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营养认识解析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可以消化单胃动物不能消化的粗纤维 • 可以利用非蛋白氮来合成蛋白质 • 饲料蛋白 — 微生物蛋白转换
二、瘤胃内环境
瘤胃内环境 反刍动物主要靠瘤胃微生物来消化,消化的终产物与单胃动物不同
容积大 :能采食大量的饲料,包括精料和粗料,瘤胃在贮存饲料的同时, 也大量贮存水分
大量的微生物: 瘤胃相当于一个活体的发酵罐,将饲料的能量和 蛋白质转化为微生物蛋白和VFA;
大麦类型 瘤胃pH 反刍时间 吞咽食团次数 消化率
(Min/d) (次/d)
整粒大麦
6.2
402
521
78.0
颗粒大麦
5.1
216
263
76.7
(3) 采食行为。采食慢,唾液多,反之则少。
瘤胃内环境
防止瘤胃环境过酸 , 特别是控制瘤胃 pH 低于 6 的时间对纤维素的消化和维 持瘤胃正常功能是十分重要的。精饲料所占日粮比例和饲料种类、加工方法 对纤维素的消化有很大的影响。 Orskov的研究表明,氨化秸杆、甜菜和大麦 的消化率分别为54、83和83%,若30%的氨化秸杆与70%的甜菜或70%的大麦混 和后,消化率分别下降到70%和65%,也就是说, 氨化秸杆的消化率分别只有44% 和22%。
– 配合瘤胃的功能、限制粗料大颗粒的流出
• 瓣胃
– 水分、 VFA的吸收
• 真胃(皱胃)
– 类似于单管沟反射
食管沟是牛网胃壁上自贲门向下延伸到皱胃的肌肉 皱褶。在犊牛期,当牛受到与吃奶有关的刺激时,食管 沟闭合,将奶绕过瘤胃和网胃,直接进入皱胃进行消化, 此过程称为食管沟反射。
终产物: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终产物是VFA,CO2,CH4,NH3 唾液: 瘤胃液被胃壁吸收后, 以唾液的形式分泌到瘤胃中,
补充瘤胃液的损失, 同时唾液的pH值为8~9, 可以中和瘤胃的酸环境,起缓冲作用, 此外唾液也含有营养物质如尿素的再循环
瘤胃内环境
瘤胃内微生物生存环境
瘤胃内容物的性质: 动物采食、反刍、饮水, 食物和水分相为稳定进入瘤胃, 供给微生物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瘤胃内容物含干物质10~15%,
瘤胃pH受饲料颗粒的影响。饲料颗粒缩小,可使发酵速度加快,也使发 酵更为完全,瘤胃pH降低。
瘤胃内环境
瘤胃内环境
影响瘤胃pH的因素: (1)饲料种类与组成,粗饲料,在瘤胃中的发酵慢,产生的VFA相对较少,而
采食和反刍时间较长,唾液分泌量多,若以粗饲料为主,瘤胃pH通常在7以上;
(2) 精料及精料类型。精饲料易发酵 , 产生的 VFA 多 , 比粗饲料多近 1 倍 而采食和反刍时间少,唾液的分泌量也少。精饲料喂得太多,会因pH的下降 而影响纤维素的消化,甚至造成瘤胃酸中毒。日粮中精饲料比例大, 瘤胃pH 一般在5~6之间。精饲料对瘤胃pH的影响可能还与精饲料的类型有关,如表。 表 大麦类型对瘤胃pH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Orskov,1974)
瘤胃氨浓度的维持 主要依靠饲料中的降解氮和氨的瘤胃-肝循环 (有 的也称之为尿素瘤胃-肝循环)。
达到瘤胃微生物最大合成速度所需的氨浓度为5~8mg/100ml瘤胃液,但达 到纤维最大分解速度所需氨浓度可能还要高。
瘤胃如缺乏足够的氨,会影响纤维素的消化。 如以秸杆为主的日粮,添加尿素可提高纤维素消化率4个百分点左右。 瘤胃氨浓度不足,还会影响采食量,进而限制了反刍动物生产水平的提高。 若瘤胃氨浓度过高,如采食了过量的非蛋白氮(NPN), 超出了瘤胃微生物 合成微生物蛋白的能力和动物肝脏的解毒能力,就会造成动物的氨中毒。
饮水可导致瘤胃液渗透压下降, 而数小时后稳定上升。 钠的吸收(瘤胃中主要阳离子)及VFA的吸收是动物调节瘤胃渗透压的重要手段。 瘤胃内容物的渗透压在260~340 mOsm/kg之间,均值为280 mOsm/kg,高渗 透压对于瘤胃功能有影响,渗透压在350~380 mOsm/kg的范围内可使反刍停 止。饲喂高精料可使渗透压升高。对于反刍动物,应防止饲喂大量的矿物质。
瘤胃内环境
瘤胃内微生物生存环境
渗透压: 瘤胃内的渗透压比较稳定,接近血浆水平,牛的瘤胃内的 渗透压为250~380毫渗透摩尔/千克,瘤胃中的NH3, VFA是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收,如采食后VFA量增加,渗透压增加, VFA进入血液中.
