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含解析
一、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有示数,调节可变电阻R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ΔU,则()
A.可变电阻R被调到较小的阻值
B.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小量等于ΔU
C.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小于
D.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等于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题意知,要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则需电阻R和R1并联后的总电阻增大,则需将可变电阻R增大,即可变电阻R被调到较大的阻值,故A项不合题意;
BCD.当R增大时,外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且路端电压增大,所以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量小于ΔU,由欧姆定律知,通过电阻R2的电流也减小,
减小量小于,故B项不合题意、D项不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5 V,内阻不计,R1=8 Ω,R2=2 Ω,R3=5 Ω,R=6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4=20 Ω,电容器电容C=2 μF,不计电表内阻的影响,闭合开关,在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源的总功率变大
D.电容器先放电后充电
【解析】
A、C、当P从a滑到b时,电路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源的总功率变小A、C错误;
B、总电流变小,R1、R2支路的电流不变,通过R3的电流变小,故电压表示数变小,B正确;D、当P在a端时电容器与R2并联,电容器两端电压U C1=1V,上极板带正电;当P在b端时,电容器两端电压U C2=3V,上极板带负电,所以电容器先放电后充电,D正确.故选BD.
【点睛】本题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中的含容电路;要注意当无法明确电容器的串并联关系时则应先求出两端的电势,再求出两端的电势差即可求解.
3.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叠放着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A、B(物体B与弹簧栓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A上,使物体A开始向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测得两个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
A.施加外力的瞬间,F的大小为2m(g﹣a)
B.A、B在t1时刻分离,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m(g+a)
C.弹簧弹力等于0时,物体B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D.B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施加F前,物体AB整体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
2mg=kx;
施加外力F的瞬间,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
+-
F F mg ma
22
弹
其中:
F弹=2mg
解得:
F=2ma
故A错误。
B.物体A、B在t1时刻分离,此时A、B具有共同的速度与加速度,且F AB=0;
对B:
F弹′-mg=ma
F 弹′=m (g +a )
故B 正确。
C .B 受重力、弹力及压力的作用;当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而弹簧恢复到原长时,B 受到的合力为重力,已经减速一段时间,速度不是最大值;故C 错误;
D .B 与弹簧开始时受到了A 的压力做负功,故开始时机械能减小;故D 错误;
4.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 1L 、2L 是两个小灯泡, R 是滑动变阻器,V 1、V 2可视为理想电压表.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R 的滑动片由最左端向最右端滑动,小灯泡的阻值可视为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灯泡1L 变暗,V 1表的示数变小,V 2表的示数变大
B .小灯泡1L 变亮,V 1表的示数变大,V 2表的示数变小
C .小灯泡2L 变暗,V 1表的示数变小,V 2表的示数变大
D .小灯泡2L 变亮,V 1表的示数变大,V 2表的示数变大
【答案】D
【解析】将滑动变阻器的触片由左端向右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变阻器与灯泡L 2并联的电阻变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则路端电压随之增大,即V 1表的读数变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流过电源的电流减小,灯泡L 1变暗,电压表V 2读数变小.灯泡L 2的电压U 2=E -I (r +R L1)增大,I 减小,则U 2增大,灯泡L 2变亮.故D 正确.故选
D .
【点睛】本题是电路中动态分析问题.对于路端电压可以直接根据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判断.
5.直流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不计,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图示位置向右移动时,电源的
A .效率一定增大
B.总功率一定增大
C.热功率一定增大
D.输出功率一定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当滑动变阻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源电动势不变,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流I变小;A、
电源的效率
UI R
EI R r
η==
+
,电源内阻r不变,滑动变阻器阻值R变大,则电源效率增
大,故A正确;B、电源电动势E不变,电流I变小,电源总功率P=EI减小,故B错误;
C、电源内阻r不变,电流I减小,源的热功率P Q=I2r减小,故C错误;
D、当滑动变阻器阻值与电源内阻相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由于不知道最初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与电源内阻间的关系,因此无法判断电源输出功率如何变化,故D错误;故选A.
