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差异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板、柱、 墙板
桁架
L/1000 且≤ 5
L/1000 且≤ 10
拉线、尺量最 大弯曲处
楼板、梁、柱、
表面
3
平整 墙板内表面

墙板外表面
1
2m 靠尺和塞 尺量测
相邻模板表面高差
1
尺量
板 对角
7
尺量两对角线
线差 墙板、门窗洞
3
翘曲
设计 起拱
板、墙板 桁架、梁
L/1000 且≤ 水平尺在两端
5
量测
拉线、尺量跨 ±5
检查数量:同一加工设备、同一牌号、
检查数量:同一加工设备、同一牌号、
同一规格的调直钢筋,重量不大于 30t 为一 同一规格的调直钢筋,重量不大于 30t 为一
批,每批见证抽取 3 个试件。
批,每批见证抽取 3 个试件。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
表 5.3.4 盘卷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 表 5.3.4 盘卷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
≥-8
≥-6
≥13
≥14
注: 断后伸长率 A 的量测标距为 5 倍钢筋直径。
钢筋牌号 HPB300
断后伸长率 A(%)
≥21
重量偏差 (%)
直径 6mm 直径 14mm
~12mm
~16mm
≥-10

HRB400、 HRBF400
≥15
≥-7
≥-6
RRB400
≥13
HRB500、 HRBF500
≥14
数量、位置;
数量、位置;
2 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
2 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
距,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 距,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
8
现行《规范》条文
修订征求意见稿
重量偏差要求
重量偏差要求
钢筋牌号
HPB300 HRB335、 HRBF335 HRB400、 HRBF400
RRB400 HRB500、 HRBF500
断后伸长率 A(%)
≥21
重量偏差 (%)
直径 6mm 直径 14mm ~12mm ~16mm
≥-10

≥16
≥15
1 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3 时,取
样不得少于一次;
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不足 100 盘时,取样
2 每工作班拌制不足 100 盘时,取样
不得少于一次;
不得少于一次;
3 连续浇筑超过 1000m3 时,每 200m3
3 连续浇筑超过 1000m3 时,每 200m3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6
现行《规范》条文
修订征求意见稿
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
1 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 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
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
2 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
2 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 的比值不应大于 1.30;
的比值不应大于 1.30;
设计 薄腹梁、桁架、
±3
起拱

拉线、尺量跨 中
注:L 为构件长度(mm)。
截面 梁、柱、桁架
尺寸
叠合梁
宽度、 高度
墙板 楼板 密拼板
±2 ±3 ±2 ±3 -2,0
尺量两端及中 部,取其中较
大值
尺量两端及中 部,取其中较
大值
厚度
板 墙板 叠合板
±3 ±2 -1,+3
尺量两端及中 部,取其中较
大值
侧向 弯曲

中心线位置
3
预留 洞口尺寸、深
孔洞 ±3

尺量
门窗 中心线位置

宽度、高度
3 0,+3
尺量
预埋 预埋板、吊环 3
件位 (吊钉)、木
尺量
5
现行《规范》条文 5 钢筋分项工程
修订征求意见稿
置 砖、电盒(线
盒)中心线位

预埋螺栓、套
筒、螺母中心
1
线位置
预埋线管中心 5
线位置
灌浆
套筒
及连 中心线位置
1
尺量
接钢

中心线位置
3
键槽 长度、宽度、
±3
尺量
深度
注:1 L 为构件长度(mm)。 2 量测中心线位置时,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
偏差的较大值。
5 钢筋分项工程
5.2 材料
5.2 材料
5.2.3 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 5.2.3 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 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通 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通 钢 筋 应 采 用 HRB335E 、 HRB400E 、 钢 筋 应 采 用 HRB400E 、 HRB500E 、 HRB500E 、 HRBF335E 、 HRBF400E 或 HRBF400E 或 HRBF500E 钢筋,其强度和 HRBF500E 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 最大力总延伸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 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 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混凝土强度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混凝土强度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及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记录。
9 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
9 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
9.1 一般规定
并与长度方向垂直,其长度不应小于 并与长度方向垂直,其长度不应小于
500mm;长度和重量的量测精度分别不应低 500mm;长度和重量的量测精度分别不应低
于 1mm 和 1g。
于 1mm 和 1g。
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
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
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
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
9.1 一般规定
9.1.1 装配式结构连接部位及叠合构件浇筑 9.1.1 装配式结构连接部位及叠合构件浇筑
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 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
程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程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混凝土粗糙面的质量,键槽的尺寸、
1 混凝土粗糙面的质量,键槽的尺寸、
试件抗压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
1 每组应留取 6 个边长为 70.7mm 的立 用技术规范》GB/T 50448 的规定进行检验。
方体试件,并应标准养护 28d;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留置一组 3 个试
2 试件抗压强度应取 6 个试件的平均 件。
值;当一组试件中抗压强度最大值或最小值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
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 3 件。
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尺量。
检验方法:尺量。
7
现行《规范》条文
修订征求意见稿
5.3.4 盘卷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 5.3.4 盘卷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
量偏差检验,其强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量偏差检验,其强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2,-3 0,-5
+2,-5
尺量两端及中 部,取其中较
大值
侧向
梁、板、柱
L/1000 且 ≤15
拉线、尺量最
弯曲 墙板、薄腹梁、 L/1500 且≤
大弯曲处
桁架
15
板的 表面平整度
2m 靠尺和塞 3
尺量测
相邻模板表面高差
1
尺量
对角 线差
板 墙板
7 尺量两对角线
5
翘曲
板、墙板
L/1500
水平尺在两端 量测
墙板
0,-5
项目
板、 梁、 柱、桁 架长 度
<12m ≥12m且<
18m ≥18m
允许偏差 (mm) ±3
检验方法
尺量两侧边,
±5 取其中较大值
±8
4
现行《规范》条文
修订征求意见稿
板、 墙板 宽度 梁、薄腹梁、
桁架
0,-5 +2,-5
尺量两端及中 部,取其中较
大值


