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 “读后感” 习作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后感》习作指导
习作内容:
本单元讲述的几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们。

请选择其中的一个(也可以选课外读物中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出真情实感。

题目自拟。

习作要求:
1、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

2、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情是纽带,感是核心。

因而,我们应在读上下工夫,在情上求共鸣,在感上作文章。

习作重点:
要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

欣赏一两篇读后感的例文,更利于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习作准备:学生搜集,阅读些自己敬仰的人的事和文章。

习作指导
一、导入
在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曾经阅读了一些令自己敬仰人的文章,革命者黄继光宁可牺牲自己而堵枪口的品质事迹和江姐为革命献身视死如归的事令我们深深感动。

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这份感动用笔倾诉出来。

修改:学习了这个单元的4篇课文后,一定有很多令你感动的话语、情节,你心中一定涌起很多种情感,这节课我们就把自己心里那份感动用笔倾诉出来。

板书:读后感)
二、指导:
(一)了解读后感。

1.什么是读后感?(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就是读后感,也叫读书笔记——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


2.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写读后感,可以对某一个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同,或批评。

写读后感还可以加深自己对原文的理解。


3.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平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指导写读后感。

1.以读《母爱》或《义犬复仇》为例指导。

(1)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结合课文中的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

①读了文章你得到了哪些知识?
②文章什么地方最感人?原因是什么?
③文章中什么最值得学习?怎样学习?
④读了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什么收获?
2.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

不能只“读”不“感”,一味地抄写原文,没有什么体会,也不能只“感”不“读”,离开文章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

通常情况下,应在“读”的基础上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所谈的感受和体会不但对自己有意义,对别人也应该有启迪。

(三)、欣赏例文
(四)、相互交流,开启思路
(五)、学生练写读后感
(六)、出示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讲评
讲评要点:
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从原文引发感想、体会,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者几点上来发表议论。

2.联系实际,具有真情实感,不说大话、空话、套话。

3.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七)、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八)、学生修改自己的初稿,教师相机指导
(九)、誊写习作
学生例文:
《金色的脚印》读后感
以前,我对狐狸的印象非常坏,觉得它狡猾、凶残、无情无义。

这样的家伙,我恨到了极点。

但自从读了《金色的脚印》一文,我对狐狸由恨转到爱,又由爱转到敬。

原来狐狸也是有感情的动物呀!
《金色的脚印》主要讲一只小狐狸捉到正太郎家,它整天不吃不睡,眼里总流露出悲伤。

有一次,正太郎看见老狐狸晚上偷偷来给孩子喂奶,并且由公狐狸放哨。

更让他吃惊的是,狐狸爸爸和狐狸妈妈为了照顾小狐狸,竟在他家的地板上做了个窝,住了下来。

这些是都被正太郎一五一十地看在眼里,他被感动了,便把小狐狸放了。

小狐狸和父母又团聚在一起了。

读到这里,我被震撼了!狡猾的狐狸竟然也有这样深的爱子情,它们也能像人类一样有感情。

狐狸使我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伟大!
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贡献出一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爱正在包围着:在我们伤心的时候,“爱”便安慰我们;在我们灰心的时候,“爱”
便鼓励我们;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爱”便变成了善意的批评……所以我们大家应该珍
惜这份爱,因为它来之不易。

但是现在的人为了钱还在猎杀动物,我乡向他们说一句:“动物和人一样,都有感情
和生命,不要再猎杀动物了,让我们大家和睦相处,做个朋友吧!”
作文讲评
教学目标:
1、通过总体评价学生作文,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

2、学会运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对他人的作文进行正确的点评训练学生的作文讲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作文点评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讲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围绕要求进行作文点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本课:
同学们,大家选取了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后写的一篇读后感。

昨天同学之间进行了互批,老师又作了复批。

今天我们对本次习作进行讲评。

(板书:讲评《读后感》)
二、回顾习作要求并分析
1、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习作要求,(课本)请大家齐读。

从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篇你最喜欢的文章,认真重读几遍,写一篇读后感,注意写出你读后真实的体会和感想。

2、习作要求告诉了我们哪些写好本次作文呢?
(1)必须是本学期学过的课文,这是习作的限制。

(2)必须是最喜欢的,为什么选最喜欢的?(最喜欢的印象深,感受深。

)
(3)必须是写出真实的体会、感想,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3、写一篇读后感,应当怎样处理“读”和“感”的关系呢?
学生:简单概括原文主要内容,重点写感想。

老师:总结概括,(板书)读为基础,感为重点,
读后感的两种基本写法是什么?
(板书)先读后感,读感交替。

三、总结本次习作
从批阅本次作文来看,大多数同学能紧紧围绕习作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在认真复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写出了自己真实的体会和感想。

全班69人,有46人习作比较成功,19人习作非常突出,6人习作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让我们通过欣赏佳作,病文会诊,“开处方”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大家愿意吗?
四、欣赏佳作
1、指名一人读自己所写习作。

2、讨论:
3、谈评语。

五、剖析病文:
这次作文,有几位同学在写法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让我们来对病文进行会诊。

(1)只有原文内容,没有感想。

(板书)这叫“读多感少”。

(2)还有什么不足?原文没有加书名号。

(3)写法上有毛玻
(4)不好,感想、体会和原文中心对不上号。

(板书)这叫“读感脱节”。

六、“给病文开处方”:
1、我们分析了几篇习作。

现在给病文开处方。

分工:四人一组,一人是主治大夫,另三人是助手,共同商量,开出处方。

办法:用学过的分析方法分析。

有读无感,加“感”;谈感脱节,改写事例;给第三篇的作者提一个重写建议。

请大家开始。

2、交流体会:
七、总结本课:(结合板书)
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佳作,(板书:评优)进一步明确了写读后感,如何处理一个关系-----“读”与“感”的关系,即读为基础,感为重点;明确了写读后感的两种基本方法-----先读后感,读感交替。

通过剖析问题习作,懂得了写读后感应避免四个毛病------有读无感、读多感少、有感无读、读感脱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