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制度发展历程》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缴费之间缺乏必然联系; ❖ 4.推崇社会公平,有时甚至不惜牺牲效率为代价,加重了
财政负担。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3
对当代福利国家进一步进行细分
细分依据:
福利国家对以下三个目标侧重程度的不同
❖ 1.维持充分就业
❖ 2.提供社会保障
❖ 3.实现收入均等化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4
细分类型:
1.积极的国家型或建设性的国家型
❖ 在许多西欧国家,社会保障费用在劳动力成本中 的比重很大。如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 意大利和瑞典等国,社会保障费用已占劳动力成 本的25%~30%;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失业率
已达10%左右。 →雇主减少雇用量,对经济 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4
(三)社会保障管理效率低
❖ 由于原有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服务欠佳, 改革管理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
原始社会的氏族保障
奴隶社会的主从保障
小生产条件下的家庭自我保障
慈善救济保障
互助保障
国家救济保障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社会保障
2
(二)西方社会保险制度诞生的条件
❖ 1.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保险产生的生产力条件,由此产生的保 障需求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来满足;
❖ 2.雇佣劳动制度是西方社会保险产生的生产关系条件,劳动力 再生产的一部分费用要求采取社会化支付形式;
16
3.社会福利国家型 ——福利国家的最高级类型
❖ 特点:除兼具第二类型的特点以外,还以体现高 收入水平和财富均等化为己任,在企业决策中, 工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 代表性国家:瑞典、挪威和丹麦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7
几个典型福利国家
❖ 1948年,英国向全世界宣称: 英国第一个建成以“高福利”和 “普遍福利”为主要内涵的“福利 国家”,对全体公民实行从“摇篮 到坟墓”的国家保障制度。
20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细分
❖ 根据资金管理运营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新加坡模式和智 利模式:
❖ 1.新加坡模式——由政府集中管理和运营基金
其特点是,要求会员首先自立,依靠自己;在因工 资收入低下、存款达不到最低限额时,由家属填补,会 员之间并无调剂互助。
❖ 2.智利模式——由私营基金管理公司运营基金
其特点是:养老金缴费全部来自个人,资金在帐户
内进行积累,养老基金投资由个人作出决策,选择私营
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进行市场化的投资运作。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1
❖以上四种模式各有成功之处,但也各自面临 一些难以摆脱的困扰。当代社会保障制度改 革的趋势,以及各种保障制度的相互影响和 渗透,使不同模式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具有如下特点: ❖ 1.受保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 ❖ 2.社会保险待遇偏高,如退休金一般
在原工资的70%以上;
❖ 3.保险待遇不与缴费多少相关联,而 与劳动贡献挂钩;
❖ 4.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管 理社会保险事宜。
这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低工资、高就 业、泛福利相适应。
代表性国家:前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
(一)社会保障成本太高
造成成本提高的因素有:
❖ 1.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 ❖ 2.经济发展缓慢→失业人数增加,社保负担过重; ❖ 3.过高的福利待遇造成的浪费和对社会保障制度的
依赖; ❖ 4.过高的管理成本。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3
(二)社会保障影响经济效率
❖ 过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又不能影响市场竞争活力。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1
(二)“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
追求“收入均等化 ,就 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 福利设施体系化”
代表性国家:英国、瑞 典等,多见于北欧和西 欧国家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2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
❖ 1.全民保障,并带有浓烈的福利性色彩; ❖ 2.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一般性税收; ❖ 3.实行广泛而优厚的公共津贴制度,津贴待遇与个人收入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8
❖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福利国家” 的津贴补助过于慷慨大度,致使国家元 气大伤。她的顾问班子主张社会福利事 业应由私人经营, 建议降低失业津贴 标准,且国家不再作任何补贴,公费医 疗应逐渐改变为个人投保制,学费不再 由国家包下,退休也实行投保制。
❖ 为此,当撒切尔夫人卸任离开唐宁街10 号时,她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这在英国 民众中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支持者认为 她带领英国走出了经济困境、提高了英 国的国际地位;反对者认为她就是一个 不折不扣的独裁者、自大狂、几乎毁掉 了英国的福利制度。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 纵观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
❖ 第一阶段:从1883—1934年的形成时期,以德国制定 的社会保险三项立法为标志;
❖ 第二阶段:从1935—1947年的扩展时期,以美国1935 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为标志,意味着社会保障最终成 为一种综合性制度;
二、社会保障制度在世界范围的展开
(一)社会保障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里程碑