缓冲力: 瘤胃本身有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HCO3-/H2CO3,HPO42-/H2PO4-
瘤胃pH<5.4,瘤胃壁会增厚和发炎。 育肥肉牛日粮常会因缺乏粗饲料, 瘤胃pH很低,•引起肉牛相互舔食, 被毛进 入瘤胃刺穿瘤胃,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引起肝浓肿.。
瘤胃pH 控制的措施
. 精料的比例 . 饲喂次数 . 谷物的加工 . 唾液分泌 (粗料) . NaHCO3使等缓冲剂的使用
瘤胃内环境
8.瘤胃氨浓度
,
前者调节能力较强瘤胃缓冲能力与饲料,唾液和瘤胃壁的分泌 相关,并受pH值,CO2分压和VFA,NH3浓度的影响. 温度: 39~40℃
比重 1.022~1.055
瘤胃内环境
1 瘤胃内容物的干物质含量 瘤胃干物质含量变异较大,通常占瘤胃内容物的10
~15% 。Warner和Stacy(1968)指出,瘤胃的含水量大约 与血液中的水分一样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尚不清 楚。瘤胃干物质含量受饲料特性的影响。饲料的采食 不连续,唾液分泌、瘤胃发酵、瘤胃内容物固相或液 相外流也不规则, 瘤胃体积不固定。一般可用g干物质 /kg体重来表示。
反刍动物营养认识
一、了解反刍动物营养 提高利用知识解决生产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己工作中的竞争力
为什么反刍动物易患酸中毒,通过饲料、饲养如何 避免?
如何合理安排反刍动物饲养制度?
二.反刍动物消化生理
胃
• 瘤胃 • 网胃 • 辫胃 • 真胃(皱胃)
胃的功能
• 瘤胃
– 发酵、 VFA吸收
• 网胃
(2) 唾液分泌量 唾液提供缓冲介质: CO2-、HCO-、PO3-、 HPO2-、H2PO-等。
绵羊分泌唾液6~12l/d,牛110~170l/d,比充满瘤胃体积 还大,可中和 1/3 的酸。唾液的分泌量起决于动物的采食和反刍时间;
(3) 发酵产生的CO2。
知识点
瘤胃内环境
瘤胃的pH值
瘤胃pH值变化比较有规律, 其变化取决于日粮的性质及采食后的时间。 瘤胃pH的变异反映了食糜中有机酸的数量以及分泌的唾液。一般情况下, 瘤胃pH在采食后2~6小时较低。日粮性质及采食速度对pH有明显影响。 Briggs等(1957)发现,绵羊采食切短的三叶草和粉碎玉米的日粮时,最低 pH值达5.2~5.45。补饲含有大量淀粉或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时瘤胃pH值比 补饲纤维素或其它代谢较慢的碳水化合物时pH要低。 Briggs等发表的数据 表明, 瘤胃最低pH在4.35~6.5之间,饲喂前为 6.25~7.2,取决于日粮。 Beghelli等(1959)用pH记录表,将电极放入瘤胃,发现在中等质量草地上的 绵羊瘤胃pH为5.26;优质干草5.50;劣质干草5.92;麦秸6.05。在采食及反 刍过程中有变异。唾液分泌速度受饲料干度的影响,反过来,唾液又影响 pH。饲喂动物粗料时,瘤胃pH较高,而饲喂精料时, pH较低。
