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试题
1.商店运来苹果和梨各12筐,共1080千克,已知苹果每筐重48千克,梨每筐重多少千克?【答案】42千克
【解析】分析:先根据重量=筐数×每筐重量,求出苹果重量,再根据梨的重量=总重量﹣苹果重量,求出梨的重量,最后根据梨每筐重量=梨重量÷筐数即可解答.
解答:(1080﹣12×48)÷12,
=(1080﹣576)÷12,
=504÷12,
=42(千克),
答:梨每筐重42千克.
【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2.减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与乘、除法的互逆关系,直接进行判断.
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掌握.
3. 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
【答案】B
【解析】先用47加上33求出和;再用36减去16求出差,最后用求出和除以求出差即可.解:(47+33)÷(36﹣16),
=80÷20,
=4;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求解.4.下面4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
请写出一道算式:.
【答案】6×2+9+3.
【解析】本题可以把24先分解成两个数的和、差、商、积的形式,然后再通过给的已知数字,尝试调整凑成得数是24即可.
解:根据分析可得:
6×2+9+3
故答案为:6×2+9+3.
【点评】本题属于常用游戏“24点”的玩法,“24点”实际是考查了整数的拆分,以及运算符号和括号的灵活应用.
5.用递等式计算.
12×(812﹣156÷13)
(273﹣87)÷31×28
135÷15+15×6
42×[(129﹣31)÷14].
【答案】9600;168;99;294
【解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3)先同时简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加法;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解:(1)12×(812﹣156÷13)
=12×(812﹣12)
=12×800
=9600
(2)(273﹣87)÷31×28
=186÷31×28
=6×28
=168
(3)135÷15+15×6
=9+90
=99
(4)42×[(129﹣31)÷14]
=42×[98÷14]
=42×7
=294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6.一堆沙子240吨,用6辆同样的卡车各运5次,正好运完.这种卡车的载重量是多少吨?【答案】8吨.
【解析】用沙子的总重量除以卡车总辆数6,即可计算出每辆卡车5次运沙子的重量,再除以5即可计算出一辆卡车平均每次运的吨数.
解:240÷6÷5
=40÷5
=8(吨);
答:一辆卡车平均每次可以运8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计算,还可以这样算:先用总吨数除以运的次数计算出6辆卡车一次运的吨数,再除以5即可计算出每辆货车每次运的吨数:240÷5÷6=8(吨).
7.小林5分钟跳绳跳了375下,小静每分钟跳113下,小林平均每分钟比小静少跳多少下?【答案】38下
【解析】用小林5分钟跳的375下除以5分钟就是小林1分钟跳的下数,再用小静每分钟跳的113下减去小林1分钟跳的下数即可解答.
解:113﹣375÷5
=113﹣75
=38(下)
答:小林平均每分钟比小静少跳38下.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除法的意义和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每本《数学故事》比每本《学科学》少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答案】(1)少6钱(2)一本《漫画书》和一本《学科学》一共多少元?
【解析】(1)解答此题,根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然后用每本《学科学》的
钱数减去每本《数学故事》的钱数,列式解答即可.
(2)本题涉及的数量关系较多,可以提出很多数学问题.
解:(1)19﹣13=6(元),
答:每本《数学故事》比每本《学科学》少6钱.
(2)一本《漫画书》和一本《学科学》一共多少元?
【点评】此题考查了:(1)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的方法;
(2)根据已知数量关系,提出不同的问题.
9.小芳看一本240页的《昆虫记》,前2天看了48页,照这样的速度看下去,还要()天可以看完.
A.5 B.8 C.10
【答案】B
【解析】根据每天看书的页数一定,看的页数和所需的天数成正比例,由此列比例解答即可.
解:设还要看x天才能看完,
48:2=(240﹣48):x
48:2=192:x
48x=192×2
48x=384
x=8
答:还要看8天才能看完,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判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何比例,由此列比例解答即可.10.把136÷34=4、71﹣37=34这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答案】136÷(71﹣37).