【点睛】知道电路串并联中的电流电压关系,并熟练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6.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静止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的质量为2m,B和C的
质量都是m,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和地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A、B、C三个物体始终相对静止,则力F不能超过μmg
B.当力F=μmg时,A、B间的摩擦力为
C.无论力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
D.当力F> μmg时,B相对A滑动
【答案】AB
【解析】
【详解】
A.A与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mg,C与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B与地
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2m+m+m)=;要使A,B,C都始终相对静止,三者
一起向右加速,对整体有:F-=4ma,假设C恰好与B相对不滑动,对C有:
=ma ,联立解得:a=
,F=mg ;设此时A 与B 间的摩擦力为f ,对A 有:F-f=2ma ,解得f=mg mg ,表明C 达到临界时A 还没有,故要使三者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力F 不能超过μmg ,故A 正确.
B.当力F =μmg 时,由整体表达式F-
=4ma 可得:a=g ,代入A 的表达式可得:f=mg,故B 正确.
C.当F 较大时,A,C 都会相对B 滑动,B 的加速度就得到最大,对B 有:2--=ma B ,解得a B =g ,故C 错误.
D.当A 恰好相对B 滑动时,C 早已相对B 滑动,对A 、B 整体分析有:F--=3ma 1,对
A 有:F-2μmg=2ma 1,解得F=μmg ,故当拉力F>μmg 时,
B 相对A 滑动,D 错误.胡选:
A 、B.
7.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板B ,且足够长,其上叠放木块A .假定木板与地面之间、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用一水平力F 作用于B ,A 、B 的加速度与F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的质量为0.5 kg
B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D .当水平拉力F=15N 时,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 2
【答案】ACD
【解析】
【详解】
在F <3N 时,一起保持静止;在3N≤F <9N 时,A 、B 保持相对静止,故地面对B 的最大静摩擦力f B =3N ;在3N≤F <9N 时,A 、B 保持相对静止;在F≥9N 时,A 与B 发生相对滑动,故B 对A 的最大静摩擦力f A =4m A ,在3N≤F <9N 时,A 、B 运动的加速度B A B
F f a m m -+=,可
得,m A +m B =1.5kg ;在F≥9N 时,B 的加速度A B B B
F f f a m --=
,可得,m B =1kg ,那么m A =0.5kg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2B B A B f m m g ==μ+,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0.4A A A f m g
μ==,故AC 正确,B 错误;当水平拉力F=15N 时,木板和木块已经相对滑动,则此时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221540.53/10/1A B B
B F f f a m s m s m ---⨯-==''=,选项D 正确;故选ACD .
【点睛】
物体运动学问题中,一般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得到加速度的表达式,然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得合外力,最后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联立求解即可.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L 1、L 2的电阻分别为R 1、R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0,若有电流通过,灯就发光,假设灯的电阻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a 端向b 端移动时,灯L 1、L 2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
A .当
时,灯L 1变暗,灯L 2变亮 B .当
时,灯L 1先变暗后变亮,灯L 2先变亮后变暗 C .当
时,灯L 1先变暗后变亮,灯L 2不断变暗 D .当
时,灯L 1先变暗后变亮,灯L 2不断变亮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B.当时,灯L 2与滑动变阻器的左部分串联的总电阻一定大于右部分的电阻,当变阻器的滑片P 由a 端向b 端移动时,电路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所以通过灯L 1的电流减小,灯L 1变暗,通过灯L 2的电流变大,灯L 2变亮,故A 项符合题意,B 项不合题意; CD.当时,灯L 2与滑动变阻器的左部分串联的总电阻先大于后小于右部分的电阻,则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a 端向b 端移动时,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所以总电流先减小后增大,所以通过灯L 1的电流先减小后增大,故灯L 1先变暗后变亮,而通过L 2的电流一直变大,灯L 2不断变亮,故C 项不合题意,D 项符合题意.
