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川凉山中考专题地理中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川凉山中考专题地理中考真卷
1.选择题
第1题.
2018年12月8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8°14′N,102°1′E)成功发射。
经过近一个月的飞行,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四个点中最接近这次卫星发射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关于图中四个地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地位于热带
B: ②地位于西半球
C: ③地每年阳光直射一次
D: ④所在纬线最长
【答案】CD
【解答】
(1)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
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可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为
(28°14′N,102°1′E),图中③点的经纬度为
(28°N,102°E),最接近发射地点。
故选C。
(2)根据经纬网的判读可知,①纬度为28°N,不属于热带地区,A错误;
②经度为100°E,属于东半球,B错误;
③纬度为28°N,不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无太阳直射,C错误;
④纬度为26°N,在四地中纬度最低,所以纬线最长,D正确。
故选D。
第2题.
读湖南省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登山时,同学们最可能见到的农业景观是()
A: 苹果园
B: 茶园
C: 橡胶园
D: 荔枝园
【答案】B
【解答】
第3题.
中国南极地区中山站濒临的大洋是()
A: 印度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 太平洋
【答案】A
【解答】中国南极地区中山站濒临的大洋是印度洋。
故选A。
第4题.
2014年12月26日,兰州铁路局开通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将全线开通运营。
读下图,回答问题。
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属于该分界线地理意义的是()
①1月0℃等温线
②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③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④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限
⑤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⑥800mm年等降水量线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答案】B
【解答】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杂粮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故选B。
第5题.
读图,完成
(1)~
(3)题。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60多度,这就造成了()
A: 同一座山,不同景观
B: 同一季节,不同衣着
C: 同一时期,不同景象
D: 同处平原,不同耕作
【答案】C
【解答】我国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由此可知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跨5个时
区。
第6题.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稀少
B: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C: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
D: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答案】A
【解答】
第7题.
读南方地区图,回答
(1)~
(6)题。
(1)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叙述,可信的是()
A: 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
B: 主要位于第二级阶梯上
C: 东面濒临B黄海
D: 大致位于A黄土高原以东
(2)南方地区被称作()
A: 白土地
B: 黑土地
C: 红土地
D: 黄土地
(3)下列地形区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A: 云贵高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东南丘陵
D: 华北平原
(4)①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可能是()
A: 难以利用土地
B: 旱地
C: 草地
D: 水田
(5)南方地区在湿热气候的影响下,作物熟制是()
A: 两年三熟
B: 一年两熟到三熟
C: 一年一熟
D: 三年两熟
(6)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经度位置
【答案】ACDDBC
【解答】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南属于南方地区,故A正确;南方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上,B错误;南方地区位于A青藏高原以东,东面濒临B东海和黄海,南面濒临南海,故CD错误。
人们常说的黑土地是
指东北平原,黄土地是指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都位于北方地区;红土地是指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位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祁连山一带的土壤是白土地,白色土壤在我国的祁连山一带。
白土又称白陶土、瓷土,系花岗岩、片麻岩等结晶岩破坏后的产物。
依据题意。
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等;华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不位于南方地区。
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旱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
图中①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为水
田。
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故B符合题意。
四川
盆地的边缘,是由巫山、大娄山、大凉山、邛莱山、岷山、米仓山兜圈子组结起来的,大巴山和秦岭山脉在其北部,西部为川西高原,冬季我国季风为西北风,四川平原地处秦岭的背风坡,阻挡了冬季风入侵。
所以我们认为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的影响。
第8题.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对下图中①~④地形区判断正确的是()
A: ①为准噶尔盆地
B: ②为华北平原
C: ③为内蒙古高原
D: ④为青藏高原
【答案】D
【解答】
第9题.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 地大物博
B: 总量丰富,人均量多
C: 分布均匀
D: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答案】D
【解答】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故选:D.
第10题.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景观上的差别,正确的是()
A: 乡村田地广阔,牛羊成群
B: 乡村高楼林立,厂房密集
C: 城市鸡鸭遍地,果树满山
D: 乡村商业繁华,通讯发达
【答案】A
【解答】解: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拥挤.在大城市里,由于用地紧张,建造了许多高层住宅,这样可以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但经济实用.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牛羊成群.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许多乡村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
故选:A.
第11题.
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夏季()
A: 降水丰富
B: 湖泊补给丰富
C: 地下水补给丰富
D: 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较多
【答案】D
【解答】
第12题.
如图为北京市风道规划图,读图回答
(1)~
(2)题。
(1)风道建设完成后对北京的影响有()
A: 提高城市化水平
B: 降低中心地区地价
C: 减轻城区大气污染
D: 提高人口自然增长
(2)风道中最适合布局()
①绿地②工业用地③交通用地④商业用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B
【解答】风道建设完成后,北京的空气流通速度加快,对北京的影响有减轻城区的大气污染;通风道不能提高北京城市化水平;中心区空气质量提高,可能提升中心地区的价格;与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无关。
风道内要严格控制城市的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能够减小摩擦力,利于通风散热,因此适合布局交通用地和绿地。
通道内增加绿地面积,有利于调节城市气温,①③正确;工业用地应该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远离市区的郊区,②错;商业用地的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大,不利于通风散热,不适合布局在风道中,④错,故B符合题意。
2.解答题
第13题.
读长江水系略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A、B两点中,表示长江中、下游分界点的是:________(填字母及名称)。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E________(城市);⑥________(支流);I________(湖泊)。
(3)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河段,三峡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________。
(4)为实现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下列不合理的是()。
A: 平垸行洪
B: 退田还湖
C: 围湖造田
D: 大力植树造林
【答案】'B湖口武汉', '湘江', '鄱阳湖上游', '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C
【解答】依据位置,图中A为宜昌、中游的分界点,是长江中。
依据位置,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为:E武汉,I鄱阳湖。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三峡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在于三峡位于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
为实现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采取平垸行洪、大力植树造林等有效措施,加剧了洪涝灾害。
第14题.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a是________。
(2)最长的支流b是________。
(3)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和交通枢纽(汉江和长江主干流汇合处)是________。
(4)长江、黄河两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中、下)游河段。
(5)长江最终注入________海。
【答案】
【解答】
第15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区域的名称。
①________地区②________地区③________地区④________地区
(2)区域①与区域②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该分界线大致是半湿润区与________区的分界线,也是暖温带与________的分界线。
(3)下列说法符合区域②环境特征的是________。
a.冬季河流结冰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年降雨量多于800毫米
d.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柑橘等
A ab
B.bc
C.bd
D.cd
(4)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序号),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序号)。
【答案】'北方', '南方', '西北', '青藏气候因素', '湿润', '亚热带D①②', '③④'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