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涵防洪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桥涵防洪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30T07:56:54.224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2期作者:马广礼
[导读] 针对不同的隐患应该采取的具体处置方法,重点对铁路防洪隐患排查的创新管理和在新形势下防洪隐患的排查工作进行了探讨。
内蒙古集通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板综合维修段内蒙古通辽 0284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铁路行业获得迅猛的发展,为人们的出行和国民经济的增长都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因为我国的地势复杂,土地面积广阔,不同的地区也会具有不同的特点,部分地区会频繁发生水灾,对铁路桥涵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有关部门与人员必须要充分重视铁路桥涵防洪工作,加强对其严格管理与控制。
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洪措施,全面地提高铁路桥涵的防洪管理工作水平,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减少水灾对铁路桥涵造成的危害,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铁路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本文首先分析了铁路桥涵防洪的重要性与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桥涵;防洪;水灾;国民经济;管理水平
本论述探讨了宝中铁路防洪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从防洪隐患排查体系的建立、制度管理、排查内容、安全卡控、方法创新等方面,阐述了中卫工务段在宝中铁路防洪隐患排查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常见防洪隐患的成因和排查方法,针对不同的隐患应该采取的具体处置方法,重点对铁路防洪隐患排查的创新管理和在新形势下防洪隐患的排查工作进行了探讨。
1铁路桥涵防洪隐患排查体系的建立
1.1 排查方案
根据“全员防洪、全年防洪、科学防洪”的指导思想,为及时全面掌握管内设备抗洪能力,针对每年不同的季节特点开展汛前、汛期、汛后防洪隐患排查以及各类专项检查。
检查后应做好隐患台账的完善以及问题库的修订等工作,研究提出病害整治方案或提出方案优化意见。
1.2汛前隐患排查
每年春融、汛前结合春检,对管内设备抗洪能力进行拉网式全面排查、评估,对沿线危树、农灌区建立台账。
确定防洪重点地段及当年防洪预抢工程,修订防洪预案,落实渡汛措施。
1.3 汛期隐患排查
汛期检查可分为雨中、雨后检查以及上级单位安排的各类专项排查,组建排查小组,明确划分责任区段。
遇大雨、暴雨和连续降雨时加强检查,并及时上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遇紧急情况果断采取安全措施。
根据汛期隐患排查及水害发生情况,动态修订防洪重点地段,并确定当年水害复旧工程。
1.4 汛后隐患排查
汛期结束后,结合秋检开展隐患排查,根据汛期降雨及水害发生情况,对设备抗洪能力进行重新评估,分析重点隐患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研究制定整治方案。
更新和完善设备履历台账及历史特征。
1.5 专项排查
针对危岩落石、危树、农田干扰等典型隐患,定期开展各类专项排查工作。
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病害程度严重且技术复杂规模较大等地段的隐患,可邀请有资质的专业检测单位或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特殊排查。
1.6 利用设备排查
采用无人机、视频监控装置等先进的设备代替人工排查,采用多角度、多专业、多手段对隐患进行准确研判,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方案。
2铁路桥涵防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防洪工程质量监管不力
通常状况下,都是由工务段防洪办组织建设防洪工程。
其要严格地监督与审核施工单位的工作情况。
不仅如此,还要定期检查防洪工程,确保防洪工程的质量。
防洪工程质量是十分关键的,其会影响到整个防洪工程对于水害的抵抗能力。
因此,在铁路桥涵建设中必须要
加强监督与管理,全面地确保施工质量。
但是,目前在线下防洪工程中,防洪工程的章程内容还不够明确,许多细节还存在不足之处,于是就会影响到防洪工程质量。
2.2 防护设备维护工作不到位
工作人员必须要定期维护与管理铁路桥涵防护设备,做好铁路路基的建设工作,要在两侧设立防护栏,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而且要加强定期维护,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高铁路防洪水平,在发生水害时才可以有效保护铁路设备。
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许多工作人员还没有充分重视对铁道防护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责任意识不强,而且难以及时、准确地发现设备维护中存在的问题,于是就会加大水害对铁路设备造成的影响,另外还极易会引发铁路事故。
2.3 职工素质参差不齐
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中,铁路处于龙头的地位,因此,铁路的职工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然而,目前铁路职工的素养还参差不齐,许多职工对本职工作不够认真、不够负责。
另外,一些职工的业务能力不高,并且也不愿加强学习,于是就会影响到业务能力的提高[2]。
除此以外,目前在对铁路职工开展的专业培训方面还缺乏高素质、充足的培训人员,于是也就会影响到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从而导致职工的素质无法得到快速的提高。
3 铁路防洪问题解决措施
3.1 强化防洪工程质量监督机制
铁路桥涵防洪工程质量监督是事关防洪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防洪工程丝毫不能马虎,在铁路防洪工程质量监督的标准应实时的进行完善和深化。
并且,对于负责贴防洪工程质量监督的单位部门应强化责任意识,实习对铁路防洪工程质量监督进行终审负责制。
经常对防洪工程质量进行不定期抽查,凡不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其整顿。
3.2 加强防护设备的维护工作
将防护设备的维护工作出细则规定,使工作人员在思想中对于防护设备的维护工作形成责任意识。
使职工本身在对铁路路段平时的防护设备的维护工作进行操作规范化。
夯实路基,加固铁道两旁护栏,防治山体滑动,松动,在水灾害来临的时节对铁路运营造成的影响降至最小化,最大程度化的提高铁道本身对水灾害的预防和抵抗能力。
3.3 加强培训力度提高职工素质
对于铁路职工,提高对于铁路职工录用的门槛。
加大铁路职工在工作中的要求,每隔一个月对铁路职工进行一次评定考核。
并且,在铁路职工中进行有专业性、有针对性、有周期性的培训。
并且,还应对铁路职工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将平时的工作表现与考核绩效相挂钩。
完善奖惩体系,最大化的激发铁路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水灾害还未到来之时,应该做好对防洪整体的应急预案,让职工清晰明白如何进行防洪抗洪工作。
3.4 优化应急预案与预防措施
在铁路防洪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
在每一年的汛期到来以前,必须要提前制定科学、健全的防洪预案,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应对汛期突发的降雨灾害。
在预案中需要对防洪领导小组及其担负的具体责任进行明确;要制定科学、健全的暴雨预警响应机制;制定完善的汛期行车办法与措施;制定传递险情信息的制度等。
3.5 加强防洪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强铁路防洪的信息化建设。
要建立健全的防洪信息化综合体,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交互平台,并且要对相关的系统进行有机的整合,其中包括防洪调度管理系统以及防灾减灾信息系统等。
要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存储以及发布系统。
而且要充分发挥移动应用系统的作用,从而实现对相关信息资源的实时、有效共享。
结语
铁路防洪工作是铁路全体部门应认真对待,工务系统作为铁路一线系统,更应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起好带头作用,做好事前的防范,事中的处理,事后的处理。
既要保证预防、维护、抢修质量,也要最大化的保证铁路运行的安全程度。
由此可见,铁路防洪不仅需要全铁路人的通力合作,还要在铁路防洪整体策划上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 闫立新.高速铁路防洪工作措施及建议[J].甘肃科技,2018,34(13):48-49.
[2] 邓国知,杨将,邓永祁.基于5G的物联网铁路防洪防汛监控系统[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20,17(3):59-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