瘤胃内环境
瘤胃内容物干物质
含量一般为10~15%。
影响因素: (1) 日粮组成;
( 2 ) DM进 食 量 , 随 着 DM的 提 高 , DM% 稍 有 增 加 ;
(3) 饮水;
(4) 唾液分泌量。
瘤胃内环境
2. 瘤胃液比重
和牛奶差不多为1.022~1.055,平均1.038。 影响因素(1) 饲料类型,全放牧低于1(0.8~0.9),精料多,比重也越大。
(2) 不同部位:背囊偏低,腹囊偏高。
3.瘤胃内温度 一般38~40℃,影响因素:
(1) 体温; (2) 发酵,饲喂苜蓿等发酵快的饲料温度高些; (3) 饮水; (4) 部位,下部温度较上部高。
4. 瘤胃渗透压
是调节组织液和瘤胃液的一种动力 正常和血液平衡 (300Mosm/kg) 毫渗克分子 , 饲喂后渗透压提高到
350~400Mosm/kg,饮水下降,随后恢复。
瘤胃内环境
瘤胃渗透压
渗透压以渗透摩尔来表示(Osmoles)。一个渗透摩尔(1000个毫渗透摩尔, mOsm)含有6×10 23个溶解离子/升溶液。渗透压来自于离子对水分子的吸引力。 通常用溶液冰点降低程度来表示。冰点每下降1.86℃相当于1000mOsmol/kg Warner和Stacy(1965)报道,喂前瘤胃液渗透压通常比血液渗透压低;而饲喂后 数小时内瘤胃液渗透压高于血液渗透压,而后逐渐回至饲喂前的水平。
瘤胃内环境
5.缓冲能力
当pH在6.8~7.8时,瘤胃内容物可被很好地缓冲。但在这一范围之外, 如加入HCl或NaOH,其缓冲能力就显著降低。瘤胃的缓冲能力受唾液质、 量,瘤胃挥发性脂肪酸、 CO2内容物吸收及外流等因素的影响。
6.瘤胃中气体的成分
CO2和CH4气体是主要气体, 由于大量的CO2可被转化为CH4, 所以随着 饲喂时间的延长这两种气体的浓度逐渐接近。氧气一般占气体总量的0.1 ~0.5%。
瘤胃内环境
7.瘤胃pH
(1)变化大,5~7.5, 正常值为6~7; (2)对纤维分解菌影响最大, 纤维分解菌的最适pH为6.4~7.0, pH<6.2 活性降低 , pH<6.0 纤维分解菌就会完全停止生长 , 原虫只有极少数 能存活,同时采食量下降。 瘤胃pH的维持:(1) VFA的产量,与日粮的精粗比有关;
食糜在瘤胃的分层见瘤胃的pH值: 变动范围5.0~7.5,pH值若低于6.5就不利 于纤维素的消化,
pH值呈规律性变化,取决于日粮的类型和采食的时间, NH3的浓度: 氨氮的含量变动较大,浓度一般为10~50毫克/100毫升,
饲喂后1~1.5小时达到峰值,大体上反映饲料的含氮量及 饲料蛋白质的可溶性和降解特性.
