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篇章中总结连接成分的语用功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篇章中总结连接成分的语用功能
总结连接成分是一种重要的篇章连接手段,它是把前面已说过的话加以归纳,简洁地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把要点概括出来,或是对未来事件作出展望,主要是帮助读者或听者掌握作者或说者的意图。

它具有揭示主题、强调主题、结束话题的标记等功能,并具有显明的主观性色彩。

标签:语篇连接成分总结关系
总结连接成分是一种重要的篇章连接手段,它是把前面已说过的话加以归纳,简洁地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把要点概括出来,或是对未来事件作出展望,主要是帮助读者或听者掌握作者或说者的意图。

它出现在小句与小句、句与句、段与段之间,通常是与后项结合在一起。

我们发现,后项是在前项的基础上改换了另一种说法,主要是帮助读者或听者掌握作者或说者的意图。

根据这一原则,总结连接成分的语用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揭示主题
总结连接成分通常与后项部分位于句末、段末和文章的最后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总结连接成分就能够把作者的目的、要求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表达出来,起到揭示主题的功能。

(1)中国经济自1978年起开始起飞,极大地缩短了与发达国家和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水平的差距,显示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赶超发达国家模式。

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工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增长。

一言以蔽之,过去28年是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期。

前项主要说明了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国家模式,后项则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28年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者的意图一目了然,言简意赅。

(2)吗啡本身没有罪。

在特定场合、一定剂量下,它是一种重要的医疗麻醉剂;仅当被滥用于追求虚幻的快感时,它才成为毒品。

网络游戏也是如此,如果某个人为了一件虚拟装备日夜不停地连打几十个小时,显然就是游戏过度了。

玩家应该懂得驾御游戏,而不是被游戏控制。

运营商也不能惟利是图地想方设法让玩家沉浸在游戏里——这需要企业道德以外的约束。

总之,要切实保证网络游戏的发展在“度”里面,而不是走上歧路。

例(2)中前项先是以吗啡为例,然后与网络游戏作比较,后项则水到渠成地指出了文章的意图:“要切实保证网络游戏的发展在‘度’里面,而不是走上歧路”,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揭示出来了。

(3)老人要学会和自己说话(标题)
据《南京晨报》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认为自己和自己说话是无意义的。

如果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自言自语,会被众人取笑。

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会和自己说话,对心理保健和自我发展都是有益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患有轻微痴呆症和语言有轻微障碍的老人尤为重要。

自言自语能帮助老人理清思路,增强大脑运动,促进思维的条理和清晰。

自己和自己说话的方式和内容灵活多样。

从方式上说,可以念、唱、说、喊,也可以唠叨和发牢骚;可以自问自答,也可以自我表述;可以扮不同角色说,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气和腔调说。

总之,坚持自言自语,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一则短文,第一段批评了那些认为和自己说话无益的观点,并援引了心理学的研究来证明,第二段说明了和自己说话的方式和内容,最后一段作者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标题前后呼应。

“总之”连接成分在这里就起到了揭示文章主题的功能。

二、表示强调
前项把段落的段意或文章的主旨在段落首句位置或文章的第一段中就揭示出来,后项又重复这一段意或主旨,这里就有强调的意味了。

(4)失眠是两会记者们的“易发病”:坐着时感到两眼老打架,躺下后却又莫名其妙地兴奋不已,不是想明天的稿子怎么写,就是想发到总部的稿子能否见报,总之,躺下后没有一两个小时是睡不着的。

该例中前项首句就把段意揭示出来,后项“躺下后没有一两个小时是睡不着的”与首句意义相近,在这里起强调的作用。

从整篇文章来看,总结连接成分处于段尾,也有强调的作用。

开头提出观点,结尾重复开头的观点,与开头呼应,以再次引起读者的注意。

(5)没“过门”时就听别人说,我家公公婆婆脾气不好,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家庭激战”。