1.英国推出的《济贫法》,首开国家出面从事社
会保障活动的先河
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伊丽 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 19世纪上半叶,又颁布实施了新 的《济贫法》。该法认定,人人都 有生存的权利,国家有保障公民生 存的义务,救济不是消极行动,而 是一种积极的福利举措。英国推出 的《济贫法》,首开了国家出面从 事社会保障活动的先河。
❖ 第三阶段:从1948—1979年的鼎盛时期,以1948年英 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为标志;
❖ 第四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的改革时期,以
不同模式的国家寻求更完善的保障而采取的改革措施为标
志。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
§2·1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 (一)保障的起源及其演变形式
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 法》。
❖ 上述法令的颁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较 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的诞生,社会保险制 度由此产生。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俾斯麦
5
3.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初确立
富兰克林.罗斯福
❖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社会 保障法》成为罗斯福新政的一个重 要内容。
❖ 美国虽然比欧洲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晚得多,但 却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社会保障 法》的国家,以美国《社会保障法》 的颁布为标志,社会保障制度从以 社会保险为主的保障制度,步入综 合性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6
4.《贝弗里奇报告》与“福利国家”的产生
❖ 《贝弗里奇报告》是社会保 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 策研究报告,它构建了福利国家 的理论蓝图,并被许多国家变成 了现实。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理 论为西方现代社会保障理论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这些原则的提出 和实施使社会保障理论更加丰富 和趋于成熟。贝弗里奇本人也因 此获得“福利国家之父”的称号。 毛泽东主席会见英国首相艾德礼
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模式
(根据资金筹集、费用分担及制度运行的综合方式分类)
“投保资助型” 社会保障模式
“福利国家型” 社会保障模式
“国家保险型” 社会保障模式
“强制储蓄型” 社会保障模式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9
(一)“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
也被称为“传统型”或 “三方共负型”社会保 障模式
❖ 在失业保险方面的节支措施有:
(1)限制领取失业保险的期限。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9
(一)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措施
❖1.改革缴费和给付制度,增收节支
增收的办法,主要是提高雇主和雇员的缴费率或者取消原有的 社会保障缴费的收入最高限额。
❖ 在养老保险方面的节支措施主要有:
(1) 提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2)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降低支付水平。
(3)改革养老金调整方法。
❖ 瑞典自1948年开始,也致力于 建设“福利国家”。按照普遍性和 统一性的原则,所有公民都有权获 得基本生活保障,并由国家承担多 种风险。这种全民性保险和广泛而 优厚的补贴制度,使瑞典获得了 “福利国家橱窗”的美誉。
瑞典首都、北欧第二大城市 —— 斯德哥尔摩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8
(三)“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套能够得到世界公 认的最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总目标都是 建立一个灵活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能 兼顾多方利益的、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保 障体系。
❖因此,兼取各家之长,建立一种混合型的社 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保障制度改 革的基本趋势。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2
二、西方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困境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9
(四)“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
1.建立个人账户,雇主、雇员依法 按一定比例缴纳,并全部计入雇 员的个人账户;
2.个人账户资金投入资本市场运营, 以实现保值增值;
3.雇员保险待遇完全取决于其个人 账户积累额。
代表性国家:新加坡、智利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新加坡国庆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7
(二)推动世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一些 重要的国际性组织及其他协会等
❖ 1.国际劳工组织(ILO)
❖ 2.世界卫生组织(WHO)
❖ 3.国际社会保障协会(ISSA)
❖4.世界银行(World Bank)
❖ 5.其他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8
§2·2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 模式选择与改革完善
代表性国家:德国、美 国、日本等在内的许多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0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
❖ 1.国家立法,强制雇主和雇员都缴纳保险费,国家资助并 承担最终的风险;
❖ 2.这是对劳动者实行的保险,而不是全民保障; ❖ 3.强调权利和义务相对应; ❖ 4.待遇给付标准与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和缴费多少相联系; ❖ 5.以保障基本生活水平为原则; ❖ 6.强调公平与效率相兼顾,既要保证每一位公民都能享受
