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中苏拉威西波龙谷金矿的赋存状态与选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尼中苏拉威西波龙谷金矿的赋存状态与选矿
何熙琦;陈仁;跃连红;刘应忠
【摘要】The ore in Polonggo gold deposit have the features of high grade, thin grain size and high libera-ting degree, meantime the siver, lead, zinc and other utilized components accompanied, the content of injuri- ous ingredient As is low. The quality of ore is very good. Bulk flotation - amalgamation is mature and this method is suggested in order to find a better method.%波龙谷金矿矿石具有金品位高、金粒粒度粗,可解离度高,同时伴有银、铅、锌等可综合利用组分,而有害组分As低等特点。

矿石质量极佳,属于易选矿。

混合浮选+混汞选矿法在国内很成熟,建议试验此法,与螺旋向心跳汰重选法比较,以获得更佳优选方案。

【期刊名称】《贵州地质》
【年(卷),期】2012(029)003
【总页数】5页(P225-228,239)
【关键词】波龙谷金矿;赋存状态;解离度;选矿
【作者】何熙琦;陈仁;跃连红;刘应忠
【作者单位】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550005;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550005;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550005;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55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波龙谷金矿位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部,系新生代环太平洋火山岩岛弧环境,矿床属于与上新世中酸性岩浆形成的石英闪长玢岩岩株、岩墙等潜火山岩有关的斑岩型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1]。

石英闪长玢岩岩株、岩墙具斑状结构,侵位于上新统沃布都火山角砾岩(N2w)中[2]。

达到工业矿体有四个,Ⅱ、Ⅲ矿体产于安山玢岩和闪长玢岩组成的岩墙中和内接触带。

Ⅲ矿体平面为两个呈右斜列的Ⅲ1、Ⅲ2矿体,二者相距5~10 m,有时分叉合并,形态和产状与安山玢岩岩墙一致。

Ⅰ、Ⅳ矿体产于闪长玢岩小岩株内接触带。

矿体形态和产状受岩体产状控制。

矿石以细脉状、细粒浸染状构造为主。

矿石类型主要为金—多金属硫化物绢英岩化闪长玢岩矿石、金—多金属硫化物绢
英岩化安山玢岩矿石。

蚀变强烈时成为金—多金属硫化物绢英岩化蚀变岩矿石。

矿石的矿物比较简单,非金属矿物是矿石的主成分,占80% ~90%,主要是石英、长石等。

与矿化关系密切的金属硫化物含量变化很大,一般在5%左右,局部达20%。

视表生氧化作用程度,可形成一些复杂的次生氧化物褐铁矿等。

矿体矿石
矿物成分见表1。

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均具见碎裂化,裂缝内为白云石、石英充填交代;此外黄
铁矿、方铅矿或沿闪锌矿的碎裂缝充填交代或沿闪锌矿外缘生长。

因此主成矿阶段矿物生成顺序为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石英(白云石。

主要有用组分:Ⅲ2矿体Au品位一般1.66×10-6~36 ×10-6,加工技术样为
6.9 ×10-6,与Ⅲ矿体平均值6.48×10-6一致;Ag 4×10-6~43×10-6,Pb 0.33% ~1.45%,Zn 0.4% ~1.38%。

Au∶Ag含量比在1∶2~3左右。

元素以
Au为主,Ag、Pb、Zn等呈伴生出现(表2)。

SiO2占46 ~60%。

Bi、Nb、Sb、Ta、Zr普遍低于5 × 10-6;Se、Sn、W、Te普遍低于10 ×10-6;Pt低于 5
×10-9,Pd为1×10-9~3×10-9;Mo低于1×10-6;Ga在10×10-6上下。

