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双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胡双雄
五胡双雄(壹)
从白痴晋惠帝永康二年(公元301年)的司马皇族大混战起,到“千人敌”刘裕建立刘宋王国(公元420年),前后共有119年。

这119年对华夏各民族来说是一个黑暗的时期,可谓之中国的中世纪。

入侵、分裂、割据、混战迄无间断,连年的种族混战和天灾人祸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田野荒芜长满了荆棘杂草,桑林废弃结满了残叶野茧,城郭农舍被焚毁还冒着浓烟,旱蝗洪涝过后饿殍千里一片死寂。

上百万人颠沛流离,名城古都茂草从生,中华文明被大规模的毁灭,中原地区竟与洪荒蛮古不相上下。

长时间的杀戮、掠夺、饥荒、疫病及亡匿,也使人口锐减,记录的数字还不到大汉盛世的1/5。

无疑这个乱世是汉族广大百姓和代表皇权正朔的两晋王朝的梦魇,后世史家称之为十六国时期,也叫五胡乱华年代。

而我要说的却是两位少数民族统治者,鲜卑人慕容垂和羌人姚苌。

慕容垂雄才伟略、宅心仁厚,致力恢复故国,算得上英雄;姚苌狡猾奸诈、厚颜无耻,算计了一世明主,也能称为奸雄。

这两人都是智商极高,用兵灵活,神出鬼没,纵横于关东关西,让英豪枭雄都头疼不已。

史载鲜卑人肤色白皙,须发棕黄,深睛高鼻,有点中亚人的特征。

据说鲜卑人大多俊美,唐朝的时候边军还专门袭击鲜卑部落,抢劫鲜
卑妇女在中原卖高价。

慕容垂是否比周杰伦潇洒不得而知,但《晋书·慕容垂载记》上称他“少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想必搁现在也是一个明星料,至少也是一个篮球高手。

慕容氏的先祖曾经跟从司马懿攻辽东公孙渊有功,被恩准在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建国。

因学汉人戴步摇冠(就是摇头晃脑的跺方步),被人叫作“步摇”。

后来因谐音而被称为“慕容”,也是慕容得姓之由来。

鲜卑人的风俗习惯与匈奴人大致相同,但慕容氏与魏晋边民交往了几十年,非常欣赏汉族的文化,甚至持一种孺慕的态度。

部族首领往往深通汉人礼数,比如慕容垂的祖父慕容廆去参见西晋的东夷校尉时,穿戴与汉族士大夫无异。

当他发现东夷校尉的卫兵全副武装戒备森严时,立即换上一身军装再晋见。

东夷校尉的参军问他何故如此,慕容廆说:“主人做事不照规矩,叫客人怎么办啊?”慕容家族取名,很多都采用寓意深刻的古汉字,也可佐证这个观点。

慕容廆正妻所生的儿子叫慕容皝,他把庶兄慕容翰赶走继承了王位。

慕容翰臂力过人,擅骑射,在外面过得很不如意。

慕容皝得知后,也想让他回国,就派一个商人去招抚自己的兄长,并把慕容翰擅用的大弓埋在路边。

慕容翰偷了匹马连夜回国。

马的主人是一个部落首领,于是派了100多骑兵追来。

慕容翰途中取了大弓,对追兵大喝:“我不想杀你们。

你们可在百步外把刀子竖起来。

如果我一发而中,你们就不必追了。

”结果就像吕布辕门射戟一样,正中刀环,惊走了追兵。

慕容翰回去后,慕容皝依旧猜忌他,最后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让他自尽了。

慕容家族有两大渊源,一是喜欢兄弟阋墙、自毁长城,令人
扼腕叹息;二是嗜好光复燕国,从天龙里慕容复大做痴梦的丑态就可窥豹一斑。

慕容皝的报应很快就来了。

某天他骑马出门,弓马娴熟的他竟从摔成重伤,不久就去世了。

慕容皝去世之前嘱咐储君慕容儁(j ùn),他的兄弟慕容恪智勇兼备,可以担当重任。

慕容皝心胸狭隘,但儿子们都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世子慕容儁,后来成为前燕皇帝;四子慕容恪,十六国第一名将;五子慕容垂,后燕的开国皇帝;小儿子慕容德,也是南燕的开国皇帝。