1834 Poor Law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4
2.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立法的出台 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
❖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 国家。19世纪80年代,当时执政的俾斯麦 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令:
1883年,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
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
三、席卷全球的社会保障改革浪潮
各国改革的共同点是:
❖ 设法减少福利依赖,改革围绕着增加社会保障收 入和控制福利开支进行,逐步削弱社会保障开支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
调整改革的思路有两种:
开源节流
实行社会保障私有化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6
第一种改革思路:
开源节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即一方面通过开征社会保障收入所得税、提高投 保费率、增加社会保险费收入、对某些福利项目 开始收费等措施,来增加社会保障收入。
❖ 特点:社会保障制度一直在保持效率的前提下逐 步发展
❖代表性国家:德国、美国等现属 “投保资助型” 的国家,在其逐步变成高福利国家后,当属此类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5
2.社会保障国家型
❖ 特点:极力维持高就业水平,并采取某些超出一 般社会保障制度水平的福利措施
❖ 代表性国家:英国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 另一方面通过削减各项福利性补助、减少社会福
利项目、变免费医疗为适当收费的医疗服务、实
行社会保障项目的给付标准仅随物价变动而不随
工资变动的新措施等,来减少社会保障费用的支
出。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7
第二种改革思路:
实行社会保障私有化
❖有人主张国家应大大减少对经济生活的干 预,不再以国家为主体实施社会保障制度, 建议把国有化企业再私有化,把已经社会 化了的社会保障制度再私有化,以便发挥 个人和私营组织的积极性,最终消除“普 遍福利”的种种弊端。
❖ 3.社会改良思潮是社会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条件,科学社会 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推动力亦不容忽视;
❖ 4.方兴未艾的工人运动是社会保险出台的催化剂,劳动者争取 生存权利的长期斗争是社会保险制度产生的决定性的政治条件;
❖ 5.互助保障和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组织基础和技术基础。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3
(四)社会保障制度未能随社会保障对 象的变化进行调整
❖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妇女劳 动力参与率提高;职业流动性提高;非全时工作和非正规 部门就业人数增加;再加上人口预期生命延长,使社会保 障的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社会保障制度却并没有做出 相应的变革。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5
财政负担。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3
对当代福利国家进一步进行细分
细分依据:
福利国家对以下三个目标侧重程度的不同
❖ 1.维持充分就业
❖ 2.提供社会保障
❖ 3.实现收入均等化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4
细分类型:
1.积极的国家型或建设性的国家型
❖ 在许多西欧国家,社会保障费用在劳动力成本中 的比重很大。如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 意大利和瑞典等国,社会保障费用已占劳动力成 本的25%~30%;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失业率
已达10%左右。 →雇主减少雇用量,对经济 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4
(三)社会保障管理效率低
❖ 由于原有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服务欠佳, 改革管理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
原始社会的氏族保障
奴隶社会的主从保障
小生产条件下的家庭自我保障
慈善救济保障
互助保障
国家救济保障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社会保障
2
(二)西方社会保险制度诞生的条件
❖ 1.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保险产生的生产力条件,由此产生的保 障需求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来满足;
❖ 2.雇佣劳动制度是西方社会保险产生的生产关系条件,劳动力 再生产的一部分费用要求采取社会化支付形式;
16
3.社会福利国家型 ——福利国家的最高级类型
❖ 特点:除兼具第二类型的特点以外,还以体现高 收入水平和财富均等化为己任,在企业决策中, 工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 代表性国家:瑞典、挪威和丹麦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7
几个典型福利国家
❖ 1948年,英国向全世界宣称: 英国第一个建成以“高福利”和 “普遍福利”为主要内涵的“福利 国家”,对全体公民实行从“摇篮 到坟墓”的国家保障制度。
20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细分
❖ 根据资金管理运营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新加坡模式和智 利模式:
❖ 1.新加坡模式——由政府集中管理和运营基金
其特点是,要求会员首先自立,依靠自己;在因工 资收入低下、存款达不到最低限额时,由家属填补,会 员之间并无调剂互助。
❖ 2.智利模式——由私营基金管理公司运营基金
其特点是:养老金缴费全部来自个人,资金在帐户
内进行积累,养老基金投资由个人作出决策,选择私营
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进行市场化的投资运作。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1
❖以上四种模式各有成功之处,但也各自面临 一些难以摆脱的困扰。当代社会保障制度改 革的趋势,以及各种保障制度的相互影响和 渗透,使不同模式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具有如下特点: ❖ 1.受保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 ❖ 2.社会保险待遇偏高,如退休金一般
