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党组织引领校园文化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学校党组织引领校园文化的功能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党组织引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战斗堡垒作用思想政治工作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三个方面.代表着学校精神,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
基层学校党组织肩负着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党员进行管理、监督,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职责,是方向。
是旗帜。
基层学校党组织要切实肩负起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塑造校园精神的重任,从自身发展角度和管理要求出发,去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基层学校党组织成为校园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者。
引领校风、学风、教风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1.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
好的校风具有深刻的“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形成集体成员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激发学校成员内在动力,催人奋进。
好的校风要靠党组织的引领。
党员是学校的精英,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加强理论武装工作,让党员在校风建设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首先是要加强学习。
学校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了解党员教师的思想动态,抓好党员学习,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学习的内容和方式,通过开设教育论坛.组织专题研讨会、演讲会、知识竞赛、社会考察等形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通过学习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让理论武装工作真正入脑人心,能对不良观念、不良风气形成冲击。
其次是要引导党员、教师追求教育的真正价值,追求教育的幸福。
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必须有情感的融人,教育作为一种“灵肉交流的活动”是一个需要参与者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爱的活动,没有教师对教育发自内心的热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要让党员教师认识到教师不是“职业”而是“事业”,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不是牺牲而是享受。
引导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体验充实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实现生命的价值。
第三,要通过树立榜样、表彰先进.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在校风建设上起模范带头作用。
党员要“先学一步.先走一步,做出表率”.使学校形成“风正”“气顺”“校兴” 的良好氛围。
2.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
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f包括工作作风建设1。
当前要着重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这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组织要自觉担负起这个重任。
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监督考核办法,将师德师风情况纳入学校各类先进评比考核内容中。
通过开展“师德之星”评比、表彰和宣讲活动.引导和激励
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3.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基层党组织要以德育工作为抓,通过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
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传统教育,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进而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规范学习行为,培养良好学风。
党组织还要通过对共青团的领导来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领导工会、妇联以及学校社团组织依据章程开展活动.来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引领校园文化阵地建设
校园文化阵地指的是学校文化室文化栏、文化廊、文化墙、文化角等文化设施,它集中体现了校园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体现了学校精神,充分彰显了一所学校师生的文化素养、艺术审美道德修养等内在品格,是校园精神之所在。
是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的综合体。
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学校党组织要深入挖掘学校历史、文化积淀.结合德育工作要求引导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要组织引导学校利用学校图书室、走廊、围墙,充分挖掘校园角落、露台等进行文化阵地的建设,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
文化阵地要弘扬主旋律,主题突出,旗帜鲜明
1.文化室――拥有适宜教师、学生阅读的图书和教育教学杂志,展示学校所取得的各项成果.并对师生进行传统教育.激励师生铭记历史开拓创新。
有条件的学校建设专业文化馆,专题展示科学技术、地域文化、传统文化。
2.文化廊、文化墙――“让墙面说话”。
在校园的走廊、墙面上悬挂学生的作品、名人的照片;利用楼道转角、柱头张贴警示语.如“上下楼梯靠右走”“慢步轻声”等;围绕一个主题布置宣传图片,进行爱国、爱乡教育,进行文明礼仪、尊老爱幼等传统教育,进行政治形势教育宣传等。
有条件的学校建设文化长廊、读书长廊等,将多种文化因素融合一起,展示校园文化的建设成果。
3.文化角――“让墙角开花”。
利用校园的角落、闲置的空地,进行艺术构思、创造,结合绿化、美化,设置山石、流水、盆景、塑像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校园内有古迹的学校,要注意保护,围绕古迹建设文化角,追溯古迹历史,挖掘古迹内涵,对师生进行传统教育。
引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
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党组织要以人文关怀制度建设为重点,构建党内关怀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
1.谈心交心制度。
要改进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以人为本建立谈心、交心制度,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多从党员、群众的实际出发,多体察、体谅人心。
党组织负责人要定期找党员、群众谈心,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
谈心交流,将思想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2.走访慰问制度。
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库,实行分类帮扶,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实际困难。
党组织要利用节假日、党员生日等特殊日子,通过上门走访、发慰问信、寄贺年卡、送慰问品等形式关心党员、群众,让大家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文化活动制度。
文化活动是进行思想交流的很好平台.能激发热情.活跃气氛.能实现有效的沟通.化解不良情绪。
高雅的文化活动能陶冶情操,有益于身心健康。
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
如组织开展登山、郊游、趣味运动会、歌咏比赛、诗会等活动,引导党员和群众的思想、精神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