒钟减少2VC .线圈中无感应电动势D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保持不变3.如图甲所示,单匝矩形线圈的一半放在具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中,线圈轴线OO ′与磁场边界重合。
t =0时线圈从图甲所示的位置开始匀速转动,规定电流方向沿a →d →c →b →a 为正方向。
则线圈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是图乙中的( )4.发电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U 1,发电厂至学校的输电线电阻为R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 ,学校输入电压为U 2,下列4个计算输电线损耗的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A .21U RB .212()U U R- C .2I R D .12()I U U -5.如图所示为电热毯的电路图,电热丝接在t u π100sin 311=的电源上,电热毯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过装置P 使输入电压变为如图所示的波形,从而进入保温状态,若电热丝电阻保持不变,此时交流电压表的读数为( )A .110VB .156VC .220VD .311V 二、多项选择题(16分)6.单匝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运动,转轴垂直于磁场,若线圈所围面积里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O ~D 过程中( )A .线圈中O 时刻感应电动势最大B .线圈中D 时刻感应电动势为零C .线圈中D 时刻感应电动势最大D .线圈中O 至D 时间内平均感应电动势为0.4 V7.如图所示,闭合金属环从高为h 的同面左侧自由滚下,又滚上曲面的右侧.环平面与运动方向均垂直于非匀强磁场,环在运动中摩擦阻力不计(下部分磁场B 大),( ) A .环滚上的高度小于h ; B .环滚上的高度等于h ; C .运动中环内无电流; D .运动中安培力一定对环做负功8.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变流电压为2202sin100u t π=V ,则( ) A .它的频率是100HzB .当t=0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C .电压的平均值是220VD .当t=1200s 时,电压达到最大值 9.如图所示,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恒定,在下列措施中能使电流表示数变大的是( ) A .保持变阻器的滑片不动,将K 从2拨向1 B .保持变阻器的滑片不动,将K 从1拨向2 C .保持K 与1相连接,将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 D .保持K 与1相连接,将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 三、简答题(36分)10.(12分)如图所示,100匝的线框abcd 在图示磁场(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其电动势的瞬时值为100cos100e t π=V ,那么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当从图示位置转过60角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此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 。
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题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其中1-9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台题意,10-14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全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零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则物体的温度越高B.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距作用表现为引力C.用显微镜观察液体中的布朗运动,观察到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2.如图,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U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
金属杆PQ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PQRS,一圆环形金属框T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
现让金属杆PQ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B. 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C. PQRS中沿逆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D. PQRS中沿逆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3.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各站在静止小车的左右两端,车与地面之间无摩擦,当她俩同时相向运动时,发现小车向右运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的动量必定大于甲的动量B.乙对小车的冲量必定小于甲对小车的冲量C.甲、乙和车组成系统动量守恒D.甲、乙动量总和必定不为零4.一物体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该物体在t0和2t0时刻,物体的动能分别为E k1、E k2,物块的动量分别为p1、p2,则()A .E k2=9E k1,p 2=3p 1B .E k2=3E k1,p 2=3p 1C .E k2=8E k1,p 2=4p 1D .E k2=3E k1,p 2=2p 15.如图1中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胜场中,水平放置一个不变形的单匝金属圆线圈,规定图1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按如图2变化时,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E 的变化情况的是( )6.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a ,总电阻为R 的金属环,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环平面,在环的最高点用金属铰链连接长度为2a 、电阻为R/2的导体棒MN 。
2018-2019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物 理 试 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2.作答时,将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卷I (选择题 共60分)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小题,第1~10题单选题,每题4分。
第11~15题多选题,每题4分,多选题少选得2分,多选、错选都不得分 。
共计60分 。
) 1.下面关于冲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很大的冲力时,其冲量一定很大 B .当力与位移垂直时,该力的冲量为零C .不管物体做什么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重力的冲量相同D .只要力的大小恒定,其相同时间内的冲量就恒定2. 质量为m ,速度为v 的A 球与质量为 3 m 的静止B 球发生正碰 。
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 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 球的速度可能有不同的值。