【解析】由题意可知:先算减法71﹣37=34,再算除法136÷34=4,由此这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综
合算式即可.
解:136÷(71﹣37)
=136÷34
=4
综合算式:136÷(71﹣37).
故答案为:136÷(71﹣37).
【点评】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11.学校栽了一些盆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
多少个教室?
【答案】18个
【解析】首先根据“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求出一共有多少盆花,再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用除法解答.
解:3×24÷4,
=72÷4,
=18(个);
答:可以放18个教室.
【点评】此题属于“归总”问题,首先用乘法求出总盆数,再用除法解答.
12.如果把算式498+279÷19×13改变运算顺序,改变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那么算式应该是.
【答案】(498+279÷19)×13.
【解析】算式498+279÷19×13,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要使运算顺序改变成先算
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把498+279÷19用小括号括起来,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如果把算式498+279÷19×13改变运算顺序,改变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那
么算式应该是:(498+279÷19)×13.
故答案为:(498+279÷19)×13.
【点评】考查了小括号的作用,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13.63+123=183,80﹣19=61,183÷61=3,把以上三个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答案】(63+123)÷(80﹣19).
【解析】最后算的是除法,同时运算的是加法和减法,由此顺序选择括号列出综合算式即可.
解:(63+123)÷(80﹣19)
=183÷61
=3.
故答案为:(63+123)÷(80﹣19).
【点评】四则混合运算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再进一步正确计算即可.
14.学校食堂买了8套不锈钢碗,每套里装9只,共花去216元钱,()式子可用于计算每只碗
多少元钱?
A.216÷9×8 B.216÷8×9 C.216÷(9×8)
【答案】C
【解析】学校食堂买了8套不锈钢碗,每套里装9只,根据乘法的意义,8套共可装8×9只,共
花去216元钱,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所花总钱数除以所买碗的总只数,即得每只多少钱.列式为:216÷(8×9).
学校食堂买了8套不锈钢碗,共花去216元钱,根据除法的意义,每套需要216÷8元,又每套9只,则每只需要216÷8÷9只.
解:由题意可列式为:216÷(8×9)或216÷8÷9.
故选:C.
【点评】完成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不同的解题方法.
15. 72﹣4×6÷3如果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应选择()
A.72﹣4×6÷3 B.(72﹣4)×6÷3 C.(72﹣4×6)÷3
【答案】B
【解析】72﹣4×6÷3的计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要把减法提到第一步,需
要只给减法加上小括号.
解:72﹣4×6÷3如果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应为:(72﹣4)×6÷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看清楚运算顺序,是把哪一种运算提前计算,
在由此求解.
16.学校买来30套桌椅,桌子的单价是45元,椅子的单价是18元,学校买桌椅花了多少元?【答案】1890元
【解析】根据题意,可用45加18得到每套桌椅的单价,然后再乘30即可,列式解答即可得到
答案.
解:(45+18)×30,
=63×30,
=1890(元);
答:学校买桌椅花了1890元.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每套桌椅的单价,然后再利用公式单价×数量=总价即可.
17.如图,小明从家到学校要12分钟,如果他用同样的速度从家经过公园到学校要多长时间?
【答案】他用同样的速度从家经过公园到学校要18分钟.
【解析】首先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除以用的时间,求出小明的速度是多少;然后用从家经过公园到学校的路程除以小明的速度,求出他用同样的速度从家经过公园到学校要多长时间即可.
解:(650+520)÷(780÷12)
=1170÷65
=18(分钟)
答:他用同样的速度从家经过公园到学校要18分钟.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小明的速度是多少.
18.在淮安市某体育馆游泳,第一小时需要付12元钱,以后每小时付10元;打乒乓球第一小时需要付8元,以后每小时付6元.小明游泳,小强打乒乓球,最终他们都付了32元,他们各自玩了多少小时?