我很担心与公婆处理不好关系。

如今,我结婚已经7年了,公公婆婆都已年近七旬,他们仍然和我们同住一处房、同吃一锅饭。

这些年来,我和公婆和睦相处的体会是,做媳妇的只要多长几个心眼,拿出“四心”就可以换来老人的笑容。

首先是关心。

……
其次是耐心。

……
第三是诚心。

……
第四是细心。

……
总之,做媳妇的要多长一个心眼,无微不至地照顾公婆,他们的脸上自然会常挂笑容。

(《人民日报》2000年2月24日第10版)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四心”换来公婆乐》。

从标题就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处理好公婆关系关键要做到“四心”。

文章一开头结合自己的体验,就提出了这一观点,最后结尾再次点题,文章首尾呼应,“总之”连接成分就起了强调的作用。

三、表示话题的结束
总结连接成分与后项用于句末、段尾和文章的结尾,有时还表示某个话题的结束,便于听者和读者把握说者及作者的意图。

(6)11位委员发言完毕,大家静待高强发言。

“大家决不是仅站在一条线、一个行业来说话,而是站在维护人民健康的全局,站在国家卫生工作的全局来发言。

提出的意见非常重要,很多涉及到卫生工作的关键问题。

受国务院委派,我到这里听取各位委员的意见,很受启发。

我一定把大家的意见带回去,仔细研究,也希望大家能把意见变为提案。

有些要提交到卫生部来处理,有些要提交到其他部门办理。

总之,各方面一起努力,来解决医疗卫生体系中,社会、民众、政府共同关心的问题。

”说这番话时,高强严肃而认真。

从这番话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段带有总结性结尾的话,听者借助“总之”这个连接成分很容易就把握住了发言者的意图。

如果这里没有这个总结连接成分,听者就很难确认发言者是不是结束了发言,这里它起到了标记话题结束的作用。

(7)记者:几天来,代表委员们对学术腐败问题议论颇多,公众对此也非常关注。

目前,我国科研学术界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沈国舫:应该说,学术腐败是问题的一小部分,学术浮躁才是目前比较普遍的情况。

总之,不同层次有不同层次的问题,我们要看它是社会问题,还是科研群体自身的问题。

我们国家的创造能力主要依靠这些人,如果这些人都被带坏了,大家都变得浮躁了,都不愿意坐下来搞研究,那就危险了。

例(7)是一段记者采访,一问一答,“总之”连接成分用于话题结尾最后一段,标记作用很明显。

四、总结连接成分的篇章内在连接性功能
丁言仁在《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中提到了英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的语篇内在性和外在性的特点。

他认为连接成分在篇章中的主要功能就是连接两个语言片段,这两个语言片段有可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两个现象的叙述,也有可能是表达篇章中的两个客观命题或看法。

连接成分用来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再述,它就是在外部语篇中起作用,属于外在性连接。

而相反的,连接成分被用来表达语言运用者的某种命题和观点时,则是在内部篇章中起作用。

也可以这么说,连接成分用在叙述客观现象时,它就具有篇章的外在性特征,如果用来表达信息组织者的某一看法和见解时,它则具有篇章的内在性特征。

那么根据连接成分在篇章中所起的不同连接作用,可以把连接成分分为两种类别,一种是既可以在外部篇章中起连接作用,又可以在内部篇章中起连接作用的连接性成分,另一种是只能在内部篇章中起连接作用的连接成分。

如:
(8)他在这个城市从来就没有快乐过,所以他离开了。

(9)A:他在那个地方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途。

B:所以他会离开。

例(8)、例(9)里的连接词“所以”表示的作用不同,前者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描述,也就是说,现实情况的确是他由于在这个城市从来没有快乐过,所以导致了他离开的客观结果。

后者是说话人在组织篇章时,运用连接成分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是B在A的话语基础上提出的自己的推测和判断。