碰撞后B 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A . v B . v C . v D .v3. 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4.A .甲图中,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B .乙图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C .丙图中,射线甲由电子组成,射线乙为电磁波,射线丙由α粒子组成D .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轻核裂变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孙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C.康普顿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能正确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D.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电子电荷5. 23592U 经过 m 次 α 衰变和 n 次 β 衰变成 207 82Pb ,则( )=7,n=3 =7,n=4 =14,n=9 =14,n=186. 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B .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C .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D .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7.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30 15P → 30 14 Si +X , 9 4 Be + 2 1H → 10 5 B +Y ,4 2 He +4 2 He → 73 Li +Z.其中 ( )A .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C .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D .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8.为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对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 = mc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E = mc 2 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B .根据 ΔE =Δmc 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C .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出核能,表明此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亏损D .在核反应中,能量与质量都不守恒、B 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图象,a 、b 分别为A 、B 两球碰前的位移图象,c 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图象.若A 球质量是 m = 2 kg ,则由图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B 碰撞前的总动量为 3 kg ·m/s B.碰撞时A 对B 所施冲量为 -4 N ·s C.碰撞前后A 的动量变化为 4 kg ·m/sD.碰撞中A 、B 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10 J10.如图所示,用细线挂一质量为M 的木块,有一质量为m 的子弹自左向右水平射穿此木块,穿透前后子弹的速度分别为 v 0 和 v (设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和空气阻力不计),木块的速度大小为( )A. B. C. D.11.如图为光电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电路中有光电流.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增大绿光照射强度,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大 B .增大绿光照射强度,电路中的光电流可能会增大C .改用比绿光波长大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D .改用比绿光频率大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12.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92U →234 90Th +42He 是α衰变7N +4 2He →17 8O +11H 是β衰变 1H +31H →42He +10n 是轻核聚变 34Se →8236 Kr +2 0-1e 是重核裂变13. 某光电管的阴极由金属钾制成,钾的逸出功为 eV .氢原子的能级如下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能级状态,则( )A.从n=4向n=3跃迁产生的光子不能使光电管产生光电子B.从n=3向n=1跃迁产生的光子不能使光电管产生光电子C.这群氢原子的光谱共有6条谱线D.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光电管的阴极金属甲发生光电效应14. 用质子轰击锂核(73Li)生成两个α粒子,以此进行有名的验证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实验.已知质子的初动能是,质子、α粒子和锂核的质量分别是、和.已知1u相当于,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此反应过程质量减少B.若生成的两个α粒子的动能之和是,与实验相符C.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是,与实验相符D.若生成的两个α粒子的动能之和是,与实验相符15.如图,质量分别为 m1 = kg和 m2 = kg的弹性小球a、b,用轻绳紧紧的把它们捆在一起,使它们发生微小的形变.该系统以速度v0 = m/s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某时刻轻绳突然自动断开,断开后两球仍沿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 s后,测得两球相距s =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分离时,a 球的速度大小为 m/sB.刚分离时,b 球的速度大小为 m/sC.刚分离时,a、b 两球的速度方向相同D.两球分开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为 J卷II(非选择题共40分)二、解答题(本题共计 4小题,共计40分。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内容:3-2)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物理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题,每题4 分,共48 分。
1-8 题为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12 题为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少选得2分,错选,多选不得分)1.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相对磁场运动,导体内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B.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一定有感应电流C.闭合电路在磁场内作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内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D.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内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2.如图,在匀强磁场中,MN、PQ 是两条平行金属导轨,而a b、cd 为串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两根金属棒,当两棒以相同的速度向左运动时()A.电压表有读数,电流表有读数B.电压表无读数,电流表无读数C.电压表有读数,电流表无读数D.电压表无读数,电流表有读数3.一个匝数为100 匝,电阻为1 Ω的闭合线圈处于某一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从某时刻起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按图示规律变化。
