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2023年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DNA分子中碱基上连接一个“-CH3”,称为DNA甲基化,基因甲基化可以导致其不能转录。
这种变化可以在细胞间遗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可能不同
B.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C.基因甲基化一定属于不利于生物的变异
D.原癌、抑癌基因甲基化不会导致细胞癌变
2.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需要O2参与的是过程③④⑤
B.导致过程④⑤差异的原因是糖源是否充足
C.过程②④所需要的最适温度相同
D.过程①②在酵母菌细胞中的场所相同
3.如图所示为基因型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种二倍体动物的两个正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细胞的分裂方式相同
B.两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
C.两个细胞有发生相同类型的可遗传变异
D.两个细胞中染色体上出现所示的A与a的原因一定相同
4.某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石鳖等动物,藤壶、贻贝、石鳖相互之间无捕食关系,但都可被海星捕食。
海星被人捕光后,藤壶较另两种动物数量明显快速增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藤壶、贻贝、石鳖三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B.海星被捕光后,藤壶成为优势种,其种内斗争加剧
C.该潮间带中全部动物和浮游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D.等距取样法适合调查生活在该狭长海岸的藤壶种群密度
5.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6.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
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C.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7.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冠状病毒寄生于活细胞中,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HIV病毒的遗传物质RNA可以整合到人染色体DNA上
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8.(10分)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调控赤霉素(GA)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的关键酶的基因表达可以控制植物体内GA的含量,GA3氧化酶(GA3ox)促进活性GA的生成,GA2氧化酶(GA2ox)能够使GA失活,两者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事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B.利用赤霉素和生长素类似物都能够培育无子果实
C.GA3ox和GA2ox之间相互协调,实现了对GA含量的精准控制
D.GA3ox的过量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GA2ox则相反
二、非选择题
9.(10分)二倍体生物(2n)体细胞中染色体多一条称为三体(2n+1),染色体少一条称为单体(2n–1)。
三体在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移向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
单体在减数分裂时,未联会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
野生烟草(2n=48)种群中普遍存在着各对染色体的相应三体与单体植株,常用来测定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现有若干纯合绿株(G)、黄绿株(g)的二倍体、三体和单体植株,假设各种配子育性相同,各种基因型的个体均能成活。
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烟草中有___________种三体植株。
若选用纯合的三体与纯合的二倍体杂交,能不能只用一代杂交实验确定G/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___________。
(2)若选用单体与二倍体进行一代杂交实验可以测定G/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
10.(14分)非洲猪瘟(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简称ASFV,一种单分子线状双链DNA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
猪被高致病力ASFV毒株感染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烧、严重抑郁、厌食、皮肤发绀等病变,死亡率100%。
若被较低毒力的ASFV分离株感,仍能存活,转变为慢性感染,并对同源或密切相关分离株的攻击具有抵抗力。
据此,人们研制了灭活疫苗、减毒疫苗来预防非洲猪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较低毒力ASFV侵入猪的体内后,吞噬细胞会摄取、处理病毒,把特有的抗原暴露出来,传递给T细胞,进而产生__________免疫和__________免疫;其中参与前一免疫的______细胞产生抗体与ASFV结合,阻止病毒吸附并侵染宿主细胞。
(2)被感染高致病力ASFV毒株后,猪会发高烧,原因之一是位于____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受到了刺激,使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当猪持续高烧至41℃时,机体产热量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3)与猪感染ASFV相似的是接种__________(填“减活”或“灭活”)疫苗,在特异性免疫方面,__________(填“减活疫苗”、“灭活疫苗”或“两者都”)能刺激动物产生体液免疫,__________(填“减活疫苗”“灭活疫苗”或“两者都”)能刺激动物产生细胞免疫。
11.(14分)某小组得到一盆杂合体的名贵花卉,欲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进行扩大种植。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用的凝固剂是_______。
(2)以该名贵花卉的叶和花瓣组织为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培养,经过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再转接到含有
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就可以诱导其________成胚状体或丛芽,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后制成人工种子。
与天然种子相比,人工种子具有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要快速获得与原植株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的花卉,_______(填“能”或“不能”)采用该名贵花卉的花粉粒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2.缺乏腺苷酸脱氨酶(ada )基因的人体,不能够抵抗任何微生物的感染,只能生活在无菌环境。
科学家对患者的
基因治疗过程如图,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了很好的修复。
(1)若病毒 a 侵染人体细胞,引起人体发生相应的免疫反应是_______。
(2)从分子水平上来看,病毒 b 与病毒 a 的根本变化在于________。
(3)为保障治疗的安全性,科学家已将病毒 a 基因组RNA 上编码病毒球壳的蛋白基因一律删除掉(基因编辑),以降低病毒的潜在风险。
这种潜在的风险是指________。
(4)如图治疗过程中,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T 淋巴细胞进行改造和修饰,然后再重新注入人体,会不会造成人类基因污染?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A
【解析】
1、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特定的基因控制特定的性状。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
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
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详解】
A、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可能不同,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的影响,A正确;
