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特产介绍浠水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油
•
豆油
湖北省浠水县特产,一种豆制品全县各地有手工 制作豆油的传统习惯。该产品采用石磨磨豆、卤 水点卤、土灶烧浆的传统工艺,提取豆腐中最精 华部分晾制而成,类似于腐竹或豆皮。豆油色泽 金黄、入口绵软、素淡纯美,是鄂东地区极负盛 名的一道传统佳肴、骨髓,滋肝阴,舒筋活血。茅山蟹还 有散瘀血、抗结核的功能,对杀莨菪毒,解鳝鱼毒,漆素养,治疟及 黄疸,或将其捣成膏涂疥疮、癣疮,捣汁滴耳聋,均有较好疗效。浠 水策湖一带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朱元璋 的大臣康茂才(蕲春人,官至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进 阶荣禄大夫,死后明封为蕲国公)回家省亲,返京时,特将策湖的茅 蟹带到京城,送到御厨房做成蟹黄面,敬献皇上,朱元璋吃后,称赞: “这蟹黄色、味都好,妙极,妙极!”。 策湖产的螃蟹为什么这 么好呢?主要是有个好的生态条件。策湖多眼子菜,苦草,其根脆多 甜汁,湖内鱼虾多,是蟹的佳饵;加上湖底土质松软,湖水清澈,日 照时间长。这对茅蟹的生长均有利。清初年产两、三万斤;光绪二十 九年建茅山闸后,产量降到两万斤左右;一九六四年茅山闸再次改建, 堵死了江湖通道,幼蟹不能溯江入湖,加上围湖开田,缩小了湖面, 茅蟹濒于绝迹。
茅山螃蟹
• 策湖出产的茅山螃蟹(湖在浠水,山在蕲春)、学名“中华绒鳌蟹”, 以个大体肥、黄多味美闻名遐迩。据清光绪《蕲州志》载:“蟹出茅 山下者,黄多而味甘,较它处为胜。”茅山螃蟹体重每只达半斤,黄 多使它爬行时腹贴地,不象它处蟹肉钳,螯支撑悬空。茅山螃蟹,最 肥的季节在立秋前后,有“七月的尖,八月的圆”和“九月重阳,蟹 子满黄”之说。蟹肉气寒味咸,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凡蟹生烹, 盐藏糟收,酒浸酱汁浸,皆为佳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尤其是蟹黄(卵巢和消化腺)味更鲜,而且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 蟹肉蟹膏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每百克含蛋白质十四点五克)、脂肪、 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核黄素,还含有钙、磷、钾、铁等 成分。烹饪方法有醉、糟、酱、炒、清蒸等。蒸蟹先用清水将蟹壳外 面的污物洗净,放进盐水浸泡一小时左右,让蟹将肠里的细菌及脏物 吐出,再换清水洗刷干净。蒸蟹要熟透,熟透的标志是壳色变红。如 将蟹蒸熟,蘸以姜末、醋,同时喷点热酒,既能杀菌,又能去寒,其 味更鲜。据《本草经
家乡特产介绍
罗田板栗
• 罗田板栗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淀粉、维生素B和脂肪酶等,不仅营养价值高, 还具有补肾、治腹、泻(煨食)等功效。罗田为 中国板栗主要产区,1998年板栗年产量达2000万 公斤,位居全国第一。县食品厂生产的板栗产品 曾获外贸部出口产品优良证书和国家经贸委金龙 奖,其产品行销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国 家和地区。 罗田县板栗在春秋、战国以前即 开始有人工种植。品种多,色味独特,产地分布 于全县各地,但其产品外销售均冠以“罗田板 栗”。“金魁栗”、“油栗”、等品种名扬全国, 远销日本,并被誉为“人生果”。 美国澳 本大学洛顿教授通过对罗田板栗品种的实地考察 后认为罗田板栗是“世界板栗的基因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