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七 有关Na2O2与CO2、H2O的反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难点七有关Na2O2与CO2 、H2O 的反应【要点解读】
1、反应原理
2Na
2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2Na
2
O
2
+2H
2
O=4NaOH+O
2

2、重要关系
(1)电子转移关系:
在Na
2O
2
与CO
2
或H
2
O的反应中,Na
2
O
2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每生成1 mol O
2
都转
移2 mol电子。

(2)物质的量的关系:
无论是CO
2或H
2
O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
2
O
2
时,CO
2
或H
2
O与
放出O
2
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

(3)气体体积关系
无论是CO
2或H
2
O(g)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
2
O
2
时,气体减小
的体积或原混合气体体积的一半等于生成O
2
的体积。

(4)固体质量关系:
①2Na
2O
2
+ 2CO
2
= 2Na
2
CO
3
+ O
2
Δm(固体)
2×78 g 2 mol 2×106 g 56 g
(2 mol CO的质量)
即:发生反应①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CO
2
等物质的量的CO的质量。

②2Na
2O
2
+ 2H
2
O = 4NaOH + O
2
↑Δm(固体)
2×78 g 2 mol 4×40 g 4 g
(2 mol H
2
的质量)
即:发生反应②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H
2O等物质的量的H
2
的质量。

(5)先后顺序关系:
一定量的Na
2O
2
与一定量的CO
2
和H
2
O(g)混合物的反应,可看做Na
2
O
2
先与CO
2
反应,
待CO
2反应完成后,Na
2
O
2
再与H
2
O发生反应。

【重难点考向一】Na
2O
2
的性质
【例1】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B.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作很多气体的干燥剂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D.Na
2O
2
与CO
2
反应时,1 mol Na
2
O
2
转移1 mol电子
【重难点考向二】Na
2O
2
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
【例2】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
A.U形管内红色褪去
B.试管内溶液变红
C.气球a被吹大
D.U形管水位d<c
【重难点考向三】Na
2O
2
的强氧化性
【例3】在含有Fe3+、Fe2+、Al3+、NH
4+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
2
O
2
固体,充分反应后,
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几乎没有变化的是( )
A.Fe3+ B.Al3+ C.NH
4
+ D.Fe2+
【重难点考向四】反应后固体成份的判断
【例4】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Na
2CO
3
B.Na
2
O
2
Na
2
CO
3
C.NaOH Na
2
CO
3
D.Na
2
O
2
NaOH Na
2
CO
3
【趁热打铁】
1.①氧化钠②氢氧化钠③过氧化钠④亚硫酸钠,1mol上述固体物质长期放置于空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增加的情况是②>①>③>④ B.质量增加的情况是①>③>④>② C.上述物质都有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过氧化钠在反应中转移了2 mol电子2.在一定条件下,钠与O
2
反应可生成1.5 g固体,若将相同质量的钠与80 mL 0.50 mol/L 的盐酸反应,钠恰好完全转化生成NaCl,则1.5 g固体的成分是( )
A.Na
2O B.Na
2
O
2
C.Na
2
O和Na
2
O
2
D.Na
2
O
2
和NaO
2
3.CO和H
2
的混合气体共3 g,与足量的过氧化钠置于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则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
A.3 g B.3.2 g C.4.4 g D.5.6 g
4.27.4g的Na
2CO
3
与NaHCO
3
的固体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片刻后固体混合物质量变为
24g,将所得的固体混合物溶于200ml、2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并完全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将所得的溶液蒸干、灼烧称量,其质量为( )
A.11.7g B.23.4 g C.26.5g D.58.5g
5.A、B、C、D、F五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B、C、D与盐酸反应均生成E,此外B还生成一种可燃气体。

而C、D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H,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和A可反应生成C,F和H也可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E、F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F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D+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难点七有关Na2O2与CO2 、H2O 的反应
【要点解读】 1、反应原理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2Na 2O 2+2H 2O=4NaOH +O 2↑ 2、重要关系
(1)电子转移关系:
在Na 2O 2与CO 2或H 2O 的反应中,Na 2O 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每生成1 mol O 2都转移2 mol 电子。