【答案】小明玩了3小时,小强玩了5小时
【解析】由于游泳第一小时需要付12元钱,以后每小时付10元,则32元中,其中12元是第一小时费用,则剩下的32﹣12元为超过1小时部分费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超过1小时的时间是(32﹣12)÷10小时,则小明游了1+(32﹣12)÷10小时.
由于打乒乓球第一小时需要付8元,以后每小时付6元,则32元中的8元是第一小时费用,剩下的32﹣8元是超过1小时的费用,则超过1小时的时间是(32﹣8)÷6小时,所以小强打了
1+(32﹣8)÷6小时.
解:1+(32﹣12)÷10
=1+20÷10
=1+2
=3(小时)
1+(32﹣8)÷6
=1+24÷6
=1+4
=5(小时)
答:小明玩了3小时,小强玩了5小时.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前一小时与超过一小时部分的收费标准是不同的.
19.一辆汽车4小时行了3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2小时就能到达终点,这辆汽车到达终点时,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答案】480千米
【解析】4小时行了320千米,每小时行320÷4=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2小时,一共行了6小时.那么这辆汽车到达终点时,一共行了80×6,计算即可.
解:320÷4×(4+2),
=80×6,
=480(千米);
答:一共行了480千米.
【点评】此题属于行程问题,主要考查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速度×时间=路程.
20.春季田径运动会就要到了,学校鼓号队将进行表演.为了演出需要,学校为鼓号队的25名学生每人购买一套演出服装.最后选中的上衣每件54元,裤子每条46元,学校购买服装共需要多少元?
【答案】2500元
【解析】根据加法的意义,每套服装为54+46元,共需买25套,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每套的单价乘所买数量,即得学校购买服装共需要多少元.
解:(54+46)×25
=100×25
=2500(元)
答:学校购买服装共需要2500元.
【点评】在求出每套服装单价的基础上,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解答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1.我用了3个星期才把这本习字本写完.一共写了420个毛笔字,平均每天写多少个毛笔字?【答案】20个
【解析】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平均每天写多少个毛笔字,就是用毛笔字的总个数除以总天数,于
是本题的关键是先算出总天数.
解:3×7=21(天),
420÷21=20(个).
答:平均每天写20个毛笔字.
【点评】本题考查除法的意义的应用.
22.有1600箱货物,每辆车一次可运25箱,4辆这样的车需要几次才能运完?
【答案】16次
【解析】因为每辆车一次可运25箱,那么4辆这样的车一次可以运走4个25箱,即为
4×25=100箱,一次运走100箱,总箱数1600里有几个100就运几次.
解:1600÷(25×4)
=1600÷100
=16(次)
答:4辆这样的车需要16次才能运完.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只要明确一次运走的数量,再根据求一个和数里有几个几,利用除法即可.23.先求出□中的结果,再根据算式列出综合算式,不用计算.
(1)
221×3=□
208÷16=□
663+13=□
综合算式
(2)
综合算式.
【答案】(1)663、13、676,221×3÷(208÷16);
(2)15、24,360÷(20﹣5);
【解析】(1)首先根据整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分别求出221×3的积、28÷16的商,然后把
三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2)首先根据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求出20﹣5的差,再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求出商,然后
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解:(1)221×3=663,
208÷16=13,
663+13=676;
综合算式:221×3÷(208÷16);
(2)
综合算式:360÷(20﹣5);
故答案为:(1)663、13、676,221×3÷(208÷16);
(2)15、24,360÷(20﹣5);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的顺序.
24. 100﹣(5+5×4)与(100﹣5+5)×4的结果相同..(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分别计算出100﹣(5+5×4)与(100﹣5+5)×4的结果,然后再进行比较解答.
解:100﹣(5+5×4)
=100﹣(5+20)
=100﹣25
=75;
(100﹣5+5)×4
=(95+5)×4
=100×4
=400;
75<400;
所以,100﹣(5+5×4)<(100﹣5+5)×4.