这里要提一下慕容恪,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后赵国主羯人石虎(字季龙,也叫石季龙)以残暴好战臭名昭著。

他行军之前往往先掳掠一番,携带大批汉人妇女随军而行。

粮草充足时,晚上就淫宿取乐;粮食不够了,就烹煮这些妇女而食,谓之“两腿羊”,最多一次行军部卒吃了几万汉人妇女。

石虎进攻慕容皝,兵败而归。

撤退的时候正是深夜,慕容皝准备派兵追击,部将都认为夜里看不清楚路,穷寇勿追还是见好就收算了。

只有年仅十五岁的儿子慕容恪自告奋勇地要求上阵。

慕容皝就派给他两千精兵前去赶杀。

夜色中慕容恪快速剽悍的骑兵部队一击而中,将石虎的军队冲得七零八落,斩首三万多级。

石虎的养孙冉闵是河南内黄的汉人,被掳掠到军中做了石虎的干孙子。

石虎死后他篡夺了后赵的政权,国号大魏。

冉闵发出杀胡令,要求乱华的胡人退出中原,否则决不善罢甘休。

胡人各国联合起来对付他,于是他下令杀胡,只要是鼻子高胡子多的都当做胡人杀掉。

单单魏都邺城的大屠杀,就杀了20多万胡羯,最后羯人被他种族灭绝。

不过冉闵杀得最多的还是匈奴人,仅山西中南部和河北常山以南被杀
的匈奴人就多达60万,逼迫大部分匈奴人西迁,最后连锁反应灭亡了西罗马帝国(离题了,离题了,不好意思)。

冉闵骁勇善战,左手双刃刀,右手钩戟,带领穿白衣的骑兵,屡战屡胜。

慕容恪英雄盖世,与冉闵大战十场,互有胜负。

最后慕容恪想出拐子马铁浮图的计谋,使冉闵马倒被擒。

燕主慕容儁斥责冉闵:“汝奴仆下才,何得妄称帝?”冉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也!”击败胡人的大敌冉闵,慕容恪居功至伟。

灭冉闵后,慕容恪统率的铁骑军席卷关东,前燕帝国如日中天。

慕容恪身为胡族的征服者,却很善于仁政爱民,这在胡人随意杀戮凌辱汉人的年月,简直是凤毛麟角。

然而本文的主人公之一慕容垂,却有比兄长更加仁慈的心肠,更加机智的头脑,更加卓绝的才能,于是他就要粉墨登场了。

五胡双雄(贰)
先说说本文另一个主人公姚苌的身世。

姚苌是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羌人。

东汉末年汉族官吏压迫西北凉州地区的羌族,激起事变。

羌人攻陷东汉城镇后对汉族民众报复性烧杀掳掠,于是东汉政府派兵弹压。

汉羌间的战争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名将段颖(为士兵裹疮是他最出名的事迹)率重兵镇压,以突袭的方法击破羌兵,杀羌人四万。

段颖宣称“唯当长矛挟胁,白刃加颈”才能解决问题,甚至主张杀光羌人,即所谓“绝其本根,不使能殖”。

最后因为朝廷内乱和黄巾起义没有得以实施。

这段时期羌汉两民族都遭受到极大伤害。

后世名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道尽了西北羌汉人民的凄苦。

羌人的部落首领因战事也悟出两个道理:一、没有军队是不行的,枪杆子里出政权;二、政府还是强大的,没事不要对着干。

等到姚苌的祖父姚柯回接任羌人军委主席,奉行左右逢源的政策,避免直接与汉族政权对抗,一直摇摆在魏蜀之间。

蜀汉末年,魏国儒将钟会伐蜀。

姚柯回突然改变绥靖态度,帮助魏军攻打蜀将姜维。

魏灭蜀后姚柯回正式被朝廷封为绥戎校尉、西羌都督。

汉人朝廷分封少数民族首领是一种拉拢手段,而部落首领借封赏之名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于是皆大欢喜。

