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覆盖材料对压砂西瓜生长的影响试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覆盖材料对压砂西瓜生长的影响试验报告
压砂地栽培是我区中部干旱地带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
产业,中卫市作为宁夏压砂种植的核心区,种植面积达29.5万亩,其中西瓜种植面积24.1万亩,甜瓜面积5.4万亩。
在50年不遇的严重旱灾面前,仍取得西瓜平均亩产750公斤、亩均收入350元的好收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山区瓜农广泛采取了适宜压砂地使用的大穴覆膜和条式覆膜的保护性栽培技术。
为在全区大面积推广使用大穴覆膜和条式覆膜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压砂地产量和效益,现将香山地区压砂地上进行的穴覆地膜、穴盖塑料碗对西瓜生长影响的试验情况向各位同仁作一简要汇报,以和大家交流;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仁指正。
1、材料和方法
本试验安排在中卫香山地区原三眼井乡的新水村,土壤质地沙性壤土,试验大田为压砂地。
西瓜种植采用穴播方式,密度为300株/亩。
采用对比试验方式,以压砂覆盖地为对照,穴覆膜(在上部直径大约为15厘米的漏斗状小坑上覆膜)、塑料碗覆盖两个处理,3个重复,9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120平方米。
供试品种为金城5号,3种处理均在4月22日播种,田间管理方式完全同大田管理,不施肥,不打农yao。
观测项目:
1、气象观测项目:0cm地温、5cm地温、0—50c土壤湿度;
2、生物观测项目:西瓜播种、出苗、开花、成熟期、产量。
2、结果分析
2.1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湿度的影响
压砂之后再穴覆盖塑料地膜,有利于进一步保墒,浅层0
20CM土壤湿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略好于扣盖塑料碗。
3050CM处,覆盖地膜处理仍表现为很好的保墒效果,对照组土壤湿度比盖塑料碗组大。
另外, 5月6日、 5月14日分别出现了1次小量降水,降水量分别为3.0mm和1.2mm,从5月8日所测的原始数据看,3种
覆盖方式中,相同土层覆盖地膜组土壤湿度均较对照组和扣盖塑料碗组大,说明覆盖地膜处理蓄水时间长,更有利于压砂地旱的保墒。
这是由于压砂地覆膜仅限于瓜苗周围很小的区域,雨水可以通过瓜苗周围的压砂地渗入地下,地膜基本不影响下渗,且压砂覆膜有阻止局地水分蒸发散失的作用。
表1列出了不同处理西瓜苗期(4月28日-5月18日)10—50cm范围内的土壤平均湿度,该时期是中卫山区历年最严重的干旱时段。
表1 西瓜苗期不同土层不同处理的土壤湿度
压砂地盖地膜扣碗
10cm 8.9 11.0 9.9
20cm 9.5 10.9 10.3
30cm 11.1 12.9 10.9
40cm 11.3 13.7 10.9
50cm 10.9 14.7 11.0
2.2 不同覆膜方式对土温的影响
从表2看,4月下旬—5月中旬,0—5CM(指石子下土壤层次)平均地温变化表现为:扣塑料碗处理最高,对照组次之,覆盖地膜处理最小,极差为1.5℃。
0—5CM积温也表现为扣塑料碗处理组最多,对照组次之,覆地膜组最少,极差为50.2℃。
扣塑料碗处理组温度最高的原因是塑料碗覆盖有利于聚热,如太阳灶原理,因此,当碗内壁的石头被太阳加热后,其反射的辐射有向瓜苗集中的特点;覆盖地膜组地温低的原因是,瓜苗生长的小坑四周均用石块立起,只在顶部覆盖面积为400CM²的地膜,聚热效应不如扣塑料碗,因此地温也相应受到影响而最低。
表2 4月下旬—5月中旬不同处理的地温
0-5cm地温 0-5cm积温
对照组 24.0 670.9
盖地膜 22.5 629.2
盖碗 24.3 679.4
2.3 不同覆盖方式对西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3看,扣盖塑料碗组出苗最早,出苗速度快,持续时间短,仅为4天,出苗率为100%,开花期、成熟期都相应都最早,覆盖地膜组次之,对照组出苗最晚,速度速度慢,出苗率最低,为70%。
由表3还可以看出扣盖塑料碗、覆盖地膜处理成熟期分别较对照组提前10天、8天、产量也较对照分别多1.4万公斤/公顷和0.9万公斤/公顷。
表3 不同处理方式下西瓜生长状况
盖碗盖地膜对照组
播种 4月22日 4月22日 4月22日
出苗期 5月12日 5月15日 5月18日
开花期 6月15日 6月18日 6月25日
成熟期 7月27日 7月29日 8月6日
齐苗天数 4 6 7
出苗率(% ) 100 90 70
产量/公顷 0.83万公斤 0.78万公斤 0.69万公斤
2.4 综合分析
香山地区虽拥有充足的光照资源,但降水量较小,蒸发量却很大,俗称“十年九旱”,同时该地区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尤其是春季,遇有低温年,地温也相对偏低。
2000年秋季,该地区降水较多,土壤墒情较好,气温回升速度慢,4月下旬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值偏低2.1℃,西瓜播种的时候,压砂地土壤湿度基本能满足种子发芽的需要。
由试验结果看出,扣盖塑料碗处理地温相对最高,积温也较覆盖地膜处理和对照偏多,热量相对充足,加上土壤湿度较好,因此种子发芽较快,出苗整齐。
进入5月份气温明显回升,但干旱少雨大风天气(尤其是5月中旬降水量仅为1.2mm,比历年同期偏少86%),使该地区蒸发量加大,土壤湿度减小。
因此土壤水分含量对西瓜苗生长的影响明显占据主导地位,从观测数据看,覆盖地膜组土壤湿度最大。
降水后,特别是小量降水后保水时间长,在干旱情况下,覆盖地膜处理更有利于西瓜出苗、保苗,因此覆盖地膜组出苗情况好于对照组。
5月20日以后,扣盖的塑料碗和覆盖的地膜全部揭去,大田气候条件一样,故出苗早,相应的开花期、成熟期就早,覆盖地膜和扣盖塑料碗成熟期较对照提前8—10天,产量增加0.9—1.4万公斤/公顷。
由此可见,2种处理对西瓜提前上市和提高产量均有明显的作用。
2.5 收入与成本比较
从图1可以看出,扣盖塑料碗处理毛收入最高,但比覆盖地膜处理组多投入成本1100元/公顷,且因塑料碗经过风吹日晒,揭碗时大多都已破损,一般使用期只有1年,剔除成本投入后,经济收入表现为覆盖地膜处理组最高,分别比扣碗处理组、对照组多收入300元/公顷和2880元/公顷。
3 结论
1)压砂地上再覆盖覆膜,不仅可提高西瓜出苗率,且产量高,成熟早,经济效益好。
2)压砂覆膜有阻止局地水分散失的作用,因此石子层下湿度较大,保墒效果最好,尤其在干旱严重的时候更明显。
3)扣盖塑料碗处理由于碗四周能够充分接受光照,因此碗下地表温度最高,地温、积温也最高,在低温年份,采用扣盖塑料碗方式有利于增加热量,促进出苗。
4)覆盖塑料碗成本较高,保墒效果又次于覆盖地膜。
由于中卫地区春旱频繁,应以保墒为主,同时从经济效益考虑,建议在正常年份选择覆盖地膜方式,在春季温度较低的年份选择扣塑料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