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肠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腊肠树
豆科腊肠树属植物
01 形态特征
03 繁殖方法 05术 06 植物文化
07 物种区别
09 生长习性
目录
08 病虫防治 010 展出信息
腊肠树(Cassia fistula L.):是豆科腊肠树属植物。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枝细长;树皮灰色,老时 粗糙,暗褐色。叶长30-40厘米,小叶对生,薄革质,阔卵形,卵形或长圆形,边全缘,幼嫩时两面被微柔毛, 老时无毛;叶脉纤细,两面均明显。总状花序长达30厘米或更长,疏散,下垂;花与叶同时开放,直径约4厘米; 花瓣黄色,倒卵形,近等大,具明显的脉。荚果圆柱形,长30-60厘米,黑褐色,不开裂,有槽纹;种子40-100 颗,横隔膜所分开。花期6-8月;果期10月。
生长习性
喜温树种,有霜冻害地区不能生长,生育适温为23-32℃,能耐最低温度为-3℃,通常在中国华南一带生长 良好;性喜光,也能耐一定荫蔽;能耐干旱,亦能耐水湿,但忌积水地;对土壤的适应性颇强,喜生长在湿润肥 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冲积土,以砂质壤土为最佳,在干燥瘠薄的土壤上也能生长。
展出信息
2023年2月,西双版纳植物园百花园内,腊肠树进行二次开花。
腊肠树亦是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省花”,当地称为“Kanikkonna”,是当地新年(Vishu)典礼用的花卉。
物种区别
腊肠树的花与另一种植物的花相类似,易于混淆的植物毒豆(Laburnumanagyroides Medic.)。
病虫防治
苗期有时出现斑叶病、灰霉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隔7天喷洒1次,连续3次。 虫害有粗鳞蜡螟、蚜虫、夜蛾类危害嫩叶及顶芽,用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或20%速灭丁乳2000-3000倍液喷 洒。
感谢观看
主要价值
用途
园艺
该种是中国南方常见的庭园观赏树木,树皮含单宁,可做红色染料。根、树皮、果瓤和种子均可入药作缓泻 剂。木材坚重,耐朽力强,光泽美丽,可作支柱、桥梁、车辆及农具等用材。
腊肠树初夏开花,满树金黄,秋日果荚长垂如腊肠,为珍奇观赏树,被广泛地应用在园林绿化中。适于在公 园、水滨、庭园等处与红色花木配置种植,也可2-3株成小丛种植,自成一景。热带地区也可作行道树。
中国南部和西南部各省区均有栽培。原产印度、缅甸和斯里兰卡。该种是南方常见的庭园观赏树木,树皮有 单宁,可做红色染料。根、树皮、果瓤和种子还可入药作缓泻剂。木材坚重,耐朽力强,光泽美丽,可作支柱、 桥梁、车辆、农具等用材。腊肠树是泰国的国花。(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形态特征
腊肠树(26张)腊肠树落叶小乔木或中等乔木,高可达15米;枝细长;树皮幼时光滑,灰色,老时粗糙,暗褐 色。叶长30-40厘米,有小叶3-4对,在叶轴和叶柄上无翅亦无腺体;小叶对生,薄革质,阔卵形,卵形或长圆形, 长8-13厘米,宽3.5-7厘米,顶端短渐尖而钝,基部楔形,边全缘,幼嫩时两面被微柔毛,老时无毛;叶脉纤细, 两面均明显;叶柄短。
总状花序长达30厘米或更长,疏散,下垂;花与叶同时开放,直径约4厘米;花梗柔弱,长3-5厘米,下无苞 片;萼片长卵形,薄,长1-1.5厘米,开花时向后反折;花瓣黄色,倒卵形,近等大,长2-2.5厘米,具明显的脉; 雄蕊10枚,其中3枚具长而弯曲的花丝,高出于花瓣,4枚短而直,具阔大的花药,其余3枚很小,不育,花药纵 裂。
腊肠树苗木在春天发芽前定植成活率比较高,选择春季育苗的,至第二年春季时,苗木已长高到50厘米左右, 应及时移栽至田间定植。定植地选择土质肥沃、不积水、排灌方便的砂质土地,株行距根据地形和栽培目的而定, 一般选择2米×2米,穴规格为50厘米×40厘米×30厘米,每穴施腐熟农家肥3-5千克或复合肥0.25千克与表土混 合作基肥。定植最好选在阴雨天,苗栽植好,覆土后轻轻往上提,使根系舒展,踏实,填土应略高于地面,以防 积水,晴天定植时应浇足定根水。
定植后每年春秋两季各松土除草1次,同时各施追肥1次。肥料选择复合肥,施肥量为250-350kg/hm2。在雨 天来临之前,将肥料均匀撒在田间,如果选择在晴天施肥,撒肥后要及时进行田间灌溉。幼树生长速度较快,树 型不甚整齐,因此当幼树长高至1米左右,要及时立支撑架。注意修枝整形,以提高观赏效果,修剪时间选择在花 期过后,春季不宜修剪;一般培育3年的实生苗,即可用于园林绿化。
栽培技术
苗期
定植
抚育
腊肠树罗连/摄当种子长出小芽时,把塑料薄膜去掉,换用50%的遮光覆盖,这样有利于通风和透光,并注意 淋水,以促进小苗的正常生长。当小苗长出1-2对叶子时去掉遮光,让苗木在自然的光照条件下生长。小苗长出 真叶后,根据苗木生长情况,每周可用5克/升的复合肥水溶液施肥1次,施肥时间应在上午进行,下午再淋水洗 苗。当苗木生长到要移苗定植时,即停止施肥。
荚果圆柱形,长30-60厘米,直径2-2.5厘米,黑褐色,不开裂,有3条槽纹;种子40-100颗,为横隔膜所分 开。花期6-8月;果期10月。
分布范围
原产印度、缅甸和斯里兰卡。中国南部和西南部各省区均有栽培。
繁殖方法
腊肠树繁殖一般采用播种法。储藏的种子常在春季播种,新鲜的种子可在秋季播种。新鲜种子在正常室温时 用清水浸泡12小时即可播种。储藏的种子用60-80℃的温水浸泡48小时后及时播种。采用10厘米×14厘米的黑色 薄膜袋育苗,基质采用80%黄心土与20%火烧土相混合,为预防苗木发生病害,基质在装入育苗袋前用生石灰消毒, 播种前用5g/L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苗床。点播时,先把基质淋透水,再在基质中间打一孔,孔略大于种子,深 2-3厘米,把种子放进孔中,根的方向朝下,覆土2~3厘米,播完种子后,用竹片搭拱,上面覆盖塑料薄膜,以 保温、保湿、防雨水冲刷、保持基质和种子的湿润和防止基质干燥板结。
植物文化
花期在5月,初夏满树金黄色花,花序随风摇曳、花瓣随风而如雨落,所以又名“黄金雨”。
腊肠树是泰国的国花,当地称为“Dok Khuen”,其黄色的花瓣象征泰国皇室。而2006年在“清迈农业研究 中心”(Roy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即以腊肠树命名称为“佛历2549 年世界崇颂叻差弗花苑博览会”(Royal Flora Ratchaphruek 2549),“叻差弗”(Ratchaphruek)是“Dok Khuen”的别名,而“佛历2549年”即西元2006年,“崇颂”即泰王普密蓬,是泰王登基60周年庆典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