姚柯回的儿子姚弋仲生逢五胡乱华伊始。

其时,匈奴人刘曜(y ào)已经在长安建立前赵王国,羯人石勒(暴君石虎的叔父)在襄城(今河北邢台)建立后赵王国。

羌人酋长姚弋仲率部众东迁到榆眉地区,后进驻平襄(今甘肃通渭西)。

刘曜进攻陇城汉军守将陈安,姚弋仲率军助战。

陈安浴血突围,左手七尺大刀,右手丈八蛇矛,左右挥舞一下便能杀伤五六个人。

天夜了,又降大雨,陈安始终没有冲出去,躲在山里。

前赵军遍寻无着。

次日雨停,他们从地上的蹄痕足迹发现陈安的行踪,才把他擒获杀死。

陇上人钦佩陈安的勇武,为他做了《壮士歌》:“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

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

刘曜解决了陈安,封赏姚弋仲为平西将军、平襄公。

姚弋仲与氐人首领蒲洪(苻坚的祖父)都想割据关中,无奈打不过蒲洪,退守清河滠头。

很快前赵刘曜为后赵的石勒所败,姚弋仲又降石勒,累有战功,封奋武将军、襄平公。

冉闵下达杀胡令后,
姚弋仲加入诸胡联军,拥戴后赵遗王石袛为帝,在襄城与冉闵的汉军大战,兵败后向东晋投降。

东晋封姚弋仲为六夷大都督、大单于、高陵郡公。

次年姚都督寿终正寝。

羌人姚氏的祖传秘方是老奸巨滑,尤其擅长把握机会,总是能在乱世中挑到好时机为自己加官进爵。

泯灭廉耻,四处投靠也是姚氏成功延续的秘诀。

姚弋仲共有四十二子,姚苌是其第二十四子。

姚苌“少聪哲,多权略,廓落任率,不修行业,诸兄皆奇之”(《晋书.姚苌载记》)。

姚苌随其兄姚襄(姚弋仲第五子)征战,多次参与决策。

然姚襄鲜有胜绩。

争夺关中和与冉闵交战,姚弋仲都以姚襄为帅,大败。

姚弋仲死后,姚襄再次与蒲洪的儿子苻健鏖战关中(蒲洪因谶文有“草付应王”的说法,加上他的孙子蒲坚一生下来背上就有“草付”两字的纹理,于是一家改姓“苻”),再次大败,只好第二次南下投靠东晋,到寿春去见晋将谢尚(谢安的族兄,为人潇洒风流,擅长吟诗作对)。

姚襄博学好争论,符合东晋遗族清谈的口味,和谢尚很谈得来。

谢尚于是和他共同进军许昌,又被苻健打败(这汉胡两人夸夸其谈倒是一对,打仗简直逊毙了)。

此时苻氏真是姚氏的天煞克星,逢战必胜。

姚襄退于历阳(今安徽和县)屯兵,在淮河两岸恳牧屯田,练兵积栗。

东晋[扬豫徐兖青五州都督]殷浩却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看法对待姚襄,派刺客、军队攻击姚襄,都未成功。

殷浩对姚襄的猜忌越来越深,领兵北伐时想顺道消灭姚襄,却被姚襄打了个伏击,大败而归(姚襄总算赢了一把)。

姚襄脱离东晋,引军北上投靠慕容垂的皇兄慕容儁。

慕容儁加封姚襄为豫州刺史、丹阳公,屯兵淮南。

东晋永和十二
年(356年)八月, 姚襄在伊水(洛阳南)遭遇东晋名将桓温(就是慷慨激昂说“人生纵然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那个家伙,很能打仗)率领的北伐军。

其时桓温刚刚收复了益州(四川成都),兵势很盛。

常败将军姚襄当然敌不过,于是西走平阳,图进关中。

姚氏一族全心全意谋取关中,总想在秦始皇的福地建都,受封建主义毒害太深了。

次年四月,姚襄屯驻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招兵买马,周围小城纷纷响应,所部近3万余人。

