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电子时钟的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时钟的设计
一、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
根据数字电子技术所学理论和知识,进行数字式电子时钟的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基本功能
■设计一个分秒计数器,并具有译码显示功能:其中时为24进制,分秒为60进制;
■小时、分钟及秒可手动校准;
■具有清理功能。

2、扩展功能
■实现整点报时功能,要求报时声响四低一高,报时声响
持续一秒,间隔一秒,最后一响结束位整点。

3、按要求完成设计报告要求。

二、设计目的
通过完成设计,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也培养知识应用于工程的意识。

三、电路设计及其工作原理
本电路共有五大模块,分别是:秒脉冲发生器,秒六十进制计数电路、分六十进制计数点、时二十四进制计数电路、手动校准电路、整点报时电路。

现把电路图化整为零,分割成小块,逐步分析:
(一)、秒脉冲发生器
秒脉冲发生器是电子时钟的基本单元,由它产生时钟的基准信号,根据设计题目要求,此电子时钟显示时间最小单元为一秒,可见,基准信号频率应为1HZ。

参考课本可知,由555定时器做成的多谢振荡器能产生稳定的脉冲信号,故有如下设计:秒脉冲发生器逻辑电路图:
其中555时基电路的部等效电路可简化为如图(如下)所示的等效功能电路,显然,555电路含两个比较器C1和C2、一个触发器、一个驱动器和一个放电晶体管。

两个比较器分别被电阻R1、R2和
R3构成的分压器设定的⅔V cc和⅓V cc。

参考电压所限定。

为进一步理解其电路功能,并灵活应用555集成块,下面简要说明其作用机理。

从图中可见,三个5kΩ电阻组成的分压器,使部的两个比较器构成一个电平触发器,上触发电平为⅔V cc,下触发电平为⅓V cc。

在5脚控制端外接一个参考电源Vco,可以改变上、下触发电平值。


较器Cl的输出同或非门l的输入端相接,比较器C2的输出端接到或非门2的输入端。

由于由两个或非门组成的RS触发器必须用负极极性信号触发,因此,加到比较器Cl同相端6脚的触发信号,只有当电位高于反相端5脚的电位时,RS触发器才翻转;而加到比较器C2反相端2脚的触发信号,只有当电位低于C2同相端的电位⅓V cc时,RS触发器才翻转。

通过上面对等效功能电路和CA555时基电路的部等效电路的分析,可得出555各功能端的真值表。

555定时器部电路图:
555电路引脚功能:
其工作原理如下:
①接通电源后,Vcc经R1、R2给电容C充电。

由于电容上电压不能
跃变,电源刚接通时,电容C上的电压小于1/3Vcc,TRI(2端)
和THR(6端)电平小于1/3Vcc,555定时器部比较器C1输出高电平,C2输出低电平,即RD=1,SD=0,基本触发器置1,输出端输出端OUT(3端)为高电平,同时部晶体管TD截止,此时电容继续充电。

②当电容C电压达到1/3Vcc时,C1, C2均输出高电平,RS
触发器保持原状态,输出端OUT(3端)为高电平电容C继续充电。

③当电容C上电压达到2/3Vcc时,C1输出低电平,C2输
出高电平,触发器置零,此时555定时器部晶体管TD导通,
输出端输出端OUT(3端)为低电平,DIS(7端)接地,电容C通
过R2、晶体管放电,其放电时间T1=0.7*R2C。

④当电容放电直至其电压Vc降低到1/3Vcc时,由于TRI(2
端)和THR(6端)电平略小于1/3Vcc,导致C1输出高电平,C2
输出低电平,RD=1,SD=0,基本触发器置1,输出端Q为高电
平,同时部晶体管TD截止,此时电容又重复充电。

⑤如此反复,电容C反复充放电,于是在OUT(3端)输出
一个脉冲波。

由电容C的充电时间T2=0.7*(R1+R2)C与放电时
间T1=0.7*R2C可以计算出该脉冲的周期T=0.7*(2*R1+R2)C。

下面是便是Vc和输出端OUT(3端)电平的波形:
把元件参数带入周期公式,可求出该输出脉冲的周期恰好是一秒。

(二)、秒计时六十进制电路
该电路模块使用了两块74160集成芯片,用于显示秒的高位和低位,下面是芯片74160的功能表:
该模块逻辑电路图如下:
电路分析如下:
①低位芯片
由于清零功能端CLR’、预置端LOAD、使能端ENP、ENT端接
高电平,所以该低位芯片计数,一个上升沿到来计数就加一,
当计数达到九时,进位端RCO为一,但这时高位片不能马上
计数,需待下一个上升沿才能进位,所以运用到了图中偏右
的D触发器。

