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Idesia)育苗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Idesia)育苗技术
一、特征特性
山桐子属大风子科山桐子属。
又称山梧桐、水冬,落叶乔木。
树皮平滑灰白色,有显著褐色皮孔。
叶互生,宽卵形至卵状心形,端尖,基心形,长8-20厘米,宽6-20厘米,边缘有疏锯齿,掌状基出脉5-7,叶柄与叶等长,顶端有突起的红色腺体。
圆锥花序下垂,长12-20厘米,花黄绿色,单性。
浆果球形,径6-9毫米,红色,果熟期10-11月,种子多数(每果有10-50粒),细小,椭圆形或近卵形,长1.5-2毫米,黑褐色。
种皮坚硬壳质。
分布于我国台湾、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酸性黄壤,在土层较厚的石灰岩山地的疏林中和林缘也能生长,在长江流域各地多作造林速生树种。
二、经济价值
山桐子是一种速生用材树种,木材黄褐色或黄白色,纹理直,结构细致,质轻软,不翘裂,易加工,刨面光,宜作板材、家具、工艺品用材等。
种子含油量高达23%,果肉含油4%,为半干性油,可代桐油,供制油漆和肥皂用等,树皮纤维性好,可制绳索和编织袋。
浆果
鲜红色,鲜艳夺目,可宿存于树上长达1-2个月,在冬季是一道亮丽的景观,亦可作为庭园绿化树种栽培。
三、繁殖技术
选择15-30年生的健壮母树,当其浆果的种皮呈赤红色时采收。
剪下果穗,捋下浆果,堆放2天时间,待果皮充分软熟后臵于布袋或桶内揉搓,漂洗去果皮果肉等杂质。
将取得的种子再浸入草木灰中2-5小时,擦去果皮处的腊质,晾干贮藏。
每千克约有种子40万粒。
生产上大多采用宜条播,条距约30厘米,播种沟深3厘米,播前用30℃温水浸种24小时,拌细土条播。
覆土厚1.5-2厘米,上盖稻草。
每667平方米播种量3-5公斤。
一年生苗高可达40-60厘米,可以出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