则线圈中产生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A 2A B. 25A C. 4 A D. 5A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 ,b 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 为自感线圈,线圈的电阻不可忽略,E 为电源,S 为开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上开关,a 先亮,b 逐渐变亮,断开开关,a 、b 同时熄灭B .合上开关,b 先亮,a 逐渐变亮,断开开关,a 先熄灭,b 后熄灭C .合上开关,b 先亮,a 逐渐变亮,断开开关,a 、b 同时熄灭,但b 灯要闪亮一下再熄灭D .合上开关,b 先亮,a 逐渐变亮,断开开关,a 、b 同时熄灭,但b 灯不会闪亮一下再熄灭5.将硬导线中间一段折成不封闭的正方形,每边长为l ,它在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如图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转速为n ,导线在a 、b 两处通过电刷与外电路连接,外电路有额定功率为P 的小灯泡并正常发光,电路中除灯泡外,其余部分的电阻不计,灯泡的电阻应为 ( )A .(2πl 2nB)2/PB .2(πl 2nB)2/PC .(l 2nB)2/2PD .(l 2nB)2/P6.在远距离输电时,输送的电功率为P ,输电电压为U ,所用导线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 ,两根输电线总长度为L ,输电线损失的电功率为P′,用户得到的电功率为P 用,则( )A .L S U P ρ2='B .S U L P P 22ρ='C .L S U P P ρ2-=用D .P P =用7.如图甲所示,光滑导轨水平放置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60°的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图甲中 B 的方向为正方向),导体棒 ab 垂直导轨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 除电阻 R 的阻值外,其余电阻不计,导体棒 ab 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规定 a →b 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拉力的正方向,则在 0~t 1 时间内,能正确反映流过导体棒 ab 的电流 I 和导体棒 ab 所受水平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是 ( )8.如图所示,足够长的U 型光滑金属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0<θ<90°),其中MN 与PQ 平行且间距为L ,N 、Q 间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 ,导轨电阻不计.质量为m 的金属棒ab 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ab 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当金属棒ab 下滑距离x 时达到最大速度v ,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在这一过程中( )A .金属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当金属棒速度为2v 时,金属棒的加速度大小为0.5gsinθC .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为D .通过金属棒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R BLX9.如图,两同心圆环 A 、B 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 B 为均匀带正电绝缘环,A 为导体环。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物理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物理试卷本试卷分题卷和答卷两部分,其中题卷7页,答卷4页,满分为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1-8为单选题,每题2分,9-16为多选题,每题4分,部分选对得2分。
)1.了解科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物理发展史实的是A. 汤姆孙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电子B. 玻尔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著名的原子核式模型C. 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金属铍并发现了中子D.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故A错误;B、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B错误;C、居里夫人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新元素镭和钋,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金属铍并发现了中子,故C错误;D、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氦原子核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汤姆生发现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居里夫人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新元素镭和钋,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金属铍并发现了中子,卢瑟福预言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关于天然放射性现象中产生的三种射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强,穿透能力也最强B. α、β、γ三种射线中,β射线的速度最快,可以达到0. 9cC. 人们利用γ射线照射种子,可以使种子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D. 人们利用β射线射线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可以探查较厚的金属部件内部是否有裂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强,穿透能力最弱,故A错误;B、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射出速度约0.1C,β射线射出速度接近C,γ射出速度为C,所以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速度最快,故B错误;C、人们利用γ射线照射种子,可以使种子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故C正确;D、人们利用γ射线射线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可以探查较厚的金属部件内部是否有裂痕,故D错误故选:C3. 以下说法中,不属于玻尔所提出的原子模型理论的是()A. 原子处在具有一定能量的定态中,虽然电子做圆周运动,但不向外辐射能量B. 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分布是不连续的C. 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 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原子处于称为定态的能量状态时,虽然电子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故A属于玻尔所提出的原子模型理论;B、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故B属于玻尔所提出的原子模型理论;C、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故C正确;属于玻尔所提出的原子模型理论D、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能级差值,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无关,故D不属于玻尔所提出的原子模型理论;本题选不属于玻尔所提出的原子模型理论的,故选:D .4.14C 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 ,半衰期约5700年。
