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三年级学业检测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学业检测计划
学业检测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2020年疫情影响,线上教学纳入了本学期的教学中。
在本学期,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也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学生的学业检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的理念,所以本学期的学业检测计划也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结合实际情况做如下计划:
一、检测的框架
1.检测内容多维化
检测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来确立内容体系,而且应侧重后面两个维度。
(1)关注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线上的教学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目标,但我们紧接着的线下教学也要做好紧密衔接,该认识的要清晰认识,该记住的要牢牢记住,该理解的要深刻理解,该运用的要能熟练运用。
要使线上教学的知识完全掌握才能让新旧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建构起新的知识技能体系。
这个体系中各种要素组合有序,便于检索,便于提取,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用得灵活,用得恰当。
(2)关注过程与方法
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要看结果,更应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掌握数学方法的情况。
线上教学已经将新课讲过一半,剩余的一半要进行线下的教学。
而对于检测,要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勤于实践,大胆探索,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不断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还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与同伴合作求知,既能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又能虛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更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自觉体验,积累学习经验,掌握数学方法。
所以线上教学的课程内容要让学生完全掌握,和在学校的教学效果达成一致才可以进行下一轮的学习,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检测中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
要重视思维过程的科学性、条理、广阔性和创造性。
并且要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鉴别真伪和优劣,善于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最合适的知识、技能、方法。
能够突破思维定势,做到不盲从,不因循守旧。
.
2.检测主体多元化
此次检测计划并不能以平时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因为今年疫情的不平凡,我们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了本学期的课时,所以检测计划不能由教师一手包揽,而应由教师、学生、家长构成综合主体,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1)教师检测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
准确,不能带有主观好恶的色彩,更不能有情绪化的成分。
应尽可能全面一些,三个维度不可或缺。
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宜作纵向比较而不作横向比较,善于发现闪光点,肯定每一点哪怕是极其微小进步。
应以肯定优点为主,指出不足应从鼓励的角度使用语言。
(2)学生检测
自评要强调容观性,实事求是,既不能缩小,更要防止夸大其词,言过其实。
鼓励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自我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互评要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自我检测,要把别人的不足当作检查自己的镜子,把别人的长处看做自己努力的目标。
这样,互评就不仅仅是检查一个人学习情况的活动,而且是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
(3)家长检测
家长检测重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要看自学情况,看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看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
3.检测方式多样化
检测方式应尽快实现多样化:
(1)书面考试和活动报告相结合
书面考试可用于期中或期末考查,要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但要避免出偏题、怪题,超越“标准”的要求。
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适当增强开放性。
活动报告要在实践活动之后由学生自己撰写,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要多开展个体的和集体的数学实践活动,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其自主地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2)形成性检测和终结性检测结合
形成检测可以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单元测试、家长反映和学生成长记录方式。
为作好形成性检测,学生、家长、教师都要作好记录。
终结性检测通常借助于期末考试,但不能把期末考试特别是期末书面考试作为终结性检测的主要依据,终结检测的依据应侧重于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努力程度。
(3)定量检测和定性评结合
在呈现检测结果时,既可定量,也可定性,并以定性为主。
定量检测尽可能不用百分制而用等级制;定性检测可采用评语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有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等。
无论是定量检测还是定性检测,其结果都应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4)即时检测与延时检测结合
做得好的应即时检测,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对那些在考试或活动中表现不佳或出现差错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弥补不足,然后改正错误或进行第二、第三次测试。
延时检测对那些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不可忽视。
4.作业
(1)作业的设计
①作业要少而精
作业要做到少而精,既能足以让学生巩固、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发展思维,积累经验,提高兴趣,增强自信,促进学业发展,又不至于加重学生负担,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作业可有适度的综合性,让-道作业发挥巩固运用多种知识、发展多项能力、培养多种思维的作用。
作业应尽量做到,既有挑战性,又有适应性,既切合学生知识、能力和生活的实际,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
借用教材、教参的练习之类,要在深入钻研吃透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精心筛选,使每道作业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切忌机械照搬,兼收并用。
②作业要注意发展思维
设计作业不能只看到知识和技能,要注意过程与方法,还应兼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要十分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的全面性、灵活性、条理性、批性,培养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推理能力,培养想象能力,培养求异、发散、集中、直觉等创造性思维能力。
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作业中领悟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索新知和运用所学的方法。
③作业要贴近学生生活
作业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之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教材上的作业如果远离学生生活太远,要作适当的修改。
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少一些书面作业,多一些实践性作业和活动性作业。
④作业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作业要有一定的弹性,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发展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完成有较大难度的作业,而发展水平较低的则可以完成难度较小但数量更多的作业。
让每个学生都对作业有浓厚的兴趣,不感到做作业是苦差事。
(2)作业的布置
①布置的时间
可以在课前布置作业,-方面让学生尝试一下能不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探索新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促进学生预习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接触相关的实际,为正式学习时的探索奠定基础。
可以在课中布置作业,以练促学,边学边练,加速内化过程,缩短探索和运用用的距离。
可以在课后布置作业,巩固运用所学,形成并熟练技能,掌握方法,发展思维。
②布置的数量
一次布置作业量不宜过大,如果确实需要,可分多次布置。
还要跟其他学科教师协调,同-天内不宜有两个以上的学科都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最好能在校内完成,校外作业以探索性、实践性、活动性作业为主。
(3)作业的评改
①多元评改
作业可以由教师评改,也可由学生自改或互改。
实践性、活动性作业以学生评改为主。
对学生的评改,教师要作指导;对评改结果要进行抽查,一方面纠正可能出现的误判,一方面了解情况。
②多评少改
教师的评改要多评少改。
评,主要是指出突出的优点与不足。
对存在的主
要问题,不仅要指出来,而且要指出解决的途经和方法,不能一批了事。
评语应是鼓励性的,特别要鼓励实践运用和求异创新,但也要注意保护一般学生的自尊心
和自信心。
在线上线下教学的紧密衔接中,我们要做好线上教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进行一定的检测达标后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教学,为后续教学打好基础,为后续检测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