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家店的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一家店的作文
《老街上的馄饨店》
在我家附近的老街上,有一家馄饨店,不起眼的门头,小小的店面,却是我心中的宝藏小店。

一走进店,就能看到那有些年头的桌椅,泛着淡淡的木色光泽,上面还隐约有着岁月刻下的小划痕。

店里墙面的壁纸颜色都变得有些斑驳,墙根处还贴着几张已经微微泛黄的小吃推荐海报。

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每天系着个有点油渍的围裙,不过这油渍倒也成了他厨艺的某种“勋章”,看着就觉得这是个用心做饭的人。

这家馄饨店的馄饨,那可真是一绝。

我记得有一次,我特别饿,跑进去就叫了一碗馄饨。

只见老板熟练地拿起馄饨皮,用小勺子挖一勺鲜嫩的肉馅放在皮子中间,手指头轻轻一捏一拢,一个馄饨就包好了。

那肉馅不肥不瘦,还透着淡淡的粉色,肥瘦比例刚刚好。

不一会儿,一大盘白白胖胖的馄饨就下到锅里了。

锅里的水咕噜咕噜地翻滚着,馄饨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白鱼在水里嬉戏。

在馄饨煮着的时候,老板又开始准备汤料。

他从一个大陶罐里舀出一勺子早就熬好的鸡汤,那浓郁的香味立马就飘了出来。

鸡汤里还有些细细的鸡丝,老板又加进一小撮紫菜、些许虾皮和一勺切碎的小葱花。

这时候
馄饨也煮好了,老板用漏勺把馄饨捞起来放进盛好汤料的碗里,馄饨在碗里颤巍巍的,看着就很诱人。

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馄饨皮很薄,入口滑嫩得就像丝绸一样轻轻滑进嗓子眼儿,那肉馅咬一口就爆汁,鲜嫩极了。

鸡汤的鲜美完全渗透到馄饨里面,还有紫菜和虾皮的那种海味儿,以及葱花的清香,混合在嘴巴里,每一口都仿佛是一场味蕾的小狂欢。

虽然这家馄饨店没有那些大饭店富丽堂皇的装修,也没有精致摆盘的食物,但这里有着最真实最温暖的味道,那就是家的味道。

不管什么时候路过那儿,只要闻到那股飘出来的馄饨香,我的脚就不由自主地往店里迈。

这家温馨又美味的馄饨店,就像一颗藏在老街里的明珠。

《巷子里的旧书店》
有这么一家书店,隐在城市小巷子里,像是被时光遗忘在角落,却又是爱书之人的小天堂,这就是老杨的旧书店。

初进书店,就好像走进一个纸张堆积起来的小世界。

破旧的书架歪歪斜斜地码着各种书籍,像一个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在互相依靠着诉说往事。

书店的灯光有些昏黄,还时不时地闪烁几下,就跟这书店的氛围一样带着点古朴的不稳定性。

老杨呢,是个戴着厚镜片眼镜的老头,镜片后的眼睛
总是透着温和的光,头发乱得像个鸟窝,永远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

我上次去那儿的时候正赶上一场淅淅沥微的小雨。

我跑进书店的时候,那扇老旧的木门发出“嘎吱”的声响。

老杨从他那堆得小山似的书后面抬起头,看了我一眼说:“随便看看呗。

”我便开始在那层层叠叠的书架间探寻起来。

不管是那些放在角落里积了薄薄一层灰尘的旧杂志,还是堆在地上按照年代摆好的旧小说集,每一本拿在手里都觉得有沉甸甸的故事感。

有的书封面都已经破损了,像是经历过不少磨难,但翻开里面,字里行间还是透着知识的魅力。

我在众多书中发现一本已经绝版的诗集,书页有些泛黄,边角还翘起了一点。

我拿着那本诗集去问老杨价格的时候,他仔细地打量了这本诗集好一会儿,然后挠挠头说:“这本啊,你给个十块钱就行。

”那声音有点沙哑,就像砂纸摩擦木板的声音,但是却充满了真诚。

在这里,没有精致的营销手段,没有按照畅销排行摆放的书籍。

种类繁多的旧书就这么自由而凌乱地存在着,你得自己去挖掘,就像挖掘宝藏一样。

有时候你甚至能在一本书的扉页看到前人的笔记或者简短的感想,感觉就像是在和曾经的读者隔着时空对话。

那些发了霉的气味,昏黄的灯光和老杨那不紧不慢的态度,都让这个书店充满了独特的气息。

这个小小的旧书店,就像是一座用书本建立起来的历史小阁楼,虽然陈旧但充满魅
力。

《奶奶的糕点铺》
我老家镇上有一家糕点铺,那是奶奶经营的,店面不大,却承载了我童年里大多数的甜蜜回忆。

刚来到糕点铺,就能看到那个摆在门口的大玻璃柜子。

柜子的玻璃擦得特别亮,透过玻璃能清清楚楚看到里面摆放的各种各样的糕点。

糕点有圆形的、方形的,还有月牙状的,像是一个个乖巧的小娃娃躺在那儿召唤着我。

奶奶的糕点铺里有那种古旧的木架子,架子上的油漆颜色掉得差不多了,有的地方还翘了皮,但是很结实。

墙上挂着一些老旧的照片,照片里有奶奶年轻时候做糕点的身影,还有小镇上的一些老风景。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镇里有音乐节,好多人都涌到镇上来。

糕点铺里生意火爆得不得了。

奶奶忙得像个陀螺,一会儿在后面的小厨房揉面,一会儿又跑到柜台前面招呼客人。

我也在旁边帮忙,在柜台里面累得满头大汗。

奶奶做的糕点可都是纯手工的,比如说做那种豆沙馅的酥饼。

她会先把面粉精心地筛好,就像对待金子一样小心翼翼,筛过的面粉细得像沙子。

然后用手一点点地把黄油揉进面粉里,直到面粉变成像小鹅毛那样柔软的状态。

接着把那细腻得跟红丝绸一样的豆沙馅包进去,再慢慢捏成饼状。

送进烤箱前还会在饼上刷一层薄薄的蛋液,这样烤出来就会有一层亮晶晶
的色泽。

从烤箱里拿出来后,热乎乎的酥饼散发着诱人的甜香味。

刚出炉的酥饼皮儿特别酥脆,轻轻一咬就会掉下许多碎渣渣,那豆沙馅像蜜一样甜,又不会过于甜腻,口感绵密得像云朵一样。

顾客们吃了都赞不绝口。

那一天糕点铺的生意特别好,傍晚收摊的时候,奶奶数着一堆皱巴巴的零钱,脸上满是知足又幸福的笑容。

奶奶的糕点铺虽然简单平凡,没有那些城里糕点店花里胡哨的包装,但是却有着最质朴最纯粹的味道。

每一口糕点都饱含着奶奶的爱,就像奶奶给我的温暖怀抱一样。

在这个小店里,甜蜜是可以吃进肚子里,也是可以永远藏在记忆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