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1.被誉为“铁人”的是()。

A.邱少云
B.王进喜
C.陈永贵
D.欧阳海
2.根据本课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A.时代精神
B.民族精神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中国精神
4.根据本课程,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是依靠什么一次次绝境逢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

A.坚持顾全大局,紧密团结
B.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
D.爱护群众、帮助群众、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5.根据本课程,做群众工作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要满足群众的利益,所以要以()为中心。

A.经济建设
B.人民
C.党的领导
D.政治方向
6.根据本课程,以下不上属于“五好标准”的是()。

A.信念坚定
B.为民服务
C.牢记使命
D.勤政务实
7.根据本课程,陈云的“十五字诀”是指()。

A.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B.不唯下、不唯书、不唯实,交换、比较、反复C.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实,交换、比较、反复D.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实,交换、比较、创新
8.本课程讲到,()之后,受各方势力的影响,“右”倾错误开始在共产党党内出现。

A.第一次国共合作
B.第二次国共合作
C.遵义会议
D.长征胜利
9.根据本课程,()是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反映。

A.爱国主义
B.民族精神
C.中国梦
D.艰苦奋斗
10.()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区别的最根本标志。

A.谦虚谨慎精神
B.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
C.实事求是精神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11.本课程中,不属于《解放日报》提出记笔记的方式有()。

A.摘要式的
B.心得式的
C.提纲式的
D.流水账式的
12.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革命战争的考验,在即将从革命政党转变为执政党的时候,()是中国共产党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

A.能不能保持初心,砥砺前行
B.能不能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C.能不能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D.能不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3.()是中国革命精神之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集大成。

A.长征精神
B.延安精神
C.红船精神
D.井冈山精神
14.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

A.奉献精神
B.奋斗精神
C.首创精神
D.忠诚精神
15.苏区精神的精髓是()。

A.求真务实
B.坚定信念
C.一心为民
D.艰苦奋斗
16.红色资源不包括()。

A.遗物,遗迹
B.手稿,著作
C.音像,记录
D.国旗
17.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党的()放在首位。

A.经济建设
B.社会建设
C.政治建设
D.文化建设
18.根据本课程,十九大报告中,有()次提到了人民。

A.17
B.34
C.203
D.43
19.周易精神中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基本、最根本的精神。

A.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B.道法自然、上善若水
C.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D.百折不挠、以柔克刚
20.根据本课程,与()进行比较,能够比出社会主义的坚持不坚持、变与不变的优越性。

A.印度
B.俄罗斯
C.朝鲜
D.美国
21.本课程指出,要发扬“见贤思齐”的特色和优势,缅怀先烈,(),学习模范,效法先进,形成浓郁氛围。

A.弘扬劳模精神
B.崇尚英雄
C.保护企业家精神
D.艰苦奋斗
22.1935年1月召开的(),毛泽东参与中共中央核心领导和指挥军事行动,实现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一次伟大转折。

A.黎平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23.根据本课程,()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

A.延安整风精神
B.抗大精神
C.南泥湾精神
D.愚公移山精神
24.根据本课程,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占领国民党老巢南京后,毛泽东又发出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战斗号令。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5.根据本课程,耐不住高原反应的红军战士多为()。

A.南方人
B.北方人
C.内陆居民
D.沿海居民
26.民主革命时期的第一次严重挫折是()。

A.大革命失败
B.土地革命失败
C.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D.“左倾”思想蔓延
27.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是()。

A.党员干部
B.人民群众
C.各民主党派
D.共青团
28.政治建军,从()再出发。

A.南湖
B.瑞金
C.古田
D.井岗
29.根据本课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相统一。

A.个人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企业利益
30.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要()。

A.始终保持艰苦奋斗
B.做苦行僧
C.做到形式上的苦
D.不能有任何享乐行为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3分)
1.根据本课程,为了开展全党的学习运动,毛泽东作了大量理论准备工作,具体包括()
A.设立干部教育机构
B.如饥似渴地读书
C.孜孜不倦地著书
D.报告形势任务,阐述学习的必要性
E.开展学习动员
2.根据本课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统揽什么作出的重大部署()。

A.伟大斗争
B.伟大工程
C.伟大事业
D.伟大梦想
E.伟大前景
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党确立了()的方针。

A.独立自主
B.自力更生
C.艰苦奋斗
D.勤俭建国
E.自由开放
4.本文主讲的英烈精神包括()
A.践行理想信念、英勇献身的共产主义精神B.救劳苦大众出水火、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C.挽救民族危亡、捍卫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
E.新时代坚持改革创新、砥砺前行的时代精神
5.检验政策方针的最高标准是()。

A.人民参与不参与
B.人民拥护不拥护
C.人民赞成不赞成
D.人民高兴不高兴
E.人民答应不答应
6.根据本课程,红军长征过程中面临哪些考验()。

A.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
B.右倾资本主义
C.恶劣的自然环境
D.“左”倾教条主义
E.右倾分裂主义
7.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六个一”要求包括()。

A.瞻仰一次红船
B.听一次党课
C.观一次专题片
D.学一次党章
E.看一次展览
8.本课程指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考验包括()。

A.执政考验
B.改革开放考验
C.市场经济考验
D.外部环境考验
E.消极腐败的考验
9.本课程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凝聚党心民心的哪些历史经验?()
A.以最高理想凝聚党心民心
B.以共同理想凝聚党心民心
C.反腐败凝聚党心民心
D.惠民生凝聚党心民心
E.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凝聚党心民心
10.根据本课程,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是社会变迁的必然要求,但党群关系仍面临一些问题,包括()。

A.党内腐败贪污等挑战
B.社会运行机制变化与党的部分功能调试不到位的矛盾C.来自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挑战
D.多元利益群体博弈与公权力和民众之间的矛盾
E.群众基础变化与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改革不到位的矛盾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
1.本课程指出,“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重伦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对错
2.“一岗双责”是指既要履行抓好所分管的业务工作的“责”,也要履行抓好党建工作的“责”。

对错
3.毛泽东的“两个务必”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对错
4.根据本课程,第四次反围剿由于李德等共产国际的瞎指挥,与敌人打正规战导致失败。

对错
5.人的问题也反映了党的宗旨问题,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并非一心只为人民服务。

对错
6.根据本课程,漠视群众利益也属于违反群众纪律。

对错
7.“两个务必”的提出不是随意与偶然的,而是毛泽东深刻洞察与总结党的历史的结果。

对错
8.本文讲到,延安时期是我们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挫折走向成功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

对错
9.根据本课程,红军长征所需的粮食属于自给自足。

对错
10.要弘扬红色文化,了解党的历史,充分认识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业绩。

对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