其它元素含量见表3。

由此可见,Au 除与 Ag、Pb、Zn、S、Cu 有关系外,与其它元素的关系却并不明显。

金主要为游离金,其次是含于金属硫化物和硅酸盐矿物中(表4)。

单矿物在0.045 mm粒度下,金在载金矿物中的分配率如表5。

由二表可见主要载金矿物为游离金粒和黄铁矿,次为方铅矿、闪锌矿、石英等。

褐铁矿多是黄铁矿氧化而成。

游离金粒有80%左右为银金矿,其含银20%~26.39%;余约20%为含银<20%的自然金(表6),基本不含其它组分,含金平均79.8%,含银平均20.2%。

金的成色受含银量影响,一般为750~800。

黄铁矿:以不等粒半自形—自形粒状晶体呈浸染状、稠密浸染状、不规则团块状、脉状分布,含量1% ~15%。

以不规则团块状、脉状者含金性为好。

浸染状自形粒状单晶出现时含金性差。

方铅矿:以不等粒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晶体呈浸染状、斑点状、脉状分布,含量0.84% ~10%;
闪锌矿:以不等粒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晶体呈浸染状、斑点状分布,含量
1% ~15%;
石英:以不等粒自形—半自形柱粒状晶体呈网脉—稠密浸染状分布,结晶粒度<1 mm,含量20%~48%;
虽然方铅矿、闪锌矿的含金性较低,但是只有当它们同时出现,与黄铁矿组成多金属硫化物矿化时,矿石含金才会高,可见金的矿化富集与多金属硫化物的形成阶段有着密切关系。

金的矿化富集主要发生在热液成矿作用的石英-碳酸盐-多金属硫化物成矿阶段。

单矿物在0.045 mm粒度下,金的分配率是游离金粒达92%左右(即能够解离),
黄铁矿等约占4.7%,石英和长石约占1%(表4、5)。

金粒大多呈片状,少数呈棒状、树枝状、粒状[3][4](照片1);嵌布粒度较粗(表7),超过73%的粒度达0.08~0.64 mm的巨粒—粗粒,约有10%粒度为
0.04~0.08 mm的中粒,约16%粒度在0.01~0.04 mm的细粒范围,仅有0.12%粒度为<0.01 mm的微粒。

金的富集与金属硫化物关系密切,大多数金粒以不规则状充填于黄铁矿碎裂隙中或嵌布于黄铁矿边缘(照片2),少数与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或绿泥石连生(照片3),或嵌布于褐铁矿中(黄铁矿氧化)[3]。

就是说金的赋存以裂隙金、粒间金为主,少部分为半裸露连生金,极少数呈包金。

由上所述波龙谷金矿矿石具有金品位高、金粒粒度粗,可解离度高,同时伴有银、铅、锌等可综合利用组分,而有害组分As低等特点。

由此而见矿石质量极佳,属于易选矿。

本矿曾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采用螺旋向心跳汰重选法(新方法)作过初步选矿预可行性分析,金回收率超过90%。

除上述方法外,为了进行多种方法比较、优选,根据金矿矿石所含金粒粒度、形态和解离度等特点,混合浮选+混汞选矿法也值得试验,此方法在国内也比较成熟,选矿生产证实金回收率在90%以上。

工艺流程如下(如图1):首先将原矿石破碎至20 mm,然后将碎矿石送至在排矿口
装有混汞板的磨矿机中研磨成矿浆(-200目占80%),矿浆内的金粒在混汞板表面形成汞膏。

矿浆流入分级机反复研磨,此时部分矿浆不能返回分级机形成沉沙,对沉沙内的金粒进行淘取;部分溢出进入浮选机,浮选后得 Au、Ag、Pb、Zn 混合精矿[3]。

通过以上选矿可得到汞膏、从沉沙淘取的金粒和Au、Ag、Pb、Zn混合精矿和尾
沙四种产品。

前二者可经过简单冶炼成金和银,混合精矿需送到冶炼厂提炼。

尾沙可以采用氰化法浸取进一步提金,为此,金粒就要提前多拿。

最后,特别致谢昆明诚信勘察设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陈信对本文选矿方法的精心指教!
【相关文献】
[1]何熙琦,刘应忠,跃连红、陈金法,陈仁.印尼中苏拉威西波龙谷金矿地质特征[J].贵州地质,2012.28(4):276.
[2]1∶25万Tilamuta幅区域地质图[R].Ge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1993.
[3]俞广钧.金矿床地质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1:44-45.
[4]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布奥县二号金矿区霍露巴朗Ⅲ矿体普查地质报告[R].2011,12:27-28,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