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向西方学习”思想产生的背景:
(1)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2)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有谁?(魏源和严复。)
1、魏源与《海国图志》
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1)魏源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2)《海国图志》封面中的“图”和“志”各是指什么?
(“图”是指地图,借指地理;“志”是指史志,即历史。)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赶超世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重点
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四人的主要成就或贡献。
难点
分析典型事例,概括主题思想应采用的方法、手段和尺度的把握。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情境
引入
图片导入:投放图片《詹天佑》,激趣导入。
补:讲解、分析魏源的典型事迹,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有关其他三人的史实;联系原始遗存的知识举例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道理。
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侯德榜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世界制碱工业的权威。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回答问题,从而引出魏源和严复。
2、投放人物像魏源及其《海国图志》,指导学生自学归纳魏源的思想主张及其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作用。教师特别解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并且引导学生回顾“洋务运动”的有关内容,使学生弄清楚魏源的思想实际上就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3)“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意思是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
(4)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魏源的思想呢?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学案新人教版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詹天佑带领中国铁路员工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侯德榜将制碱奥秘公诸于世,打破欧美强国碱业的垄断,又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魏源开眼看世界,编纂《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口号,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严复译著《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的进步思想,激发国人向西方学习,“自强保种”,救亡图存。
2、认识到中国近代杰出的科学家詹天佑、侯德榜和杰出的思想家魏源、严复,他们那种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温故互查1、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 、,后来相继传入我国,使人们 ,大大加快,极大的促进了 。
2、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架设 ,方便了人们的 和 。
3、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 和电影传入我国,丰富2 1了人们的生活,保存了珍贵的史料。
4、鸦片战争以后,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便于人们获取信息。
5、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的文化出版机构。
6、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用文明简单的、礼替代跪拜礼;用“”“”代替“”和“”之类的称谓。
7、简述中国社会变化的局限性。
3设问导读1、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修建时间是年,总工程师是。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设计的路轨呈“”字形。
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
2、侯德榜的贡献:20世纪20年代,侯德榜制出纯碱,并撰写《》一书,打破碱业的垄断。
后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降低成本40%,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
3、魏源编写《》,其目的是“ ”。
4、 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主张 ,推行维新改革,第一部译著是《 》,书中观点“ , ”等具有进步性。
八年级历史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板书设计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一、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詹天佑2.京张铁路的修建二、揭示制碱奥秘的侯德榜1.原因2.经过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1.背景2.代表人物(魏源、严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 年代]以后,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什么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西方传入电报、电话以及照相、电影等,新闻报纸、出版事业也在中国出现)2.你能说出以下各时期兴办的刊物名称吗?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这些报刊都是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的产物,对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其实,比这些报刊更早研究西方文化的思想家魏源早在鸦片战争期间就已经出现了。
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
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布置学生阅读112——116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早,而且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所以调到前面作为范例进行探究)1.怎样学习有关魏源的历史知识?(通过设问,启发学生从生活时代、代表作[或创造发明]、主要内容、成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解:A、生活时代:鸦片战争期间;B、代表作:《海国图志》; C、主要内容:“师夷长技以制夷”;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反抗外侵];良好的道德品质[讲诚信,不负林则徐重托];强烈的创新意识[批判闭关锁国政策,破除轻视科技的愚昧观点]。
)2.有关严复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启发学生运用上例,自我提炼知识要点:A、生活时代:戊戌变法时期;B、代表作:译著《天演论》;C、主要内容:“物进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反抗外侵,主张救亡图存];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好学,既学军事,也广泛涉猎西方政治学说];强烈的创新意识[为译著加按语,叙述己见,警醒世人,宣传变法]。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如京张铁路、候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等知识点2、能力训练与过程方法:比较概括: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及区别;讨论探索:举例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魏源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感;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谁先进就学谁。