墙板
(厚) 梁、薄腹梁、 度
桁架、柱
再取其中 2 个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2 重量偏差应按下式计算:
2 重量偏差应按下式计算:
Wd W0 100 W0
(5.3.4) Wd W0 100
W0
(5.3.4)
式中: ——重量偏差(%);
式中: ——重量偏差(%);
Wd——3 个调直钢筋试件的实际重
Wd——3 个调直钢筋试件的实际重
3 最大力总延伸率不应小于 9%。
3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 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 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案确定。ຫໍສະໝຸດ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
5.3 钢筋加工
5.3 钢筋加工
5.3.1 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下列规 5.3.1 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下列规
6.4 张拉和放张
6.4 张拉和放张
6.4.2 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钢绞线出 6.4.2 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可靠锚固,且不应 现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不应超过同一截面钢 有断丝或滑丝。 绞线总根数的 3%,且每根断裂的钢绞线断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丝不得超过一丝;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张拉记录。
求。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 求。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
点随机抽取。
点随机抽取。
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
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
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0
现行《规范》条文
修订征求意见稿
1 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3 时,取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与平均值相差超过 20%时,应取中间 4 个试
件强度的平均值。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留置一组。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7 混凝土分项工程
7 混凝土分项工程
7.4 混凝土施工
7.4 混凝土施工
7.4.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 7.4.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
4 模板分项工程
4.2 模 板 安 装
4.2 模 板 安 装
4.2.11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及检验方 4.2.11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及检验方
法应符合表 4.2.11 的规定。
法应符合表 4.2.11 的规定。
检查数量:首次使用及大修后的模板应
检查数量:首次使用及大修后的模板应
全数检查;使用中的模板应抽查 10%,且不 全数检查;使用中的模板应抽查 10%,且不
准的规定,其断后伸长率、重量偏差应符合 准的规定,其断后伸长率、重量偏差应符合
表 5.3.4 的规定。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 表 5.3.4 的规定。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
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 3 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
1 应对 3 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
再取其中 2 个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注: 断后伸长率 A 的量测标距为 5 倍钢筋直径。
6 预应力分项工程
6 预应力分项工程
6.2 材料
6.2 材料
主控项目
主控项目
6.2.2a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进场时,应进行 缓凝粘合剂用量和护套厚度、肋高等参数的 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相关标准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 抽样检验报告。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修订对照表
(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
现行《规范》条文
修订征求意见稿
3 基本规定 4 模板分项工程
3 基本规定
3.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的 尺寸量测,可采用本规范规定的测量工具, 也可采用其他经检定有效的测量工具。
28mm 以下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6 倍,当 28mm 以下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6 倍,当
直径为 28mm 及以上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 直径为 28mm 及以上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
的 7 倍;
的 7 倍;
4 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
4 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
筋的直径。
筋的直径。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
定:
定:
1 光圆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2.5
1 光圆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2.5
倍;
倍;
2 335MPa 级、400MPa 级带肋钢筋,
2 400MPa 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钢筋
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4 倍;
直径的 4 倍;
3 500MPa 级 带 肋 钢 筋 , 当 直 径 为
3 500MPa 级 带 肋 钢 筋 , 当 直 径 为
应少于 5 件,不足 5 件时应全数检查。
应少于 5 件,不足 5 件时应全数检查。
表 4.2.11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 表 4.2.11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项目 梁、板
允许偏差 (mm) ±4
检验方法
长度
薄腹梁、桁架 柱
±8 0,-10
尺量两侧边, 取其中较大值
9
现行《规范》条文
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张拉记录。
修订征求意见稿
6.5 灌浆及封锚
6.5 灌浆及封锚
6.5.3 现场留置的灌浆用水泥浆试件的抗压 6.5.3 现场留置的灌浆用水泥浆试件的抗压
强度不应低于 30 MPa。
强度不应低于 30 MPa。水泥浆试件的抗压
量之和(kg);
量之和(kg);
W0——钢筋理论重量(kg),取每米
W0——钢筋理论重量(kg),取每米
理论重量(kg/m)与 3 个调直钢筋试件长度 理论重量(kg/m)与 3 个调直钢筋试件长度
之和(m)的乘积。
之和(m)的乘积。
3 检验重量偏差时,试件切口应平滑
3 检验重量偏差时,试件切口应平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