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生命教案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生命生命》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动弹、欲望、不屈、茁壮、听诊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下来。

3、能找出课文中有很深含义的句子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一、交流格言,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我会读。

(2)我会讲。

(3)我要问。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课文写了几个事例?
4、交流,理清脉络。

三、重点理解。

1、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着重选择其中一段反复朗读,体会作者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

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寻找一个与自己选择同一段的同学,交流各自的体会。

3、全班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四、深入感悟。

1、作者由这三个事例引出的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让我们来交流交流。

教学反思:
面对什么是生命?如何对待生命?这个主题,四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生命生命》这篇课文通过捕捉飞蛾、砖缝中生长的瓜苗和倾听心跳三个事例,让我们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在本课教学中我打开多媒体资料中作者的图像,让学生了解作者,调动起学生的情绪。

一入课,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精读阶段首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默读思考,在交流个人自学体会时,引导学生品读,注重自我感悟。

反复品读文中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感悟情感,在读中体会思想,在读中受到教育,读中感悟生命的意义。

附赠资料:
教师高效教学的诀窍
高效教学,具体应该怎么说呢?我们很难精确地给它下一个定
义,但大家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它。

学生、家长甚至是那些教学水平般的教师亲临高效教学的现场时,都能立刻感受到它。

但是,能感受到并不代表能在实践中亲自做到,尽管水平一般的教师也能够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体会到高效教学的魅力,但他们却无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像那些优秀教师一样高效。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但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却不得要领,有劲使不出来。

如果这些教师能够掌握教学的快窍,他们同样也能高效地教学。

毕竟,教师们都有一颗上进的心。

今天我的目的就是要加深教师对于高效和低效两种教学方法的认识。

这点十分重要,只有认识到了,才能在实践中分清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不同
今天,我们首先对下面所列的典型教学方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看看它们是属于高效教学法,还是属于低效教学法。

高效教学与低效教学测试:
1.讲课时的开场白是:“打开教材,翻到第×页。

”(低效)
2.在课堂上尽量多用体验式教学法。

(高效)
3.和学生建立起愉快、轻松的师生关系。

(高效)
4.高度依赖书本。

(低效)
5.把课本当做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来用。

(高效)
6.多微笑。

(高效)
7.大部分时间都显得很严肃。

(低效)
8.教学实践中大量罗列文字。

(低效)
9.处理学生问题时,声调提高并且表现出失望沮丧的情绪。

(低效)
10.任何时候都表现得冷静、专业。

(高效)
11.在课堂上多次进行有组织的讨论活动。

(高效)
12.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高效)
13.测试中出现的题目不超出课堂教授的内容。

(高效)
14.测试中出现令学生感到束手无策的题目。

(低效)
15.和学生陷入激烈的争吵。

(低效)
16.私下里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

(高效)
17.当众令学生难堪。

(低效)
18.详细地准备教学细节,以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

(高效)
19.重复使用同一套教学计划。

(低效)
20.不断学习并实践新的教学法。

(高效)
21.在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高效)
22.拒绝改变。

(低效)
23.勇于接纳并追求成长和进步所必须的变化。

(高效)
24.经常和学生谈论积极向上的话题。

(高效)25.经常和学生谈论负面的话题。

(低效)
26.对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

(高效)
27.尽自己所能和家长保持沟通,让他们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
况。

(高效)
28.重视学生的长处。

(高效)
29.发自内心地热爱教学。

(高效)
30.认为教学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低效)31.经常抱怨。

(低效)
32.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相互促进提高。

(高效
33.为了学生的成功奉献一切。

(高效)
34.认为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并平等地对待每个人。

(高效)
35.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高效)
我相信你看完上面的教学方式后一定会有自己的判断。

但如果你能无所畏惧地面对自己的内心,那么你一定会发现自己在实践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低效的做法。

学习语文—注重理解和日常积累是关键
可能很多中学生都有这样的苦恼,很多学科只要多做题就能学好,但语文却不行,到底该怎样学好语文呢?首先,你要先了解到,语文是一门需要积累、厚积薄发的学科,不像数理化,在短时间就能够突飞猛进。

它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需要占用很多、很大块的时间,需要的是你每天的加强与积累。

也就是说,学好语文一定要注重积累。

这也是很多中考状元们的共同心得。

我们不妨先来听听状元们是怎么说的中考状元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触类旁通。

我用《鹿鼎记》中韦小宝征服女人的手段,俘获了语文的芳心。

对付基础题,如拼音和错别字,就要像搞定‘双儿’。

在经历了自以为是的惨痛后,我花很多心思在基础上,看啊写啊,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花很多时间反而很容易搞混。

反思过后,我发现了小宝的聪明之处,他知道双儿不会背叛他,所以不用黏着她,但一定要适时哄哄她关心她。

于是我把对付基础题的工夫都放在平时积累上,每天熟悉熟悉,我建议同学们每天抽一两分钟练几个小题目,把新的题、错的题都整理到自己的小本上,这样就能做到胸有成竹。

中考状元说:“很多同学认为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与中考关系不大,其实不然,课文里的名句和典型事例都可以作为作文素材来积累;同时每篇课文都可以当成现代文(或科技文和文言文)阅读来做,这些都是中考内容啊!
“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太好,经常拖我的后腿。

到了初三,被逼之
下我开始狂攻语文。

我发现只要前面的选择题错得少,分数就不会低。

每天做几套模拟题中的选择题部分,结果考试时最多也只错了一个选择题。


中考状元说:“在语文学习中,首先,我们应注意积累。

如关于字形、字音、诗歌背诵等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对于它们,我们只有反复地去看去记,在考试出现错误之后去整理错误的知识点,以免下次考试的时候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面对这类试题时有较高的得分。

其次,语文还要注重理解。

这要求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解各个知识点或题目,只有对语文各个知识点有较为透彻的掌握,才能在多变的语文题目中找到答题所需的知识点,比如像改错、缩句、扩句、诗词鉴赏等。

从这三位状元为我们分享的学习心得中,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重视积累。

不注重积累是学不好语文的。

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做好语文的知识积累呢?
1.早自习
朗读背诵课本上的重要篇目,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充分利用好语文读本,既紧密结合课本,又可以拓展知识面。

早上的朗读很重要,对于学习文言文来说,可以增强语感,提高理解能力,而且朗读美丽的文章,本身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与熏陶。

早自习时,我就经常拿着一本古诗集,看着窗外绿绿的树叶,或是云飘的天空,时而朗读,时而背诵,也是调整心情的一个好办法。

2.课堂
紧跟老师思路,掌握学习语文的各种技巧,可以在考试中运用自如。

学习语文需要同学们端正态度,不要以为是中国人语文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上课的时间的确是重要的,老师的讲解会节约不少自己摸索的时间。

3.课外
事实上,语文无处不在,在语文的学习中要强调大语文观,注重广泛摄取,形成一定的积累,然后试着灵活应用。

大语文观要求我们平时学会注意周围,其实周围有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这些往往就在于你经意与不经意之间。

比如校园内张贴的一些名人名言、电视或广告牌上的广告词等,这些都可以去留意并形成积累,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你还应该有意识地多看书看报,拓宽眼界,增强理解能力,尤其要充分利用好双休日与长假的时间。

为此,你可以在学习时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对自己心灵有触动的字句摘抄下来,时时朗诵记忆,这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从以上三个方面做好语文知识的积累,相信你一定能有所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