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心室晚电位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心室晚电位变化
张延蕊;许毅;王成;郑慧芬;曹闽京;薛小红;李茗香;刘晓燕;丁异熠
【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医学》
【年(卷),期】2007(027)008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儿童心室晚电位(VLP)的变化.方法直立倾斜试验(HUTT)阳性的VVS儿童45例(研究组),用广东中山SR-1000A心电综合自动分析仪通过体表叠加方法检测VLP.匹配健康儿童45例(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高频低幅时限(LAS40)明显延长(P<0.05),心率、总QRS时间(TQRS)、均方根值(RMS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S儿童心肌电活动异常,存在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性.
【总页数】3页(P688-690)
【作者】张延蕊;许毅;王成;郑慧芬;曹闽京;薛小红;李茗香;刘晓燕;丁异熠
【作者单位】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心血管病研究室,中南大学儿科学研究所;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心血管病研究室,中南大学儿科学研究所;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心血管病研究室,中南大学儿科学研究所;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心血管病研究室,中南大学儿科学研究所;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心血管病研究室,中南大学儿科学研究所;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心血管病研究室,中南大学儿科学研究所;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心血管病研究室,中南大学儿科学研究所;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心血管病研究室,中南大学儿科学研究所;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心血管病研究室,中南大学儿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0.597
【相关文献】
1.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24 h尿电解质含量变化 [J], 王成;刘晓燕;郑慧芬;李雯;薛小红;丁异熠;胡春艳;PraVeen Kumar;吴礼嘉
2.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卧位、立位QT间期离散度及P波离散度的变化 [J], 薛小红;王成;曹闽京;郑慧芬;何芝香;李茗香;林萍;刘晓燕
3.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血浆NO、5-HT及指端SpO2的变化 [J], 杜娟;陈书琴;朱红枫
4.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分析 [J], 许丽
5.儿童青少年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心电图P波的变化及诊断价值 [J], 王双双;易秀英;纪青;王玉汶;王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