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墙垛马牙槎内墙施工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墙垛是指在平面中凸出墙面的柱状构造,重要起加强墙体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可作局部承重构件,如门洞侧边的门垛构造。
分为单面墙垛和双面墙垛。
单面墙垛:一侧和墙身平,另一侧凸出墙身。
如墙身240mm,在墙身某一部位凸出半砖120mm,使24墙,成37墙。
宽一砖或一砖半。
双面墙垛:墙身在某一部位两侧都凸出半砖,如墙身240mm,在墙身某一部位两侧同一处各凸出半砖120mm,使24墙,成49墙。
宽一砖或一砖半。
以上形式的单面墙垛和双面墙垛,围墙最能见到,每隔4m就设单面墙垛或双面墙垛,增长墙身稳定,增强抗风能力。
2
另一种对焊而成的:镀锌低碳钢丝焊接和先焊后镀两种。
用途:砖带网广泛用于建筑、空心墙加固、增长弹力、防止墙裂缝,是良好的建筑辅料。
被用于地基、护墙等对强度和稳定性有较高规定的地方以及局部应力地方,在砖和砌块中起到加固的作用,使用在加固中的砖和砌块工程中的水泥砂浆的每一个关键处,使砖和水泥砂浆形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结构,最大限度的吸取应力和震动,防震裂性极佳,是良好的建筑辅料。
3、马牙槎(ma ya chá)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
当砌体不能同时砌筑的时候,在交接处一般要预留马牙搓,以保持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常用在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中,是指构造柱上凸出的部分。
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
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假如因特殊因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
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立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
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简介: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重要是为了方便后续砌筑,一般墙体太长的时候,留马牙槎,方便后续施工。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
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立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计算方法:
一方面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以标准砖为例)。
那么计算公式是:0.24X0.37X3+0.24X0.06X3/2(假如有梁时扣减梁的高度)X2[面] 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
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
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然后又是300mm的槎口。
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
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
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
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在我们这里,常会碰到T形墙旁边就是门的情况。
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毫米的门垛,然后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
在实际施工中,这靠门边的槎口其实是施工不了的:那门垛才120毫米,砌砖时每300毫米高退60毫米那砖柱就仅仅剩下60毫米宽了,砌上3米高不倒才怪。
所以实际施工时图纸上虽然那一边设计留槎,其实模
板工都是直接以门边关模板,那里的混凝土方量就比图纸设计的要多一些。
假如是24墙,3米高,那就多0.24*0.06*3/2*3,即0.065立方米。
数量不大,但楼房若是很多这样的门的话,混凝土也是可观的,这个怎么算就看各人了。
补充多种情况:
1、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
2、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
3、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
另边数与墙面有关,一字形墙和90度直角墙,边数为2;T形墙边数取3;十字形墙边数取4
备注:部分地区现已不允许使用红砖(高层建筑荷载大,同样体积的填充墙需要更多的粘土,烧制过程排烟量也更大),一般使用蒸压加气块,每皮砖高多为200mm、250mm、300,马牙槎应先退后进,进退尺寸不小于60mm,高度为300mm 左右。