故答案为:×.
【点评】关键是根据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分别求出它们各自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5. 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此题的关键是要考虑到除法算式中对除数的特殊要求,除数不能为0,0做除数无意义,由此判定即可.
解:因为0做除数无意义,
所以0除以任何数都得0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这类问题要考虑仔细,思考对算式中一些数的特殊规定,避免不应出现的错误.
26.每个书架有三层,每层大约放20本书.
(1)三个书架大约一共放多少本书?
(2)学校图书馆又新买来550本新书,增加几个这样的书架比较合适?
【答案】180本;10个
【解析】(1)先用每层放的本数乘层数,求出一个书架放的本数,再乘书架数,就是一共放的
本数.
(2)用550除以每个书架上放书的本数,就是需要增加的书架数.
解:(1)20×3=60(本),
60×3=180(本).
答:三个书架大约一共放180本书.
(2)550÷60≈10(个).
答:增加10个这样的书架比较合适.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每个书架大约放书的本数,然后再根据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27.把算式24×3=72;216﹣72=144;144÷8=18合并为一个综合算式是.
【答案】(216﹣24×3)÷8.
【解析】根据题意,先算24×3的积,再用216减去所得的积,所得的差再除以8,然后再进一
步解答.
解:把算式24×3=72;216﹣72=144;144÷8=18合并为一个综合算式是:(216﹣24×3)÷8.
故答案为:(216﹣24×3)÷8.
【点评】列综合算式,关键是先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解答.
28.看图所示,计算教室面积的正确列式是()
A.(250+18)÷4B.250÷4﹣18C.(250﹣18)×4D.(250﹣18)÷4
【答案】D
【解析】知道礼堂面积是250平方米,礼堂面积比教室面积4倍还多18平方米,等量关系式是;教室面积×4+18=礼堂面积,所以教室面积=(礼堂面积﹣18)÷4,把数代入计算即可解答.
解:(250﹣18)÷4
=232÷4
=58(平方米)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知道教室面积×4+18=礼堂面积这一关系式,再用加减乘除法的互逆关系解答.29.王阿姨5分打字350个,照这样计算,她打840个字需要()分.
A.10 B.12 C.13
【答案】B
【解析】要求打完840个字要多少分钟,需要知道平均每分钟打多少个字,要求平均每分钟打多
少个字,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即可求出,再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据此解答.
解:840÷(350÷5)
=840÷70
=12(分钟),
答:她打840个字要12分钟.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灵活运用.30.小红看一本448页的故事书,前15天每天看16页,剩下的准备8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
页?
【答案】26页
【解析】每天看16页,前15天一共看了15个16页,即16×15=240页;用总页数减去看的页数,就是剩下的,即448﹣240=208页;要求剩下平均每天看多少页,用剩下的页数除以天数,
即208÷8.
解:16×15=240(页);
48﹣240=208(页);
208÷8=26(页).
答:平均每天看26页.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已看的页数,继而求出剩下的页数,然后再根据
整数除法的意义进行解答.
31.地举办啤酒节,举办方提供的啤酒价格如下:
陆晓购买了4升,张明购买了6升,黄涛购买了8升.
①每个人分别购买各要花多少钱?
②三人合伙购买,一共需要多少钱?
【答案】32元、32元、48元.90元
【解析】①根据乘法的意义,用单价×数量分别求得每个人分别购买要花的总价即可.
②三人总共买了4+6+8=18升,因为10升以上5元,再乘以5即可.
解:①8×4=32(元)
6×6=32(元)
6×8=48(元)
答:每个人分别购买各要花32元、32元、48元.
②5×(4+6+8)
=5×18
=90(元)
答:一共需要90元钱.
【点评】本题体现了价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
32.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答案】上层有64本书,下层有80本.