2018-2019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真题

2018-2019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 只要闭合电路内有磁通量,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B . 电流周围一定有磁场,闭合线圈在磁场中一定能产生电流C . 线框不闭合时,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D . 线框不闭合时,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动势2. 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是:()A . 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B . 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反向C . 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D . 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3.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的U形金属框架,框架上置一金属杆ab,不计摩擦.在竖直方向上有匀强磁场,则()A . 若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并增大时,杆ab将向右移动B . 若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并增大时,杆ab将向右移动C . 若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并减小时,杆ab将向右移动D . 若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并减小时,杆ab将向左移动4. 关于磁场中的导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穿过导线框的磁通量为零的瞬间,线框的感应电动势一定为0B . 穿过导线框的磁通量很大,线框的感应电动势也最大C . 穿过导线框的磁通量变化量越大,线框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D . 穿过导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越小,线框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小5. 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不变形的单匝金属圆线圈,规定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如图甲所示(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即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当磁场的感应强度随时间t如图乙变化时,下图正确表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变化的是()A .B .C .D .6. 如图所示,闭合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磁铁的N极朝下.当磁铁向下运动时A .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B .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C .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D .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7. 交流发电机分两类,电枢转动,磁极不动的发电机叫做旋转电枢式发电机;磁极转动,电枢不动的发电机叫做旋转磁极式发电机。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答案+解析)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B. 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C. 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D. 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答案】C【解析】【详解】A.B.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比较大,绝对湿度不一定较大,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比较小,绝对湿度不一定较小。
故AB错误;C.绝对湿度指大气中水蒸汽的实际压强,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故C正确;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温度水的饱和蒸汽压之比,故D错误。
2.下列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法错误..的是()A. 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到温度高的物体B.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并将这热量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C. 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少D. 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答案】D【解析】【详解】A. 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到温度高的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故A说法正确;B.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并将这热量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如果产生其他的影响的情况下,是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故B说法正确;C.在任何的自然过程,一个孤立的系统的总熵一定增加,即熵增加原理,故C说法正确;D. 熵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故D说法错误。
本题要求选说法错误的,本题选D.3.用隔板将一绝热容器隔成A 和B 两部分,A 中盛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B 为真空(如图①)。