在原工资的70%以上;
❖ 3.保险待遇不与缴费多少相关联,而 与劳动贡献挂钩;
❖ 4.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管 理社会保险事宜。
这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低工资、高就 业、泛福利相适应。
代表性国家:前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
(一)社会保障成本太高
造成成本提高的因素有:
❖ 1.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 ❖ 2.经济发展缓慢→失业人数增加,社保负担过重; ❖ 3.过高的福利待遇造成的浪费和对社会保障制度的
依赖; ❖ 4.过高的管理成本。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3
(二)社会保障影响经济效率
❖ 过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又不能影响市场竞争活力。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1
(二)“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
追求“收入均等化 ,就 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 福利设施体系化”
代表性国家:英国、瑞 典等,多见于北欧和西 欧国家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2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
❖ 1.全民保障,并带有浓烈的福利性色彩; ❖ 2.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一般性税收; ❖ 3.实行广泛而优厚的公共津贴制度,津贴待遇与个人收入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8
❖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福利国家” 的津贴补助过于慷慨大度,致使国家元 气大伤。她的顾问班子主张社会福利事 业应由私人经营, 建议降低失业津贴 标准,且国家不再作任何补贴,公费医 疗应逐渐改变为个人投保制,学费不再 由国家包下,退休也实行投保制。
❖ 为此,当撒切尔夫人卸任离开唐宁街10 号时,她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这在英国 民众中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支持者认为 她带领英国走出了经济困境、提高了英 国的国际地位;反对者认为她就是一个 不折不扣的独裁者、自大狂、几乎毁掉 了英国的福利制度。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 纵观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
❖ 第一阶段:从1883—1934年的形成时期,以德国制定 的社会保险三项立法为标志;
❖ 第二阶段:从1935—1947年的扩展时期,以美国1935 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为标志,意味着社会保障最终成 为一种综合性制度;
二、社会保障制度在世界范围的展开
(一)社会保障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里程碑
1.英国推出的《济贫法》,首开国家出面从事社
会保障活动的先河
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伊丽 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 19世纪上半叶,又颁布实施了新 的《济贫法》。该法认定,人人都 有生存的权利,国家有保障公民生 存的义务,救济不是消极行动,而 是一种积极的福利举措。英国推出 的《济贫法》,首开了国家出面从 事社会保障活动的先河。
❖ 第三阶段:从1948—1979年的鼎盛时期,以1948年英 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为标志;
❖ 第四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的改革时期,以
不同模式的国家寻求更完善的保障而采取的改革措施为标
志。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
§2·1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 (一)保障的起源及其演变形式
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 法》。
❖ 上述法令的颁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较 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的诞生,社会保险制 度由此产生。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俾斯麦
5
3.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初确立
富兰克林.罗斯福
❖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社会 保障法》成为罗斯福新政的一个重 要内容。
❖ 美国虽然比欧洲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晚得多,但 却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社会保障 法》的国家,以美国《社会保障法》 的颁布为标志,社会保障制度从以 社会保险为主的保障制度,步入综 合性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6
4.《贝弗里奇报告》与“福利国家”的产生
❖ 《贝弗里奇报告》是社会保 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 策研究报告,它构建了福利国家 的理论蓝图,并被许多国家变成 了现实。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理 论为西方现代社会保障理论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这些原则的提出 和实施使社会保障理论更加丰富 和趋于成熟。贝弗里奇本人也因 此获得“福利国家之父”的称号。 毛泽东主席会见英国首相艾德礼
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模式
(根据资金筹集、费用分担及制度运行的综合方式分类)
“投保资助型” 社会保障模式
“福利国家型” 社会保障模式
“国家保险型” 社会保障模式
“强制储蓄型” 社会保障模式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9
(一)“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
也被称为“传统型”或 “三方共负型”社会保 障模式
❖ 在失业保险方面的节支措施有:
(1)限制领取失业保险的期限。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9
(一)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措施