B、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变异是影响的转录过程,不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
C、若被甲基化的基因是有害的,则有害基因不能表达,基因甲基化后不一定属于有害生物的变异,C错误;
D、原癌、抑癌基因甲基化后,则不能正常控制细胞周期,会导致细胞癌变,D错误。
故选A。
2、C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其中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为酒精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④⑤均为醋酸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详解】
A、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需要氧气的参与;过程④⑤都是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的过程,也需要氧气的参与,A正确;
B、过程④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B正确;
C、过程②④分别是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过程,需要的温度不同,C错误;
D、过程①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 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原理以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详细过程,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3、C
【解析】
分析题图:图A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的中期;图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并且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详解】
A、两个细胞所属的分裂方式不同,分别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A错误;
B、两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都为两个,但图B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
C、依据题目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两图中含A或a的染色体上都有b的变异均来自于染色体的易位,故两个细胞发生了相同类型的可遗传变异,C正确;
D、前一细胞中染色体上出现所示的A与a的原因是复制时出现了基因突变,后一细胞则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四
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故两个细胞中染色体上出现所示的A与a的原因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图的识别等知识点,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相关知识。
4、C
【解析】
根据题干的信息可知,该题主要考察了种间关系,海星可以捕食藤壶、贻贝、石鳖,而藤壶、贻贝、石鳖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当海星被人捕光以后,发现“藤壶较另两种动物数量明显快速增加”,表明藤壶在这种竞争中占优势。
【详解】
A、根据题干可以推测藤壶、贻贝、石鳖相互之间无捕食关系,且当海星被捕光以后,藤壶较另两种动物数量明显快速增加,说明三者之间为竞争关系,A正确;
B、海星被捕光后,藤壶较另两种动物数量明显快速增加,变成优势种,随着数量的增多,种内斗争加剧,B正确;
C、生物群落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全部的种群,该地区除了动物和浮游植物以外还有其它的生物,C错误;
D、等距取样法适合调查长条形地块的藤壶种群密度,D正确;
故选C。
5、C
【解析】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而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揭示了细胞和生物的统一性。
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
【详解】
A、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A错误;
B、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B错误;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C正确;
D、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未揭示生物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点睛】
熟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的基础知识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6、C
【解析】
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其中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详解】
A、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产生效应B细胞核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不能使靶细胞裂解,A错误;
B、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到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B错误;
C、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C正确;
D、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摄取处理抗原,使其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呈递给T细胞,T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D错误。
故选C。
7、D
【解析】
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病毒自身不能繁殖后代,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的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
【详解】
A、冠状病毒寄生于活细胞中,不能独立代谢,无代谢类型,A错误;
B、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溶菌酶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导致细菌的死亡,故二者作用机制不相同,B错误;
C、HIV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逆转录成DNA后,可整合到人染色体DNA上,C错误;
D、病毒自身不能产生能量,只能依靠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8、D
【解析】
本题以基因调控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和代谢为情境,考查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和育种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和果实发育,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作物育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A、根据题意可知,植物体内GA的含量受基因控制合成的GA3ox和GA2ox控制,即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A正确;
B、赤霉素能够培育无子葡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培育无子番茄,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基因通过控制合成GA3ox和GA2ox,GA3ox和GA2ox之间相互作用,进而精准控制赤霉素的含量,C正确;