姚襄派弟弟姚兰攻占敷城(今陕西洛川西南),又亲率部众进军黄落(今甘肃庆阳西南),再次与苻氏前秦发生冲突。

秦主苻生(苻健的儿子,苻坚的堂弟)派大将军苻黄眉、平北将军苻道、龙骧将军苻坚、建节将军邓羌率步骑兵进攻。

姚襄固守黄落,不肯出战。

五月,邓羌又率3000精锐骑兵,直压姚襄大营,筑垒布阵,诱其出战。

姚襄果然中计,出城迎战。

邓羌佯败退至三原(今陕西三原),姚襄军追击,邓羌突然回军迎击,苻黄眉等领大军继至,大败姚襄军,俘获姚襄斩于辕门。

姚苌只得率部众请降。

苻黄眉要杀姚苌,被苻坚劝止。

于是姚苌率羌人投降前秦帝国。

五胡双雄(叁)
慕容垂是前燕王慕容皝的第五子。

慕容皝对其甚是宠爱,常对诸弟说:“此儿阔达好奇,终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

”(《晋书·慕容垂载记》) 慕容垂从小得到父亲的喜爱,四哥慕容恪也分外疼爱这个弟弟,但世子慕容儁却因此不太高兴。

慕容垂原名慕容霸,慕容儁嫌这个名字犯忌。

一次慕容霸打猎时摔下来把牙齿折断了一颗,于是慕
容儁借题发挥,说仰慕春秋时期的圣人卻缺,要弟弟改名为慕容缺。

慕容霸不愿意,最后慕容恪出来打圆场,说谶文里显示叫慕容缺不利于主公,还是叫慕容垂吧。

就这样“慕容垂”这个英名从此诞生了。

慕容垂少年时就追随兄长慕容恪南征北战,自小就习惯了戎马生涯。

燕国要入主中原,就必须解决北方的后顾之忧。

燕王慕容皝就派遣儿子慕容恪为大将远征高句丽。

这时慕容恪只有十七岁。

慕容皝问慕容恪准备选择哪位部将当他的先锋官的时候,慕容恪出人意料地选择只有十三岁的弟弟慕容霸(垂)做他的先锋。

于是少年将军慕容霸(垂)就披挂上马和哥哥率领大军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出征了,这时的年龄比慕容恪夜袭石虎时还小了两岁。

燕军在两个少年的领导下大获全胜,不仅攻占高句丽国都,还把高句丽国王父亲的尸体都抢了回去,直到高句丽国王称臣纳贡才还他父尸。

可以说慕容恪为前燕建立的卓著功勋,里面都有慕容垂浓墨重彩的一笔。

慕容垂的谋略不在他自己的武功之下。

慕容儁攻克后赵北方重镇蓟城(就是我们的伟大首都啦),想坑杀俘虏的士卒和平民。

慕容垂赶紧谏止,说现在刚刚占领后赵一个城池,如果屠城的事传了出去,其他守军必然拼死抵抗,就再没有人肯投降了。

慕容儁听了,就停止屠杀。

远近后赵军民听说燕军不随便杀人,都望风而降。

慕容垂的见识比他的大王哥哥要高明多了。

慕容儁占领蓟后就以此为新都,僭称皇帝,建立前燕帝国,后来又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把势力一步步向中原扩张。

其间,弟弟慕容恪和慕容垂是鼎梁支柱。

慕容儁死前,也玩刘备托孤那套把戏。

他让慕容垂等御弟在殿外
等候,单让慕容恪进内,嘱咐说儿子年纪小,让慕容恪自立。

慕容恪万辞。

慕容儁大怒,说兄弟间何必虚伪。

慕容恪回答,只愿意辅佐少主,不愿意做皇帝。

慕容儁满意的称赞他是周公之贤,一定可以辅佐幼主中兴燕国。

出门后慕容垂紧张的告诉慕容恪,刚才在殿外看见埋伏了一些带刀甲士。

兄弟两人一身冷汗。

慕容儁死后,儿子慕容暐即位,年仅十一岁。

时慕容恪为太宰,兄弟慕容评为太傅,鲜卑大族慕舆根为太师,慕容垂为河南大都督,鲜卑前燕与苻氏前秦和江南东晋鼎足而立(还有一个张氏前凉,偏居又弱小不算在内)。

然而慕舆根居功自傲,对慕容恪主持国政不服,阴谋纂权。

慕容家族于是把慕舆氏连根铲除。

没有了外敌,慕容家又开始勾心斗角了。

事情的起因是慕容恪去世。

慕容恪死前反复叮嘱慕容暐,说慕容垂才能胜自己十倍,先帝因为长幼有序才让自己辅政,慕容垂是管仲、萧何一样的人物,如果不重用敌国一定会乘虚而入的。

然而慕容暐偏偏不听,让自己的弟弟乳臭未干才十岁的慕容冲当了大司马,太傅慕容评主政,把慕容垂晾在一旁。

是金子总要闪光,是利刃总会脱颖而出。

慕容垂成名的机会很快就来。

整件事是因为东晋桓温北伐引起的。

桓温这个人也是才略出众,但有点好大喜功。

他统帅步兵的能力强,常常依靠齐整的步兵方阵把占有优势的胡族骑兵部队击败,这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战史上很罕见。

