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 气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保护空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的用途及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归纳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

2.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简单的防治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那么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都分别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过渡]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

那么氧气有哪些用途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8页的相关内容,分组讨论交流,归纳出氧气的用途) [归纳总结]氧气的主要用途:
①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潜水、登山、航空等。

②支持燃烧,可用于炼钢、气焊、气割、航天等。

[过渡]指导学生阅读氮气的相关用途,并进行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氮气的主要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保护气、提供低温环境。

[讨论交流]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讨论下列问题:
①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②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还能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③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能不能代表氮气的性质?
[归纳总结]①能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②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③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如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但不能在氮气中燃烧。

[提出问题]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空气的观察及上面的讨论,描述出氮气的物理性质。

(要求学生填写教材第29页的表格)
[过渡]阅读教材有关稀有气体的相关内容,归纳总结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

[归纳总结]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③主要用途:作保护气、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2.保护空气
[投影展示]蓝天白云和空气污染的对比图片。

[讨论交流]①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
②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③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归纳总结]①污染空气的现象:汽车排放的尾气、工厂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及粉尘等。

②大气污染的危害:温室效应会使海平面上升,酸雨会腐蚀建筑物,臭氧空洞会使人类受到紫外线的伤害等。

③大量植树造林,鼓励大家种花种草,向周围的人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等。

◇板书设计◇
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2.氮气:重要的化工原料、保护气、提供低温环境。

3.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制作电光源。

二、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物:有害气体和烟尘等。

2.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等。

3.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植树造林等。

◇教学反思◇
教师在上这节课之前应收集一些本地区空气污染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空气污染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

课堂上展示了蓝天白云和空气污染的对比图片,带给学生们的震撼较大,有助于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人人有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