食管沟反射避免了奶进入瘤胃和在瘤胃中发酵产生 消化障碍。
在人工哺乳时应注意不要让犊牛吃奶过快而超过食 管沟的容纳能力,导致奶进入瘤胃,引起不良发酵。
在人工哺乳时要定时定人,以保持犊牛良好的食管沟 反射。
消化生理
• 微生物厌氧发酵
– 细菌、纤毛虫、真菌 – 细菌160 - 200 亿个/ml – 200,00 纤毛虫/ml
二、瘤胃内环境
瘤胃内环境 反刍动物主要靠瘤胃微生物来消化,消化的终产物与单胃动物不同
容积大 :能采食大量的饲料,包括精料和粗料,瘤胃在贮存饲料的同时, 也大量贮存水分
大量的微生物: 瘤胃相当于一个活体的发酵罐,将饲料的能量和 蛋白质转化为微生物蛋白和VFA;
大麦类型 瘤胃pH 反刍时间 吞咽食团次数 消化率
(Min/d) (次/d)
整粒大麦
6.2
402
521
78.0
颗粒大麦
5.1
216
263
76.7
(3) 采食行为。采食慢,唾液多,反之则少。
瘤胃内环境
防止瘤胃环境过酸 , 特别是控制瘤胃 pH 低于 6 的时间对纤维素的消化和维 持瘤胃正常功能是十分重要的。精饲料所占日粮比例和饲料种类、加工方法 对纤维素的消化有很大的影响。 Orskov的研究表明,氨化秸杆、甜菜和大麦 的消化率分别为54、83和83%,若30%的氨化秸杆与70%的甜菜或70%的大麦混 和后,消化率分别下降到70%和65%,也就是说, 氨化秸杆的消化率分别只有44% 和22%。
– 配合瘤胃的功能、限制粗料大颗粒的流出
• 瓣胃
– 水分、 VFA的吸收
• 真胃(皱胃)
– 类似于单管沟反射
食管沟是牛网胃壁上自贲门向下延伸到皱胃的肌肉 皱褶。在犊牛期,当牛受到与吃奶有关的刺激时,食管 沟闭合,将奶绕过瘤胃和网胃,直接进入皱胃进行消化, 此过程称为食管沟反射。
终产物: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终产物是VFA,CO2,CH4,NH3 唾液: 瘤胃液被胃壁吸收后, 以唾液的形式分泌到瘤胃中,
补充瘤胃液的损失, 同时唾液的pH值为8~9, 可以中和瘤胃的酸环境,起缓冲作用, 此外唾液也含有营养物质如尿素的再循环
瘤胃内环境
瘤胃内微生物生存环境
瘤胃内容物的性质: 动物采食、反刍、饮水, 食物和水分相为稳定进入瘤胃, 供给微生物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瘤胃内容物含干物质10~15%,
瘤胃pH受饲料颗粒的影响。饲料颗粒缩小,可使发酵速度加快,也使发 酵更为完全,瘤胃pH降低。
瘤胃内环境
瘤胃内环境
影响瘤胃pH的因素: (1)饲料种类与组成,粗饲料,在瘤胃中的发酵慢,产生的VFA相对较少,而
采食和反刍时间较长,唾液分泌量多,若以粗饲料为主,瘤胃pH通常在7以上;
(2) 精料及精料类型。精饲料易发酵 , 产生的 VFA 多 , 比粗饲料多近 1 倍 而采食和反刍时间少,唾液的分泌量也少。精饲料喂得太多,会因pH的下降 而影响纤维素的消化,甚至造成瘤胃酸中毒。日粮中精饲料比例大, 瘤胃pH 一般在5~6之间。精饲料对瘤胃pH的影响可能还与精饲料的类型有关,如表。 表 大麦类型对瘤胃pH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Orskov,1974)
瘤胃氨浓度的维持 主要依靠饲料中的降解氮和氨的瘤胃-肝循环 (有 的也称之为尿素瘤胃-肝循环)。
达到瘤胃微生物最大合成速度所需的氨浓度为5~8mg/100ml瘤胃液,但达 到纤维最大分解速度所需氨浓度可能还要高。
瘤胃如缺乏足够的氨,会影响纤维素的消化。 如以秸杆为主的日粮,添加尿素可提高纤维素消化率4个百分点左右。 瘤胃氨浓度不足,还会影响采食量,进而限制了反刍动物生产水平的提高。 若瘤胃氨浓度过高,如采食了过量的非蛋白氮(NPN), 超出了瘤胃微生物 合成微生物蛋白的能力和动物肝脏的解毒能力,就会造成动物的氨中毒。
饮水可导致瘤胃液渗透压下降, 而数小时后稳定上升。 钠的吸收(瘤胃中主要阳离子)及VFA的吸收是动物调节瘤胃渗透压的重要手段。 瘤胃内容物的渗透压在260~340 mOsm/kg之间,均值为280 mOsm/kg,高渗 透压对于瘤胃功能有影响,渗透压在350~380 mOsm/kg的范围内可使反刍停 止。饲喂高精料可使渗透压升高。对于反刍动物,应防止饲喂大量的矿物质。
瘤胃内环境
瘤胃内微生物生存环境
渗透压: 瘤胃内的渗透压比较稳定,接近血浆水平,牛的瘤胃内的 渗透压为250~380毫渗透摩尔/千克,瘤胃中的NH3, VFA是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收,如采食后VFA量增加,渗透压增加, VFA进入血液中.