现把隔板抽去,A 中的气体自动充满整个容器(如图②),这个过程称为气体的自由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由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只作定向运动B. 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温度不变C. 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压强不变D. 容器中的气体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全部自动回到A 部分【答案】B【解析】【详解】A.分子时刻做无规则的热运动,不可能只做定向运动,故A 错误。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3套,3-2内容)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年级:高二 科目:物理 座位号一、选择题(第1-12小题单选,每小题3分。
第13-16小题多选,每小题4分,共52分)1.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磁生电”现象。
如图,他把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软铁环上,线圈A 和电池连接,线圈B 用长直导线连通,长直导线正下面平行放置一个小磁针。
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只要A 线圈中电流足够强,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B .A 线圈闭合开关电流稳定后,线圈B 匝数较少时小磁针不偏转,匝数足够多时小磁针偏转C .线圈A 和电池接通瞬间,小磁针会偏转D .线圈A 和电池断开瞬间,小磁针不会偏转2.如图所示为一交变电流的图象,则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大? ( )A. 032IB. I 0C. 022I D. 0.5I 0 3.如图所示,处于竖直面的长方形导线框MNPQ 边长分别为L 和2L ,M 、N 间连接两块水平正对放置的金属板,金属板距离为d ,虚线为线框中轴线,虚线右侧有垂直线框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内板间有一个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正电油滴恰好处于平衡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关于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 的变化情况及其变化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在增强,B .正在减小,C .正在增强,D .正在减小,4.如图所示是一多匝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A .此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e=200sin(0.02t)VB .此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e=200sin(50πt)VC .t=0.01s 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D .t=0.02s 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5.一质量为M 的航天器正以速度v 0在太空中飞行,某一时刻航天器接到加速的指令后,发动机瞬间向后喷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喷出时速度大小为v 1,加速后航天器的速度大小v 2,则喷出气体的质量m 为( )A .m =v 2-v 1v 1MB .m =v 2v 2-v 1MC .m =v 2-v 0v 2+v 1MD .m =v 2-v 0v 2-v 1M 6.人从高处跳下,为更好地保护身体,双脚触地,膝盖弯曲让身体重心继续下降.着地过程这样做,可以减小( )A. 人的动量变化的时间B. 人受到的冲量C. 人的动量变化量D. 人的动量变化率7.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受水平拉力F 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时的a -t 图象如图所示,t =0时其速度大小为2m/s,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2N,则( )A. t =6s 时,物体的速度为18m/sB. 在0~6s 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400JC. 在0~6s 内,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36N·s D. t =6s 时,拉力F 的功率为200W8.用同种材料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做成ab 、cd 、ef 三根导线,ef 较长,分别放在电阻可忽略的光滑的平行导轨上,如图所示,磁场是均匀的,用外力使导线水平向右作匀速运动每次只有一根导线在导轨上,而且每次外力做功功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运动得最快B. ef运动得最快C. 导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D. 每秒钟产生的热量不相等9.12.两个具有相等动能的物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比较它们动量的大小,则有( ) A.m2的动量大一些 B.m1的动量大一些C.m1和m2的动量大小相等 D.哪个的动量大不一定10.如图所示,、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是理想二极管,是带铁芯的线圈,其电阻忽略不计。
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VIII)

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VIII)说明:1. 以下题目的答案请全部填写在答卷纸上。
2. 本试卷分值为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B.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小D.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2. 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B. 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D.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则分子势能亦越大3.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了大量液体分子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B.微粒做布朗运动,充分说明了微粒内部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布朗运动是由于悬浮微粒受周边其它微粒撞击的不平衡性引起的D.悬浮微粒越大,在相同时间内撞击它的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剧烈、、、四个过程,其中bc的延长线4.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 bc cd da通过原点,cd垂直于ab且与水平轴平行,da与bc平行,则气体体积在A. ab过程中不断增加B. bc过程中不断减小C. cd过程中不断增加D. da过程中保持不变5.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分别表示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A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四个关系式:①m V N A ρ= ② ∆=.A N V ρ③A N m μ= ④A N V =∆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 .②和④ D .①和③6. 活塞把密闭容器分隔成容积相等的两部分A 和B ,如图所示,在A 、B 中分别充进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均可视为理想气体)拔掉销钉后(不计摩擦),则活塞将A .向左运动B .向右运动C .不动D .不能确定7. 篮球运动员接传来的篮球时,通常要先伸出两臂迎接,手接触到球后,两臂随球迅速引至胸前,这样做可以A. 减小球对手作用力的冲量B. 减小球的动量变化率C. 减小球的动量变化量D. 减小球的动能变化量8.