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茂名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
B . 勒夏特列原理指的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参与反应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C . 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不显中性的盐都会促进水的电离
D . 把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作为电解池的阴极,该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 (2分) (2018高一下·上海期中) 用铁和稀硫酸制氢气,不能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措施是()
A . 用等质量的铁粉代替铁片
B . 用98%浓硫酸代替稀硫酸
C . 在稀硫酸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 . 溶液加热
3. (2分)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B . △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C . △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D . △H<0、△S<0的反应高温时是自发的
4. (2分) (2016高二上·福州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增大体系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 . 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 . 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D .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5. (2分) (2015高二上·济南期末)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
A . HCl
B . Na2SO4
C . NaCl
D . NaOH
6. (2分) (2016高一下·武进期末) 已知:①C(s)+ O2(g)═CO(g);△H=﹣110.5kJ•mol﹣1
②C(s)+O2(g)═CO2(g);△H=﹣393.51kJ•mol﹣1
则反应C(s)+CO2(g)═2CO(g)的△H为()
A . ﹣283.01 kJ•mol﹣1
B . +172.51 kJ•mol﹣1
C . +283.01 kJ•mol﹣1
D . ﹣172.51 kJ•mol﹣1
7. (2分) (2018高二上·济南开学考) 用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可以降低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 . 加热
B . 加入浓盐酸
C . 加入蒸馏水
D . 将块状碳酸钙固体粉碎
8. (2分) (2016高二下·于都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
B .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 .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D .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
9. (2分) (2016高一下·城中期中) 已知在25℃,101kPa下,57g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2758.8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C8H18(l)+12.5O2(g)=8CO2(g)+9H2O(g)△H=﹣48.40kJ•mol﹣1
B . C8H18(1)+12.5O2(g)=8CO2(g)+9H2O(1)△H=﹣5517.6kJ•mol﹣1
C . C8H18(1)+12.5O2(g)=8CO2(g)+9H2O(1)△H=+5517.6kJ•m ol﹣1
D . C8H18(1)+12.5O2(g)=8CO2(g)+9H2O(1)△H=﹣48.40kJ•mol﹣1
10. (2分) (2018高二上·菏泽期中) 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封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后,测得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c mol,若维持原条件不变,再加入a molN2、b molH2、c molNH3 ,则平衡()
A . 向右移动
B . 向左移动
C . 不移动
D . 无法确定
11. (2分) (2018高二上·成都期中) 在相同的条件下(500 ℃),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充入
1 g O2和1 g SO
2 ,乙容器充入2 g O2和2 g SO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 . 平衡时O2的浓度:乙>甲
C . 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乙>甲
D . 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乙>甲
12. (2分)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压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g)+B(g)⇌C(g)+2D(g);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反应混合物的密度不再改变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③C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④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⑤C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⑥v(A):v(C)=1:1.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②⑤
C . ②⑤⑥
D . ①②③④⑤⑥
13. (2分) (2016高三上·武清期中)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关系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14. (2分) (2016高二上·温州期中) 下列表述中合理的是()
A . 在101kPa下,1g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热值
B . 把FeCl3的水溶液加热蒸干可得到FeCl3固体
C . 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溶液
D . 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
15. (2分) (2017高二上·钦州期末) 有温度和容积均相同的两容器Ⅰ、Ⅱ,向Ⅰ中加入1mol NO2 ,Ⅱ中加入2mol NO2 ,都将发生反应2NO2(g)⇌N2O4(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Ⅰ中NO2的转化率为a%,Ⅱ中NO2的转化率为b%,则a、b的关系为()
A . a<b
B . a>b
C . a=b
D . 无法确定
16. (2分) (2016高二上·公安期中)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m+n>p
B . A的转化率降低
C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 C的体积分数增加
17. (2分) (2016高二上·宁德期中) 将a、b、c、d 4种金属两两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组成4个原电池(如图):
①中a极发生氧化反应②中电流由b到c ③中c极质量增加④中a极有大量气泡,则4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 d>a>c>b
B . b>d>c>a
C . d>c>a>b
D . a>d>b>c
18. (2分)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反应的△H>0
B . 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C . A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A)=10﹣2.294
D . 30℃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v(逆)
二、解答题 (共4题;共25分)
19. (6分)中和热的测定是高中重要的定量实验.取0.55mol/L的NaOH溶液50mL与0.25mol/L的硫酸50mL 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如图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除此之外,装置中的一个明显错误是________.
