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可塑成型法之拉坯成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可塑成型法
--拉坯成型法
陶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的陶瓷作品也是多种多样,层出不穷。

光知道我国的陶瓷事业的辉煌成就还不够,我们更应该了解陶瓷的制作方法,那才是真正体现我国历来劳动人民智慧的地方。

陶瓷的可塑成型法有泥条盘筑成型法、泥板成型法、捏塑成型法、拉坯成型法、外塑内挖成型法和模具成型法。

下面是拉坯成型法的相关内容: 作品照片:
(景德镇窑广彩开光人物瓶)
价格(¥): 3000000元
作品来源简介:
上面这个作品是清王朝雍正时期有景德镇烧制的光彩人物瓶。

这件雍正广彩瓶高36.3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14厘米。

盘口,束颈,弧形腹,圈足稍外撇。

口沿饰锦带纹,颈部两菱形开光,内绘山水;肩部和足下部各画锦带纹一周,腹部连弧菱形开光,内画生动的清装人物小景。

开光配以白地,而不是满地,使画面较疏朗。

金彩甚少,只在口沿锦带中配以五瓣金花,是初期广彩瓷画的特征。

广彩,创自清代中叶,当时将景德镇所烧白瓷运至广州,雇工匠设厂加工彩绘,开炉烘烧,制成彩瓷出口。

这烧制的织金彩瓷及其采用的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亦称“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瓷”。

它是由五彩和粉彩发展而来,使用新彩颜
料,在瓷胎上彩绘,入炉烘烧后,重金描画一道,再入炉二次烧成。

沿用民间传统的瓜果花鸟图案,并仿照织锦图案,以金色作锦地,行话称“织金”,多为线描与平涂相结合,花纹布满器体,绚采华丽,辉煌夺目。

品种以盘、碗等日用瓷为主,陈设瓷次之,以出口为大宗。

作品成型方法:
该作品采用了陶瓷可塑成型法6种方法中的拉坯成型法。

在快速转动着的轮子上,将手探进柔软的粘土里,开洞。

借助螺旋运动的惯力,让粘土向外扩展、向上推升,形成环形墙体……这就是拉坯!拉坯成型是陶瓷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较为先进的成型工艺,是陶瓷历史上一个重大的革命。

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器物更完美、精致,同时可以拉塑出很大型的作品。

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已经出现了慢轮辅助成型,后来发展到快轮,从此拉坯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为陶瓷成型工艺的主流!用拉坯的方法可以制作圆形、弧型等浑圆的造型,比如盘子、碗、罐子等等,它的特点是作品挺拔、规整,器物的表面会留下一道道旋转的纹路。

现代陶艺甚至通过对拉坯成型的作品进行切割,再重组成一件新作品;或者通过对拉坯成型的作品进行扭曲、镂空、挤压之后再拼合,创作出新的,富有特色的作品,包括器皿、容器、雕塑。

拉坯成型法主要包括:揉泥、把正、拔柱、开孔、作底五个环节。

揉泥——把泥料软硬揉均匀,排除泥料中的杂质和气泡。

把正——将揉好的泥料固定在转台的中心。

拔柱——使泥料在转台中心转动。

开孔——将泥坯做成中空的。

作底——将泥坯内部的底做平、压实。

在拉坯的过程中非常考验手与脑的协调能力,双手的力道要适中,壁的厚薄程度也要有精准的把握。

越薄泥的支撑力越小,过薄的壁无法支撑上面泥的重量,作品会塌下来,也容易破损。

在向内收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快,防止断掉。

我对作品的理解:
作品的色彩是它的一大特色,色彩鲜艳,展现“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同时以白色为底色,画面也不是密布于整个花瓶,给人以疏朗的感觉。

人物生动活泼,展现了祥和的生活画面,瓶颈处的山水画是非真切。

这是外观给人的美好印象。

作品通过拉坯的手法使得作品显得十分规整,下部向外凸出呈现上小下大的结构加强了瓶体的稳定性,在瓶颈处的内凹和广口瓶的设计使得整个瓶体具有曲线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