学习重点:通过分析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四位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概括出本课的主题,从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习难点: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概括主题思想兼而习之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找出最能说明问题的具体材料,如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和严复的爱国精神表现在何处?2、指导学生列表说明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和严复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设计出“ ”字形路轨,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第一条铁路干线。
知识点二: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化学家终于制成纯碱,后来继续钻研,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 ”。
知识点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1、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家是,其代表作是,该书的编写目的是。
2、生活在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是,他的第一部译著是书中阐述的最著名的观点是。
(二)合作探究近代的中国,曾遭受到诸多凌勠,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一些杰出的科学家。
在探求科技的道路上,他们具有那些共同点?要是一个国家强大,你觉得应从哪方面去做?(三)课堂小结:(四)学识感悟:(五)达标检测选择题:1、京张铁路全线通车的时间是( )a、19xx年b、19xx年 c 、19xx年 d 、19xx年2、下列人物中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的是()a张謇 b、詹天佑 c 、侯德榜 d 、严复。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案新人教版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学内容教材P112~P116,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教学目标1.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家及其成就。
2.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3.学习近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
重点难点重点: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和严复的重大成就。
难点:四位近代科技文化名人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旁白:清末民初,中国经济落后、外患严重,中华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困难重重。
许多知识分子抱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宣传西方先进文化,冲击了中国封建思想。
你知道中国近代出现了哪些不甘落后的科学家和立志图强的思想家吗?二、教材引导自主学习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上的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媒体呈现:外国人嘲笑说,中国会修建这条高难度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诞生”,并叫嚷“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修建(京张)铁路是白日做梦”。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第一次建造的铁路。
它的建成,显示了中国人民杰出的智慧和才干,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祖国的信心。
周恩来总理曾盛赞这一业绩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多媒体演示:“人”字形路轨。
(1)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了“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条人字形线路,其好处主要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保证了列车行车安全。
多媒体呈现:侯德榜为世界化学工业事业所作的杰出贡献受到各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先后聘他为名誉会员。
1949年,侯德榜得到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请他回国的消息后,谢绝了印度塔塔公司年薪10万美元的聘请,冲破重重阻挠,绕道回到祖国的怀抱。
(2)日常生活中需要一种化工原料纯碱,你了解到哪些日用品要用到纯碱?学生抢答:食品、肥皂、纸张、药品等。
八年级历史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科学技术的兴起1.1 古代科技成就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1.2 近代科技革命掌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发明人,如蒸汽机、火车、电灯等。
探讨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科学革命与浪漫主义2.1 科学革命了解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分析科学革命对人类思想和世界观的影响。
2.2 浪漫主义学习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人物,如雪莱、贝多芬、梵高。
探讨浪漫主义对后世文化和艺术的影响。
第三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3.1 信息技术革命掌握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分析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工作和交流的影响。
3.2 生物技术与环境科学了解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生物制药等生物技术的重要成果。
探讨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第四章:中国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4.1 科技教育的发展学习中国现代科技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重要科技人才的培养。
分析科技教育对国家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
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第五章:全球科技合作与交流5.1 国际科技合作学习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项目和成果,如国际空间站、人类基因组计划。
分析国际科技合作对全球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意义。
5.2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探讨科技创新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作用和责任。
学习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和实践。
第六章:现代科学技术的挑战与机遇6.1 与大数据掌握的发展历程,了解其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学习大数据的概念、应用和挑战,探讨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处理和分析。
6.2 科技创新与创业了解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习创业精神和创业模式。
