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使用人民版新课标历史教材的一点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04教学实践例4.下列有关糖代谢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
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氧化分解
成糖原
变成脂肪、某些氨基酸
A.在肌肉、肝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解析:肌肉细胞中的肌糖原只能直接用于氧化分解,不能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回血浆,故A选项错误。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促进图中④、⑤、⑥、⑦,故B错误,D对;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升血糖,不会促进④过程,故C选项错误。

答案:D
参考文献:
张功华.浅析稳态与环境中五个易错知识点[J].中学生物教学,2010(9):28-29.
(作者单位陕西省宁强县荣程中学)
摘要:作为高中历史新课改一线教师,殷切希望拥有完美无缺的历史教材。

然而,编写历史教材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其工作量大、难度高、要求严,因而很难做到尽善尽美,难免存在着一些编写疏漏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惠州市高中历史科在2011年改用了人民版的教材,比较之前大家所熟悉的岳麓版,许多一线教师总会在教学中受旧教材的影响,每一章节都会比较一番,觉得原来旧教材没有的内容,人民版讲了一堆;原来旧教材讲得详尽的,人民版又讲得很少。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科书;人民版教材
我认为一线教师,若能摆脱之前教材在思想上的束缚,就会发现人民版教材的精彩之处。

如人民版教材必修3专题三第3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比起其他版本的教材更能让人理解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

我为人民版教材对此问题处理叫声好鼓声掌。

其他版本的教材都只是简单地提到了李大钊的几篇文章,容易让学生误认为中国人是在五四运动后通过李大钊的介绍才知道马克思其人并同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而人民版的新教材在第一子目“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中,介绍了梁启超对马克思其人的介绍,朱执信对马克思及恩格斯生平与学说的介绍和一些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的学说与思想的介绍。

来说明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知识初步接触,所以宣传并不全面,其中不乏误解和歪曲,理解也十分有限,甚至缺乏准确和客观,因此社会影响并不大。

接着当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的时候,中国正是新文化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十月革命的胜利空前地显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巨大威力,使中国先进分子受到鼓舞和启迪,从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出路和希望。

于是由从前向西方学习转向现在研究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且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来观察中国的问题。

这时,李大钊就成为了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1918年7月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这是他第一次发表关于十月革命的文章。

11月,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他又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的演讲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

李大钊的宣传使更多的中国人开始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及他们的学说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李大钊的影响下,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变为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二子目是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这是人民版教材比岳麓版教材出彩的部分,也更能让学生了解到当时不止一种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比较当时传入中国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分析各种思潮的结局,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种种选择比较后,在经历了与各种非马克
思主义的斗争后,经过思考,反复探索和实践的救国救民的真理,进而领会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中国革命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最后一个子目则给我们理论性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如何从学术思想转为改造社会的指导思想。

还在资料卡片里总结了“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这个矛盾,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有的矛盾因此获得了一种理论上的解决”而在岳麓版的教材里,只是提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毛泽东思想。

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课,知识理论性强,与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距离,而人民版教材的设计,整节课介绍清晰,线索明朗,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能力。

我在课堂上尽量化远为近,化抽象为简单,设计贴近学生年龄特征的问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本课知识。

在课堂上我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课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教学,开始传入—正式传播—争鸣竞逐—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学生带着这一线索去梳理课本。

然后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并给予及时的评价。

作为深受应试教育之苦的一线教师,我们深知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部分的教材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高中历史新课改要求我们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

所以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该摆脱某一版本教材的束缚,读懂教材,利用好教材,才能在课堂上教好书、教活书。

参考文献:
[1]倪小鹏.新课改教材与教学的一点思考[J].才智,2009(19).
[2]张红军.历史教师要敢于创新:对当前我国历史教育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3).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华罗庚中学)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
—使用人民版新课标历史教材的一点体会
文/张晓茹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