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1、半径为R 且内壁光滑的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左侧靠墙角,右侧靠一质量为M 2的物块.现让一质量为m 的小球自左侧槽口A 的正上方h 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与半圆槽相切自A 点进入槽内,并能从C 点离开半圆槽,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球与半圆槽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B .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球、半圆槽和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 .球离开C 点以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D .槽将与墙不会再次接触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多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B .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C .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特点D .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10.下列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使得表面层内分子的分布比内部要密些B .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从而表现为引力,因而产生表面张力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是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D.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11.如图,A.B两点表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两个状态,当气体自状态A变化到状态B时A.体积必然变大 B.有可能经过体积减小的过程C.外界必然对气体做功 D.气体必然从外界吸热12.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中有些残存的空气,此时玻璃管竖直放置,如图,假如把玻璃管竖直向上提起一段距离,玻璃管下端仍浸在水银中,提起的过程中玻璃管中空气温度不变,则A.管内空气体积增加B.管内空气体积减少C.管内空气压强增加D.管内空气压强减少13. 对于一个质量确定的物体,关于其动能、动量及动量的变化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的动量不变,则其动能一定不变B.若物体的动能不变,则其动量一定不变C.若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在相等的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相同D.若物体做平抛运动,则在相等的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不同14.如图所示,小车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端固定一个轻弹簧,B端粘有油泥,AB总质量为M,质量为m的木块C放在小车上,用细绳连接于小车的A端并使弹簧压缩,开始时AB和C都静止,当突然烧断细绳时,C被释放,使C离开弹簧向B端冲去,并与B端油泥粘在一起,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伸长过程中C向右运动,同时AB也向右运动B.C与B碰前,C与AB的速率之比为M∶mC.C与油泥粘在一起后,AB立即停止运动D.C与油泥粘在一起后,AB继续向右运动三、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26分)15.(1)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现有按油酸与酒精的体积比为m∶n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滴管从量筒中取体积为V的该种溶液,让其自由滴出,全部滴完共N滴.把一滴这样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展开,稳定后形成单分子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已知坐标纸上每个小方格面积为S.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直径为d= ;(2)若油酸的密度为ρ,阿佛加德罗常数为N A,油酸的分子直径为d,则油酸的摩尔质量为16.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按如图1中箭头所示的顺序变化,图中BC段是以纵轴和横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1)已知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为T A=300K,则气体在状态B、C和D的温度分别是:T B= K;T C= K; T D= K.(2)将上述变化过程在图2中的 V﹣T图象中表示出来(标明A、B、C、D四点,并用箭头表示变化方向)17. 如图所示为“探究气体等温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气体的压强可从仪表上读出,一段空气柱被橡胶塞和柱塞封闭在针筒内,从刻度尺上可读出空气柱的长度。
2019-2020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4分,共56分,1——10为单选题,11——14为多选题,选不全的得2分,错一个或不选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C.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D.用打气筒往自行车轮胎内打气时需要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2.A、B为两个相同的固定在地面上的汽缸,内部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气体,且温度相同,C、D为两重物,质量m C>m D,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并保持平衡。
现使A、B的温度都升高10℃,不计活塞及滑轮系统的质量和摩擦,则系统重新平衡后(A.C下降的高度比D下降的高度小B.C下降的高度比D下降的高度大C.C、D下降的高度一样大D.A、B汽缸内气体的最终压强与初始压强不相同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B.用粉笔吸干纸上的墨汁能,不能用来说明毛细现象C.因为水银滴在玻璃板上将成椭球状,所以说水银是一种不浸润液体D.液体表面张力总是垂直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4.0℃水结成0℃的冰,对此过程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以下关系符号的说明正确的是()A.Q>0,W>0,△U>0 B.Q>0,W<0,△U<0C.Q<0,W<0,△U<0 D.Q<0,W>0,△U<05.如图1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吊一钢球,把钢球从平衡位置向下拉下一段距离A,由静止释放。
以钢球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建立x轴,当钢球在振动过程中某一次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钢球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
已知钢球振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则()A.t1时刻钢球处于超重状态B.t2时刻钢球的速度方向向上C.t1~t2时间内钢球的动能逐渐增大D.t1~t2时间内钢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6.为了交通安全,常在公路上设置如图所示的减速带,减速带使路面稍微拱起以达到车辆减速的目的。
山东临沂一中2018-2019学度高二下学期年中考试物理试题