探讨如何抓住科技创新的机遇,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学案2 新人教版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学习目标】 詹天佑、侯德榜及其代表性成就(√) 魏源和严复的主要思想(√)【知识梳理】一、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及成就: 年,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全线通车,它的设计督建者是 。
他出色地完成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设计出 路轨,以减缓坡度,确保行车安全。
地位:这是 。
二、化学家侯德榜及成就: (时间),我国著名化学家 ,制出纯碱,并撰写 一书,公布制碱奥秘。
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 。
一、选择题1、右图是20世纪初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上下行车的情景。
这种设计是应用在哪一条铁路上 ( )A . 京广铁路B . 京沪铁路C .京张铁路D . 京九铁路2、右图为建在青龙桥车站的一座人物铜像,这是纪念科学家 ( )A .詹天佑B . 魏源C .严复D .侯德榜3、20世纪初,世界上最畅销的纯碱是“红三角”牌纯碱。
为中国的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 .张謇B . 詹天佑C .侯德榜D .邓稼先4、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整体落后,但仍然出现了跃居世界前列的科学技术,这一技术产生在( )A .农业科技B .文化教育C .电子工业D . 化学工业5、近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A .魏源B .林则徐C .严复D .康有为6、严复翻译的著作是( )A .《海国图志》B .《四洲志》C .《天演论》D .《三国志》二、非选择题7、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下图是其中的著名代表人物。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三(1)图一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他是谁?(2)图二是他译著的代表作,仔细观察图片中的文字信息,请你判断是什么著作?该著作中介绍了什么进步思想?(3)图三中人物是谁?他的代表著作是什么?(4)该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他提出的救国之策是什么呢?这一策略是什么意思呢?参考答案:一、CACDAC二、7、(1)严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教案: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案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新授课)【理论支持】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亲自体会探究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与“建构主义理论”和“现代知识分类理论”的理念是一致的。
历史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它们都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应当是认知主体——学生主动建构的,即“学习不再简单地是信息由外而内的输入,而是通过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交互作用实现的”;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建构知识的潜能、动机和可能性,理应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本课实施过程中,学生依托预习课案自主掌握陈述性知识;教师精心组织课内探究活动,通过启发、诱导等多种方式使每个学生在其不同的知识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对话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而在学生亲自体验、不断小结、及时反馈的过程中,促进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形成,以及历史素养、人文情怀的生成。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我国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特征和主要成就。
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根据课文和插图中有关的资料,讲解、分析魏源的典型事迹,指导学生“照方抓药”,主动学习有关其他三人的史实;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取得成就的原因是共同的(精神、意识、品质、文化素养等),但具体表现又有所区别(学科领域、时代);联系原始遗存的知识举例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赶超世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只要谁先进,就要向谁学。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史这四位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概括出本课的主题,从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车轮随之把中国推进到近代时期。
在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詹天佑和京X铁路的修建。
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魏源及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X。
严复及其译著《天演论》。
引导学生分析中国近代科学家、思想家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填充《中国近代科技、思想成就简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展示我国近代科学家的辉煌成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形象的认识,并加深理解。
指导学生归纳科学家、思想家的成就和思想主X,以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近代的科技成就,是在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取得的。
这些成就的取得,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中国近代科学家们的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中国近代科技水平与当时欧美先进国家相比是较为落后的,这种落后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中国近代思想家的主X,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当时的中国国情。
然而,他们的主X在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是不可能真正、完全实现的。
●○重点和难点重点:詹天佑和京X铁路。
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
魏源和《海国图志》。
严复和《天演论》。
难点:京X铁路的技术问题。
严复的《天演论》及其作用。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解法、讲述法和谈话法,多媒体电教手段。
学法:讨论法。
●○教学资料①投影仪、电脑②投影片或电脑课件:《京X铁路示意图》《京X铁路“人”字形路轨设计原理图示》。
③图片:《詹天佑铜像》《海国图志一百卷》《严复画像》。
④图表:《中国近代科技、思想成就简表》。
●○板书设计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一、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①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②京X铁路的修建二、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①化学家侯德榜②“侯氏制碱法”的诞生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①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②严复及其译著《天演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内容。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通过分析、比较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在各自领域里,能够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找出他们的共性,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用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贯穿本课内容,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根据课文和插图中有关的资料,讲解、分析魏源的典型事迹,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有关其他三人的史实;联系原始遗存的知识举例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赶超世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重点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四人的主要成就或贡献。