汉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用的也是骑兵,不是步兵。

游牧民族快速剽悍的骑兵部队对汉族步兵有很大优势,整个中国历史上率领步兵能战胜骑兵集群的就寥寥几个人,比如岳飞败金兀术,徐达破王
保保,还有冉闵战诸胡(扯远了,扯远了,言归正传)。

桓温上次北伐一直打到长安附近,因赶着回建康争权夺利,半途而废。

这次一听说慕容恪死了,心中窃喜,就发起了东晋历史上最有力的一次北伐,攻入前燕领地,一路势如破竹,大有恢复中原之势。

前燕连吃几个败仗,慕容暐和慕容评想放弃邺城北逃,慕容垂奋然请战,还轻松安慰他们说,燕军铁骑来去如电,即使打不胜,逃跑还是来得及的!于是慕容垂就任大都督,领兵拒敌。

同时,慕容暐还向前秦苻坚求救。

前秦虽然与前燕为敌,这次也确实怕了桓温,居然出兵援救。

慕容垂利用骑兵机动迅猛的优势在桓温军团前面游击战,杀伤不少晋军。

桓温屡次想捕捉慕容垂主力决战不成,还被干掉不少落单的队伍,窝了一肚子火,又没有办法对付,只好驻扎下来,摆了个铁桶阵,让燕军骑兵找不到空子。

慕容垂于是改变战术,派幼弟慕容德进攻桓温的漕运粮道,截断晋军的后勤路线。

桓温固守了2个月,还是找不到慕容垂主力,粮食又吃完了,只好烧掉船只,抛弃辎重,从陆路撤退。

燕军众将都要追击,慕容垂却说不忙,桓温身处敌境,必然名将劲兵断后,现在追上去怕难以得手;桓温害怕燕军追击,必定日夜兼程逃跑,等他跑累了,再收拾他不迟,反正燕军的骑兵对晋军的步兵有速度优势。

慕容垂率领精骑八千,缓缓跟着。

晋军果然一气奔出七百里,累得精疲力竭。

看看离边境不远,燕军又没有猛追,于是松懈下来。

慕容垂这才打马急追,在襄邑(今河南睢县)截住惊慌失措的晋军。

桓温大军本有数万人,却又累又没有斗志,一见慕容垂追来顿时精神崩溃,被燕军铁骑击杀了三万多;剩下的人冲出去又被赶到的前秦援军追杀
一阵,最后只有六七千人跟着桓温死命逃回了建康。

桓温从此落胆,不敢再兴北伐之念。

慕容兄弟的骑兵战术灵活多变,让晋军防不胜防。

晋军只有保持严密的方阵和高昂的战斗意志才能顶得住骑兵致命的冲击,一旦失去了斗志,就只能是待屠的羔羊了。

五胡双雄(肆)
俗话说功高镇主。

慕容垂威名日著,引起了前燕权贵的不安。

太傅慕容评是慕容垂的兄弟,太后可足浑氏是慕容垂的皇嫂,但两人沆瀣一气,联合起来排挤他。

慕容垂以大局为重不忍心国族分裂,处处退让,连老婆都被他们借口巫蛊案害死了。

可慕容评和可足浑氏还是嫉恨慕容垂,准备布置阴谋处死慕容。

慕容垂礼贤下士,以诚待人,连参与慕容评和可足浑氏阴谋的都人跑来告密。

他的一帮后辈,象儿子慕容令、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隆,侄儿慕容楷、慕容绍,都是久经沙阵的人。