山东临沂一中2018-2019学度高二下学期年中考试物理试题 物 理 2018.04本卷须知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不给分。
3、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 卷〔4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 如图甲所示,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输出交流电的电动势图象如图乙所示,经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0的理想变压器给一灯泡供电如图丙所示,副线圈电路中灯泡额定功率为22W ,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那么A 、T =0.01S 时刻穿过线框回路的磁通量为零B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C 、变压器原线圈中电流表示数为1AD 、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1,原线圈接交流电源和交流电压表,副线圈通过电阻为R 的导线与热水器、抽油烟机连接。
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副线圈上的电压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现闭合开关S 接通抽油烟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电压表示数为1100 VB 、抽油烟机上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V u t π=C 、热水器的实际功率增大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3.某小型旋转电枢式发电机所产生的交流电电动势为110 V 、频率为60 HZ ,要使它产生的电动势变为220 V 、频率变为50 HZ ,需要调整线圈的转速N 、匝数N 或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
以下调整合适的是A 、使N 变为原来的65,B 变为原来的2倍,N 不变B 、使N 变为原来的56,B 变为原来的2、4倍,N 不变C 、使N 变为原来的65,N 变为原来的2倍,B 不变D 、使N 变为原来的56,N 变为原来的2、4倍,B 不变4.在以下核反应方程中,X 代表质子的方程是A. 2713AL +42HE ―→3015P +XB. 14 7N +42HE ―→17 8O +XC. 21H +γ―→10N +XD. 31H +X ―→42HE +10N5.如下图,A 、B 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分别以动量P1=4KG ·M /S 和P2=6KG ·M /S (向右为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A 球追上B 球并与之碰撞的过程中,两小球的动量变化量ΔP1和ΔP2可能分别为A 、-2KG ·M /S ,3KG ·M /SB 、8KG ·M /S ,8KG ·M /SC 、1KG ·M /S ,-1KG ·M /SD 、-2KG ·M /S ,2KG · M /S6.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氢原子的能量增加B 、氢原子的能量减少C 、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 、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7. 如下图,大量氢原子处于能级N =4的激发态,当它们向各较低能级跃迁时,对于多种可能的跃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从N =4能级跃迁到N =2能级放出的光子的频率等于从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放出的光子的频率B 、最多只能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 、从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放出的光子频率最高D 、从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放出的光子波长最长8.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假设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B、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至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C、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D、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9.天然放射现象放出α、β、γ三种射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共40分,其中1-8题为单选,每小题3分,9-12题为多选题,每题4分,多选题漏选得2分。
)1. 在飞机的发展史中有一个阶段,飞机上天后不久,机翼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后来人们经过了艰苦的探索,利用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一个配重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配重杆的主要目的是A.加大飞机的惯性B.使机体更加平衡C.使机翼更加牢固D.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C.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可能减小D.已知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则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 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无关C. 有规则外形的物体是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的物体是非晶体D. 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4. 一个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若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经过3 s时,振子第一次到达P点,又经过2 s第二次经过P点,则该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可能为A.32 s B.16 sC.8 s D.4 s5. 如图所示,在U型管的封闭端A内有一部分气体,管中标斜线部分均为水银,则A内气体的压强p应为下述关系式中是A.p=h2B.p=p0-h2C.p=p0-h1-h2D.p=p0+h1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了的功,气体的内能减少了,则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温度降低,密度减小B.温度升高,密度增大C.D.7. 甲、乙两弹簧振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A.0~0.5s内振子甲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B.两弹簧振子加速度最大值之比一定为C.振子甲速度为零时,振子乙速度最大D.振子的振动周期之比为8. 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绝热的气缸固定在地面上,绝热的活塞下方封闭着空气,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将活塞缓慢向上拉一些距离. 则缸内封闭着的气体A. 分子平均动能不变B. 单位时间内缸壁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气体分子碰撞的次数减少C. 每个分子对缸壁的冲力都会减小D. 若活塞重力不计,拉力F对活塞做的功等于缸内气体内能的改变量9. 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④到达状态e,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B.