❖1.改革缴费和给付制度,增收节支
增收的办法,主要是提高雇主和雇员的缴费率或者取消原有的 社会保障缴费的收入最高限额。
❖ 在养老保险方面的节支措施主要有:
(1) 提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2)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降低支付水平。
(3)改革养老金调整方法。
❖ 瑞典自1948年开始,也致力于 建设“福利国家”。按照普遍性和 统一性的原则,所有公民都有权获 得基本生活保障,并由国家承担多 种风险。这种全民性保险和广泛而 优厚的补贴制度,使瑞典获得了 “福利国家橱窗”的美誉。
瑞典首都、北欧第二大城市 —— 斯德哥尔摩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8
(三)“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套能够得到世界公 认的最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总目标都是 建立一个灵活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能 兼顾多方利益的、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保 障体系。
❖因此,兼取各家之长,建立一种混合型的社 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保障制度改 革的基本趋势。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2
二、西方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困境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9
(四)“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
1.建立个人账户,雇主、雇员依法 按一定比例缴纳,并全部计入雇 员的个人账户;
2.个人账户资金投入资本市场运营, 以实现保值增值;
3.雇员保险待遇完全取决于其个人 账户积累额。
代表性国家:新加坡、智利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新加坡国庆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7
(二)推动世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一些 重要的国际性组织及其他协会等
❖ 1.国际劳工组织(ILO)
❖ 2.世界卫生组织(WHO)
❖ 3.国际社会保障协会(ISSA)
❖4.世界银行(World Bank)
❖ 5.其他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8
§2·2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 模式选择与改革完善
代表性国家:德国、美 国、日本等在内的许多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0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
❖ 1.国家立法,强制雇主和雇员都缴纳保险费,国家资助并 承担最终的风险;
❖ 2.这是对劳动者实行的保险,而不是全民保障; ❖ 3.强调权利和义务相对应; ❖ 4.待遇给付标准与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和缴费多少相联系; ❖ 5.以保障基本生活水平为原则; ❖ 6.强调公平与效率相兼顾,既要保证每一位公民都能享受
1834 Poor Law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4
2.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立法的出台 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
❖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 国家。19世纪80年代,当时执政的俾斯麦 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令:
1883年,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
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
三、席卷全球的社会保障改革浪潮
各国改革的共同点是:
❖ 设法减少福利依赖,改革围绕着增加社会保障收 入和控制福利开支进行,逐步削弱社会保障开支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
调整改革的思路有两种:
开源节流
实行社会保障私有化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6
第一种改革思路:
开源节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即一方面通过开征社会保障收入所得税、提高投 保费率、增加社会保险费收入、对某些福利项目 开始收费等措施,来增加社会保障收入。
❖ 特点:社会保障制度一直在保持效率的前提下逐 步发展
❖代表性国家:德国、美国等现属 “投保资助型” 的国家,在其逐步变成高福利国家后,当属此类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15
2.社会保障国家型
❖ 特点:极力维持高就业水平,并采取某些超出一 般社会保障制度水平的福利措施
❖ 代表性国家:英国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 另一方面通过削减各项福利性补助、减少社会福
利项目、变免费医疗为适当收费的医疗服务、实
行社会保障项目的给付标准仅随物价变动而不随
工资变动的新措施等,来减少社会保障费用的支
出。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7
第二种改革思路:
实行社会保障私有化
❖有人主张国家应大大减少对经济生活的干 预,不再以国家为主体实施社会保障制度, 建议把国有化企业再私有化,把已经社会 化了的社会保障制度再私有化,以便发挥 个人和私营组织的积极性,最终消除“普 遍福利”的种种弊端。
❖ 3.社会改良思潮是社会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条件,科学社会 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推动力亦不容忽视;
❖ 4.方兴未艾的工人运动是社会保险出台的催化剂,劳动者争取 生存权利的长期斗争是社会保险制度产生的决定性的政治条件;
❖ 5.互助保障和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组织基础和技术基础。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3
(四)社会保障制度未能随社会保障对 象的变化进行调整
❖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妇女劳 动力参与率提高;职业流动性提高;非全时工作和非正规 部门就业人数增加;再加上人口预期生命延长,使社会保 障的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社会保障制度却并没有做出 相应的变革。
《社保制度发展历程》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