由此看出“所以”既可以在外部篇章中,又可以在内部篇章中起作用。

正如前文所述,总结关系连接成分,就是把前面已说过的话加以归纳,用简单的一句或几句话把要点概括出来。

可见,总结连接成分属于只能在内部篇章中起连接作用的连接成分,因为后项连接成分是言语组织者在前项内容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分析归纳综合而形成的。

实质上就是篇章组织者对前一成分的再加工和再处理的过程,是篇章组织者组织篇章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而说话者在使用总结连接成分的时候,必然总会表现出对这段话所持的立场、态度和感情,这也就是沈家煊先生提出的所谓语言的“主观性”特点。

总结连接成分能够很明显地体现语言的这种主观性特点。

(10)有多少男人从小有一个球星梦,就有多少男人从小有一个汽车梦。

球星、足球、汽车是合为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当一个又一个球星通过足球征服世界的同时,也完成了快速致富的愿望,然后再用金钱来实现儿时的另一个梦想——汽车,总而言之,汽车和足球是男人的两大热爱。

(11)2005年世界经济尽管受到高油价和美国飓风频发的冲击,但平稳增长与波澜不惊仍成为全年的主旋律。

在其推动下,2005年亚洲石化市场总体表现依然不错,大部分石化产品全年平均价格均高于2004年,然而相对于2004年下半年的景气高峰,市场总体态势呈现出震荡下行的局面。

总的来说,2005年上半年好于下半年,一、三季度呈上扬态势,二、四季度呈下滑态势。

例(10)中,后项“汽车和足球是男人的两大热爱”这个结论是在前项的基础上综合概括而来的,带有篇章组织者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例(11)中,后项的结论都是通过言语组织者自己的分析与统计,主观色彩比较浓。

五、总结连接成分的篇章信息性功能
刘辰诞(1999)对篇章的信息性功能做了详细的介绍,指出“信息性指的是对言语接受者而言,篇章信息是超越还是低于期望值的程度,简单地说,就是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把握程度。

”他认为任何篇章都含有一定的信息量,因为形式和内容无论具有多高的可预测性,总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预见性,如果篇章的信息程度不能达到基本的要求,读者会感到乏味。

相反,如果信息性过高则会超过读者的理解、接受范围,读者不能接受,达不到交际的目的,这也不是成功的篇章。

所以,对篇章组织者而言就有一个处理篇章信息度的问题,要努力使篇章各片段信息性高度的互补。

那么,如何才能恰当地控制篇章的信息性呢?
De beaugrande & dressler在《篇章语言学导读》(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中把篇章的信息性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一级信息度的信息价值不高,很容易解读,纯粹的一级信息层次的篇章既不容易建构,又缺乏可读性。

而三级信息度篇章也不常用,因为它需要很强的处理能力,会影响到解读的效果。

为此,篇章生产者就要采取各种手段使得信息传递平衡。

使信息达到平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信息的升级和降级。

我们认为,篇章中的总结连接成分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信息降级方式的一种。

具体地说,总结关系连接成分,是把前面已说过的话加以归纳,用简单的一句或几句话把要点概括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言语组织者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便于接受者更好地理解,增加内容的可接受性,就采取了信息降级这种方式,或者说,当它连接的后项是组织者为了揭示前项内容时而刻意加上去的,它就充当了信息处理过程中的降级手段。

(12)申论考试不同于一般的作文。

它重点考察的是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我们对考试情况作了认真分析,发现得分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许多考生没有认真审题。

二是考生不了解申论考试的作答要求。

三是受各种辅导班和教材的误导。

总的讲,公务员考试是一种能力测试,不是知识性考试,是靠平时素质的积累,不是靠复习几本书,临时上几个辅导班就能通过的。

前项中说明申论考试是一种能力测试,是考察学生的多种能力,为了强调这个观点,引起接受者的注意,后项又重申了这一观点,这种过程就明显带有言语者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自己对信息的再加工,进而减少了信息的等级程度,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廖秋忠.廖秋忠文集[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4]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丁言仁.Discourse Analysis[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罗春宏,南昌陆军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