(2)若改用60mL 0.25mol•L﹣1H2SO4和50mL 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3)实验数据如表:
①请填写如表中的空白:
温度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
(t2﹣t1)/℃H2SO4NaOH平均值
126.226.026.129.5________
227.027.427.232.3
325.925.925.929.2
426.426.226.329.8
②近似认为0.55mol/L NaOH溶液和0.2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 ,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20. (5分) (2019高二上·日喀则期末) 乙醇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液体燃料,可以利用下列反应制取乙醇
2CO2(g)+6H2(g) CH3CH2OH(g)+3H2O(g)25℃时,K=2.95×1011①
2CO(g)+4H2(g) CH3CH2OH(g)+H2O2(g)25℃时,K=1.71×1022②
(1)写出反应①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 。
(2)条件相同时,反应①与反应②相比,转化程度更大的是________。
(3)在一定压强下,测得反应①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温度(K)CO2/转化率(%)n(H2)/n(CO2)500600700800
1.545332012
260432815
383623722
①温度升高,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提高氢碳比[n(H2)/n(CO2)],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对生成乙醇________(填“有利”或“不利”)
21. (8分)(2018·大同模拟) 乙烯是合成食品外包装材料聚乙烯的单体,可以由丁烷裂解制备。
裂解的副反应为C4H10(g,正丁烷) CH4(g)+C3H6(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上,将稳定单质的能量定为0,由元素的单质化合成单一化合物时的反应热叫该化合物的生成热,生成热可表示该物质相对能量。
25℃、101kPa 几种有机物的生成热如下表所示:
由正丁烷裂解生成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正丁烷发生反应生成乙烯。
①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c(C2H4)·c(C2H6)/c(C4H10)保持不变
C.反应热保持不变
D.正丁烷分解速率利乙烷消耗速率相等
②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转化率,可采收的措施是________。
(3)向密闭容器中充入正丁烷,在一定条件(浓度、催化剂及压强等) 下发生反应,测得乙烯产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温度高于600℃时,随着温度升高,乙烯产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在一定温度下向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正丁烷,反应生成乙烯和乙烷,经过10min 达到平衡状态,测得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1.75 倍。
①0~10min内乙烷的生成速率v(C2H6)=________ mol·L-1·min-1
②上述条件下,正丁烷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为________。
(5)丁烷一空气燃料电池以熔融的K2CO3( 其中不含O2-和HCO3-)为电解质,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
该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26CO2+13O2+52e-=26CO32- ,则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2. (6分)某温度下,在2 L容器中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 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反应在t1 min时到达平衡,依图所示:
(1)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在t1 min时,该反应达到了________状态,下列可作为判断反应已达到该状态的是________
A.X、Y、Z的反应速率相等
B.X、Y的反应速率比为2︰3
C.生成3 mol Y的同时生成1 mol Z
D.生成1 mol Z的同时生成2 mol X
(2)①若上述反应中X、Y、Z分别为NH3、H2、N2 ,且已知1 mol氨气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要吸收46 kJ的热量,则至t1 min时,该反应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在此t1 min时间内,用H2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v(H2)= ________。
②两位同学讨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甲说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乙说反应中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你认为他们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同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解答题 (共4题;共25分) 19-1、
19-2、
19-3、
20-1、
20-2、
20-3、
21-1、
21-2、
21-3、
21-4、
21-5、
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