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阴影仿真及对光伏电站遮挡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机阴影仿真及对光伏电站遮挡影响分

摘要:现在国家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风电光伏等低碳化、清洁化的能源将进一步取代传统能源,占比逐渐增加。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光伏电站并网运行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土地紧缺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选择在已有风场内布置光伏组件。

为更准确地反映项目的发电量及收益率情况,精准模拟风机阴影至关重要。

传统方法中,把风机当作一个塔筒和叶轮圆盘的组合。

但风机叶轮由于偏航系统的存在,会随着来风方向的不同,不断旋转方向。

本报告结合风机叶轮随来风方向不断旋转的特点,利用测风塔测风风向玫瑰图,绘制风机阴影遮挡频率分布图,并选择分布频率在70%以上的高频区域作为风机阴影遮挡范围,研究对光伏组件的遮挡影响。

关键词:风力发电;风机阴影;光伏发电;
我国风电和光伏均呈现出三北地区资源条件较好的趋势,随着平价时代的到来及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许多业主选择在风场内开发建设光伏电站。

有研究指出,风力光伏发电站在同一个场区内建设,共用一套送出线路,出力的稳定性会有所提高。

同时,风电和光伏在一个场区内,也可以节约土地,降低成本,提高项目收益率。

风光同场建设,对光伏组件布置中风机阴影的模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风电机组并非一个简单的柱体,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多变性使风机阴影模拟更加困难。

现阶段,国内对风光同场风机阴影对光伏组件布置影响的研究较少。

黄博文等在《基于ArcGIS风光互补项目中风机阴影研究》中利用ArcGIS软件模拟分析风光互补中风机阴影,对阴影进行定量计算,再反应到平面图上。

王志光等在《一种分析风电场工程风机阴影影响的新方法》中采用FastSUN软件对风机阴影进行了定量分析。

通过对风机阴影的精确模拟,更好地获得光伏组件布置中的边界,降低风电
机组对光伏组件阴影遮挡影响,提高项目发电量。

在土地资源不足时,研究风机
阴影对光伏组件出力影响,综合考虑项目容量、发电量、投资等因素,获得经济
效益最高的实施方案,提高项目全过程的经济效益。

1风机阴影模拟及仿真
1.1传统风机阴影仿真模型的不足
叶片作为一个根部厚、顶端薄的杆状物体,最大宽度(弦长)在距离叶根9
米处,其值为3700mm,叶尖的宽度仅为1m。

且风机叶轮由于偏航系统的存在,
会随着来风方向的不同,不断旋转方向。

但是在我们计算阴影模型时,只是简单
的将风机看作一个面向光伏场区的圆盘+塔筒,其阴影面积为213亩。

但是,由于叶轮随来风方向360度旋转,若简单将叶轮作为一个面向光伏场
区的圆盘,忽略了风机叶片在空间旋转时其他方向对光伏组件阴影遮挡的影响。

若要完整的模拟风机的阴影,应把风机叶轮看作一个半径为叶片长度的球体,其
阴影面积为280亩,比把叶轮当作圆盘,阴影面积增加了67亩。

所以,若简单将叶轮作为一个面向光伏场区的圆盘,忽略了风机叶片在空间
旋转时其他方向对光伏组件阴影遮挡的影响,由此仿真的风机阴影小于实际值。

但把风机叶轮看作一个半径为叶片长度的球体,又过于保守,在光伏项目用地愈
来愈紧张的情况下,不利于项目的前期推进。

1.2 精准化风机阴影建模
为准确模拟风机的阴影,必须将叶轮随着来风方向不断旋转的特性考虑其中。

结合风能玫瑰图,绘制风机阴影分布频率图。

根据测风塔测风数据,0001#测风塔80m主导风向为S,频率为14.7%;次主
导风向为SSW,频率为11.48%;主风能为NW,频率为27.4%;次风能为WNW,频
率为16.46%。

为更准确地模拟风电机组的阴影,做如下假设
(1)本项目风机塔筒高度70m,底部直径4m,顶部直径3m。

叶片长度50m,叶根处直径为3.7m,叶尖的宽度为1m。

(2)风向玫瑰图是风能资源评估中常用的工具,用来表征某地风向的频率
分布情况。

风向玫瑰图一般采用16方向,即将所有方向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
区占22.5°。