4、按墙体在建筑中的位置和走向分类:分为外墙和内墙两类。
沿建筑四周边沿布置的墙体称为外墙,被外墙包包围的墙体称为内墙。
外墙是室外空气隔墙,和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墙体,多为“冷墙”。
内墙,指在室内起分隔空间的作用,没有和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墙体,多为“暖墙”。
内墙的一般尺存
内墙墙体尺寸一般为12墙、18墙、24墙、37墙。
常用的为12墙、18墙、24墙,而有时候在一个工程中,有时候会出现15墙,这只是甲方规定或者是设计院的设计规定所致。
内墙还涉及填充墙。
一种建筑结构,墙体按照结构受力情况不同,有承重墙、非承重墙之分。
非承重墙涉及隔墙、填充墙、幕墙。
凡分隔内部空间其重量由楼板或梁承受的墙称为隔墙;框架结构中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称框架填充墙。
而重要悬挂于外部骨架间的轻质墙称幕墙。
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重量由梁柱承担。
框架结构分全框架和半框架,全框架没有承重墙,半框架有承重墙。
体积计算:填充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扣除门窗洞口面积和梁涉及(过梁、圈梁、挑梁)所占的体积。
其实砌部分已涉及在项目内,不另计算。
[1]
5、用砖块跟混凝土砌筑的墙,具有较好的承重、保温、隔热、隔声、防火、耐久等性能,为低层和多层房屋所广泛采用。
砖墙可作承重墙、外围护墙和内分隔墙。
砌筑材料:砌筑砖墙的基本材料是砖和砂浆。
砖
砖分类:按材料分为黏土砖、灰砂砖、页岩砖、煤矸石砖、水泥砖及各种工业废料砖(如粉煤灰砖、炉渣砖等);按生产形状分为实心砖、多孔砖、空心砖等。
普通砖以粘土为原料焙烧而成。
因生产方法的不同有红砖和青砖之分。
砖的规格尺寸,长、宽、厚的比例关系为4:2:1。
中国于1952年将普通粘土砖的标准规格定为240×115×53毫米。
世界各国也多采用近似的尺寸。
50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模数协调的意见是:公制国家采用10厘米为基本模数,30厘米为扩大模数;英制国家采用4英寸(等于10.16厘米)为基本模数,1英尺(等于30.48厘米)为扩大模数。
由于所定标准砖尺寸不能同基本模数协调,给设计和施工导致困难,所以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了190×190×90毫米和190×90×90毫米等规格的砖块,以使砖砌体的基本尺度与10厘米的基本模数相协调。
砖的强度用标号表达。
标号根据抗压强度来拟定,分为200、150、100、75、50号五级。
用得最多的是100号和75号。
普通粘土砖强度高,抗冻性好,制作方便,应用广泛。
但因制砖原料取之于粘土,毁坏农田,所以近年来各地区都改用其他材料制成灰砂砖、粉煤灰砖、炉渣砖、煤矸石砖、页岩砖等代替粘土砖。
砂浆
由胶结料、细骨料和水搅拌而成。
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等。
砂浆强度也用标号表达,分为100、50、25、10、4号五种,常用的为25号和50号。
指砖块在砌体中的排列方式。
为了使砌体坚固稳定并形成整体,须将上下皮砖块之间的垂直砌缝有规律地错开,称错缝。
错缝还能使清水墙立面构成有规则的图案。
实砌墙的基本组砌方式为上下皮一顺一和多顺一丁等。
砖墙的厚度一般取决于对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的规定。
有采暖规定的建筑的外墙厚度又需考虑保温规定。
但在砌筑时还须结合砖的规格来拟定。
以标准砖为例,墙体厚度可砌成半砖(12墙)、3/4砖(18墙)、一砖(24墙)、一砖半(37墙)、二砖(49墙)、二砖半(62墙)等各种厚度。
土建施工流程编辑
垫层
熟悉施工图→看规划红线→复核水准点→塔吊基础施工(设集水沟)→原始地貌标高测量→保护定位桩→塔吊(报装)安装→放开挖线→技术交底→机械挖土→放线→人工挖土平土→测量桩头标高并做好标记→破桩头→大小应变检测→地槽验收→放线→木工支模→垫层砼→拆模→清理
基础
基础柱定位放线→技术交底→木工支模→承台钢筋绑扎→承台钢筋电焊定位→柱筋定位→水电预埋→基础砼→拆模→清理→基础验收→土方回填
外架搭设
技术交底→外架硬化→排水沟→集水沟→外架搭设→硬质封闭→挂安全网→外架验收主体
主体柱定位放线→技术交底→柱筋绑扎→抄水平(1米关系线)→水电预埋→木工支模→板筋绑扎→水电预埋→检查(垂直、几何尺寸、节点)→砼浇注→养护→拆模→清理→弹建筑1米线→砼强度检测→房屋沉降观测→人货梯基础→人货梯(报装)安装
砌体
砌体放线→技术交底→植筋→植筋拉拔检测→反坎支模→反坎砼→砌底砖→预制砼过梁和砼配块→砌加气块→拉结筋安放→检查垂平度→窗台压顶支模→窗台压顶砼→窗台压
顶拆模→砌预制砼配块→弹建筑1米线→安放砼过梁→顶砌→安装消防箱→构造柱支模→构造柱砼→构造柱拆模→清理
抹灰(油漆)
技术交底→外墙挂钢丝网→湿水→甩浆→灰饼→护角→洞口交接→门窗安装→湿水→抹糙面灰→抹面层灰→养护→贴砖→勾缝→清洗→门窗打胶。
外架拆除
例会告知→技术交底→拉结点内拉→结构拉结点凿打→氧割结构拉结点→细石砼修补→补砖、补漆→拆除安全网→检查外立面→外墙验收→外架报拆→拆除外架→清理
栏杆
技术交底→结构预埋→立挺安装→挂片安装→木扶手安装→木扶手油漆→清理
屋面
技术交底→水电安装→吊洞→人工清理→R角→结构闭水→基层交接→防水施工→防水闭水→防水交接→砂浆找平→保温板→PVC透气管安装→内设¢4@200×200钢筋网→留缝宽10@6000×6000(周边必须留缝)→C20细石砼→留缝处灌油→清理
地坪