缓冲力: 瘤胃本身有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HCO3-/H2CO3,HPO42-/H2PO4-
瘤胃pH<5.4,瘤胃壁会增厚和发炎。 育肥肉牛日粮常会因缺乏粗饲料, 瘤胃pH很低,•引起肉牛相互舔食, 被毛进 入瘤胃刺穿瘤胃,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引起肝浓肿.。
瘤胃pH 控制的措施
. 精料的比例 . 饲喂次数 . 谷物的加工 . 唾液分泌 (粗料) . NaHCO3使等缓冲剂的使用
瘤胃内环境
8.瘤胃氨浓度
,
前者调节能力较强瘤胃缓冲能力与饲料,唾液和瘤胃壁的分泌 相关,并受pH值,CO2分压和VFA,NH3浓度的影响. 温度: 39~40℃
比重 1.022~1.055
瘤胃内环境
1 瘤胃内容物的干物质含量 瘤胃干物质含量变异较大,通常占瘤胃内容物的10
~15% 。Warner和Stacy(1968)指出,瘤胃的含水量大约 与血液中的水分一样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尚不清 楚。瘤胃干物质含量受饲料特性的影响。饲料的采食 不连续,唾液分泌、瘤胃发酵、瘤胃内容物固相或液 相外流也不规则, 瘤胃体积不固定。一般可用g干物质 /kg体重来表示。
反刍动物营养认识
一、了解反刍动物营养 提高利用知识解决生产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己工作中的竞争力
为什么反刍动物易患酸中毒,通过饲料、饲养如何 避免?
如何合理安排反刍动物饲养制度?
二.反刍动物消化生理
胃
• 瘤胃 • 网胃 • 辫胃 • 真胃(皱胃)
胃的功能
• 瘤胃
– 发酵、 VFA吸收
• 网胃
(2) 唾液分泌量 唾液提供缓冲介质: CO2-、HCO-、PO3-、 HPO2-、H2PO-等。
绵羊分泌唾液6~12l/d,牛110~170l/d,比充满瘤胃体积 还大,可中和 1/3 的酸。唾液的分泌量起决于动物的采食和反刍时间;
(3) 发酵产生的CO2。
知识点
瘤胃内环境
瘤胃的pH值
瘤胃pH值变化比较有规律, 其变化取决于日粮的性质及采食后的时间。 瘤胃pH的变异反映了食糜中有机酸的数量以及分泌的唾液。一般情况下, 瘤胃pH在采食后2~6小时较低。日粮性质及采食速度对pH有明显影响。 Briggs等(1957)发现,绵羊采食切短的三叶草和粉碎玉米的日粮时,最低 pH值达5.2~5.45。补饲含有大量淀粉或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时瘤胃pH值比 补饲纤维素或其它代谢较慢的碳水化合物时pH要低。 Briggs等发表的数据 表明, 瘤胃最低pH在4.35~6.5之间,饲喂前为 6.25~7.2,取决于日粮。 Beghelli等(1959)用pH记录表,将电极放入瘤胃,发现在中等质量草地上的 绵羊瘤胃pH为5.26;优质干草5.50;劣质干草5.92;麦秸6.05。在采食及反 刍过程中有变异。唾液分泌速度受饲料干度的影响,反过来,唾液又影响 pH。饲喂动物粗料时,瘤胃pH较高,而饲喂精料时, pH较低。