(2)物质的量的关系:
无论是CO 2或H 2O 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 2O 2时,CO 2或H 2O 与放出O 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

(3)气体体积关系
无论是CO 2或H 2O(g)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 2O 2时,气体减小
的体积或原混合气体体积的一半等于生成O 2的体积。

(4)固体质量关系:
①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 Δm (固体) 2×78 g 2 mol 2×106 g 56 g
(2 mol CO 的质量)
即:发生反应①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CO 2等物质的量的CO 的质量。

②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Δm (固体) 2×78 g 2 mol 4×40 g 4 g
(2 mol H 2的质量)
即:发生反应②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H 2O 等物质的量的H 2的质量。

(5)先后顺序关系:
一定量的Na 2O 2与一定量的CO 2和H 2O(g)混合物的反应,可看做Na 2O 2先与CO 2反应,待CO 2反应完成后,Na 2O 2再与H 2O 发生反应。

【重难点考向一】Na 2O 2的性质
【例1】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
B .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作很多气体的干燥剂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D .Na 2O 2与CO 2反应时,1 mol Na 2O 2转移1 mol 电子 【答案】 D
【解析】 A 项,碱性氧化物是指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而Na 2O 2与酸反应除生
成盐和水外,还生成O 2;如2Na 2O 2+4HCl===4NaCl +2H 2O +O 2↑,故Na 2O 2不是碱性氧化物;B 项,Na 2O 2与H 2O 反应放出O 2,引入新的杂质,故Na 2O 2不可以作气体干燥剂;C 项,Na 2O 2与H 2O 反应中,电子转移关系如下:
Na 2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 项,Na 2O 2与CO 2
反应时电子转移关系如下:。

【重难点点睛】(1)Na
2O
2
与H
2
O或CO
2
反应时,Na
2
O
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①每1 mol Na
2O
2
参加反应转移1 mol电子。

②每生成1 mol O
2
,反应中转移2 mol电子。

(2)Na
2O
2
与水反应的中间产物(H
2
O
2
)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漂白某些有色物质。

如向紫色
石蕊溶液中加入
过量Na
2O
2
粉末,振荡,溶液先变蓝色后褪色,若为酚酞溶液,则先变红色后褪色。

【重难点考向二】Na
2O
2
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
【例2】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
A.U形管内红色褪去 B.试管内溶液变红
C.气球a被吹大 D.U形管水位d<c
【答案】BC
【名师点睛】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据此解答。

【重难点考向三】Na
2O
2
的强氧化性
【例3】在含有Fe3+、Fe2+、Al3+、NH
4+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
2
O
2
固体,充分反应后,
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几乎没有变化的是( ) A.Fe3+ B.Al3+ C.NH
4
+ D.Fe2+
【答案】B
【解析】A.因为Na
2O
2
是强氧化剂,而且遇水生成NaOH,于是Fe2+氧化成Fe3+,并沉淀,
再和盐酸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所以三价铁离子数目增大,故A错误;B.Na
2O
2

强氧化剂,而且遇水生成NaOH,铝离子能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在盐酸作用下又会生成铝离子,根据铝元素守恒,则铝离子量不变,故
B正确;C.Na
2O
2
是强氧化剂,而且遇水生成大量的NaOH,铵根和氢氧化钠反应,
这样NH
4+转化成NH
3
从溶液逸出,铵根离子减少,故C错误;D.因为Na
2
O
2
是强氧
化剂,而且遇水生成NaOH,于是Fe2+氧化成Fe3+,并沉淀,所以二价铁离子数目减小,故D错误;故选B。

【名师点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
2O
2
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Fe2+
氧化成Fe3+,减少的是亚铁离子和铵根离子。

