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龙口市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台市龙口市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9题;共20分)
1. (2分) (2018九上·松江期中) 青春期的青少年成长速度较快,需要补充大量的钙。

这里的“钙”是指()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金属单质
2. (2分)(2019·港南模拟)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B .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恒定不变
C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D .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臭氧等
3. (2分)蔬菜中的甜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每百克甜椒中维生素含量高达198毫克,居蔬菜之首。

下列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维生素C 的化学式为C6H8O6
B . 维生素C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C . 一个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20 个原子核
D . 维生素C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4. (2分) (2016九上·通州期中) 既能表示一种物质,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A . Cu
B . N
C . N2
D . H2O
5. (2分)(2016·邗江模拟)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B . 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 .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红
6. (2分) (2017九下·东台期中) 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 . 硬水和软水——明矾
B . 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
C . 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
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7. (2分) (2018九上·汇川期末) 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A . 加热一定量碳酸氢铵(NH4HCO3)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B . 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
C .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
D .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变化
8. (2分)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 . 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 CaCl2、CaCO3的混合物
B . 向某种未知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是盐酸
C . 用镁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
D . 将 pH 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试纸上,测定其 pH
9. (4分) (2016九下·临泽期中)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0℃时,A、B、C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t2℃时,把A、B物质各50g分别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 g该溶质.
(4)若A中含有少量B,应用________法提纯A.
二、填空题 (共3题;共9分)
10. (5分)(2019·西城模拟) 补齐连线。

从13﹣A或13﹣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13﹣A计分。

________
11. (2分)(2019·哈尔滨模拟) 分类、类比、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化学实验的方法也从定性到定量发生了质的转变。

若按实验方法分类,应将实验D和________(填字母)分为一类,依据是________。

A.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
B.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C.甲烷在空气里燃烧
D.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2)①观察所给粒子排列规律,将合适的化学符号填入空白:O2-、F-、________、Na+、Mg2+。

②类比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某些非金属单质间也能发生置换反应,如Cl2比Br2活泼,能与HBr发生反应:Cl2+2HBr=2HCl+Br2;已知Cl2比N2活泼,则Cl2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12. (2分)(2019·孝感模拟) 化学离不开生活。

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铂金饰品
B 铁锅
C 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成语“釜底抽薪”运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4)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人们常饮用富硒茶,其中硒元素属于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三、科普阅读题 (共1题;共7分)
13. (7分) (2020九上·宽城期末) 请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 CO具有可燃性而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
(2)工业上用焦炭和石英制备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氮化镁,还有少量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镁的氧化物和另一种单质。

①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氮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四、流程题 (共2题;共7分)
14. (2分)(2018·滨州) 镁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制造中大显身手,小亮在实验室模拟“海水制镁”的原理来富集镁,他将25g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固体混合物全部溶解于盛有70g水的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63.6g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图像如下),过滤,称量滤液质量为147g,求:
(1)图像中m=________g。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5. (5分)(2014·宜宾) 对比、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已知H2、CO、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剂,请分析下列反应:
H2+CuO Cu+H2O 3CO+Fe2O3 2Fe+3CO2 C+O2 CO2
得出的结论是:物质(如H2、CO、C)作还原剂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依据上述结论,则在反应SO2+2H2S═3S+2H2O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__;该还原剂中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由________价变为________价.
五、实验题 (共5题;共12分)
16. (2分) (2017九上·泉港期中)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A: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实验B: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一种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3)实验C:该实验不够严密,要补充一个实验加以对比,该实验是________;
(4)实验D:若燃着的木条熄灭,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气体是CO2或N2 ,原因是________。

17. (2分)(2018·长宁模拟) 利用下图装置探究物质的性质(部分固定装置略)。

(1)①仪器 a 的名称________;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装置 C 的作用________;装置 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 装置 E 中固体由黑色变成亮红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④ 装置 F 是安全瓶,其作用是________。

⑤把装置 A 中换成酒精灯,可用于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0t1t2t3
固体质量/g26.020.216.416.4
(2)Ⅰ.共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g;
(3)Ⅱ.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通过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18. (3分)根据浓硫酸的性质回答问题:
(1)请写出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操作________.
(2)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________.
19. (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下图:
(1)甲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_______。

(2)乙装置:
①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________。

②若生成H2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丙装置:
若锥形瓶中盛满CO2 ,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

20. (3分)(2017·泰兴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Ⅰ: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确实能发生反应。

(1)【方案1】测定稀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大于7。

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发现pH减小了,但仍然大于7,小组中有的同学认为根据这个测定结果可以认为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________。

经过讨论后,他们向溶液中又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 小于7。

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稀盐酸过量。

(2)【方案2】借助于无色酚酞试液。

【药品仪器】
①取________(选填“A”或“B”)中试剂加入至D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②用胶头滴管向①中溶液滴加稀盐酸,红色消失;
③用F蘸取②中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有白色固体产生。

(3)【思考拓展】如不使用酸碱指示剂,进一步确认步骤③中的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钠的方法是:________;
(4)探究步骤②中无色溶液中稀盐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兴趣小组同学又分别选取了AgN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铁粉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分析并判断: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①取样,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稀盐酸过量
②取样,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稀盐酸过量
③取样,加入少量铁粉________稀盐酸过量
方案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上述设计方案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①”、“②”或“③”),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请你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的方案以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你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

(5)探究Ⅱ: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

下图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结合生成水。

六、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8分)
21. (8分) (2019九上·莒县期末) 近几年,我县加大了对于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治理,空气质量良好,与之前空气质量状况相比,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明显降低,据调查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及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所造成的。

(提出问题)煤中是否含有硫元素和碳元素?
(1)(查阅资料)
①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X=K2SO4+2MnSO4+2H2SO4”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根据上述资料,甲、乙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2)(实验探究)
甲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A、B两步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中________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写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硫元素和碳元素。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他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夹持装置略去):(4)(结论与反思)
如图2中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5)乙同学的实验中,证明煤中含有硫元素和碳元素的现象是:B中________,C中________,D中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9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9-2、
9-3、
9-4、
二、填空题 (共3题;共9分)
10-1、
11-1、
11-2、
12-1、
12-2、
12-3、
12-4、
三、科普阅读题 (共1题;共7分)
13-1、
13-2、
13-3、
四、流程题 (共2题;共7分)
14-1、
14-2、
15-1、
15-2、
五、实验题 (共5题;共12分)
16-1、
16-2、
16-3、
16-4、
17-1、
17-2、
17-3、
18-1、
18-2、
19-1、
19-2、
19-3、
20-1、
20-2、
20-3、
20-4、
20-5、
六、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8分) 21-1、
21-2、21-3、21-4、
2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