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担当的师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有担当的师者
作者:吴迎祥
来源:《师道·教研》2013年第09期
教师的职业是清贫与平淡的,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注定了我们与权贵、名利无缘。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青年教师为这强烈的落差而迷茫、彷徨,因此在履行教师职责的过程中,出现不作为的消极行为,对教师的形象造成负面的影响。

青年教师要牢牢记住我们的历史使命、职责和道义,用良知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民教师。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们青年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青年教师首先要“德厚”。

俗话说“正人先正己,正己先修身” ,所谓“德厚”就是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职业操守和奉献精神,淡泊名利,甘守清贫。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人师表”四个大字在教师的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们倍感为人师者的荣光、责任和压力,我们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徒弟”,我想同样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因此我们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人格魅力显得何等的重要。

“德厚”才能爱生,“德厚”才能敬业,“德厚”才能乐教。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是电视剧《亮剑》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假如我们从教师作用的角度来理解、阐释这句话的内涵,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让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反之,一个平庸的教师可能使自己的学生成为平庸之才。

我们青年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学生,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从而提高学生辨美丑、断是非、识善恶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高尚的生活情趣,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其次是青年教师要“业精”。

所谓“业精”就是我们青年教师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

教师的主业就是教书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生活是我们的本分、是我们的责任。

“授之以鱼” 是一种食物的施舍,而“授之以渔” 则是一种谋生技能的传授,我们的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实践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这就考验我们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驾驭教学业务的能力、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业精”才能善教,“业精”才能善诱。

在平时教书育人实践中,面对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疲软”行为表现,我们有的青年教师常常埋怨学生的“厌学”,不思上进,却不检讨自己在教学、教研方面的不足;面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冷漠和顶撞行为表现,我们有的青年教师往往是责怪学生的“顽固不化”,不可救药,却不检讨自己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工作方法的不足。

一个善教的优秀教师面对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疲软”行为表现,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学习氛围的浓郁”,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学;面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冷漠和顶撞行为表现,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和弄清造成学生冷漠、顶撞的“症结”所在,想方设法与学生沟通,给学生更多的鼓励、爱抚和信心。

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再其次青年教师要有“爱心”。

所谓“爱心”就是教师要心里装有学生,心里爱着自己的学生。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心,何谈教育?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爱自始到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的青年教师要亲近学生,因为现在很多学生都乐意同青年教师交往,但我们青年教师要把握好与学生交往的分寸,做到对自己学生的爱要不偏不倚,慈和而不放纵,严厉又不失关爱,事事处处无不体现教师的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良苦用心。

青年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有耐心、恒心和宽心,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的不同,导致在某些方面的分歧,有时甚至会出现对教师的爱不理解,出现不领情和顶撞的行为,这就考验青年教师教育学生的耐心、恒心和宽心。

青年教师要虚心向老教师讨教、学习,对学生思想教育要坚持“少责备多鼓励、多沟通少命令、多亲近少疏远” 的原则,有经验的老师经常会细心观察自己的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努力为学生排忧解难,把握思想教育的时机和切入点,创设愉悦轻松的教育情境来展现自己对学生的爱,把老中医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望、闻、问、切” 技能活用在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从而使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正所谓“当其时,一语千金;背其时,一文不值”。

教师的生活是清贫的,我们在教育这块“净土”的辛勤耕耘,相信青年教师的这份执着、付出一定会得到“满园春色”的回报。

责任编辑龙建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