【重难点考向四】反应后固体成份的判断
【例4】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Na
2CO
3
B.Na
2
O
2
Na
2
CO
3
C.NaOH Na
2
CO
3
D.Na
2
O
2
NaOH Na
2
CO
3
【答案】 A
【名师点睛】CO
2与水一起与Na
2
O
2
作用时,可先考虑CO
2
先发生反应,多余的Na
2
O
2
再与
水反应,再结合原子守恒进行判断即可。

【趁热打铁】
1.①氧化钠②氢氧化钠③过氧化钠④亚硫酸钠,1mol上述固体物质长期放置于空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增加的情况是②>①>③>④ B.质量增加的情况是①>③>④>② C.上述物质都有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过氧化钠在反应中转移了2 mol电子【答案】B
【解析】①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Na
2
O~
Na
2CO
3
;1molNa
2
O反应最后增加1molCO
2
的质量为 44g,化合价没有变化,不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NaOH~1/2Na
2CO
3
,1molNaOH
反应最后增重53-40=13g,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③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Na
2O
2
~Na
2
CO
3
,1molNa
2
O
2
反应最后增加1molCO的质
量为28g,1mol过氧化钠在反应中转移了1 mol电子;④亚硫酸钠和氧气反应生
成硫酸钠;Na
2SO
3
~Na
2
SO
4
,1molNa
2
SO
3
反应后增重16g,所以增重为①>③>④>
②,综合以上分析,只有B正确,故选B。

2.在一定条件下,钠与O
2
反应可生成1.5 g固体,若将相同质量的钠与80 mL 0.50 mol/L 的盐酸反应,钠恰好完全转化生成NaCl,则1.5 g固体的成分是( )
A.Na
2O B.Na
2
O
2
C.Na
2
O和Na
2
O
2
D.Na
2
O
2
和NaO
2
【答案】C
【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最后所得溶液为NaCl溶液,则n(Na+)=n(Cl-)=n(HCl)=
0.50 mol/L×0.08 L=0.04 mol,若Na的氧化物为Na
2
O,应为0.02 mol×62 g/mol
=1.24 g;若为Na
2O
2
,应为0.02 mol×78 g/mol=1.56 g。

现为1.5 g,介于1.24
g与1.56 g之间,应为二者的混合物。

3.CO和H
2
的混合气体共3 g,与足量的过氧化钠置于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则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
A.3 g B.3.2 g C.4.4 g D.5.6 g
【答案】A
4.27.4g的Na
2CO
3
与NaHCO
3
的固体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片刻后固体混合物质量变为
24g,将所得的固体混合物溶于200ml、2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并完全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将所得的溶液蒸干、灼烧称量,其质量为( )
A.11.7g B.23.4 g C.26.5g D.58.5g
【答案】B
【解析】混合物与盐酸恰好反应得到NaCl溶液,蒸干溶液得到固体为NaCl,根据氯离子守恒n(NaCl)=n(HCl)=0.2L×2mol/L=0.4mol,故将所得的溶液蒸干、灼烧称量,其质量为:m(NaCl)=0.4mol×58.5g/mol=23.4g,故选B。

5.A、B、C、D、F五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B、C、D与盐酸反应均生成E,此外B还生成一种可燃气体。

而C、D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H,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和A可反应生成C,F和H也可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E、F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F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D+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OH Na Na
2CO
3
NaHCO
3
NaCl Na
2
O
2
(2)2Na
2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3)HCO-
3+H+=H
2
O+CO
2

2Na+2H
2O=2Na++2OH-+H
2

HCO-
3+OH-=H
2
O+CO2-
3
【解析】由焰色反应为黄色,且A、B、C、D均与盐酸反应生成E,知E为NaCl,B还生成可燃性气体知B为Na,C、D还生成气体H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知C、D为
Na
2CO
3
或NaHCO
3
,F和H(CO
2
)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气体,则F为Na
2
O
2
、C为Na
2
CO
3

因而D为NaHCO
3,D和A反应可生成Na
2
CO
3
,则A为Na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