其作用是让RCO端输出的信号延迟一秒钟,即
让低位片从九跳变为零时的一瞬间让高位片进一位。

②高位芯片
当低位发出的进位脉冲到来时,高位片计数,图中偏右的的
与非门输入端为高位片的QC与QA,其作用是使高位片输出为
0101(即5)时,使预置端为0,此时,由于同步置数的原因,
状态5能保持一个进位脉冲,当显示为59时,过一秒,进位
脉冲到来时,QD、QC、QB、QA就同步置数为0。

③秒进分脉冲
图中偏左的与门作用是当显示为59时,使偏左的D触发器输
入为一,同时,该触发器使输出延迟一秒,即在显示从59跳
变为00时进位脉冲才能输入到分六十进制计时模块。

(三)、分计时六十进制电路
该电路原理与秒计时六十进制电路原理一致,不再赘述。

(四)、小时二十四进制计数电路
该电路使用的也是两块74160芯片,分别用于显示小时的高位和地位,由于该电路有至24时异步清零的功能,所以其
原理与秒、分计时器略有不同,该模块逻辑电路图如下:
①计数
当小时进位脉冲到来时,低位片开始计数,在低位显示为1到8时由于和高位片使能端ENP、ENT的低位RCO端为0,所以此时不允许高位片计数,当低位显示为9时,RCO输出为1,此时,高位片开始允许计数,但要等到下一个脉冲,于是在低位片从9跳变为0时,高位片也计数一次,但又马上停止计数。

②清零
当逻辑变为24的一瞬间时,高位片的QB为1,低位片QC 为1,经过逻辑与非后,输入到高位和地位的异步清零端CLR’,
由于异步清零非常迅速,所以状态24是非常短暂的,也即状
态24与状态00完全重合,故实现了24进制。

(五)、手动校准电路
该模块很简单,由几个简单的逻辑门和数个开关机及电源构成,其逻辑电路图如下:
图中偏下的开关闭合用于产生手动校准脉冲信号,偏上的开关用于选择计时脉冲或手动校准脉冲,该电路图的逻辑表达式为
CP=M*CP1+M`*CP2,当其闭合时,计时脉冲被屏蔽,输出为校准脉冲信号,当其断开时,校准脉冲信号被屏蔽,输出为计时脉冲。

该课程设计中使用了三个这样的电路,分别用于校准时分秒。

以下便是调校出来的时间:
(六)、整点报时电路
该电路设计简单,只用到了一个D触发器,一个与门,一个或门和一个灯泡。

当时进位脉冲到来时或门输出为上升沿,D触发器D输入端为高电平,于是触发器状态置为1,灯泡亮,时进位脉冲结束后,D输入端为0,但由于暂时没有上升沿到来,触发器保持原状态,灯泡持续明亮。

当秒位跳变为03时,由于QA、QB都为1,于是在与门输出端产生一个脉冲,也就是D触发器迎来第二个上升沿,但此时由于没有时进位脉冲,触发器D输入端电平为低,所以此时触发器置零,灯泡灭,可见,灯泡正好在整点事亮了2秒钟。

综上可见,该课程设计完成了时分秒显示、手动校准的基本功能和整点报时的拓展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手动校准便有数据清零的功能。

四、元件明细表
五、设计总结
在电路设计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总是有那样这样的问题,不过老师给予我们很多的指导和启迪,比如说我在设计秒显示六十进制模块时,低位的秒跳到9就进1了,这是因为高位的脉冲直接取自低位的RCO进位端,当低位为9时,高位片就受到一个上升沿,就计数了。

但如果把低位片的进位条件改成0000的话,虽然解决的到9就进位的问题,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电路一开始运行,变显示的是10。

所以这样是行不通的。

后来听到老师说延时这个词,我想到触发器有这个功能,于是试着用不同的触发器来延迟进位信号1秒钟,果然,通过不断尝试我用D触发器实现了这个功能。

后来在设计小时24进制电路的时候,也遇到了不能正常清零的功能,我开始使用的是74160计数器同步置数的这个功能,但当跑到
23时,虽然低位能清零,但高位还是2,开始始终想不通,为什么电路会在20到23直接循环,后来我参考同学的电路后,才发现,原来虽然同步置数LOAD端在低位清零时时0,但由于高位此时并没有上升沿到来,所以高位是置0不了的!
这样的问题很多,后来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终于实现了这个完整的电路。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懂得了,电路设计是要不断试验的,错误和问题是无可避免的,但通过不断尝试,这些问题是可以一一化解的!其实,你在设计电路的同时也在摸索试验与学习,虽然途中有些问题真的让人匪夷所思,让人头疼,但当你克服这些种种问题,把完整的正确的电路图“拿在手里”时,你还是会很欣慰的!这就是你的成果!
六、设计总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