风向的方向由外部吹向内部,线段的长短表示该方向在所有方向中
占比的高低。

(3)风轮对准来风方向时,风轮的转动是连续的,为方便模拟建模,假设
风轮在每个扇区对准扇区的中心点,在该方向内由于风轮一直在转动,将风轮简
化为叶轮半径的圆盘。

将16方向阴影图形,结合不同16方向来风方向的频率,叠加获得风机阴影
频率分布图。

风机阴影占地面积约280亩,与把风机叶轮看作球体的阴影面积相同,大于把叶轮看作圆盘的阴影面积。

但是从频率分布图上也可以看出,风机阴
影边缘部分的频率较低,对组件遮挡的影响较小。

在用地紧张的前提下,仅考虑
频率超过70%部分对组件得阴影遮挡。

2风机阴影遮挡对光伏发电量的影响
为有效研究风电机组对光伏组件发电量的影响,在风机阴影范围(即冬至日
上午9点至下午15点)内全部布置光伏组件,共布置646组2*14的光伏组件,
组件功率为410Wp,阴影范围内容量为7.41608MWp。

从组件上午9:00、中午12:00和下午15:00的阴影遮挡情况可以看出,塔筒的阴影随着时间动态变化,其
对组件的遮挡不断移动,塔筒的阴影对组件发电量的影响是有限的。

在用地如此
紧张的情况下,如果因为风机塔筒的存在,在光伏设计中避让出如此大的面积是
不合适的。

由于组串的电流受限于组串中电流最小的电池片,当组件中的一个电池片被
遮挡,整个组串的电流都将受到影响。

所以,在对遮挡物对光伏系统阴影遮挡时,不能简单地采用线性模式模拟倾斜面辐射量的变化,还应将由于组串局部遮挡对
整个组串的影响考虑在内。

在PVSyst中,采用组串模式可以考虑障碍物阴影遮
挡对组件发电量的影响。

分别对夏至日(6月22日)、春分(3月22日)和冬至日(12月22日)的模型进行仿真,得到不同日期由于风机遮挡导致的阴影损失,夏至日、春分和冬至日考虑电气组串模式,损失分别为0.4%、1.0%、2.1%。

冬至日当天,风机的影子最长,其对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影响最大,其造成的损失为2.1%。

春分和夏至日的损失仅为1%和0.4%,全年由于风机的遮挡导致的损失为1.0%。

在项目用地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如果仅为阴影遮挡部分1%的电量就放弃2.7MW的容量,是非常不经济的。

为进一步确定在风机阴影遮挡范围内布置光伏组件的容量,对全场分为躲避风机阴影和不躲避风机阴影两种情况进行组件布置。

不考虑风机阴影,全场布置9508组组件,全场容量109.15184MWp。

若不躲避风机阴影,全场可以布置12927组,布置容量148.40196MWp。

由于风机阴影导致减少的光伏组件容量为
39.25012MWp,占全场容量的35.96%。

由上节分析可知,在风机阴影影响范围内,全年由于风机的遮挡导致的发电量损失为1.0%。

光伏组件在不考虑遮挡时年等效利用小时数为1480.78h,则在风机阴影范围内的光伏组件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1465.89h。

对躲避阴影和不躲避阴影两种情况进行技术经济比选。

经济比选结果发现,不躲避风机阴影,项目收益率更高。

3结束语
本文结合风能玫瑰图,绘制风机阴影频率分布图,精准模拟风机阴影。

在用地紧张的前提下,仅考虑频率超过70%部分对组件得阴影遮挡。

在风机阴影影响范围内,全年由于风机的遮挡导致的发电量损失为1.0%。

不考虑风机阴影影响进行组件布置,项目收益率更高
参考文献
[1]付喆.昌图风力发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22(5):46-49.
[2]国家环保总局开发监督司.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9-12.
[3]耿晓梅,赵桂凤.关于风力发电场风机光影影响防护距离的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23(3):33-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