【解析】根据“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知道原来书架上的两层书相差8×2=16本,由此根据和差公式,列式解答即可.
解:原来下层书的本数:(144+8×2)÷2,
=(144+16)÷2,
=160÷2,
=80(本),
原来上层书的本数:144﹣80=64(本),
答:书架上原来上层有64本书,下层有80本.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和差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的应用.
33.一个圆形跑道长400米,如果每20米竖一个广告牌,一共可以竖个.
【答案】20
【解析】根据题意,在一个圆形跑道竖广告牌,也就是在一个封闭图形中竖广告牌,竖广告牌的个数与间隔数相等,用跑道的长400米除以间隔的距离,就是竖广告牌的个数.
解:根据题意可得:
400÷20=20(个).
答:一共可以竖20个.
故答案为:20.
【点评】在封闭图形中植树,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相等,用植树道路长度除以植树间隔距离即可.34.明明看一本20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3天,每天看35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答案】95页
【解析】根据等量关系:故事书的总页数﹣已经看了的页数=剩下的没看的页数,据此用每天看的页数乘看的天数,先求出3天看了35×3页即可解答问题.
解:200﹣35×3
=200﹣105
=95(页)
答:还有95页没有看.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已经看的页数,再根据减法的意义列解答.
35.动物园一头大象2天吃36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5天吃了180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多少倍?
【答案】5倍
【解析】先用大象2天吃的重量360千克除以2天求出大象每天吃的重量;同理用180千克除以5天求出熊猫每天吃的重量,然后用大象每天吃的重量除以熊猫每天吃的重量即可.
解:(360÷2)÷(180÷5),
=180÷36,
=5;
答: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5倍.
【点评】先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出大象和熊猫每天吃的重量,再根据倍数关系进行求解.
36.一架飞机平均每小时飞行750米,第一天飞行了4小时,第二天飞行了6小时,第二天比第
一天多飞行了多少千米?
【答案】1500千米
【解析】首先用这架飞机第一天飞行的时间减去第二天飞行的时间,求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飞行
了多少小时;然后用它乘这架飞机平均每小时飞行的路程,求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飞行了多少千
米即可.
解:(6﹣4)×750
=2×750
=1500(千米)
答:第二天比第一天多飞行了1500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这架飞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飞行了多
少小时.
37.学校组织四年级同学去旅游,租了2辆汽车,每辆乘坐24名学生,租车费一共是960
元.进山时,每人买门票15元,乘坐索道上山,每人交费25元钱.
(1)平均每人分摊多少元租车费?
(2)这次旅游他们一共花费多少元钱?
【答案】20元;2880元
【解析】(1)租了2辆汽车,每辆乘坐24名学生,租车费一共是960元,要求平均每人分摊多
少元租车费,用总钱数除以总人数即可解答;
(2)进山时,每人买门票15元,乘坐索道上山,每人交费25元钱,要求这次旅游他们一共花
费多少元钱,用每人花费的钱(15+25)乘以总人数(24×2)再加上租车费960元解答即可.
解:(1)960÷(24×2)
=960÷48
=20(元)
答:平均每人分摊20元租车费.
(2)(25+15)×(24×2)+960
=40×48+960
=1920+960
=2880(元)
答:这次旅游他们一共花费2880元钱.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求法.
38.游泳池长50米,每次能游多少米?
【答案】500米
【解析】50×5×2=500(米)
答:每次能游500米
39.四年级三个班去植树,一共要栽300棵树,已栽了180棵,剩下的分三次完成,平均每次栽
多少棵树?
【答案】40棵树。
【解析】先求出还剩多少棵树没有栽,即:300-180=120(棵),然后用剩下的棵数除以3就是
要求的答案了。
即:120÷3=40(棵)。
40.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答案】:50千米。
【解析】:这是一道相遇问题。
根据路程除以相遇时间=速度和,先求出甲车和乙车的速度和,然后用速度和减去甲车的速度就等于乙车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