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荷花淀》导学案粤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花淀》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孙犁及其代表作品。
2、静心阅读小说,理顺小说的情节。
(重点)
3、理解小说中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重点、难点)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一)关于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孙犁(1913~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树勋,现当代小说家、,被誉为“”创始人。
“七·七”事变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
抗战以后参加晋察冀边区的革命工作。
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
作者非常熟悉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其中许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小说散文集《》等。
这个结集显示了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
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
诗体小说:是诗化了的小说,它选择优美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景物,运用清新自然、富有韵味的语言,勾画出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二)词语积累:请同学们查字典注音。
芦苇
..() 吮.吸( )藕.断丝连( ) 晌.午( )
聚.精会神( )一泅.( )撅.嘴( )凫.水()
二、课堂自主导学:
(一)师生交流、讨论全文的主要内容。
(1)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
明确:
(2)给全文分为三部分,并用简洁含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明确:
(3)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这篇小说的三个部分各属于哪个阶段?
明确:
(二)赏析文中景物描写:
阅读“月亮升起来了……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1-3自然段),并思考:
⑴这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皎洁、洁白的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飘香。
⑵它们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明确:展示了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的图景。
⑶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小说中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重难点)
2、分析文中水生嫂等妇女形象。
(重点)
【学习过程】
一、鉴赏人物对话,分析水生嫂等人物形象。
(一)朗读“夫妻话别”一节中的对话描写,并思考问题:
⑴这一节对话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概括各层的意思。
明确:
(2)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
②“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
试探。
③“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
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的性格。
)
④“你总是很积极的”───他爱丈夫更恨鬼子,对有这样的丈夫感到,所以对丈夫责怪中
含有。
⑤“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阻拦,在“小家”和“大家”发
生矛盾的时候,她选择了“大家”,说明她能。
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⑥“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
”───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
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的崇高品质。
)
⑦“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丈夫这一去,有可能会牺牲,表明水生嫂已经能够比较平静的
面对这场离别,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⑧“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
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妇女的精神。
作用:“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顾大局、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
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a、反映人物的心理,思想变化和性格;b、发展故事情节,交代事情经过。
)
(二)分角色朗读文中五位青年妇女在水生家里的谈话,把握人物的性格与心理特征。
⑴由五个青年妇女之口,表明了她们想探望丈夫的共同心愿,又显示了不同个性特点,
请简要说明各人性格特点。
A、“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
B、“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
C、“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
E、“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
⑵这五个人的对话描写,从全文表达角度看,主要起了什么作用?选出正确的一项:()
A、起补充交代作用,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B、交代故事发生原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C、这是小插曲,使故事曲折生动。
D、突出人物性格,深化主题。
二、赏析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作者善于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让小说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
(1)如: 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充满诗情画意。
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楚枪声是向着外面,她们才趴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自己的丈夫。
请体会这一处细节描写的作用与含义。
明确:
(2)打捞战利品时,也有许多细节描写。
请找出来并体会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与含义。
明确:
三、课堂活动:
让学生改写水生夫妻话别的语言,让水生嫂用另外一种口吻与丈夫对话,表现另一种个性。
(此活动的目的旨在让学生掌握人物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