难点分析典型事例,概括主题思想应采用的方法、手段和尺度的把握。
【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情境引入图片导入:投放图片《詹天佑》,激趣导入。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节选本课人物典型事例导入通过典型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欲。
自主探究1、京张铁路总工程师是谁?他解决了哪些困难?铁路何时通车?2、侯德榜的主要贡献有哪些?3、列举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简述各自的思想主张?学生在阅读课文,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进行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和解决学生所出现的疑难问题。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互对探究的结论,同学之间进行互助学习。
合作交流展示提高一、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引导学生思考:(1)詹天佑就任总工程师后,面临哪些困难?(2)有哪些出色的设计?(3)从他的身上折射出哪些爱国精神?二、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创设情境:(学生:①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肥皂、纸张、药品等的制造,都需要一种化工原料纯碱。
②19世纪中期,欧洲人已经能制造纯碱,但欧美各国垄断方法,密不外传。
③一战期间,纯碱运不到中国,许多民族工业被迫停产。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4、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整体落后,但仍然出现了跃居世界前列的科学技术,这一技术产生在( )
A.农业科技 B.文化教育 C.电子工业 D. 化学工业
5、近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严复 D.康有为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引领自学
阅读教材,完成学案梳理。
1、京X铁路
时间:_____年到_____年
总工程师:________
设计特色: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________路轨。
历史地位:这是中国人民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_______条铁路。
2、20世纪______年代,我国著名的化学家________,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制出纯碱。他还撰写_________一书,把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制碱业的垄断。后来他探索出新的制碱工艺,比欧洲制碱法降低成本__________。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_________。
材料一:“欲制外夷者,必先恶夷情始”。
材料二:“师夷长技以制夷”。
(1)上述材料摘自何书?作者是谁?
(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是什么?
(3)作者这部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课堂小结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的基本走向是向西方学习。除了咱们今天学习的这四位人物,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板书设计
为国争光的科学家
詹天佑——京X铁路 侯德榜——侯氏制碱法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魏源——《海国图志》 严复——《天演论》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课件 新人教版

詹天佑是洋务运动时期我国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以 炽热的爱国热情表示“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 修铁路”。1909年由他主持设计和施工的中国人的第一条铁路 干线全线通车。这条铁路是( )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
二、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 • 1.人物 • 侯德榜。 • 2.主要贡献 • 20世纪20年代制出纯碱,撰写《制碱》一书,发明侯氏制 碱法。纯碱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资保障。
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 1.魏源 • (3)目的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4)著作 • 《海国图志》。
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 2.严复 • (1)生活经历 • 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甲午战争给他以很大震动。 • (2)主张 • 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初中历史课件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一、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 1.人物 • 詹天佑。 • 2.主要贡献 • 修建京张铁路,1909年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 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设计“人”字形路轨,减缓坡度。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 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打破西方国家对碱业的垄断,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贡献 的科学家是( ) A.侯德榜 B.严复 C.林觉民 D.陈景润
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 1.魏源 • (1)生活经历 • 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参加过抗英战争,受林则徐嘱托著 书。
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 1.魏源 • (2)主张 • 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 • 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 • 批判闭关锁国。认为“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
历史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21课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一)说课稿

历史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21课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一)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是人教版八上历史第七单元内容,其地位相对而言不是很重要。
