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动机与英语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学习动机与英语教学
[摘要]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因素。

动机是情感态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探讨了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英语教学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好恶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

积极的情感,如兴趣、自尊心、自信、强烈的动机等因素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研究外语学习动机及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动机的理论
1.定义及分类。

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外语学习者的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推动力。

Spolsky(1989)认为,外语学习动机包括三方面内容:对待外语学习的态度,学习外语的愿望和为此付出的努力。

Gardner(1972)认为,学习动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目的、学习的努力程度、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

Brown•R. (1981) 区分出以下三种不同的外语学习动机:(1)整体动机;(2)情景动机;(3)任务动机。

动机还可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

内部动机指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而不在活动之外,即内在的学习动机来自于学习者。

外部动机指学习者学习外语是由于受外部因素或情景的支配或被外力支配,即外部的学习动机来自于社会。

2.学习动机的作用。

外语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推动力的内部驱动力,对活动具有指向、激活、强化等作用。

(1)学习动机具有指向作用,即选择学习行为的方向。

它指引着学习方向,使学习行为始终朝着学习目标进行。

(2)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具有激活作用,即唤醒或增强学习行为,维持学习者的兴趣和觉醒状态,为集中有意识地学习活动提高能量。

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学习动机的作用,正是通过唤起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增强这些重
要的品质来间接地促进语言学习的。

(3)有强化学习效率的强化作用。

学习动机越强,学习劲头就会越高,从而学习效率会更高,学习成绩就会更好。

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之内,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正相关关系。

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平时学习很认真,考试复习也很努力,但考试成绩往往不理想。

这是因为当学生学习动机过强时,学生的紧张状态使学生的注意力和知觉的范围过窄。

因而,要避免学习动机过强,要保持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对学习行为起正强化作用。

二、英语教学中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心理学认为,语言学习或习得的心理过程非常复杂。

学习动机越强烈,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过程越轻松,语言认知越快,知识内化程度越好。

所以,外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教师在教学中要尽一切可能创设使学生成功的机会。

成功感可以激起强烈的学习动机,它是英语学习中最宝贵的情感体验,能够极大地激起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师要重视科学选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可以培养、巩固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多做肯定的评价,评价既要及时又要恰如其分。

(2)注意成功需要诱导和铺垫。

诱导易使学生接受教师的要求,而铺垫可以通过示范使学生减少盲目性。

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归纳语言材料,口、笔头作业要调剂好。

(3)应当帮助学困生获得成功,因为学困生成功机会少,很少获得成功学习的愉快体验,所以帮助他们成功更为重要,难度也更大。

2.在“互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互动”是两个或更多的人相互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并对双方都产生影响的过程。

课堂活动中,“互动”活动的内容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业目标等;“互动”的活动内容还应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在动机,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能够感到趣味性,实用性和挑战性,而当语言成为学习者感兴趣或相关信息的中介时就会刺激学习者的内在动机(Brown, H. Douglas )。

3.设计任务,模拟真实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激发学习动机。

语言学习的“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设计任务时还应语言情境真实。

有意义的任务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说。

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和学习环境等外因的影响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内化而起作用。

学生是具有内在学习潜能的。

如果教师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的需要,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动机。

学生的内部动力只有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而且融于民主化的学习氛围中,才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

4.在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合作学习中比在竞争学习环境下有更强的学习动机和更好的学习成绩。

合作学习能激起人们的学习动机是因为:(1)合作学习中,学习者之间形成了学习材料,学习目标及奖励的积极的相互依赖。

这种积极的相互依赖能极大地调动学习者共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同伴的支持是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3)合作学习中,学习者积极地参与学习,而且自尊得到保护,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这为学习者提供了愉快的学习经历。

愉快的学习经历又能激发学习者对学习本身和所学科目的兴趣。

对学习者来说,这种内在动机比竞争学习中的外部奖赏意义更为重大。

动机等情感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也将情感态度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

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学好英语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书彩.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情感与认知因素[M].《国外外语教学》,2002,(2).
[2]李秀英,王义静.“互动”英语教学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2).
[3]刁洪涛.自我效能感理论与外语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1).
[4]周娟芬.论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N].《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9.
[5]李志.试论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评定[J].《教育探索》,2002,1.
[6]卢莉.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3.
[7]冼吉昌.情感智力与语言学习[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