D、GA3ox和GA2ox的过量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均是不利的,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24 不能实验思路:选用各对染色体相应的绿株单体纯合植株分别与黄绿株二倍体纯合植株杂交,观察各杂交组合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杂交组合的子代全为绿株时,说明G/g基因就不位于相应染色体单体所缺少的那条染色体上;若某杂交组合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株:黄绿株=1:1时,说明G/g基因就位于相应染色体单体所缺少的那条染色体上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二倍体生物(2n)体细胞中,染色体多一条称为三体,染色体少一条称为缺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三体在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移向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
单体在减数分裂时,未联会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
【详解】
(1)野生烟草中2n=48,说明有24对同源染色体,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多一条都会形成一种三体,故野生烟草中有24种三体植株。
无论G/g基因在不在三体上,纯合的三体与纯合的二倍体杂交,后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不能只用一代杂交实验确定G/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2)各对染色体相应的绿株单体纯合植株中,若G基因在单体上,则单体基因型为G0,能产生含G基因和不含G 基因的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若G基因不在单体上,则单体基因型为GG,产生的配子都含G基因,黄绿株的二倍体基因型为gg,若为G0×gg,后代会出现黄绿株:绿株=1:1,而GG×gg,后代均为绿株。
所以可选用各对染色体相应的绿株单体纯合植株分别与黄绿株二倍体纯合植株杂交,观察各杂交组合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杂交组合的子代全为绿株时,说明G/g基因不位于相应染色体单体所缺少的那条染色体上;若某杂交组合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株:黄绿株=1:1时,说明G/g基因就位于相应染色体单体所缺少的那条染色体上。
【点睛】
本题考查三体和单体在育种中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设计实验判断基因位置的能力。
10、体液细胞浆下丘脑等于减活两者都减活疫苗
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
(1)较低毒力ASFV侵入机体后,大多数病毒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同时,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引发机体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体液免疫过程中,主要通过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吸附并侵染宿主细胞。
(2)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当猪持续高烧至41℃时,说明机体的温度一直维持在41℃左右,因此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是相等的。
(3)自然感染过程中病毒是有活性的,所以减活疫苗接近自然感染过程。
在特异性免疫方面,无论是减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这两者都能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减活疫苗能进入细胞内成为靶细胞,刺激人体产生细胞免疫。
【点睛】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判断:有抗体产生,是体液免疫;有靶细胞产生,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是细胞免疫。
11、琼脂脱分化不同激素成分再分化可以完全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生产上不受季节限制、方便贮藏和运输不能对杂合体的植株来说,其体细胞的基因型相同,而花粉粒的基因型与体细胞的基因型不同。
用花粉粒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花卉,其基因型不同于原植株
【解析】
1、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
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
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2、植物的组织培养利用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
3、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通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行发育形成个体。
4、科学家从悬浮培养的单细胞、离体花粉或胚囊中,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胚状结构(胚状体),胚状体不同于一般的种子胚,是由非合子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胚的结构物,所以,又称“体细胞胚”或“花粉胚”。
胚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胚胎发育过程形成植株。
将其包埋在一个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外包裹上人造种皮,便制成了“人工种子”。
【详解】
(1)配制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
(2)在一定的营养和激素等条件下,植物细胞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接到含有不同激素成分的培养基上,就可以诱导其再分化生成胚状体或丛芽,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后制成人工种子。
天然种子的生产会受到季节、气候和地域的限制,且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而人工种子可以克服这些缺陷。
由于人工种子的形成属于无性繁殖,
所以人工种子可以完全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且生产上不受季节限制、方便贮藏和运输。
(3)若该种植物是一种杂合体的名贵花卉,要快速获得与原植株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的该种花卉,可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在培养时,不能采用经减数分裂得到的花粉粒作为外植体,原因是对杂合体的植株来说,其体细胞的基因型相同,通过减数分裂形成花粉粒的过程中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等,因此花粉粒的基因型与体细胞的基因型不同,用花粉粒进行组织培养得到花卉基因型不同于原植株。
【点睛】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12、细胞免疫具有人体正常ada基因降低病毒侵染细胞的能力,从而减少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不会。
利用病毒改造和修饰的是T淋巴细胞,不会通过生殖细胞而遗传给后代
【解析】
基因治疗: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过程①表示获取目的基因,然后将目的基因与病毒a相合形成病毒b,由此可看出运载体是病毒a,基因表达载体是病毒b,目的基因是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过程②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T淋巴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
过程③表示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细胞分化。
【详解】
(1)从图中分析可知,若病毒 a 侵染人体细胞,人体主要是通过T淋巴细胞对病毒a起免疫作用,因此属于细胞免疫;
(2)从分子水平上可以看出病毒b与病毒a的不同地方是病毒b具有人体正常ada基因;
(3)为保障治疗的安全性,科学家已将病毒a基因组RNA上编码病毒球壳的蛋白基因一律删除掉(基因编辑),以减少病毒的感染细胞能力,达到降低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自我繁殖和侵入其他细胞能力;
(4)如图治疗过程中,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T淋巴细胞进行改造和修饰,然后再重新注入人体,不会造成人类基因污染,因为改造和修饰的是成体免疫细胞,不会通过生殖细胞而遗传给后代。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和免疫调节的知识,掌握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了解基因工程的相关应用,尤其是基因治疗的相关知识,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