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共37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别: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
文化继承
文化传播
侧重点不同 侧重纵向,即对本民族 侧重横向,即不同民
文化的“取其精华,去 族文化的交流、借鉴
其糟粕”
融合
原因不同
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具有多样性
态度不同 古为中用,发扬光大 洋为中用,对外推广
“三新”
新概念,旨在打通中国现代流行音乐与古典文 化的通道。方文山在创作歌词时曾说:“如果 看见歌词就能在脑海中出现电影般的图像,我 的目的就达到了……”
课堂小结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前提
必然结果
文化的继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的发展
去取 其其 糟精 粕华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革推 故陈 鼎出 新新
盾产生
科
思
教
运关产
学
想
育
动系力
技
运
的与
术
动
矛生
课后检测
1.在2018年元旦来临之际,山东某中学开展了中华经典
诵读活动。诵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思想解放运动
D
C.教育方式的变革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慕课(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被誉为
“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
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A
③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中国服饰变迁
建国初期,中国服饰受前苏联的影响最大。军队中的女 干部穿着大翻领、偏襟、斜插口袋的列宁装,与短发配 合。
原在青秀区政府妇女主任、调解主任 工作的农女士是1950年结婚的。提到 自己的结婚故事,她的脸上泛起了甜 蜜的笑容。 问及起农女士的礼服,农女士笑着说 :“那天穿的是蓝色的列宁装,翻领 、双排扣,还戴着帽子,活像个解放 军,因为那时候人们都崇拜解放军。”
秦汉以来,官员级别区 分主要靠冠帽。从唐朝开始 衣服也出现区别,但区别仅 限于颜色。文武官员朝服以 所绣图案表示级别不同,是 从明朝才开始的。
民国政府确定:男子礼服为 中山装,女子礼服是旗袍
中国服饰变迁
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 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 其一,衣服前脸四个兜各代表礼、仪、廉、 耻。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代表立法、司法、行 政、考试权,检察权,这就是五权分立。 其三,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 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 (平等、自由、博爱)。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 大义。 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 国的理念。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 使得《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 作词的方文山用"素胚","仕女"," 汉隶"等词描绘了传世青花瓷的古 朴风采,加上周杰伦唱腔柔情古朴, 略带江南戏曲雏形,再混合复古音 乐,构成R&B佳作.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 动”,还是中世纪末的欧洲“文艺复兴”以及十八世纪的“启蒙运 动”,都是预示社会大革命的著名思想运动。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 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思催想生运社动会催变生社革会,变促革进,文促化进的文化发的展发。展(。自身因素)
新配乐。结合欧美流行音乐的演唱形式,用现 代的旋律去诠释古典文化的韵味,古洋结合、 中西结合。
新唱法。将通俗唱法与中国戏曲、中国传统 说唱艺术相结合,如《青花瓷》的旋律音程 都没有多大的起伏,均以二度、三度浮动, 演唱起来如说唱。
发展:绝妙填词配复古音乐, R&B,用现代技 术演绎古典的爱情主题——等
4 怎样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1)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 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出正确的文化选 择,成为自觉地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服饰变迁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服 饰都有严格的等级标准。自 宋代开始就明文规定,只有 皇帝能 穿 黄龙袍,普通庶民 是不许使用龙的图案和穿黄 色的衣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文化 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 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 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
——
巨我
人能
的成
牛 顿
肩为 膀科 上学
2 文化发展的含义
发
推陈出新
展
革故鼎新
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不是对旧文化的简单否定,而是不断革 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 新文化,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3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1)区别
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联系 A.
B.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古旋律:以我国五音为主调,采用了古典戏剧的旋律 与唱法。如青花瓷采用了清乐宫调式。
继承:古筝、牙板、琵琶;“素胚”“仕女”“汉隶”, 青花瓷,江南戏曲——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艺的继承
1 文化继承含义
继
取其精华
承
去其糟粕
文化继承:
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不 断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 盛行于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 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文艺 复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标 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它是新 文化,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 新经济要求的反映,是新兴的 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 的反封建斗争。简单来说,文 艺复兴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的 思想解放运动。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探究:你能否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谈 谈中外历史上思想变革运动?是如何促进文 化发展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 点既互相对立,展开激烈辩论,又是相互影响,相互汲 取营养,促进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 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是由 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 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这次运 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 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家那是因为 Nhomakorabea我
站
在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外部 因素
自身 因素
自身 因素
自身 因素
理论联系: 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 定的文化
理论联系: 科学是文化的其中一种形式
理论联系: 思想运动是一种文化活动
理论联系: 教育是文化的其中一种形 式
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网络学习
私塾授课
课堂教学
在你看来,上述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对文化传承有哪些影响?
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十八世纪的法国仍然是一个君 主政体的封建国家,天主教会与 专制王权相互勾结,推行文化专 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疯狂残害不 同信仰者和有进步思想的人们。 与专制制度严重衰败景象形成鲜 明对照的是新兴进步力量的壮大, 他们强烈要求冲破旧制度,在政 治、经济、思想方面的束缚。 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专制 统治和天主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 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空前 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 启蒙运动。
中国服饰变迁
改革开放之后,服饰朝着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封建王朝、中华民国、社会主义新中国,不同社会制 度下服饰的变更与发展说明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 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决定因素/外部因素)
引起 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政治的变化 导致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 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身因素)
“数字敦煌”项目2012 年投入运行,洞窟实景漫游 厅将建成为球幕影院,放映 球幕电影,观众能身临其境、 高清晰地观看洞窟建筑、彩 塑和壁画。数字展厅建成后, 我们会引导观众先在数字电 影厅看壁画,在球幕三维电 影看洞窟,然后再去看临摹 的壁画和复制的洞窟,最后 再参观真实的洞窟。
④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教育)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生产关系的调整 要求
社会制度的变革
决定
原理
文化形态的变化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 经济、政治决定的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 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 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 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 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自主预习:
1、什么是文化继承? 2、什么是文化发展? 3、文化继承与发展二者有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 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5、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讲授新课
一、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3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
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回溯源头,传
承命脉”,是因为 ( )
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A
C.只要继承了传统必定能实现发展
D.先继承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
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决定社会制度
的变化,也决定文化发展方向的是
思考1:从材料中说明,《青花瓷》的创作继 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三古”
古文化:如:“青花瓷”、“仕女图”、“宣纸”、 “屏风”等,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展现了古文 化别具魅力的意境。
古辞赋:《青花瓷》将中国古代诗词歌赋融入歌曲之 中。如:“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出自宋徽 宗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
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私塾教育对文化传承起有一定的作用,但 规模小,影响有限。
课堂教学这种教育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学 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校成为文化传承的 主要途径。
网络学习使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 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 与发展。
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1、地位: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 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作用: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 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 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