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合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代数式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字母表示规律的过程.
2.能用字母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
3.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探索规律的过程及用字母表示规律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1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它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地球飞过45周,历时约68h,试求:
(1)该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约需________min(精确到1min);
(2)该飞船绕地球飞行n周约需________min.
生:小组讨论回答.
师:出示问题2.
问题2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奇数.
设k表示任意一个整数,用含有k的代数式表示:
(1)任意一个偶数;(2)任意一个奇数.
生:小组讨论回答.
师:出示问题3.
问题3如图,月历中用长方形框任意框出的3个数错误!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请用一个等式表示这个关系).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1.明确地表明数量关系.
2.给计算带来方便.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地以实际生活为问题情境呈现出来,使学生有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现实生活而服务,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在整节课中,充分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交流与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建立起“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等”的数学模型,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2.1代数式
第3课时单项式与多项式
【教学目标】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找出单项式系数、次数.
2.掌握多项式的概念,进而理解整式的概念.
3.掌握多项式的项数、次数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说出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找出单项式系数、次数.
2.多项式的概念及多项式的项数、次数的概念.
难点:识别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及多项式的次数.
【教学小结】【板书设计】
第3课时 单项式与多项式
整式⎩
⎪⎨
⎪⎧
单项式⎩⎪⎨⎪⎧定义:数与字母的积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次数: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多项式⎩⎪⎨
⎪⎧定义:几个单项式之和次数: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
2.1 代数式 第4课时 代数式的值
【教学目标】 1.会求代数式的值.
2.通过求代数式的值,体会代数式实际上是由计算关系反映的一种数量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1.会求代数式的值.
2.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增强符号感. 难点:求代数式的值.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第4课时代数式的值
定义: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
步骤:
(1)指出字母的值
(2)抄写代数式
(3)替换字母
(4)计算结果
2.2整式加减
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
【教学目标】
1.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设计】
我们到动物园参观时,发现老虎与老虎关在一个笼子里,熊猫与熊猫关在另一个笼子里.为何不把老虎与熊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呢?
问题2:
(1)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还有哪些事物也需要分类?能举出例子吗?如:垃圾、零钱、水果及各种产品分类.
(2)生活中处处有分类的问题,在数学中也有分类的问题吗?
生:小组合作交流.
师:出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议一议:
10a和20a;2b2和6b2;-9xy和5xy;5ab和-13ab有什么共同点?
生:小组合作交流.
师:引导学生归纳同类项的定义.
师:用多媒体出示情景二:
4+2=6
4a+2a=(4+2)a
4-=3
4x-x=3x
师:通过情景二请同学们思考:如果一个多项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加强学科联系,并注意联系生活.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总结得出同类项的概念.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在一起.
3.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2.2整式加减
第2课时去括号、添括号及整式加减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
2.会运用去括号、添括号法则,并根据要求去括号、添括号.
3.能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重点难点】
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第2课时去括号、添括号及整式加减
1.去括号法则
2.添括号法则
3.按某个字母降(升)幂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