瘤胃内环境
瘤胃内容物干物质
含量一般为10~15%。
影响因素: (1) 日粮组成;
( 2 ) DM进 食 量 , 随 着 DM的 提 高 , DM% 稍 有 增 加 ;
(3) 饮水;
(4) 唾液分泌量。
瘤胃内环境
2. 瘤胃液比重
和牛奶差不多为1.022~1.055,平均1.038。 影响因素(1) 饲料类型,全放牧低于1(0.8~0.9),精料多,比重也越大。
(2) 不同部位:背囊偏低,腹囊偏高。
3.瘤胃内温度 一般38~40℃,影响因素:
(1) 体温; (2) 发酵,饲喂苜蓿等发酵快的饲料温度高些; (3) 饮水; (4) 部位,下部温度较上部高。
4. 瘤胃渗透压
是调节组织液和瘤胃液的一种动力 正常和血液平衡 (300Mosm/kg) 毫渗克分子 , 饲喂后渗透压提高到
350~400Mosm/kg,饮水下降,随后恢复。
瘤胃内环境
瘤胃渗透压
渗透压以渗透摩尔来表示(Osmoles)。一个渗透摩尔(1000个毫渗透摩尔, mOsm)含有6×10 23个溶解离子/升溶液。渗透压来自于离子对水分子的吸引力。 通常用溶液冰点降低程度来表示。冰点每下降1.86℃相当于1000mOsmol/kg Warner和Stacy(1965)报道,喂前瘤胃液渗透压通常比血液渗透压低;而饲喂后 数小时内瘤胃液渗透压高于血液渗透压,而后逐渐回至饲喂前的水平。
瘤胃内环境
5.缓冲能力
当pH在6.8~7.8时,瘤胃内容物可被很好地缓冲。但在这一范围之外, 如加入HCl或NaOH,其缓冲能力就显著降低。瘤胃的缓冲能力受唾液质、 量,瘤胃挥发性脂肪酸、 CO2内容物吸收及外流等因素的影响。
6.瘤胃中气体的成分
CO2和CH4气体是主要气体, 由于大量的CO2可被转化为CH4, 所以随着 饲喂时间的延长这两种气体的浓度逐渐接近。氧气一般占气体总量的0.1 ~0.5%。
瘤胃内环境
7.瘤胃pH
(1)变化大,5~7.5, 正常值为6~7; (2)对纤维分解菌影响最大, 纤维分解菌的最适pH为6.4~7.0, pH<6.2 活性降低 , pH<6.0 纤维分解菌就会完全停止生长 , 原虫只有极少数 能存活,同时采食量下降。 瘤胃pH的维持:(1) VFA的产量,与日粮的精粗比有关;
食糜在瘤胃的分层见瘤胃的pH值: 变动范围5.0~7.5,pH值若低于6.5就不利 于纤维素的消化,
pH值呈规律性变化,取决于日粮的类型和采食的时间, NH3的浓度: 氨氮的含量变动较大,浓度一般为10~50毫克/100毫升,
饲喂后1~1.5小时达到峰值,大体上反映饲料的含氮量及 饲料蛋白质的可溶性和降解特性.
食管沟反射避免了奶进入瘤胃和在瘤胃中发酵产生 消化障碍。
在人工哺乳时应注意不要让犊牛吃奶过快而超过食 管沟的容纳能力,导致奶进入瘤胃,引起不良发酵。
在人工哺乳时要定时定人,以保持犊牛良好的食管沟 反射。
消化生理
• 微生物厌氧发酵
– 细菌、纤毛虫、真菌 – 细菌160 - 200 亿个/ml – 200,00 纤毛虫/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