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运用策略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发布时间:2022-03-21T06:36:17.146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3期作者:郭晓东白天平[导读] 近年来,各行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电力企业所面临的供电压力巨大,进而很可能会忽视安全管理工作,为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埋下了诸多隐患。

而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措施,引进风险管理理念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极为有利。

通过采用风险管理的措施,可以促进电力工作人员增强安全意识,有效提升电力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在事故发生前第一时间消灭隐患,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了保障电力企业平稳运转,要积极运用风险管理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助推电力行业安全的发展,使供电的安全与质量得到保证。

郭晓东白天平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供电分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近年来,各行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电力企业所面临的供电压力巨大,进而很可能会忽视安全管理工作,为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埋下了诸多隐患。

而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措施,引进风险管理理念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极为有利。

通过采用风险管理的措施,可以促进电力工作人员增强安全意识,有效提升电力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在事故发生前第一时间消灭隐患,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为了保障电力企业平稳运转,要积极运用风险管理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助推电力行业安全的发展,使供电的安全与质量得到保证。

关键词:风险管理;电力安全管理;运用策略
1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从本质上说,风险就是一种危险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以及这种可能性出现的后果。

提前了解风险,有利于生产经营单位完善自身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充分保证生产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如果企业在发展、运营过程中不了解风险,不正确对待风险,会导致风险事件失去控制,进而埋下隐患,隐患随着时间因素和其他因素的长期作用,又会导致事故的出现。

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消极影响,值得重视和注意。

风险有大有小,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大型风险和小型风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统筹管理,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而影响风险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系统自身的危害性因素,系统自身的漏洞越多、危害性越大,其风险也就越大,越有可能出现事故。

其次,还与造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素有关,这就需要日常管理措施来遏制。

风险影响范围内的人员和财产比例也是影响风险大小的一大因素。

如果风险位于人员众多、财产数量大的区域,一旦风险得不到有效管控,容易埋下安全隐患,造成事故发生,从而使得事故损失和破坏性大大提高,也就成为大型风险事故。

最后,风险大小还与时间因素有关。

如果对风险放任不管,时间越长,风险越大,越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出现。

2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是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的,要知道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主要是围绕工作人员、机械设备以及生产环境等展开具体工作的,所以在注意事项上也应该多关注这几个方面,机械设施方面一定要注重保障正常运行,防止因为机械故障导致影响整个工作流程,避免机械老化的现象,所以在日常还应该对机械设备等进行维护和检查,对于生产环境来说,因为在电力生产的环境中因为设备是比较多的,而且是有很多易燃易爆等物品,在工作中更应该规范工作流程,对于工作人员方面应该找一些专业化的人,在平时也应该定期地进行培训,因为社会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所以难免会有新的技术引进,这都更需要人们掌握。

2.1第一时间更新风险管理理念
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阶段运用风险管理,对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极为有利。

但现阶段,诸多电力企业在统筹管理中经常忽略风险管理工作,造成其内部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

所以,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电力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将其与自身的发展情况相结合,运用合理科学的管理措施,对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有效更新。

借助全面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内部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既促进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同时还能增强其专业能力,从而形成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构建完善、全面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将安全管控的实际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

2.2注重排查故障设备
电力设备直接决定电力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运行。

为此,在采购相关电力设备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并考虑具体的要求与标准,全面检查设备,只有各方面都符合相关标准的设备才能进入电力建设现场。

同时,对各种电力设备进行登记,保证每一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都通过了质检部门的检查。

电力设备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如果电力设备经常发生故障,将会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影响其运行品质,甚至威胁人们的用电安全。

在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时,需要制订系统性的维护计划,及时发现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控制不良风险,以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3创建风险事故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
首先,建立应急机制,保证所有机制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明确各部门权限与职责,保障相关部门能最大限度地处理各种问题,确保所有事态都处于可控状态。

为此,需积极应对问题并进行处理,针对可能出现的电力风险进行预判,并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对策,制订有效的处置方案。

其次,定期展开应急演练及事故培训活动。

通过演练确保所有人员都能掌握电力事故处置方法,了解事故的处置流程,在不断演练中提高应对突发电力事故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物资方面,需要未雨绸缪,针对各项可能出现的电力突发事故提前准备所需要的物资。

最后,不断完善技术管理水平,提高设备维护、保养能力。

如果电力设备出现故障情况,需要针对设备的故障问题展开分析,找出故障原因,以便后续进行有计划的检查与维修,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4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加强对安全保证制度的完善
电力企业一般都制定有其中设施管理制度、电动工具管理制度、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制度、紧急救灾制度等安全保证制度。

据相关调查显示,部分电力企业潜藏的电力安全风险与安全保证制度间可能并不存在对应的关系。

这就需在运用风险管理实施电力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加强对安全保证制度的完善。

通过风险评估发现,仅凭借防护很难满足风险防护的要求。

例如:岩棉保温口罩的防护效果并不一定有效,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及时更换材料。

另外,电力企业还可以结合风险评选结果对企业原有的安全保证制度进行评价,以此提高安全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并及时发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不断地完善,以此更好地达到预防风险的目的。

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将电力企业潜藏的具体风险和安全保证制度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对照,以此从中发现安全保证制度既笼统又抽象的缺点是导致安全保证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主要原因。

因此,电力企业应该根据工作人员的心理特征、思想观念以及企业内部潜藏的风险,制定完善的安全保证制度,以此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各种潜藏风险的防范,确保电力企业可以更加安全、稳定的生产。

2.5应用S-PDCA控制法
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进行风险管理工作,重点工作内容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

电力企业可以利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得出风险识别结果,通过分析结果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更好的帮助企业把控安全风险的出现。

通常情况下企业在风险控制中,基本上会选择使用风险转移或者是风险自留的手段,不断提升企业生产风险管理工作水平。

S-PDCA控制法的应用,能够帮助企业形成配套的风险控制体系,从企业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等多个阶段入手,针对性开展风险管理控制措施,把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出来。

S-PDCA控制法要求工作人员在生产实践工作中结合风险理念,利用自己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积极开展风险管控工作,更好的帮助电力企业电力生产排除安全隐患。

3结束语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社会公用事业性质。

电力安全生产影响各行各业和社会稳定。

为此,需要注重电力安全管理,在具体管理时要全面展现风险管理的价值,努力提升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流程及相关工作,以便有效完成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繁荣发展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志勇,林斌,李坤银,等.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浅谈[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5):243-244.
[2]张黔.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运用策略[J].数字化用户,2019,25(22):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