9.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可能是()
A.绳的张力减小,斜面对b的支持力减小,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
B.绳的张力减小,斜面对b的支持力增加,地面对a的支持力不变
C.绳的张力减小,斜面对b的支持力增加,地面对a的支持力增加
D.绳的张力增加,斜面对b的支持力增加,地面对a的支持力增加
【答案】BC
【解析】
【详解】
在光滑段运动时,物块a及物块b均处于平衡状态,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
对b受力分析,如图,受重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 cosθ-F N sinθ=0 ①;
F sinθ+F N cosθ-mg=0 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
F=mg sinθ,F N=mg cosθ;
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减速滑行,系统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此时有两种可能;
AB.(一)物块a、b仍相对静止,竖直方向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sinθ+F N cosθ-mg=0 ③;
F N sinθ-F cosθ=ma④;
由③④两式解得:
F=mg sinθ-ma cosθ,F N=mg cosθ+ma sinθ;
即绳的张力F将减小,而a对b的支持力变大;
再对a、b整体受力分析竖直方向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故地面对a支持力不变;故A项错误,B项正确.
CD.(二)物块b相对于a向上加速滑动,绳的张力显然减小为零,物体具有向上的分加
速度,是超重,因此a 对b 的支持力增大,斜面体和滑块整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也是超重,故地面对a 的支持力也增大;故C 项正确,D 项错误。
10.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 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向上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 I 、U 1、U 2和 U 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用 ΔI 、ΔU 1、ΔU 2和 ΔU 3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U 1变小,U 2变大,U 3变小,I 变大
B .U 1变大,U 2变小,U 3变大,I 变大
C .U 1/I 不变,U 2/I 变小,U 3/I 变小
D .ΔU 1/ΔI 不变,ΔU 2/ΔI 不变,ΔU 3/ΔI 不变
【答案】CD
【解析】
试题分析:当滑动变阻器R 2的滑动触头P 向上滑动,其阻值变小,总电阻变小,电流表示数I 变大,路端电压U 3减小,R 1的电压U 1增大,故R 2的电压U 2减小.故AB 错误.因R 1是定值电阻,则有111 U U R I I ∆==∆,不变.因为22 U R I =,R 2变小,2 U I
变小;3 U I =R 1+R 2,变小.故C 正确.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 3=E-Ir ,则3 U r I
∆=∆,不变.U 2=E-I (R 1+r ),则
2U I
∆∆=R 1+r ,不变,故D 正确.故选CD .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11.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叠放着质量均为M =2kg 的A 、B 两个滑块,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F 推滑块A ,让它们运动,推力F 随位移x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已知两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g =10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运动过程中滑块A 的最大加速度是2.5m/s2
B .在运动过程中滑块B 的最大加速度是3m/s2
C .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3m
D .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为m/s
【答案】AD
【解析】
【详解】
假设开始时AB相对静止,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Ma,解得
;隔离B,B受到重力、支持力和A对B的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2×2.5=5N<μMg=6N,所以AB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保持相对静止,最大加速度均为2.5m/s2,故A正确,B错误;当F=0时,加速度为0,之后AB做匀速运动,位
移继续增加,故C错误;F-x图象包围的面积等于力F做的功,W=×2×10=10J;当F=0,
即a=0时达到最大速度,对AB整体,根据动能定理,有−0;代入数据得:,故D正确;故选A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判断AB是否会发生相对运动,知道F-x图象包围的面积代表力所做的功,值得注意的是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0,合力为0,充分利用图象获取信息.