技术交底→水电打压→地坪机械清理→湿水→灰饼→扫浆→浇注→养护→清理→地板安装
墙砖
技术交底→水电打压→排版→找方→铺贴→清理→勾缝→清理→厨卫间吊顶→洁具安装→橱柜安装→小五金安装
地砖
技术交底→水电打压→水电安装→吊洞→大理石门坎石安装→人工清理→R角(有防水规定)→结构闭水→基层交接→防水施工→防水闭水→防水交接→排版→找方→铺贴→清理→勾缝→清理
户内门
技术交底→打眼→钉木塞→安装底框→安装门套→安装贴脸→安装门扇→安装门锁→清理
吊顶
技术交底→水电打压→弹线→画龙骨分档线→安装主龙骨吊杆→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隐蔽验收→安装石膏板→刷防锈漆→安装压条→清理
人货梯拆除
人货梯(报拆)拆除→收口
进户门
技术交底→打眼→钉螺丝→安装门框→安装门扇→安装门锁→清理
水电
技术交底→基础预埋→主体预埋→砌体开槽→安装线盒、线管、水管→补线槽→打压→安装立管→吊洞→室内穿钢丝→室内穿线→安装灯具→电测试
物业验收
分项验收→瓷片→油漆→地坪→吊顶→塑钢门窗→户内门→进户门→橱柜→栏杆→大理石→专项验收→打压→通球→闭水→淋水→电测试
管网施工→园建施工
交付前验收
备案→预验收→整改→工地开放→整改→验收合格→收钥匙
交付
交付许可证→拟定交付时间→安排各工种人员、工具→交付→整改→交钥匙
2土建施工案例编辑
开工条件
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提供),施工组织设计(涉及报审表、审批表),开工报告(开工报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报审),质量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收集报审),特殊工种上岗证(收集报审),测量放线(报审)。
基础施工阶段
钢筋进场取样、送样(图纸上规定的各种规格钢筋),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方案、技术交底,地基验槽记录、隐蔽、检查批报验),垫层(隐蔽、混凝土施工检查批、放线记录、放线技术复核),基础(钢筋原材料、检测报告报审,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方案、技术交底,钢筋隐蔽、钢筋、模板检查批、放线记录、技术复核,混凝土隐蔽、混凝土施工检查批,标养、同条件和拆模试块),基础砖墙(方案、技术交底,提前做砂浆配合比,隐蔽、检查批,砂浆试块),模板拆除(拆模试块报告报审,隐蔽、检查批),土方回填(方案、技术交底,隐蔽、检查批,土方密实度实验)。
主体施工阶段
一层结构(方案、技术交底基础中已包含,钢筋原材料、检测报告报审,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取样、送样,钢筋隐蔽、钢筋、模板检查批、模板技术复核)。
二—四层(同上)。
装饰装修阶段
地砖、吊顶材料、门窗、涂料等装饰应提前进行复试,待检测报告出来报监理审查通过后方可施工(方案、技术交底,隐蔽、检查批)。
屋面施工阶段
防水卷材等重要材料应提前复试,待复试报告出来报监理审查通过后方可进入屋面施工阶段(方案、技术交底,隐蔽、检查批)。
质保资料的收集
材料进场应规定供应商提供齐全的质保资料,钢筋进场资料(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证明书),水泥(生产许可证,水泥合格证,3天、28天出厂检查报告,备案证,交易凭证现场材料使用验收证明单),[1]
应做复试的材料
钢筋(拉伸、弯曲实验,代表数量:60t/批),水泥(3天、28天复试,代表数量:200t/批),砖(复试,代表数量:15万/批),黄沙(复试,600t/批),石子(复试,代表数量:600t/批),门窗(复试),防水材料(复试),饰面材料(复试)。
回填土
回填土应做密实度实验,室内环境应做检测并出具报告。
混凝土试块
混凝土试块应每浇筑100m3留置一组(局限性100m3为一组),连续浇筑超过300m3的可适当减少,每一浇筑部位应相应留置标养、同条件和拆模试块,标养是指将试块放置在标准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养护(室内温度恒定在120℃±3℃)28天送试,同条件是指将试块放置在现场自然养护,当累计室外温度达成600℃?天,拆模试块是指在自然养护的条件下养护7天。
砂浆试块
天天、每一楼层、每个部位应分别留置一组,标养条件下28天送试。
检查批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一般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查批。
在首道工序报验前应进行检查批的划分(可按轴线等进行划分)。
3土建施工验收规范编辑
竣工验收条件
《规范》第16.4.6条规定:竣工验收的工程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协议约定的工程质量标准。
2.单项工程达成使用条件或满足生产规定。
3.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的合格标准。
4.建设项目能满足建成投入使用或生产的各项规定。
由于工程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专业,而各部门、各行业、各专业的规定又有所不同,.质量验收标准很难以一概全。
因此,对各类工程的检查和评估,都有相应的技术标准。
对竣工验收而言,总的规定必须依法办事,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文献和施工协议的规定。
竣工验收质量标准
《规范》重要对竣工验收的质量标准做了四条原则规定,具体内涵是:
[2]
3.单项工程达成使用条件或满足生产规定
建设项目的某个单项工程已按设计规定完毕,即每个单位工程都已竣工、相关的配套工程整体收尾已完毕无影响,能满足生产规定或具有使用条件,工程质量经检查合格,竣工资料整理符合规定,发包人可组织竣工验收。
4.建设项目能满足建成投入使用或生产的各项规定
建设项目的所有子项工程均已完毕,符合交付竣工验收的规定。
在此基础上,项目能满足使用或生产规定并应达成以下标准:
(1)生产JI生工程和辅助公用设施,已按设计规定建成,能满足生产使用。
(2)必要的设施已按设计规定建成。
(3)生产准备工作能适应投产的需要。
(4)重要工艺设备配套,设施经试运营合格,形成生产能力,能产出设计文献规定的产
品。
(5)其他环保设施、劳动安全卫生、消防系统已按设计规定配套建成。
4土建工程师应掌握数据编辑
基础数据
12墙一个平方需要64块标准砖
18墙一个平方需要96块标准砖
24墙一个平方需要128块标准砖
37墙一个平方需为192块标准砖
49墙一个平方需为256块标准砖
计算公式:
单位立方米240墙砖用量1/(0.24*0.12*0.6)
单位立方米370墙砖用量1/(0.37*0.12*0.6)
空心24墙一个平方需要80多块标准砖
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
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
1、多层砌体住宅:
钢筋30KG/m2
砼0.3—0.33m3/m2
[3]
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
施工预算经济指标
普工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
1、室外门窗(不涉及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0.20—0.24
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2.2左右
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4左右
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3.8
施工功效
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
2、一个砖工一天砌红砖1000—1800块
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
4、瓷砖15平米
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
基础数据
1、混凝土重量2500KG/m3
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
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
4、石子重量2200KG/m3
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
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
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
5数据计算实例编辑
1、一般多层砌体住宅:钢筋25-30KG/m2,其中经济合用房为16--18KG/m2.
2、一般多层砌体住宅,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5--0.7。
3、一般多层砌体住宅,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1.3--2.2,根据现浇板多少、柱密度变化
很大。
4、一个砖工一天砌240砖墙1000—1800块,370或500墙2023--3000块。
5、钢筋混凝土重量2200KG/m3 ,素混凝土重量2100KG/m3。
6、工程石子重量1800KG/m3 。
)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朴φ6=0.222 Kg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3]
我有经验计算公式,你自己计算一个表格就可以了。
也可以去买一本有表格的书,用起来也很方便的。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
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
扁钢、钢板、钢带W=0.00785×宽×厚
方钢W=0.00785×边长2
圆钢、线材、钢丝W=0.00617×直径2
钢管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
不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工字钢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槽钢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备注
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
3、e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26,带b的为2.44,带c的为2.24。
4、各长度单位均为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