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ies)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它主要回答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教学基本内容、过程、学时分配
(1)学习的实质是什么?
即学习的结果到底使学习者形成了什么,或者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即学习是怎样实现的,或者说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观察法的优点是简易方便、自然真实,提高研究的可推广性;缺点是费时费力费财,难以深人。
(二)实验法
1、实验法(experimentation)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种类:实验研究分为实验室情境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和在现场情境下进行的自然实验。
直观(活动、情景剧)教学策略()
联系实际(体验、诊断)教学策略()
情感态度(感悟)教学策略()
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团队学习()专题研讨()
现场教学()案例分析()教育调查()
学生学习模式
科学探究模式()自主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模式()
教学基本内容、过程、学时分配
(三)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
(四)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一方面各国学者与国际教育心理学界的交流、合作日益加深,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又强调研究的本土化,从各国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确定研究选题,并在学习和教学理论上逐步强调自己的创新和文化特色。
(五)教育心理学越来越综合化和跨学科化,除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之外,它还越来越多地吸收了脑科学、文化人类学、信息科学、复杂性系统科学、科学哲学(知识论)等学科领域的思想和方法。
第三,为了提高效度和信度,调查者要在情感上主动协调与被试的关系,使之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问卷法的优点是使用方便、统计迅速,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资料,缺点是有时信度难以保证,缺乏可靠性。
(四)访谈法
1、访谈法(interview)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的心理和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一章走进教育心理学(2学时)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定义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教学心理
以基本学习理论和具体学习心理的研究为基础,教育心理学进一步研究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具体问题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和表述、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学习环境设计、技术工具的应用、课堂行为的管理以及教学测评等。
4、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
学生和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两类主体。教育心理学对这两类人群的心理进行了研究,包括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问题,以及教师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发展。
2、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王振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注:表中()选项请打“√”
延边大学研究生教案
周次
第周,第次课
章节
名称
第一章走进教育心理学
教学
目的
要求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讨论法()演示法()
实验法()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教学
策略
事实性(案例)教学策略()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等三种密切交织在一起的活动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1.学生
2.教师
3.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
(二)教学过程的三个侧面
1、学习过程
教学基本内容、过程、学时分配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
(一)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
又称为“定量研究”、“量的研究”,是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基本过程:假设—抽样—资料收集、数据统计方法等
(二)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三、教育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关系
(二)教育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
(三)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关系
四、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教师职业的重要科学基础
(二)教师发展的意义
(三)课堂教学的意义
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
(二)初创时期(19世纪60年代——20世纪20年代)
(三)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四)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末)
(五)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
二、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一)初步建立时期(1900-1949)
(二)初步发展时期(1949-1965)
(三)成熟完善时期(1977——)
又称为“质的研究”、“定性研究”。是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景之中,而非人工控制的实验环境,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基本过程:自下而上的思路,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寻找其中核心纬度,“扎根”于经验资料来建立理论。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21世纪)
(一)在学习观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突出了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加工、高级思维和探究性活动;越来越重视学习者的社会文化互动。
教学基本内容、过程、学时分配
(二)在研究领域上日益向纵深发展,一方面关于认知与学习机制的研究与脑科学研究结合在了一起,成为基础研究的新方向;另一方面超越人工化的实验室研究,研究真实社会文化情境中复杂的认知、学习和人际互动过程,深入研究不同学科(如科学、数学、语言等)的学习和教学问题,研究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和教学问题,以及研究学校以外的各种情境中的学习问题(如成人学习、基于工作的学习、终身学习等)。
二、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观察法(observation)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2、必须做到
第一,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
第二,在自然观察中要尽可能使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观察者有时可以在隐蔽处通过纱屏、单向透光玻璃或电视等进行观察。
课堂讨论
练习
作业
注:表中()选项请打“√”
实验课学时1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等教育出版社教科书名2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作者教科书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章走进教育心理学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讲授法教学实验法方法读书指导法教学联系实际体验诊断教学策略策略情感态度感悟教学策略团队学习专题研讨形式现场教学案例分析教育调查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第一章走进教育心理学学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定义教学基本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psychology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心内容过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教学基本内容、过程、学时分配
(三)问卷法
1、问卷法(questionnaire)是研究者利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的有关心理、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常用的问卷量表有描述、选择和评定三种方式。
2、必须做到
第一,可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打消回答者的思想顾虑。
第二,为了避免不真实的回答,可在问卷中安排一些相矛盾的问题。如果被试者回答都一样,可将这些不真实的答卷剔除。
(3)学习有哪些规律和条件?
即学习过程受的原则。
2、具体学习心理
在基本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具体侧面或领域的学习心理。
(1)学习的动机及其激发、学习的策略及其培养
(2)各类知识和认知策略的学习,价值观的学习
(3)学校中学生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以及态度、品德和也包括各种非正规教育环境中的学习。
设计型研究采用了“逐步改进”的设计方法,把最初的设计付诸实施,看其效果如何,根据来自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直至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种更为可靠而有效的设计。
设计型研究的目的不只是改进实践,它承担着改进实践和完善理论的双重使命。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世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独立学科前时期(19世纪60年代前)
延边大学研究生教案
课程名称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授课对象
2013全日制教育硕士
授课教师
崔美玉
职称
教授
授课时间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课程类别
学位基础课
考核方式
考试(V);考查();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48
学分数
3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48学时;实验课0学时
教科书
教科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1、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周宗奎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从科学性质角度讲,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教育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也使它在这意义上更偏重于社会科学的性质。
从学科性质角度讲,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
二、教学系统
2、必须做到
第一,把握谈话的方向,不要无的放矢、乱扯一气,而要使谈话顺水推舟,抓住重点。
第二,要赢得受访者的信任,必要时可作适当的说明和保证,如讲明对所谈内容绝对保密,决不外泄,更不会嘲讽等。
三、设计型研究:研究方法的新思路
1、设计型研究
设计型研究旨在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来检验和改进基于有关原理和先期研究而得出的教育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