12.有一种游戏,游戏者手持丘乓球拍托球移动,距离大者获胜.若某人在游戏中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球拍与球保持相对靠止且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设球拍和球质量分别为M、m,不计球拍和球之间的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则
A.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gtanθ
B.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
C.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cosθ
D.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大小为() cos
M m g
θ
+
【答案】AD
【解析】
A、球和运动员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对小球分析如图所示:
则小球所受的合力为mg tan 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tan tan mg a g m
θθ==,故A 正确.B 、C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球拍对球的作用力cos mg N θ=
,故B 、C 错误.D 、对球拍和球整体分析,整体的合力为(M +m )a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为:()cos M m g F θ
+=,故D 正确.故选AD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球、球拍和人具有相同的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掌握整体法、隔离法的运用.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一定,A 、B 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块正对金属板,R 1为光敏电阻,电阻随光强的增大而减小.当R 2的滑动触头P 在a 端时,闭合开关S ,此时电流表A 和电压表V 的示数分别为I 和U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仅将R 2的滑动触头P 向b 端移动,则I 不变,U 不变
B .若仅增大A 、B 板间距离,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
C .若仅用更强的光照射R 1,则I 增大,U 减小,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小
D .若仅用更强的光照射R 1,则U 变化量的绝对值与I 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不变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含容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
【详解】
A.若仅将2R 的滑动触头P 向b 端移动,2R 所在支路有电容器,被断路,则I 、U 保持不变。
故A 正确。
B.根据=4πS
C kd ε,若仅增大A 、B 板间距离,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少。
故B 错误。
C. 若仅用更强的光照射R 1,电阻随光强的增大而减小,则I 增大,U 应当减少,电荷量减少。
故C 正确。
D.U 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与I 的变化量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是不变的。
故D 正确。
故选ACD 。
14.如图1所示,m A =4.0 kg ,m B =2.0kg ,A 和 B 紧靠着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从 t =0 时刻起,对 B 施加向右的水平恒力 F 2=4.0 N ,同时对 A 施加向右的水平变力 F 1,F 1 变化规律如图 2 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当 t =0 时,A 、
B 物体加速度分别为225m /s ,2m /s A B a a ==
B .A 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B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C .t =12s 时刻 A 、B 将分离,分离时加速度均为 a =2m/s 2
D .A 、B 分离前后,A 物体加速度变化规律不相同
【答案】AB
【解析】
【详解】
A .若A
B 之间没有力的作用,则:
222m/s B B
F a m =
= 当0t =时,120N F =,而4A m kg =, 215m/s A B
F a m == 所以1F 单独作用在A 上的加速度大于AB 之间没有力的作用时的加速度,此时AB 一起运动,加速度为:
212
4m/s F a m m =
=+合 A 错误; B .由A 得分析可知:随着1F 的减小,刚开始时AB 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故B 错误;
C .当1F 单独在A 上的加速度等于2F 单独作用在B 上的加速度时,AB 之间恰好没有力的作用,此后1F 继续减小,A 的加速度继续减小,AB 分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18N A B F m a ==
根据图像可知,此时t=12s ,所以t=12s 时刻A 、B 将分离,分离时加速度均为:
222m/s B B
F a m =
= C 正确; D .A 、B 分离前,A 受到1F 和B 对A 的弹力作用,分离后A 只受1F 作用,A 物体加速度变化规律不相同,D 正确;
故选AB 。
【点睛】
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注意临界条件,当AB 之间刚好没有作用力且加速度相同时开始分离。
1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内阻及各电阻的阻值都标记在图中,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 向a 端移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电阻R 1两端的电压减小
C .电源的总功率减少但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
D .如果设定流过电阻R2电流变化量的绝对值为2I ∆,流过滑动变阻器R3的电流变化量的绝对值为3I ∆,则23I I ∆<∆
【答案】BD
【解析】
A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P 从图示位置向a 滑动的过程中,外电路总电阻变大,电路中总电流变小,内电压减小,路端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故A 错误;
BD 、电路中总电流变小,通过电阻R 1的电流变小,R 1两端电压变小,R 2两端电压增大,通过电阻R 2的电流变大,通过电阻R 1的电流等于通过电阻R 2的电流和通过电阻R 3的电流之和,故通过电阻R 3的电流变小,故有123I I I ∆=∆+∆,23I I ∆<∆,故BD 正确;
C 、电路中总电流变小,则电源的总功率减少,因不知道外电阻与内电阻之间的关系,所以无法判断电源的输出功率的变化;故C 错误;
故选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