但是它展示了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入侵、民族危难的时刻,不少的爱国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赶超世界先进文化,取得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成就,其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通过分析、比较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在各自领域里,能够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找出他们的共性,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合理安排课本内容的顺序。
用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贯穿本课内容,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赶超世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只要谁先进,就要向谁学。
3、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分析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四位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概括出本课的主题。
难点:分析典型事例,概括主题思想应采用的方法、手段和尺度的把握。
【二】说教法、学法1、媒体辅助法:增加课容量,同时把繁杂的问题简易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率。
2、提问引导法: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主线贯穿法。
可以用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贯穿本课内容,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4、列表比较法:通过列表比较使学生准理解历史概念,并且透过现象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
学生的思维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学情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以上的教、学法,即:因为大多学生都不大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学任务】【教学流程】合作交流展示提高一、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引导学生思考:(1)詹天佑就任总工程师后,面临哪些困难?(2)有哪些出色的设计?(3)从他的身上折射出哪些爱国精神?二、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创设情境:(学生:①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肥皂、纸X、药品等的制造,都需要一种化工原料纯碱。
②19世纪中期,欧洲人已经能制造纯碱,但欧美各国垄断方法,密不外传。
③一战期间,纯碱运不到中国,许多民族工业被迫停产。
爱国实业家X旭东创办永利碱业公司,侯德榜为总工程师。
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向西方学习”思想产生的背景:(1)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2)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有谁?(魏源和严复。
)1、魏源与《海国图志》观看图片,回答问题:(1)魏源的主要事迹有哪些?(2)《海国图志》封面中的“图”和“志”各是指什么?(“图”是指地图,借指地理;“志”是指史志,即历史。
)(3)“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复述京X铁路的修筑过程。
教师强调“人”字形轨道的设计原理及技术水平的突破性地位。
旧中国有洋钉、洋火、洋油、洋车子,但是洋碱这个词可没怎么用,这与一个人有关系。
请同学们看本目内容,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点。
然后,把它列出来。
播放视频,指导学生了解侯德榜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事迹,正确认识科学家的爱国情怀。
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
侯德榜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世界制碱工业的权威。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回答问题,从而引出魏源和严复。
2、投放人物像魏源及其《海国图志》,指导学生自学归纳魏源的思想主X及其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作用。
教师特别解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并且引导学生回顾“洋务运动”的有关内容,使学生弄清楚魏源的思想实际上就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侯德榜还写出《制碱》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了碱业的垄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用
课程资源开发利
教材中的插图、史料和网上资料等
用
板书设计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一、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1.詹天佑
2.京张铁路的修建
二、揭示制碱奥秘的侯德榜
1.原因
2.经过
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1.背景
2.代表人物(魏源、严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 年代]以后,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什么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西方传入电报、电话以及照相、电影等,新闻报纸、出版事业也在中国出现)
2.你能说出以下各时期兴办的刊物名称吗?
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其实,比这些报刊更早研究西方文化的思想家魏源早在鸦片战争
期间就已经出现了。
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
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布置学生阅读112——116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早,而且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所以调到前面作为范例进行探究)
1.怎样学习有关魏源的历史知识?(通过设问,启发学生从生活时代、代表作[或创造发明]、主要内容、成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解:A、生活时代:鸦片战争期间;B、代表作:《海国图志》; C、主要内容:“师夷长技以制夷”;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反抗外侵];良好的道德品质[讲诚信,不负林则徐重托];
强烈的创新意识[批判闭关锁国政策,破除轻视科技的愚昧观点]。
)
2.有关严复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启发学生运用上例,自我提炼知识要点:A、生活时代:戊戌变法时期;B、代表作:译著《天演论》;C、主要内容:“物进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反抗外侵,主张救亡图存];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好学,既学军事,也广泛涉猎西方政治学说];强烈的创新意识[为译著加按语,叙述己见,警醒世人,宣传变法]。
)
教师小结、过渡:向西方学习,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的基本走向;爱国主义则是激励人们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以这些思想为支撑,科学家们在各自领域内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你知道当年建立这项伟业的人物事迹吗?
(三)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
侯德榜的贡献是什么?(启发学生运用上例,自我提炼知识要点:
A、成功时间: 20世纪20年代
B、代表作:《制碱》
C、主要成就:比欧洲制碱成本低40%
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学成归来,投身实践,报效祖国];
良好的道德品质[刻苦钻研,意志坚强];强烈的创新意识[挑战外国垄断,探索新工艺,敢于超越西方]。
)
巩固小结
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115页选择题:应选A(《海国图志》)。
布置作业
《名校学案》中的相关作业。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