听闻此事,人人含忿,催促慕容垂先发制人。

慕容垂重兵在手却不愿意骨肉相残。

新都邺城既然已无立锥之地,慕容垂想回旧都龙城避祸自保,于是带了子侄亲信奔龙城而去。

路上慕容垂的小儿子慕容麟却起了悔意,偷偷逃回邺城向慕容评告发亲爹要谋反,慕容评就派部队追杀慕容垂一行。

燕军追到了范阳,被豪气盖世的慕容令单人独骑吓退。

事已至此,只好撕破脸皮了,但慕容垂没有象别人猜疑的那样造反作乱,而是渡过黄河飞驰长安去投奔前秦苻坚了。

慕容垂宁可逃走避祸,也不愿跟自己的同族兵戎相见(事实上他有能力取代慕容暐、慕容评之流),可以说是宅心仁厚了的典范了,在喜欢
窝里斗的慕容家族里,犹为难能可贵。

前燕由于失去栋梁之才,国势日衰。

苻坚的前秦帝国被慕容兄弟压得喘不过气来,现在恪死垂叛,怎能不叫他大喜过望。

他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外迎接慕容垂,颇有点倒履迎宾的味道。

至此,慕容垂和姚苌都已经归降苻坚。

前秦势力大增,逐渐成为秦、燕、晋鼎立中最强的一个国家。

苻坚是蒲洪的孙子,杀了残暴的堂弟苻生被拥立为前秦皇帝。

苻坚绝非狂妄鲁莽的君王,反而是个开明大度、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谨恭有礼,慕义怀德,善于纳谏,雄才大略而又完全汉化的一代豪杰。

苻坚和扪虱而谈的王猛君臣相济,风云际会,政通人和,怀远以德,轻徭薄赋,修尚儒学,优礼士人,治下呈现小康之象。

天赐良机慕容垂来投,苻坚开始动手兼并前燕。

桓温北伐时,燕主慕容暐答应以虎牢关以西之地相赠换取前秦援兵。

此时慕容暐反悔前言,不再割地与秦国。

苻坚以此为由命王猛出兵攻燕。

王猛领军出征之前,玩了一招阴的。

他要慕容令随军当向导先走,自己却带着礼物去见慕容垂。

慕容垂并不知道王猛不怀好意,就大摆宴席招待王猛,还要把儿子慕容令托付给他。

在酒宴上,王猛要他给点贴身的东西留念。

慕容垂便把随身的佩刀解给了他。

跟着王猛买通信使,拿了这把刀做证物去见慕容令,说慕容垂惧怕王猛迫害,后悔了,现在已经动身逃回燕国,要慕容令也逃。

慕容令不辨真伪,矛盾了一天,还是逃回邺城去了,最后被慕容评杀死在沙城薛黎泽。

王猛马上参奏,说慕容父子心怀故国,图谋不轨。

慕容垂惧罪逃亡,匆匆忙忙又人生地不熟,跑到蓝田就被
追兵赶上抓了回去。

谁都以为这回完了,偏遇上苻坚这等好人,说父是父,子是子,人各有志;慕容令逃回了行将灭亡的燕国,那是他没福;决不会因此猜疑慕容垂。

苻坚不但没碰慕容垂一根毛,为了安抚他,还越发优礼有加了。

搞成这样结果,把王猛给气了个仰倒。

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苻坚平生最大的优点是乐天派式爱才容人,但也是这种对降敌手软的慈德和楚霸王式的柔仁最后导致他丧身失国。

王猛博学多才,足智多谋,然嫉妒慕容垂分走他的宠爱而施毒计,不是君子所为。

也有人说王猛高瞻远嘱预测到慕容垂的背叛才痛施辣手,但慕容垂要15年后才背弃苻坚,此时刚刚从前燕叛逃过来,惶惶似惊弓之鸟,忙忙似漏网之鱼,韬光养晦都来不及岂敢叛相流露。

究其原因,王猛自负智计无双,苻坚以国士待他;但现在慕容垂才略也不亚于他,而且是皇室勋贵,又勇武豪迈,仪表堂堂,这些可比出身寒微的王猛强多了。

苻坚对慕容垂也是恩宠有加,惺惺相惜,赏赐巨万,并授以为要权高位。

这样,王猛难免会产生嫉妒和争风吃醋之心。

王猛毕竟对苻坚忠心耿耿,也是一个文韬武略的帅才。

他发给前燕洛阳守军一封虚张声势的恐吓信,就骗得守军开城投降。

苻坚闻之愈喜,命他直捣燕都。

王猛率邓羌、张蚝等十余名大将、步骑6万二次伐燕。

苻坚亲自送别王猛,临行心腹相见,鼓励王猛一心攻伐,不必内顾。

王猛为报恩顾,一路所向披靡,相继攻下壶关、晋阳等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