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诵读并背诵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壁》,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意象及修辞手法;掌握通过诗歌鉴赏分析词
人情感波动和人生哲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解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
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意象和词句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和人
生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人生哲
理的思考与感悟;通过诗歌学习,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烦恼与忧
愁,学会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课程准备
•教学材料:《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诗及注释、辛弃疾生平及创作背景资料、相关诗词比较阅读材料、PPT课件、配乐朗诵音频。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尝试理解诗歌大意,并查找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课程结构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活动设计: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营造宁静、深邃的课堂氛围。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辛弃疾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他身处乱世、报国无门的心境,为
理解诗歌奠定基础。
•设疑激趣:提问:“‘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句词中的‘愁’字表达了什么情感?你认为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激
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诗歌诵读与初步感知(约10分钟)
活动设计:
•示范诵读:教师首先进行配乐朗诵,注意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为学生树立榜样。
•学生跟读:学生跟随教师轻声诵读,逐步熟悉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集体诵读:全班学生齐声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三、诗歌解析与意象分析(约15分钟)
活动设计:
•整体解读: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诗歌,理解每句词的大意,注意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意象分析:重点分析诗歌中的“层楼”、“闲愁”、“爱上层楼”等意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意象背后的深层含义,如少年时的纯真、对未来的憧憬、面对
现实的无奈等。
•修辞手法:讲解诗歌中的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手法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如通过对比少年与成年的心境变化,增强了诗歌的
层次感和深度。
四、情感探讨与人生哲理(约20分钟)
活动设计:
•情感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词人辛弃疾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波动,如从少年时的无忧无虑到成年后的愁苦与无奈,再到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人生哲理: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即人生中的忧愁与烦恼是不可避免的,但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和化解这些忧愁,保持内
心的平和与坚韧。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词人情感变化、人生哲理感悟、诗歌意象运用)进行深入探讨,准备小组发言。
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诗歌鉴赏与批判性思维(约20分钟)
活动设计:
•诗歌鉴赏: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意象、情感、人生哲理等方面进行鉴赏,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如“你认为诗歌中的哪些词句最能体现词人的情感波动?”“你如何理解诗歌中的人生哲理?”“你认为这首词在现代社会有何启示?”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同时,教师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六、拓展延伸与文化传承(约15分钟)
活动设计:
•文化拓展:介绍辛弃疾的其他经典诗词,如《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辛弃疾诗词风格的
理解。
•文化传承:引导学生思考古典诗词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如如何通过诗词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比较阅读:提供一首与《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主题相似的现代诗歌或散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分析两者在情感表达、意象运用、语言风格
等方面的异同。
七、创作实践与情感表达(约15分钟)
活动设计: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模仿辛弃疾的风格,创作一首表达个人情感波动或人生哲理的诗词或短文。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指导,如如何选择意
象、运用修辞手法等。
•情感表达: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解释创作背景和灵感来源。
其他同学和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创作氛围。
八、课程总结与作业布置(约10分钟)
活动设计:
•课程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和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
鼓励学生保持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敬畏之心,不断提升自己的
文学素养和人生智慧。
•作业布置:
1.背诵《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诗,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每句词的
意思。
2.阅读辛弃疾的其他经典诗词,比较其在情感表达、意象运用等方面的
异同,并撰写一篇短文。
3.完成创作实践,创作一首表达个人情感波动或人生哲理的诗词或短
文,要求至少运用三种修辞手法,体现个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结束语:“《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不仅是一首描绘词人情感波动的诗词,更是一
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辛弃疾对人生忧愁与烦恼的深刻感悟,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敬畏之心,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生智慧。
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够通过诗词学习,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烦恼与忧愁,学会积
极、乐观地面对人生,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新时代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