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C.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状态c、d的内能相等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分子每秒与器壁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少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空调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在不自发的条件下热传递方向性可逆D.外界对气体做功时,其内能一定会增大11.如图水银柱上面封闭一段气体,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h=72 cm,大气压强为76 cmH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管稍上提,h不变B.将管稍上提,h变大C.将管下插至管顶与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为70 cm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也是70 cmD.将管下插至C项所述位置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小于70 cm12.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它所受的回复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为正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从0到2 s时间内,弹簧振子做减速运动B.在t1=3 s和t2=5 s时,弹簧振子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t2=5 s和t3=7 s时,弹簧振子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在t从0到4 s时间内,t=2 s时刻弹簧振子所受回复力做功的功率最大第II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3. (6分)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时,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2 000 mL溶液中有纯油酸1 mL.用注射器测得1 mL上述溶液有200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油酸膜的近似轮廓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 cm,则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__mL,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 cm2.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 m.14. (10分)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用秒表测时间时为尽量减少误差,应从摆球通过___________(选填“最高点”或“最低点”)时开始计时。
(2)某同学在正确操作和测量的情况下,测得周期为T1,得出重力加遠度值比当地重力加速度值小,排除了其它因素后发现,是所用摆球的重心不在球心所致,则可以判断重心应该是在球心的___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于是他将摆线长减小△L,测得单摆振动周期为T2,由此可得到比较准确的重力加速度表达式是___________。
(3)为了更准确测量,他测出多组摆长L和振动周期T,得出如图所示图像,则图象的纵轴表示___________;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m/s2。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0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C经状态B变化到状态A的P-V图象如图所示。
(1)若已知在状态C时,理想气体的温度为127℃,求处于状态B时气体的摄氏温度;(2)从状态C变化到状态A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求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数值。
(已知)16.(10分)水银气压计中混入了一个气泡,上升到水银柱的上方,使水银柱上方不再是真空,当实际大气压相当于768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时,这个水银气压计的读数只有750mm,此时管中的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80mm .当这个气压计的读数为740mm水银柱时,实际的大气压是多少?设温度保持不变。
17.如图为高楼供水系统示意图,压力罐甲、乙与水泵连接,两罐为容积相同的圆柱体,底面积为0.5m2、高为0.7m,开始两罐内只有压强为1.0×105Pa的气体,阀门K1、K2关闭,现启动水泵向甲罐内注水,当甲罐内气压达到2.8×105Pa时水泵停止工作,当甲罐内气压低于1.2×105Pa时水泵启动,求:(1)甲罐内气压达到2.8×105Pa时注入水的体积;(2)打开阀门K1,水流入乙罐,达到平衡前水泵是否启动。
18.(14分)如图所示,上端带卡环的绝热圆柱形气缸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气缸内部的高度为h,气缸内部被厚度不计、质量均为m的活塞A和B分成高度相等的三部分,下边两部分封闭有理想气体M和N,活塞A导热性能良好,活塞B绝热,两活塞均与气缸接触良好,不计一切摩擦,N部分气体内有加热装置,初始状态温度为T0,气缸的横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大小为且保持不变。
现对N部分气体缓慢加热(1)当活塞A恰好到达气缸上端卡环时,N部分气体从加热装置中吸收的热量为Q,求该过程中N部分气体内能的变化量;(2)活塞A恰好接触气缸上端卡环后,继续给N部分气体加热,当M部分气体的高度达到时,求此时N部分气体的温度。
高二质量调研试题物理参考答案 2019. 04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共40分,其中1-8题为单选,每小题3分,9-12题为多选题,每题4分,多选题漏选得2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3. (6分) (每空2分)14. (10分)(1) 最低点 (2) 下方 (3) 9.81或9.82 (每空2分)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0分)【解析】(1)B 和 C 之间:(2分)解得:(2分)所以(2分)(2)C 到 A,等温压缩,所以放热,由热力学第一定律,(2分)做功等于图象的面积:(2分)16.(10分)【解析】以管中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设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初态:(2分)末态:(2分)根据玻意耳定律得:(2分)代入得:(2分)解得:(2分)17.【解析】(1)取甲内气体为研究对象,由玻意耳定律:(2分)注入水的体积为:(2分)解得:(1分)(2)打开开关后两罐液面相平,罐内气体高度:(1分)对甲气罐由由玻意耳定律:(2分)解得:(1分)因气压,水泵未启动(1分)18.(14分)【解析】 (1)活塞A到达气缸上端卡环前,气体M和N均做等压变化,活塞A、B之间的距离不变。
当活塞A恰好到达气缸上端卡环时,N部分气体的压强p N2=p M1+=p0+=①(2分)N部分气体增加的体积ΔV=②(1分)N部分气体对外做功W=p N2·ΔV=mgh ③(1分)N部分气体内能的变化量ΔU=Q-W=Q-mgh ④(1分)(2)活塞A恰好接触气缸上端卡环后,继续给N部分气体加热,气体M做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S=p M2·S⑤(2分)解得p M2=⑥(1分)此时N部分气体的压强p N3=p M2+=⑦(2分)N部分气体的体积V N3=S ⑧(1分)对N部分气体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⑨(2分)解得⑩(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