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例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病死率。
方法对6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要从情志护理、出血护理、病情观察及饮食护理等方面做好精心护理。
结果60例患者中死亡4例,有效率达93%。
结论切实做好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各系统发生“生理性老化”,内环境稳定性显著降低,自我修复能力处于失调状态,且常伴有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疾病,长期服用抗凝、非甾体类药物[1],所以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止血困难,反复出血率高,6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高达30%~50%[2]。
我科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56例痊愈出院,4例死亡。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60~85岁,平均7
2.5岁,主要伴发疾病:冠心病、陈旧性心梗塞15例;高血压病18例;糖尿病10例;脑血管疾病10例;其他疾病7例。
1.2 出血原因本组60例中,消化性溃疡24例,急性胃黏膜损伤1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0例,其他15例。
2 观察及护理
2.1 情志护理情志刺激能加重出血,尤其是出血量大者,常有濒死感,精神极度紧张,使副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出血更为加重,因而应尽快清除一切血迹,安慰体贴患者,以稳定患者情绪,并避免在患者面前谈论出血的危险性。
2.2 出血护理
2.2.1 体位采取头低足高位,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这既能防止血液及胃内容物流入呼吸道窒息,有利于脑部供血充足。
尽量使患者平卧在床上大小便,以免增加腹内压,加重出血。
2.2.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止血药物用9号针头迅速就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做好输液、输血准备;对伴有高血压者慎用垂体后叶素,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总量,防止引发再出血及肺水肿;口服凝血酶时用冷盐水冲服,服后嘱患者缓慢转换体位,以利药物与出血创面充分接触,迅速止血。
2.2.3 口腔护理消化道出血者,由于胃内出血呕出,污染口腔易造成细菌繁殖,再由于胃内异常发酵,口腔形成特殊气味,护士应及时协助患者用盐水漱口,2~3次/d,保持口腔清洁。
2.3 病情观察
2.3.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每15~30min测量血压、脉搏一次,以估计出血量。
一般直立血压下降10mmhg以上,提示血容量减少20%以上,常伴有晕厥、头晕、恶心、出汗和口渴等,当时血量近血容量40%时,可出现明显的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继之休克,皮肤苍白和冰冷[3]。
每4h测体温一次,如体温持续在37.5℃~38℃之间或更高,脉搏在120次/分以上,患者口渴,烦躁不安,也提示有出血存在。
2.3.2 密切观察呕吐物和大便性质、次数、量和速度,以及尿量的变化,准
确记录出入量。
黑便,提示每日出血量大于50ml;呕血提示胃出血量大于250ml。
2.3.3 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言语有无异常,呼吸有无特殊气味,以便及时发现肝昏迷。
2.3.4 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出汗、喉痒、恶心、头晕、腹胀及肠鸣音是否增强等症状。
2.3.5 对肝硬化出血者,应加强夜间及晚餐前后两个高峰点的巡视,及时发现再出血[4]。
2.4 饮食护理老年患者消化功能减退,消化系统酶的分泌及肠道的吸收功能下降,应适当延长进食时间,合理的饮食可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及保证营养的供给。
急性期病情危重应禁食24~72h;出血停止或仅有少量出血而无呕吐者,可先给予温凉偏碱性的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米汤、果汁等补益之品,开始100~150ml/次,7~8次/d,3~4d无不适,渐增至200~400ml/次,5~6次/d,同时可给予少量肉汤、鱼汤、菜汤等无渣流质交替,以保证热量和维生素;3d 后无不适,可适当增加烂面条、稠稀饭等,进食速度宜缓慢,忌食肉块、蔬菜茎等生硬、辛辣食物,忌饮浓茶、咖啡等刺激品,戒烟酒。
参考文献
[1]陆家仁.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7):151.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17.
[3]周秀华.急救护理学.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6:169.
[4]罗莎莉,周彤,苗杰.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分析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